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南宋將領邵宏淵既非中興大功臣,也非北伐大罪人

作者:由 帥氣的怡怡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1-12-31

明朝武義大夫是什麼官

讀史讀到隆興北伐,大家往往會惋惜李顯忠這樣的蓋世英雄,為什麼偏偏攤上了邵宏淵這樣的隊友。

小編今天就來聊聊一個完整的邵宏淵。

早在南宋初年的建炎四年(1130年),邵宏淵就在鼎澧鎮撫使程昌禹手下為裨將。他善用長刀,有“關馬之勇”,身先士卒,帶著一百多騎兵就敢奪取敵軍的旗幟。

南宋將領邵宏淵既非中興大功臣,也非北伐大罪人

有一支由劉超率領的農民軍從京西陸梁來犯,窺伺湖南,進犯澧陽,巡邏兵四出。邵宏淵挺身而出,進逼於鎖石岡迎擊,成功退敵。

邵宏淵得勝後沒有驕傲,冷靜地對都監孫某說,敵軍還會再來,而且敵眾我寡,但對方已經氣衰了,所以不妨如此。他把自己的刀給孫某,讓他嚇唬敵軍,自己騎馬去見程昌禹,催促他率軍渡河搭把手。不久農民軍大批來到,看見孫某挺刀站在岡阜上東西指麾,以為是邵宏淵,擔心有伏兵,果然不敢進犯。

程昌禹趕到澧州後,遭到農民軍的攻打,程昌禹、邵宏淵等人渡澧江奔武陵。農民軍雖然得了城池,卻沒有糧食,只能去周邊尋找。有個叫張橫的頭領,有一次單騎出去找糧食,無巧不成書,遇到了同樣單騎的邵宏淵,混亂中兩人都落馬,單挑也變成了摔跤和肉搏,兩人都用盡全力,僵持不下。後來邵宏淵的親兵趕到,張橫被捉。邵宏淵擔心生變,在移交以前砍斷了張橫的手。程昌禹知道張橫素有勇名,命給張橫喝酒,想救活再任用。邵宏淵卻說:“賊無用”,殺了張橫。

南宋將領邵宏淵既非中興大功臣,也非北伐大罪人

至於邵宏淵是真的覺得張橫靠不住還是覺得以後和他做同事太尷尬所以必欲除之,咱也不知道,總之劉超折了一將後不敢再冒犯武陵。邵宏淵也得到韓世忠的推薦,授閣門舍人。

紹興十五年(1145年),邵宏淵在福建措置盜賊官張淵手下任統領官。張淵厭惡邵宏淵“性質直而喜功”,不予任用,且記恨他曾當眾頂撞,將邵宏淵杖責一百,貶為普通士兵。邵宏淵的門客鐘鼎去行在上書申辯,結果觸怒了權臣秦檜,被羈押。

當然邵宏淵的故事沒有到此為止,不然隆興北伐也沒他的事了。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拱衛大夫、忠州防禦使、兩浙西路兵馬鈐轄邵宏淵受任為殿前司前軍統制。

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金朝皇帝完顏亮御駕親征南宋,侍衛步軍司右軍統制邵宏淵率左右二軍到真州。宋將王權自稱誘敵深入,建議令邵宏淵和池州都統制李顯忠左右夾攻。所以邵宏淵和李顯忠早有同框的機會。但王權的提議被大佬中書舍人虞允文否決。隨後朝廷得知王權果然就是單純的兵敗而已,所謂誘敵深入只是他在諱敗遮醜。

雖然後來南宋認為邵宏淵抗金的真州胥浦橋一戰可列為中興十三戰功之一,但其實金將蕭琦進犯真州時,邵宏淵的表現堪稱令人大跌眼鏡。他毫無準備,還喝多了,大驚之下倉促率眾去胥浦橋迎戰,自己不上前線避免直接交鋒,卻派三個將官頂著,等三將官都戰死了,就率親隨軍入城閉門自守,眼看軍人奔逃無法控制,就毀了閘板退兵沿河駐紮在楊子橋,真州陷落。金軍對真州沒興趣,沒有入城,轉而進犯揚州。

南宋將領邵宏淵既非中興大功臣,也非北伐大罪人

這要換了別的朝代,邵宏淵可能被處決都不為過。然而真州和揚州的百姓卻以訛傳訛,稱多虧邵太尉攔住金軍才保住了一方平安,甚至還繪聲繪色地描述邵宏淵數次騎馬殺入敵陣、血汙滿身,乃至請求為他立祠。

由於遣統領崔皋與金軍戰於定山取得勝利,邵宏淵終於洗刷恥辱,並以親衛大夫、常德軍承宣使、侍衛步軍司右軍統制受任為池州都統制。虞允文主持禦敵時,邵宏淵也和御營宿衛使楊存中、淮東制置使成閔等聚兵京口,不下二十萬,而且他真的和李顯忠並肩作戰了,令完顏亮無法過江。

南宋將領邵宏淵既非中興大功臣,也非北伐大罪人

不久,金朝內亂,完顏亮遇弒,金軍退兵。樞密院發檄文令所有采石一帶留下軍馬由邵宏淵暫時管領。邵宏淵從蕪湖率親兵到採石,又回到蕪湖,於大信、裕溪河口設定防禦工事,並且和李顯忠安定淮西並報捷。

可見,在隆興元年(1163年)的北伐以前,李顯忠和邵宏淵是有過合作愉快的經歷的。李顯忠是從淪陷區逃回南宋的所謂“歸正人”,因為堅決主戰也曾遭秦檜打壓,也算有過共同的敵人。

隆興北伐的背景是金將蒲察徒穆、知泗州大周仁屯虹縣,都統蕭琦屯靈壁,積糧修城,準備南攻。樞密使張浚都督江淮東西路軍馬,聞訊想先發制人。當時的主管殿前司李顯忠、建康都統邵宏淵都獻計攻取二城,得到了張浚上奏和孝宗的認可。右僕射史浩不肯。至於史浩是不看好北伐,還是單純反對李顯忠這樣的“歸正人”,小編就不知道了。

南宋將領邵宏淵既非中興大功臣,也非北伐大罪人

但史浩架不住孝宗繞過三省直接下令,憤而辭職,被外放知紹興。

北伐開始後,李顯忠、邵宏淵兵分兩路,李顯忠攻打靈壁,邵宏淵攻打虹縣。李顯忠打完靈壁,迫使老朋友蕭琦投降後,發現隊友邵宏淵卡關了,就派靈壁降卒說服大周仁和蒲察徙穆出降。

然而,“喜功”的邵宏淵想的卻不是終於通關了,而是:為什麼搶我的功勞?

又有投降千戶控訴邵宏淵部卒奪其佩刀,李顯忠立斬當事部卒。於是邵宏淵能對李顯忠有多少感激,就不知道了。

宋軍的下一步就是攻打宿州。李顯忠先取勝後,邵宏淵才到,說:“招撫真關西將軍也”。李顯忠是綏德軍清澗城人,現在叫陝西榆林人;邵宏淵是河北大名府人,現在叫河北邯鄲人。

雖然誇了李顯忠,但當李顯忠籌劃攻城的時候,邵宏淵並沒有給面子。李顯忠破城的時候,邵宏淵在殿後,李顯忠催了,邵宏淵才勉強跟進。

目前為止,邵宏淵的表現雖然不出彩,但也還本分,也沒給全域性拖後腿,沒影響朝廷收到收復宿州、中原震動的捷報。而邵宏淵接下來的表現,更是在及格線以上:他提出用宿州倉庫犒軍。

但李顯忠卻不同意,僅用現錢犒軍,士兵不悅;而邵宏淵的拖後腿之路,也從這時候才真正開始。

明朝商輅《御批續資治通鑑綱目》認為,李顯忠、邵宏淵不合,錯在邵宏淵,但邵宏淵建議用倉庫犒軍是對的,李顯忠卻懷私憤不從,因而加劇了邵宏淵的不滿,所以也有過失。

等金軍來複奪宿州,李顯忠陷入苦戰,喊邵宏淵合力夾擊時,邵宏淵就以天熱了搖扇子都來不及為由,不幹了。結果,不僅李顯忠失利,邵宏淵手下的建康府前軍統制王拱和中亮大夫朱贇也戰死了;建康中軍統制周宏、邵宏淵之子邵世雄(一作邵世雍)、殿前司統制官左士淵、統領李彥孚等跑路,軍隊逃跑時因為堵在城門,有的就爬城牆逃跑,金軍看到了就放箭,宋軍多摔死在城下。

宋孝宗這時候可能因為資訊差,還當邵宏淵是功臣,加檢校少保、寧遠軍節度使、招討副使。正使當然是李顯忠。然而,殿前司統制官張訓通、馬司統制張師顏、池州統制荔澤、建康統制張淵等七人、統領官十二人見他倆不合,也逃走了。

金軍來攻城時,李顯忠建議諸軍成掎角之勢自城外掩擊,則可全殲敵軍、生擒敵帥,河南之地指日可復。邵宏淵卻說:金軍又增新兵二十萬來戰,再不退兵恐有不測。李顯忠知道邵宏淵不想打了,自己獨木難支,嘆道:這是天意不讓我收復中原啊。

南宋將領邵宏淵既非中興大功臣,也非北伐大罪人

也許宋孝宗和張浚原本也看重邵宏淵年輕時的勇謀,抗金時的功勳,與李顯忠搭檔時曾有的默契,然而,33年過去了,哪怕真正的關羽、馬超也會變老的。打不贏是能力問題,不想打是態度問題。

最終,李顯忠、邵宏淵率領的宋軍大潰於符離,撤到濠州。邵宏淵降階官為武義大夫,建康都統制職務依舊。

次年,江西總管邵宏淵被貶為靖州團練副使、南安軍安置,並追回其曾盜用的庫錢,可見邵宏淵的手腳也不是很乾淨。

從此,除了摻了水分的“中興戰功”被提了一嘴以外,江湖再無邵宏淵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