首頁 > 歷史

《君主論》:深諳人性,洞悉歷史,馬基雅維利打造歐洲帝王教科書

作者:由 金臺望道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3-02-03

如何理解馬基雅維利主義

公元626年7月,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門發動兵變,親手射死他的哥哥、太子李建成,弟弟李元吉也死於這場兵變。為斬草除根,他把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子女全數殺死。

在儒家道德倫理中,這種行為是很難辯護的。或許因為心存歉疚,李世民勵精圖治,成為一代明君,得到了後人的諒解。殺死兄長、骨肉相殘的人倫慘劇,被淡化為“奪嫡之變”。類似的,還有發動“靖難之役”、奪取侄子帝位的明成祖朱棣。

《君主論》:深諳人性,洞悉歷史,馬基雅維利打造歐洲帝王教科書

唐太宗李世民

很多歷史學家都費盡心思為他們辯護。假如他們能夠讀到義大利思想家、歷史學家馬基雅維利的這段話,一定會引以為知音的:

(君主)應該警惕自己不要沾染可能危及政權的惡名。如果做不到,放縱一下也沒關係。進一步來說,

就算是壞事,如果不做就很難維持自己的政權,那就應該毅然決然去做,不要擔心壞名聲招來別人的譴責。

歸根究底不難發現,有些事情看來是美德,化為行動卻帶來毀滅;也有些事情看來是邪惡,化為行動卻能保障君主的安全和百姓的福祉。

也就是說,君主是有另外一套道德標準的:只要有利於國家的繁榮和政權的鞏固,就不必受普通道德倫理的約束。這個道理,馬基雅維利在《君主論》一書中講得非常透徹。

《君主論》還提出,君主既要像狐狸一樣的狡猾,又要有獅子一樣的力量;關鍵時刻,君主完全不必信守諾言:“一旦違反自己的利益或是當初承諾的理由消失時,明智的君主既不能也不應該信守諾言。”“無數現代的例子可以證實,君主永遠不會欠缺正當的理由粉飾自己背信棄義的行為。”

這些驚世駭俗的言論,使得《君主論》成為西方思想史上的一部奇書。很多人都為它的非道德言論而側目,甚至一度被教廷列入禁書。但都擋不住它跨越時空的傳播趨勢。

《君主論》:深諳人性,洞悉歷史,馬基雅維利打造歐洲帝王教科書

作為政治哲學領域的經典之作,國內已經有多個《君主論》譯本。果麥文化出版的這個版本,是臺灣翻譯家呂健忠的譯本。

呂氏長期從事西洋經典的譯解,翻譯出版過馬基雅維利的《論李維羅馬史》,以及《西方文學史》《英國文學史略》《易卜生戲劇集》等多部著作。其翻譯文字信、雅、達兼具,是一個不錯的譯本。

一、深諳人性弱點,洞悉歷史真相,為君主打造“權力實操指南”

《君主論》本不是為了發表而寫的書,而是給君主定製的“權力實操指南”,所以寫起來沒有任何粉飾。一旦發表,自然有一種石破天驚的感覺。

1、基於人性幽暗,他告誡君主做偽君子

為什麼君主不必信守諾言?馬基雅維利告訴君主:“人類生性邪惡,不會對你守信,同樣的道理,你也沒必要對他們守信。” 君主背信棄義,永遠不愁沒有冠冕堂皇的理由。

君主要做偽君子。君主不僅要有獅子和狐狸的獸性,而且還要知道如何漂漂亮亮地掩飾獸性,“做個偉大的說謊人和偽君子”。因為他看透了人性:“人都很天真,只顧慮到眼前的需求,竟使得騙子永遠找得到心甘情願被騙的人。”

在需要使用暴力的時候,馬基雅維利說,應該畢其功於一役,因為民眾越少品嚐痛苦的滋味,反感自然越少。不重複暴行才能使民眾有安全感,也才能施惠給他們而爭取到民心。相反地,施惠則應該細水長流,好讓民眾徹底品味。

他還告誡君主:“千萬不要染指別人的財物。因為對一般人來說,忘記父親的死亡容易,忘記繼承的遺產不容易。”

政治是和人打交道的技藝,鞏固權力必須基於人性。

只有深察人性的幽暗,君主才能無往而不利。

2、著眼於統一義大利,他教給君主各種鞏固兼併領土的“秘笈”

他告訴君主,兼併得來國土,如果征服者和被征服者同文同種,征服者要保有成果並不難,只要消滅統治他們的王室就夠了,其他方面不妨率由舊章。

如果征服者和被征服者不是同文同種,法律習俗也不一樣,最好也最有效的辦法是佔領者親自坐鎮佔領地,這樣統治權才能穩固而持久;退而求其次的方法是,在佔領地選擇一個或兩個關鍵地區建立殖民地。·

如果吞併的是共和國,那種國民活力充沛得多,積怨更深,而且復仇的慾望更強烈,緬懷古老的自由使得他們既不會也不能平靜下來甘於順從,所以最穩當的方法是把他們消滅。

這些政策,可以說是冷酷、無情,難免引起人們的質疑與指責。但馬基雅維利所有的主張,都是由歷史案例和經驗教訓做支撐的。

政治智慧的來源,無非是洞悉人性和以史為鑑。

馬基雅維利作為一個資深政客和歷史學者,其政治智慧絕非紙上得來。雖然驚駭世俗,但直指人心,不得不服。

據說拿破崙兵敗後,普魯士士兵在他拋下的車駕裡發現了一本《君主論》,上面寫滿了批註。

《君主論》:深諳人性,洞悉歷史,馬基雅維利打造歐洲帝王教科書

拿破崙

二、馬基雅維利在政治學領域實現了“哥白尼變革”,是如何做到的?

眾所周知,哥白尼創立的“日心說”,從根本上顛覆了當時流行的“地心說”。這一改變如此深刻,以至於後來人們經常把某些領域的深刻改變,稱作“哥白尼變革”。

《君主論》:深諳人性,洞悉歷史,馬基雅維利打造歐洲帝王教科書

哥白尼(1473—1543),與馬基雅維利同時

1、政治學領域的“哥白尼變革”

在歐洲的政治學史上,從亞里士多德開始,就認為政治學是倫理學的一個分支,政治就是倫理道德的實踐。在中世紀神權政治中,道德當然也是政治的最高法則。

儘管在現實中,政治從來都是爾虞我詐、勾心鬥角、冷酷無情,尤其是在義大利。但在理論上,學者們卻總是把政治寫得莊嚴神聖無比,要求政治家追求道德純潔。彷彿政治家無需考慮政治現實,修養好道德,就可以治理好國家了。——這種論調,有點類似儒家所說的“內聖外王”。

馬基雅維利改變了這個傳統。他以冷酷的現實主義精神,把倫理和政治這對連體嬰分割開來,把政治學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他冷靜地告訴人們,現實的政治操作必須拋開倫理與道德的束縛:

許多作家想象從來不曾存在過的共和國和君主國,可是實際如何生活和應當如何生活這兩者有天壤之別。為了研究事情應當怎麼做而無視於事情實際上怎麼做,這樣的人救不了自己,只會自取滅亡。凡事標榜仁義道德的人,一旦置身雞鳴狗盜之徒當中,到頭來一定惹禍上身。所以說,身為君主如果要存活下去,一定要學會不當濫好人,還得看實際的何況決定是不是要把這方面的體認應用出來。

不考慮理想的君主該怎麼做,只討論現實世界的君主該如何做

。這一點,把他與此前歐洲所有的思想家區別開來。

2、馬基雅維利為什麼能做到

知人論世。如果我們瞭解馬基雅維利生活在一個什麼樣的時代,他度過了一個什麼樣的人生,就不難理解他為何有這種觀念。

馬基雅維利少年得志,一度身居高位。1494 年,他25歲時,統治佛羅倫薩六十年的美第奇家族被驅逐,佛羅倫薩恢復共和體制。1498 年,不到30歲的馬基雅維利被執政團任命為政府第二廳秘書長,稍後又兼任自由與和平十人委員會秘書,負責處理外交及軍政事務。

1500 年他出使法國,會晤法王路易十二和魯昂樞機主教喬治·德昂布瓦茲,見識了君主集權國家強盛的國力。

1502—1503 年,他出使羅馬涅與羅馬,認識了教皇亞歷山大六世的兒子、有“毒藥公爵”之稱的切薩雷·博爾賈,目睹了切薩雷·博爾賈在教皇扶持下用盡權謀與暴力建立自己的政權,卻在父親去世之後轉眼淪喪。

馬基雅維利看到本國的僱傭軍軍紀鬆弛,親手組建一支國民軍。1509 年,馬基雅維利率領佛羅倫薩軍隊佔領比薩。

但世事難料,義大利政局更是翻雲覆雨。就在馬基雅維利仕途得意之時,1512 年共和政權被推翻,美第奇家族重掌佛羅倫薩的政權。

新政府免除了馬基雅維利的官職,解散他一手建立的新軍。1513年,他被指控參加反美第奇家族的陰謀,遭逮捕、監禁,出獄後被放逐。

他只能歸隱田園潛心寫作,完成了《君主論》《論李維羅馬史》《戰爭的藝術》等著作。

《君主論》:深諳人性,洞悉歷史,馬基雅維利打造歐洲帝王教科書

馬基雅維利(1469—1527)

從馬基雅維利的人生軌跡我們可以看到,他是一個富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如果不是共和政權被推翻,肯定會有更多作為。

可惜後半生只能在筆耕中度過,對於一個天生愛搞政治的人來說,這是痛苦無比的事情。1527年6月21日,馬基雅維利在失望中離世。

身處混亂不堪的社會,親歷殘酷的宦海浮沉,才寫出這樣一部驚世駭俗的《君主論》。

正如羅素在《西方哲學史》中指出的:“

誠然,在他的思想中,確有許多真正需要批判之處;可是這些地方,不過是他那個時代的表現罷了。

歸根結底,是時代造就了馬基雅維利的思想。

三、以東方歷史智慧觀照《君主論》

在歐洲文化史,《君主論》這種只論利害、不談道德的政治哲學,是頭一次出現,所以有石破天驚之效。

甚至專門有一個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術語:“馬基雅維利主義者”,專指那些奉行信奉他的學說,為達到目標不計一切手段的政治家。

但是,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以中國傳統文化來觀照,就不是那麼回事了。

早在春秋時代,《君主論》所反對的政治領域的道德主義,就已經在實踐中被否定。

最後一個以道德主義治國的政治家,就是那個著名的、“愚蠢”的宋襄公。

宋襄公在與楚軍的泓水之戰中,講究“仁義”,堅持等楚兵渡完河、列好陣後再開戰,結果大敗受傷,次年傷重而死。

《君主論》:深諳人性,洞悉歷史,馬基雅維利打造歐洲帝王教科書

雖然宋襄公被千百年來的人們所譏笑,但宋襄公所體現的,不就是古老的禮制和仁義道德嗎?

從此他以後,列國就沒有人再堅持傳統禮制了,那太迂腐!

“軸心時代”的思想家中,孔子和孟子一輩子都在呼籲實行周禮,行仁義道德,但沒有一個國家敢於嘗試以仁義道德治國。

倒是慎到、申不害、商鞅、韓非子等一批法家,提出了和《君主論》類似的現實主義治國策略。韓非子將法家理論集大成為“法”“術”“勢”,教導君主要用“法”來統治人民,用“術”來駕馭臣下,用“勢”來保住權位,壓根沒有仁義道德什麼事。

《君主論》:深諳人性,洞悉歷史,馬基雅維利打造歐洲帝王教科書

孔子周遊列國圖

最後,是貫徹了法家理論的秦國,統一了六國。

那麼,治國全靠法家行不行呢?也不行。秦朝統一天下不假,但二世而亡。

人們的認識總是在“正—反—合”的辯證迴圈中前進。

到了漢代,統治者一方面採用儒家學說裝點門面,另一方面繼續以法治國,搞“儒表法裡”。

面上大談仁義道德,背後實行法家治國。這不就是馬基雅維利所主張的:“君主不見得一定要具備那一切被認為是好的特質,但確實有必要讓人家覺得他樣樣具備。”

對於那些美好的道德理念,馬基雅維利甚至指出:“具備那些特質,還隨時隨地身體力行,一定害到自己;反過來,讓人家覺得擁有那一切特質卻非常有用。”

這在漢代也有一個有趣的案例:王莽。他不僅深諳儒家經典,成為當時人們公認的儒家代表,還真心實意想實行古代禮制。這就麻煩了。最後,王莽身死國滅。

馬基雅維利為什麼經久不衰?

本書翻譯者呂健忠指出,《君主論》是馬基雅維利根據他的從政經驗,著眼於十六世紀的義大利政治局勢寫出的一部書。他辨識出的關於人類生活的一些根本通則,到今天仍然適用。

無論東西,只要人性不變,《君主論》所闡述的權術策略就不會失效,這本書就不會退出歷史舞臺。

小結:霹靂手段,菩薩心腸

馬基雅維利生於1469年。他生活的時代,發源於義大利的文藝復興已接近尾聲,但義大利還處在四分五裂的局面中。馬基雅維利強烈主張結束國家的分裂狀態,建立強大的中央集權國家。

成就非常事業,需要非常人物,運用非常手段。

實際上,馬基雅維利真正向往的是共和國。但為了統一義大利,在當時情況下,必須由鐵腕人物來完成,馬基雅維利願意為這樣的人物出謀劃策。——這是不是有點像戰國的諸子百家?

馬基雅維利曾對切薩雷·博爾賈寄予厚望,後來又寄望於美第奇家族的繼承人羅倫佐·德·美第奇,這本書題詞就是獻給他的。但羅倫佐很快也去世了。

《君主論》:深諳人性,洞悉歷史,馬基雅維利打造歐洲帝王教科書

佛羅倫薩聖十字教堂,馬基雅維利葬於此

書沒有送出去,也沒有發表。直到1532年,他去世後5年,才得以出版;又過了二十多年,這本書被列為禁書。

經典的傳播是不可能阻擋的。從西方到東方,《君主論》在政界、宗教界、學術等領域引起巨大的反響,被西方評論界列為和《聖經》《資本論》等相提並論的影響人類歷史的十部著作之一。

《君主論》:深諳人性,洞悉歷史,馬基雅維利打造歐洲帝王教科書

君主論 馬基雅維利 精裝收藏版 社科經典 政治學 管理學 權力 果麥圖書

¥

19。9

京東

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