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高句麗爭奪遼東有多拼?300年18代王,單與慕容鮮卑,就死磕100年

作者:由 常棣tandy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3-02-05

為什麼高句麗必須消滅

我是棠棣,一枚歷史愛好者。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談古論今,縱論天下大勢。君子一世,為學、交友而已!

經過毋丘儉的打擊,高句麗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無力對遼東地區進行新的擴張,從高句麗中川王繼位(公元248年,高句麗東川王二十年)至西川王末年(公元292年,高句麗西川王二十三年),在長達四十多年的時間裡,高句麗與遼東之間的戰爭,見於文獻記載的只有一次。

1、毋丘儉戰後的遼東局面

據文獻記載,此戰發生於甘露四年(公元259年,高句麗中川王十二年)冬,“魏將尉遲,將兵來伐,王簡精騎五千,戰於梁貊之谷,敗之,斬首八千餘級”。此後再無戰事。

高句麗爭奪遼東有多拼?300年18代王,單與慕容鮮卑,就死磕100年

在此期間,中原地區政治局勢發生了很大變化,曹魏政權統一東北部分地區後不久,朝廷大權落在大族司馬氏手中。

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高句麗中川王十六年),司馬昭派鍾會、鄧艾攻滅蜀國。晉泰始元年(公元265年,高句麗中川王十八年),司馬炎代魏建立晉朝,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高句麗西川王十一年),晉滅吳國。

結束了從東漢末年以來長期分裂的局面,西晉統一了全國。繼兩漢之後,西晉加強了對東北地區的經營,擴大了對東北各族的管轄範圍。

泰始十年(公元274年,高句麗西川王五年),西晉在東北地區設定平州,郡治設於襄平,統領昌黎、遼東、玄菟、帶方、樂浪五郡,又在襄平設護東夷校尉,管理東北與朝鮮半島各族,高句麗隸屬於護東夷校尉的管轄之下。

中川王至西川王時期,高句麗與遼東地區基本上沒有戰事,究其原因,一方面與高句麗醫治毌丘儉征伐留下的戰爭創傷、恢復國力有關;另一方面則懾於西晉政權的強大,統一全國後的西晉政權政治安定、經濟繁榮、軍事強盛,邊疆穩定,高句麗沒有找到對遼東地區下手的機會。

2、高句麗與慕容鮮卑的崛起

太熙元年(公元290年,高句麗西川王二十一年),西晉皇帝司馬炎死,惠帝司馬衷即位,惠帝是個白痴,由外戚楊峻輔政,惠帝皇后賈南鳳拉攏大族張華等人,消滅了楊峻及其勢力,把持了朝政。

高句麗爭奪遼東有多拼?300年18代王,單與慕容鮮卑,就死磕100年

永康元年(公元300年,高句麗烽上王九年),賈后毒死太子,住在京城的趙王倫起兵殺掉賈后,不久即帝位,隨後,西晉諸王展開爭奪權力的混戰,即著名的八王之亂,給社會造成了嚴重災難,西晉的統治也遭到嚴重削弱,統治者專於內事,無暇外顧,失去了對東北地區的控制能力。

在中原地區陷於動亂時,東北地區另一個少數民族鮮卑族慕容部乘勢勃興。

慕容鮮卑是鮮卑的一支,崛起於遼西地區,具有一定的經濟和軍事實力。魏明帝景初二年(公元238年,高句麗東川王十二年),司馬懿率兵討伐公孫淵時,慕容鮮卑的首領莫護跋曾出兵協同作戰,公孫淵政權滅亡後,莫護跋被西晉王朝封為率義王;毋丘儉徵高句麗時,莫護跋之子木延領兵從徵有功,被曹魏封為大都督左賢王,木延之子因“全柳城之功”,被封為鮮卑單于,率部遷居於遼東北地區,受中原先進文化的影響,其民族發展、社會進步速度加快。

晉武帝太康五年(公元284年,高句麗西川王十五年),慕容廆成為鮮卑慕容部首領,嗣立為單于;太康六年(公元285年)率兵大敗夫餘,擄人萬餘口;隨後向南發展,徙居徒河(今遼寧省錦州市)之青山;到移居大棘城(今遼寧省義縣稍西)時,鮮卑慕容部已經佔有遼水以西大片土地,此後由遼西向遼水以東發展,招納流民,發展生產,延攬人才,改革政治,實力大增。

在慕容廆崛起於遼水以西並向東擴張之時,曾遭受曹魏名將毋丘儉沉重打擊的高句麗,經過了五十多年的休養生息,逐步醫治了毋丘儉征伐造成的戰爭創傷,逐漸恢復了元氣,東山再起。

3、為何打不過慕容鮮卑?

面對慕容鮮卑咄咄逼人的東進,一向覬覦遼東地區的高句麗,與慕容鮮卑在遼東地區展開了激烈的角逐。

高句麗爭奪遼東有多拼?300年18代王,單與慕容鮮卑,就死磕100年

元康二年(公元292年,高句麗西川王二十三年)三月,高句麗烽上王即位,烽上王是高句麗第十三代王西川王的長子,“幼驕逸,多疑忌”,即位之初,殘暴地殺戮有功之臣,安國君達賈遇害。

達賈是西川王時期的重臣,曾帶兵打敗肅慎的進攻,為高句麗建立了重大功業,在國人中享有很高的威望,達賈被殺後,高句麗百姓和大臣非常震驚與不滿,國內人心浮動,局勢不穩,慕容鮮卑乘機發動進攻,直逼高句麗。

元康三年(公元293年,高句麗烽上王二年)秋八月,慕容廆發兵攻打高句麗,烽上王想去新城以避兵鋒,慕容廆率軍追趕,烽上王十分恐懼。當走到鵠村時,新城宰北部小兄高奴子率五百騎趕來增援,迎戰慕容廆,烽上王獲救。

元康六年(公元296年,高句麗烽上王五年)秋八月,慕容廆再次率兵攻打高句麗,兵至故國原,見到西川王的陵墓,令人挖掘,挖墓者有人暴死,墓穴內傳出音樂之聲,慕容廆以為有神相助,引軍退走。

慕容廆連續兩次對高句麗用兵,使烽上王十分惶恐,在國相倉助利的建議下,高句麗任命高奴子為新城太守,加強防禦,安定民心。於是,“慕容廆不復來寇。”

這一時期,高句麗在與慕容鮮卑的軍事鬥爭中,一直處於守勢地位,始終未能掌握戰爭的主動權。這種情況的出現,說明高句麗的綜合國力特別是軍事力量,經過中川王、西川王時期的大力恢復,雖然有所增強,但同慕容鮮卑相比,尚有差距。

而烽上王不顧百姓困苦和大臣們的勸諫,大興土木,無形中又拉大了這種差距,因而出現了軍事上取守勢的態勢。

4、高句麗與慕容鮮卑的僵持

西晉永康元年(公元300年,高句麗烽上王九年),烽上王死,烽上王之弟古鄒加咄固的兒子乙弗即位,是為美川王。美川王即位之時,時逢西晉內亂,宮廷與諸王之間無休無止的混戰,使西晉王朝無暇北顧,美川王在推行改革,恢復國力的同時,主動向遼東、玄菟發起進攻,與慕容氏進行較量,在軍事上取得重大進展。

高句麗爭奪遼東有多拼?300年18代王,單與慕容鮮卑,就死磕100年

太安元年(公元302年,高句麗美川王三年)秋九月,美川王率高句麗軍隊三萬人攻打玄菟郡,“虜獲八千人,移之平壤”。

永嘉五年(公元311年,高句麗美川王十二年)秋八月,美川王“遣將襲取遼東西安平”。

建興元年(公元313年,高句麗美川王十四年)冬十月,高句麗軍隊“侵樂浪郡,虜獲男女二千餘口”。

建興二年(公元314年,高句麗美川王十五年)秋九月,高句麗“南侵帶方郡”。

建興三年(公元315年,高句麗美川王十六年)春二月,高句麗軍隊“攻破玄菟城,殺獲甚眾”。

高句麗對遼東地區一連串的軍事行動,使遼東地區遭受重大損失。美川王在國力日益強盛的情況下,不僅對玄菟、遼東用兵,還出兵侵擾朝鮮半島地區樂浪、帶方諸郡,西晉平州刺史管轄的玄菟、遼東、樂浪、帶方等地,都面臨著高句麗的武力威脅。

在高句麗對遼東地區的擴張取得進展之時,慕容廆的力量也得到了重大發展,他以智取勝,瓦解了西晉平川刺史崔毖與高句麗、鮮卑段氏、宇文氏三方結成的軍事聯盟,已完全佔有遼東。

5、高句麗臣服慕容鮮卑

太興二年(公元319年,高句麗美川王二十年)高句麗美川王為幫助崔毖復仇並奪回遼東,“數遣兵寇遼東”,慕容廆派慕容翰、慕容仁擊敗高句麗軍隊。

同時命慕容仁為徵虜將軍,鎮守遼東,與高句麗形成對峙之勢。

隨後,慕容廆派將軍張統率兵攻打高句麗佔據的和城,活捉高句麗守將如奴子,“俘其眾千餘家,歸於棘城”。

國在文獻對高句麗與慕容鮮卑爭奪遼東戰爭的記載中,慕容鮮卑攻佔高句麗佔據的和城,是其崛起後與高句麗戰爭中取得的第一次實質性的勝利,此後,雙方久戰,互有勝負,高句麗美川王被迫求盟退軍。

高句麗爭奪遼東有多拼?300年18代王,單與慕容鮮卑,就死磕100年

東晉成帝咸豐八年(公元333年,高句麗故國原王三年),慕容廆死,其子慕容皝繼位,兄弟之間為爭奪王權發生內訌,其兄慕容翰逃往段氏,其弟慕容仁據遼東反叛。慕容皝為了師出有名,向東晉王朝稱臣,東晉冊封其為平北將軍、行平州刺史,後再拜為鎮軍大將軍、平州刺史、大單于、遼東公。

在平定慕容仁,擊敗段氏後,慕容皝於鹹康三年(公元337年,高句麗故國原王七年)稱燕王。置官設相,都棘城(今遼寧省義縣西)。東晉成帝拜之為侍中、大將軍、封燕王。鹹康七年(公元341年,高句麗故國原王十一年),遷都龍城(今遼寧省朝陽市附近),下轄遼東、玄菟、昌黎、樂浪、帶方、遼西等郡。

慕容鮮卑建立的前燕政權,具有強大的實力,其管轄的地域為遼東、玄菟、昌黎、樂浪、帶方、遼西等郡數十縣,包括遼東、遼西乃至朝鮮半島的部分地區。這一區域經過數百年的開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明顯高於東北其它地區。慕容皝即位後,憑藉強大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力量,前燕政權繼續對高句麗用兵。

鹹康五年(公元339年,高句麗故國原王九年),慕容皝“擊高句麗兵,攻新城,高句麗王釗乞盟而退”。

鹹康六年(公元340年,高句麗故國原王十年),高句麗王“遣世子朝於燕王皝”。

鹹康八年(公元342年,高句麗故國原王十二年),慕容皝親率大軍征伐高句麗。

這場戰爭,發生於高句麗故國原王統治時期。故國原王,也稱雲國岡上王,名斯由(或雲釗),是高句麗第十五代王美川王之子,建興二年(公元314年,高句麗美川王十五年)立為太子,東晉咸和六年(公元331年,高句麗美川王三十二年),故國原王即位。

此後,高句麗採取得力措施,不斷加強軍事力量,提高整體防禦水平,咸和九年(公元335年,高句麗故國原王五年),築國北新城;

鹹康八年(公元342年,高句麗故國原王十二年),修葺丸都城,又築國內城,做了許多軍事守備方面的基礎工作。

6、慕容皝為何主動攻打高句麗?

慕容皝出兵攻打高句麗的主觀動機,不外乎兩個方面,一則實現稱霸東北地區的野心;二則解除向中原地區擴張的後顧之憂。

慕容皝是一位頗具雄心的統治者,稱雄遼東地區以後,時刻準備統一東北並問鼎中原。在慕容鮮卑政權周圍的地方政權中,高句麗勢力最為強大,如果打敗高句麗,那麼,慕容皝就可以基本上實現稱霸東北地區的目的,同時也可以解除向中原地區進軍的後顧之憂。

高句麗爭奪遼東有多拼?300年18代王,單與慕容鮮卑,就死磕100年

這次戰爭使高句麗遭受了重大損失,在前燕軍隊進軍的南道(約在今蘇子河上游),故國原王指揮的高句麗軍隊全軍覆沒,故國原王隻身逃走,丸都城被毀,高句麗被掠走的人口達到五萬餘人,高句麗王的母親和妻子也被前燕軍隊俘獲。

在高句麗重點防禦的北道(約在輝發河上游),儘管高句麗軍隊打敗了前燕長史王寓率領的軍隊,使高句麗軍隊的有生力量得以儲存,但冷兵器時代的兩軍交戰,雙方近身搏殺,都會付出一定的傷亡,從客觀上講,相對於前燕來說,也許高句麗軍隊的損失小些罷了。

經過這次軍事打擊,高句麗一度中衰,被迫屈服於前燕。

建元元年(公元343年,高句麗故國原王十三年),高句麗故國原王派其弟入燕國稱臣,“貢珍異以千數,燕王以還其父屍,猶留其母為質”,雙方確立了臣屬關係。

但是,儘管高句麗表示臣服,前燕對高句麗的誠意依然缺乏信任,慕容皝將故國原王的母親周氏扣為人質,就是很好的明證。

此後,為進一步打壓高句麗,永和元年(公元345年,高句麗故國原王十五年)冬十月,慕容皝派慕容恪率軍攻打高句麗,“拔南蘇,置戌而還”,高句麗喪師失地。

至此,慕容鮮卑政權成為北方兵強勢大的割據政權,其勢力達到鼎盛時期。

故國原王后期,高句麗與遼東地區再無戰事,雙方維持著相安無事的局面,導致這種局面出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主觀上,高句麗在經受了前燕政權的軍事打擊後,軍事力量受到削弱,無力侵擾遼東。

高句麗爭奪遼東有多拼?300年18代王,單與慕容鮮卑,就死磕100年

在客觀上,前燕政權在定都鄴以後迅速封建地主化,統治集團日趨腐化,不思進取,軍事力量大部被牽制在與東晉的戰爭之中。同時,前燕政權已認同高句麗為前燕的組成部分,高句麗王是前燕政權的地方官吏,所以沒有繼續對高句麗用兵。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前燕被前秦滅亡。

7、高句麗與慕容垂的大戰

晉太元九年(公元384年,高句麗小獸林王十四年),慕容鮮卑前燕政權皇帝慕容皝之子慕容垂,乘前秦在淝水之戰中失敗之機,擺脫前秦的統治,在滎陽自稱大將軍、大都督、燕王,建年號燕元元年,隨後在中山(今河北省定縣)稱帝,正式建立後燕政權。

慕容垂是前燕政權時期頗有才幹的軍事將領,曾任前燕平州刺史、東夷校尉,管轄昌黎、玄菟、遼東、樂浪、帶方、遼西六郡,在抵禦東晉桓溫的進攻中立下了卓越戰功,後遭猜忌而投降前秦,淝水之戰前曾攛掇苻堅攻打東晉。

淝水之戰後,被苻堅派往鄴城,借鎮壓丁零族翟斌起義之機,脫離了前秦的統治,佔據了整個河北,隨後,基本上恢復了前燕的統治區域。慕容垂派王佐出鎮龍城,經營東北地區。後燕政權對東北地區的經營,同高句麗對東北地區的勃勃野心形同水火,雙方為爭奪遼東地區展開了激烈的軍事較量。

太元十年(385年,高句麗故國壤王二年)六月,高句麗故國壤王派四萬大軍攻襲遼東,坐鎮龍城的王佐急忙派司馬郝景率軍援救。高句麗軍隊打敗了前來增援的後燕軍隊,乘勝攻佔遼東、玄菟,擄掠一萬多人口而還。同年冬十一月,後燕軍隊將領慕容農率軍隊收復遼東、玄菟二郡,隨即派范陽人龐淵出任遼東太守,招撫流民,充實防務。

此次戰爭是高句麗主動發起的,也是後燕政權建立以後,高句麗對遼東地區發動的第一次軍事行動。從高句麗使用軍隊的數量看,這次戰爭的規模是空前的,它是高句麗政權建立以來,在對外擴張中使用兵力最多的一次。

高句麗爭奪遼東有多拼?300年18代王,單與慕容鮮卑,就死磕100年

此前,在文獻的記載中,鹹康八年(公元342年,高句麗故國原王十二年),高句麗曾有過用兵五萬人的記錄,但當時調動五萬軍隊的目的,是抵禦前燕軍隊的進攻,高句麗軍隊屬於本土作戰,而不是對外用兵,其軍中甚至可能包括地方守備部隊。

此次進攻遼東,一次動用四萬軍隊,與在本土進行戰鬥有著本質的區別,這些部隊應全部為野戰部隊,其數量應為高句麗全國軍隊的半數左右。一次投入如此多的兵力進攻遼東,說明高句麗小獸林王以來實行的富國強兵政策,已經收到了良好的成效,軍事實力有所增強,軍隊的後勤供應能夠得到保障。

文獻沒有詳細記述戰爭的經過,但高句麗四萬大軍擊潰後燕將領郝景的救兵;攻陷遼東、玄菟並擄掠男女一萬餘口;慕容農率兵收復遼東、玄菟二郡這些記載,足以說明此次戰鬥是十分慘烈的,在區區遼東之地,雙方數萬大軍相互廝殺,遼東、玄菟兩度易手,對遼東地區造成的破壞也是非常嚴重的。

但是,由於後燕軍隊的堅決抵抗,高句麗對遼東地區的進攻,沒有達到預定的目的,遼東、玄菟得而復失,證明高句麗的軍事力量雖然有所增強,但還不足以徹底打敗後燕軍隊,雙方對遼東地區的爭奪進入了相持階段。

8、高句麗如何佔領遼東

此後十數年間,雙方沒有發生新的戰爭,高句麗依然以奉表稱臣的方式,維持著與後燕政權的關係,晉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高句麗廣開土王八年),“高句麗王安遣使貢方物”。

晉隆安四年(公元400年,高句麗廣開土王九年),高句麗與後燕戰事再起,雙方短暫的和平局面被徹底打破。

後燕皇帝慕容盛,以高句麗廣開土王“禮慢”為藉口,任命驃騎大將軍慕容熙為前鋒,親自率領三萬大軍攻打高句麗,一舉攻佔新城、南蘇二城,“開境七百餘里,徙五千戶而還”,晉安帝元興元年(公元402年,高句麗廣開土王十一年),高句麗出兵攻打燕宿軍,後燕平州刺史慕容歸不戰而逃。

元興三年(公元404年,高句麗廣開土王十三年),廣開土王再次派兵進攻後燕,攻佔遼東。至此,高句麗實現了太祖大王時期制定的佔據遼東的基本國策。

為重新奪回對遼東地區的控制權,晉安帝義熙元年(公元405年,高句麗廣開土王十四年),燕王慕容熙率軍隊攻打高句麗,雙方在遼東城下交鋒,後燕軍隊作戰勇敢,戰事十分激烈,遼東城危在旦夕。

高句麗爭奪遼東有多拼?300年18代王,單與慕容鮮卑,就死磕100年

但是,在遼東城即將被燕軍攻陷的時候,慕容熙卻命令將士“毋得先登,剷平其城,朕與阜後乘輦而入。”

後燕軍隊攻城的戰鬥被迫停頓下來,高句麗守軍獲得了喘息的機會,“由是城中得嚴備,卒不克而還”。

在這次戰鬥中,由於慕容熙昏庸無能,指揮失當,導致後燕軍隊對遼東城的進攻功敗垂成。

次年冬十二月,慕容熙率領後燕軍隊襲擊契丹,到達陘北,由於對契丹軍隊的戰鬥力心存恐懼,遂自行撤軍。在回撤途中,燕軍拋棄輜重,輕兵疾進,繞道三千餘里,攻擊高句麗木底城。

一路上,後燕軍隊餐風飲露,人困馬乏,許多士兵凍死凍傷,軍隊作戰能力受到嚴重削弱。因此,當後燕軍隊抵達木底城下時,已經無法組織起一次像樣的攻城戰鬥,其結果可想而知,慕容熙沒有達到預定的目的,後燕軍隊不克而退。

此後,在文獻中,我們再也沒有見到後燕軍隊回犯進入遼東的記載,說明遼東城已經處於高句麗的佔領之下,後燕政權已經失去了同高句麗爭奪遼東地區的實力。

高句麗爭奪遼東有多拼?300年18代王,單與慕容鮮卑,就死磕100年

高句麗攻佔遼東,實現了高句麗自太祖大王以來十八代王長達三百餘年的願望。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關於歷史領域的話題或觀點可以【關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第一時間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