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17歲少年為什麼要刺殺皇儲,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

作者:由 信玄文化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2-02-16

普林西普為什麼要刺殺

巴爾幹半島地處亞歐非三大陸之間,南臨地中海,東有達達尼爾海峽,是地理位置極其重要的歐亞大陸橋。從19世紀開始沙俄就想打通地中海的通道,奧匈帝國企圖向南擴張到亞得里亞海,英法需要保護通往印度和遠東的海上通道,巴爾幹半島因此成為列強逐鹿的地區,素有“歐洲火藥庫”之稱,一戰的導火索正是在巴爾幹半島引發的。

20世紀初,一群民族主義者掌握了塞爾維亞的權力,他們在俄國的支援下實行反奧匈帝國的政策,逐漸被奧匈帝國視為威脅。奧匈帝國吞併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之後,想要吞併臨近的塞爾維亞。塞爾維亞是個有野心的小國,他們想要合併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成立“大塞爾維亞”,與奧匈帝國的矛盾逐漸不可調和。

17歲少年為什麼要刺殺皇儲,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

1914年6月28日是奧匈帝國皇儲一個特殊的日子,既是結婚紀念日,後來也是忌日。為了表示慶祝,斐迪南大公夫婦到六年前吞併的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訪問,在訪問以前,斐迪南與德國皇帝威廉二世舉行會談,他們認為沙俄國內困難,暫時無法插手巴爾幹半島。威廉二世建議利用此時進攻塞爾維亞,如果俄國插手的話,德國會援助奧匈帝國,心裡有底的斐迪南才放心地訪問波斯尼亞首府薩拉熱窩。

6月28日是斐迪南的結婚紀念日,但卻是塞爾維亞人的國恥日。1389年6月28日,塞爾維亞和波斯尼亞聯軍被土耳其打敗,奧匈帝國選在這一天軍事演習,斐迪南大公參觀演習和訪問薩拉熱窩,在塞爾維亞人看來是極具挑戰意義的。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義憤填膺,準備刺殺斐迪南大公夫婦,塞爾維亞政府將這一訊息報告給奧匈帝國,但是奧匈帝國當局置若罔聞。

17歲少年為什麼要刺殺皇儲,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

斐迪南對薩拉熱窩的訪問開始時,市政府把歡迎儀式搞得非常熱鬧,斐迪南大公坐在敞篷車裡向路邊的人們揮手致意,此刻一群來自塞爾維亞的刺客正懷揣炸彈和手槍等侯著。軍隊都到野外演習了,斐迪南大公也不想把訪問和軍隊聯絡在一起,導致保衛措施漏洞百出,以至於只有一些散漫的憲兵,很多人猜想奧匈帝國並不重視斐迪南的性命。

當敞篷車行至阿佩爾碼頭的時候,第一位刺殺者投擲了炸彈,炸彈在敞篷車後面爆炸,斐迪南夫婦毫髮無損。車隊被迫改變既定的路線,直接前往博物院,當行至一個叫拉丁橋的路口時,車子突然拋錨停車,潛伏於此的17歲少年突然連開兩槍,一槍打中斐迪南大公的脖子,一槍命中斐迪南妻子索菲亞的腹部,15分鐘後,斐迪南夫婦相繼死去。

17歲少年為什麼要刺殺皇儲,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

刺客名叫普林西普,是塞爾維亞的一名中學生,當時只有17歲,一連串的偶然因素將斐迪南大公夫婦送到他面前,他也因刺殺斐迪南大公夫婦而成為塞爾維亞的民族英雄。事後他因為故意傷害罪被判20年有期徒刑,在被監禁期間因為健康問題被切除手臂,1918年死於肺結核。表面上是正常死亡,實際上免不了飢餓、及惡劣的醫療環境導致。

斐迪南大公的死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遇刺的第二天,塞爾維亞舉行了大規模的遊行慶祝,奧匈帝國境內的塞爾維亞人也盼望迴歸塞爾維亞,奧匈帝國內部不穩定。奧匈帝國的哈布斯堡王朝並不是建立在民族主義上的政權,境內的捷克人、波蘭人、斯洛伐克人、塞爾維亞人都在鬧獨立,連匈牙利人也不是很靠譜,奧匈帝國迫切需要轉移內部矛盾,於是向塞爾維亞發出了最後通牒。

17歲少年為什麼要刺殺皇儲,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

在最後通牒十條細則裡,塞爾維亞認為第五條和第六條侵犯塞爾維亞主權拒絕接受,奧匈帝國於是拒絕所有調停,向塞爾維亞宣戰。斐迪南大公遇害的時候,德皇威廉二世正在遊艇上游玩,在與奧匈帝國特使會面的時候要求把塞爾維亞消滅掉,如果因此而爆發戰爭,德國將和奧匈帝國站在一起。同時德國還警告俄國,如果俄國出兵支援塞爾維亞,德國將不惜一戰!有了威廉二世的保證,奧匈帝國才敢拒絕調停,並對塞爾維亞宣戰。

17歲少年為什麼要刺殺皇儲,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

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正式宣戰,標誌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開始。7月30日,俄國宣佈增加90萬現役部隊,徵召400萬後備部隊,沙俄本想借此嚇住德國和奧匈帝國,但是德國在戰爭中是拖延不起的,8月1日德國對俄宣戰,俄國顯然適得其反了。8月2日德軍進入盧森堡;8月3日,德國向法國宣戰;8月4日,德國向比利時宣戰,英國向德國宣戰;8月5日,奧匈帝國向俄國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最後,喜歡看外國人勾心鬥角的點點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