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申國、繒國和西戎聯合滅亡西周,申國與繒國是怎樣的國家?

作者:由 歷史沉澱的理性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1-09-28

西戎在哪裡

1、申國、繒國和西戎強強聯合滅亡西周

周幽王在位時,西周國勢已頹,戎狄恃強,屢侵王畿,軍事鬥爭形勢嚴峻;三川皆震,河水竭,岐山崩,自然災害嚴重;幽王無道,遠君子、進小人,任用為人佞巧善諛好利之徒,如以虢石父為卿士治國理政,國人皆怨;幽王又寵愛褒姒,“坐則疊骨,立則並肩,飲則交杯,食則同器”,成天飲酒作樂,濫施淫威。周王室危機四伏。

申國、繒國和西戎聯合滅亡西周,申國與繒國是怎樣的國家?

幽王寵愛褒姒,想立褒姒為王后,立褒姒所生的兒子伯服(伯般或伯盤)為太子。但幽王的王后本為申後,申後的兒子宜臼早已立為太子。幽王便想廢掉申後和宜臼,改由褒姒和伯服代替,遭到大臣的強烈反對。然而,幽王一意孤行,於幽王八年立褒姒之子伯服為太子,褒姒則為王后。褒姒得勢後,更與一群奸邪小人勾結,惑亂朝政,迫害忠良。

申後的父親是申國國君,申國是周朝分封的漢水流域上游的重要封國,國力強盛。申後在宮中受到迫害,太子宜臼則逃往申國避禍。幽王聽說宜臼逃到申國,便興兵討伐申國。申侯忍無可忍,於幽王十一年聯合繒國和犬戎,發兵進攻鎬京。犬戎軍隊和申繒軍隊分別從西、東兩個方向殺向鎬京,幽王急令點燃驪山烽火,但由於他曾烽火戲諸侯,諸侯沒有派兵勤王。犬戎和申、繒軍隊攻入鎬京,幽王和褒姒帶著珍寶逃至驪山山腳下,犬戎軍隊追擊幽王,幽王和伯服被犬戎所殺,褒姒被俘。

幽王既死,“先是,申侯、魯侯及徐文公立平王於申,以本大子,故稱天王”,以奉周祀。虢公翰又立王子餘臣於攜,稱為攜王。“以本非適,故稱攜王”。週二王並立。宜臼為避犬戎,遷都到洛邑,是為周平王,東周建立。餘臣在平王十一年,即晉文侯二十一年(前760年)被晉文侯所殺,結束了長達十年的二王並立局面。

申國、繒國和西戎聯合滅亡西周,申國與繒國是怎樣的國家?

2、申國是“南扞荊蠻而北為中原之蔽”的重要諸侯國

歷史西周時期,周王先後分封眾多小諸侯國於今河南、湖北兩省交界一帶,漢、淮二水之間,以“南扞荊蠻而北為中原之蔽”。這是中原與楚雙方勢力交鋒的前沿,又是古代各民族錯居雜廁的地區。這些小國最多時達五十餘個,申國是其一。

根據《國語》所載,齊、許、申、呂四個姜姓國同為伯夷之後。周太王娶有邰氏之女,為太姜,四國之封是由於太姜為太王之妃的姻親關係,所以西周初年已有申國。

根據《史記》記載:秦非子居犬丘,好馬及畜,善養息之,周孝王召使主馬於汧渭之間,馬大藩息。孝王欲以非子為大駱的繼承人。申侯之女為大駱妻,生子成為適。申侯不同意,對孝王說了一番話:“昔我先酈山之女,為戎胥軒妻,生中潏,以親故歸周,保西垂,西垂以其故和睦。申駱重婚,西戎皆服,所以為王。王其圖之。”於是孝王曰:“昔伯翳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賜姓嬴。今其後世亦為朕息馬,朕其分土為附庸。”邑之秦,使復續嬴氏祀,號曰秦嬴。亦不廢申侯之女為駱適,以和西戎。

這段話未必皆為事實,因為根據歷史文獻,中潏生蜚廉,蜚廉生惡來,惡來有力,蜚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紂。周武王伐紂,並殺惡來。周公相武王誅紂,伐奄,三年討其君,驅飛廉於海隅而戮之,滅國者五十。若說秦嬴部族為周朝保西垂,應從非子曾孫秦仲起。周宣王即位,以秦仲為大夫,誅西戎。始有車馬禮樂侍御之好,國人美之,秦之變風始作。從中潏至周武王克商,嬴姓部族實為殷商保西垂。

申侯之言,意在強調申嬴聯姻對周王室的安全屏障作用,不妨有虛誇成分,但由此也可以看出,早期申國應在驪山一帶,離周王都城不遠,而且申嬴聯姻有歷史傳統。

申國、繒國和西戎聯合滅亡西周,申國與繒國是怎樣的國家?

西周晚年宣王時,申伯為卿士,系宣王元舅。宣王命召穆公經營南土的謝邑,把申伯改封於此。申伯就國的時候,宣王給予隆重的賞賜,親自餞行。當時大臣尹吉甫曾作《崧高》一詩歌詠其事,見於《詩經》。

清人

李黼平

《毛詩納義》曰:“自共和時,荊楚漸張,故召穆公有追荊至洛之役。宣王時,勢當又熾,南方諸侯必有畔而從之者,故加申伯為侯伯,以為連屬之監,一時控制之宜,撫綏之略,皆於此詩見焉。”

申的南遷,是為了團結周朝分封的諸侯國控制南方,鞏固周朝的統治,為宣王中興的大事之一。

申伯改封之地,《漢書•地理志》載在南陽郡宛縣,即今河南省南陽境內,《括地誌》雲在南陽北三十里。

申在兩週之際歷史上起過特殊作用。西周未代王幽王娶申侯之女,此一申侯從輩分上推算,應為封於南土的申伯之子。這時申國與姒姓的繒國及西戎交好,都較強盛。幽王寵愛美人褒姒,廢了申後及所生太子宜臼,改立褒姒生的伯服為太子。宜臼投奔申國,幽王伐申,申侯乃與繒、西戎聯合伐周,導致西周的覆亡。申侯、魯侯與許文公共立宜臼於申,是為周平王。但申國在東周初很快便衰落下來,被楚所滅。其滅亡約在公元前687年至前677年的十年間,此後申成為楚國北邊重鎮。楚封在申地的大臣,稱為申公。

申國、繒國和西戎聯合滅亡西周,申國與繒國是怎樣的國家?

3、繒國橫跨鄂豫乃漢東之大國

繒國,姬姓,周王的宗支,是周王分封的諸侯國。繒國都隨縣,故亦稱隨國。隨國春秋時期比較強盛,《左傳》說“漢東之國隨為大”。公元前706年,楚武王侵隨,隨侯準備充分,未能得逞。公元前704年,楚再伐隨,雖然取勝,但未能佔領隨國,只結盟而還。公元前690年,楚武王第三次伐隨,死於軍中,由大臣與隨侯結盟。不久,隨又率漢東諸侯反叛楚國。漢東地區經春秋之世不亡者,惟有隨國,其他都被楚國吞滅了。隨著楚國日益強大,隨國開始親楚附楚,戰國初期為楚國所滅。

春秋前期,繒國、黃國抵制楚國比較堅決,兩國公室互通婚姻。公元前704年,楚召集諸侯會於沈鹿,只有黃國和繒國不肯參加。由於黃國距離楚國較遠,楚國當時未能討伐。公元前676年,楚勢漸強,出兵伐黃取勝。公元前649年,黃國又拒絕向楚國進貢,次年被楚攻滅。

劉節《壽縣所出楚銅器考釋》指出《左傳》中鄭國有個“鄫”地,據杜預注在今天河南睢縣東南,故考古發現的姬姓曾國應該是從鄭國鄫地南遷到楚國一帶的。清人高士奇《春秋地名考略》中指出,《左傳》中的“繒關”即滅周之繒的遺址,因為“繒關”在今天河南方城(屬南陽),而與繒國合謀的申國正是在今天河南南陽市區。

姬姓繒國與姒姓繒國不是一個諸侯國家。姒姓繒國,古書又稱繒衍,在今山東舊嶧縣(今棗莊市)東,據傳為夏代封國,春秋晚期為莒國所滅,後地入於魯。李學勤說,莒、繒兩國在泗水以東,那一帶是保留遠古習俗較多的地區,如《左傳》所述,宋、邾、魯等國對待莒、繒的俘虜都曾依夷俗以人為犧牲,這種習的俗遺蹟甚至傳留到三國時期。

申國、繒國和西戎聯合滅亡西周,申國與繒國是怎樣的國家?

申國、繒國和西戎聯手進攻西周公室,雖有諸侯國勤王但無濟於事,這除了眾多諸侯國猶豫觀望、不肯賣力或救援不及外,聯軍比較強大是一個重要原因。文獻記載,周王改封申國於南陽,為漢東之大,是抵禦楚國進犯中原的重要力量;考古表明,至少在西周末期至春秋早期,“曾國”是橫跨鄂豫兩省的一個強國;而西戎強悍,為周之外患。三者強強聯合滅江河日下的西周,並不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