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徐文寧說酒臺子與茶盞託

作者:由 明月高空上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1-08-28

茶盞是什麼

說酒臺子與茶盞託

徐文寧

徐文寧, 1990年國家文物局授予文物鑑定職稱,國內著名文化經紀人 藝術品收藏家、鑑定家。歷任江蘇愛濤拍賣公司副總經理、北京光華路5號藝術館副館長、北京天物館副館長、江蘇省文交所副總經理、南京大賀傳媒首席藝術顧問、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建設顧問、文物鑑定專家、上海海關學院文物緝私客座教授。出版《北京光華路5號藝術館圖錄》《天物館藏瓷》《玉佩收藏的故事》《臺閣氣象—長樂閣明清狀元書畫集》等十餘本藝術類書籍,為國內20多家雜誌、拍賣公司撰寫百餘萬字鑑賞、拍賣資訊類文章。2008年發表全國第一篇 “藝術品證券化新嘗試”論文,系統闡述理論和運做模式。

據唐人《資暇集》中蜀相崔寧的女兒,手端熱茶,因熨而取碟子承之,在飲的時候,茶杯會滑傾,於是用蠟做成環,把茶杯圈在碟子中央,於是茶托子就具備了雛形。後來蜀相即命工匠以漆環代蠟,並向親朋介紹其方法,人人為便。於是後傳者,更環其底,愈新其制,以至百狀。由此可見,需求是創新的動力。

徐文寧說酒臺子與茶盞託

北宋白瓷託盞

徐文寧說酒臺子與茶盞託

大英博物館藏汝窯天青釉茶托

宋人李清照的《聲聲慢》中有“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之語。可見,當時的杯和盞,既可用於飲茶,也能用於喝酒。於是乎,眼下對茶托子的拍賣品或者博物館展示牌,一概用茶盞託命名之。然也有例外,比如河南考古所藏的汝窯天青釉刻花蓮瓣紋茶托子,就名命為酒臺子。對照一些古代繪畫,如臺北故宮藏宋代趙佶畫《文會圖》就有這樣飲酒具的場景。因此叫酒臺子又覺得比較合適。

徐文寧說酒臺子與茶盞託

文會圖

不過,古人怕茶燙而不能急飲,故而用托子;那麼酒臺子只盛溫酒,俗有“一飲而盡”者,何須要這個酒臺子為託,避免什麼燙手呢?

紀傳體史書《北史》下卷有《元日聖誕上壽儀》篇,“皇帝升禦座,鳴鞭、報時畢~引皇太子升殿褥位,搢笏,捧盞盤,進酒,皇帝受置於案。”可知用盤託盞,是一種儀式感極強的方式。如“河南禹縣白沙第一號北宋墓前室西壁壁畫”繪有身著厚衣的一男一女袖手端坐在桌子兩旁,桌上只放著兩隻造型相同的白瓷帶托杯,中間有一把帶溫碗的白瓷注子,後面站立的四人,分別作拱手、捧罐、持唾壺、端果盤狀。其桌下面放置一個插在酒架中的黑色梅瓶,這是酒瓶。如此,桌上帶托杯不是茶具,而是用於盛酒的。這種舉案齊眉,相處如賓的狀態,也正好說明了這種場景下的儀式感。

徐文寧說酒臺子與茶盞託

河南禹縣白沙第一號北宋墓前室西壁壁畫

此類酒臺子造型的盞託,往往受佛教蓮花寶座的啟發,託圈是在盤心先起一個覆蓮紋高託座,在託座的頂端再起託圈。高託座的頂端鏇出一道託圈,高而挺拔。正好承納盞杯的喇叭形圈足。因為這種盞託難以承受宋代鬥茶時的反覆擊拂攪動,所以,這類器型應該主要用於品酒為主的筵席之器,應該叫“酒臺”。

本文已經獲得作者授權釋出

特別鳴謝物華玩珍公號支援

圖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