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剖析“三地之爭”有感而發,獻“天人三策”的“董子”原來葬在這

作者:由 烜之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2-03-10

蝦蟆陵下是什麼地方

剖析“三地之爭”有感而發,獻“天人三策”的“董子”原來葬在這

公元前104年,也就是武帝太初元年,哲學家、思想家董仲舒去世,“年老,以壽終於家”。終年75歲,現今,他的長眠之處有三個地方爭執不休,西安交通大學沙坡、和平門內下馬陵、興平茂陵“策冢”。今天作者將對這三個地方一一進行考證。

司馬遷作為董仲舒的學生,在《史記》中對自己老師的記載很簡短,董仲舒去世的情況也只有幾個字“……疾免居家,至卒,終不治產業,以修學著書之事”,關於董仲舒死後藏在哪裡隻字未提。

剖析“三地之爭”有感而發,獻“天人三策”的“董子”原來葬在這

司馬遷

東漢史學家班固《漢書》中記載:“年老,以壽終於家,家徙茂陵,子孫皆以學至大官”。可以看出董仲舒在家去世是毋庸置疑的。

剖析“三地之爭”有感而發,獻“天人三策”的“董子”原來葬在這

班固

《史記》、《漢書》都記載董仲舒是廣川人,那麼,他生前是住在廣川還是茂陵?“以壽終於家,家徙茂陵”是生前就遷到茂陵還是死後董氏後裔居住在茂陵?

剖析“三地之爭”有感而發,獻“天人三策”的“董子”原來葬在這

《漢書》“仲舒在家,朝廷如有大議,使使者及廷尉張湯就其家而問之,其對皆有明法”。不難看出董仲舒辭官後應是居住在茂陵,如果是住在廣川(今河北景縣、故城、棗強三縣交界)那張湯去一趟董仲舒家可太費勁了,一來一回,黃花菜都涼了。

董仲舒到底葬在哪?《漢書》裡也沒提。那麼後世為什麼會出現關於董仲舒墓的三種說法呢?

白居易《琵琶行》“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確定唐代有蝦蟆陵這個地方。

剖析“三地之爭”有感而發,獻“天人三策”的“董子”原來葬在這

西安交通大學平面圖

今人根據唐玄宗開元年間韋述《兩京新記》所說認為蝦蟆陵為董仲舒墓。

唐憲宗時期文學家李肇在《國史補》中記載:“舊說,董仲舒墓,門人過皆下馬,故謂之下馬陵,後語訛為蝦蟆陵”。這下“下馬陵”正式問世了,後來又有了漢武帝過此下馬的傳說。

唐詩中有“取酒蝦蟆陵下”,“崔樓春酒蝦蟆陵”,蝦蟆陵這個地方在唐代有酒肆,有歌姬,與現今西安南門裡德福巷有幾分相像。

剖析“三地之爭”有感而發,獻“天人三策”的“董子”原來葬在這

西安交通大學胭脂坡

北宋時期宋敏求的《長安志》記載:“坊內街之東有大冢,俗誤以為董仲舒墓,亦呼為蝦蟆陵。……在縣南六里”。當時的萬年縣南六里、唐長安城長樂坊大街東面、有大冢,就是今西安交通大學興慶校區東南部稱之為沙坡的地方。

據當年沙坡村當地老人回憶:在今西安交通大學校醫院南邊網球場的地方曾有一大冢,而1988年學校曾在這裡發現了一座磚砌券頂漢墓,更加印證了這裡就是文獻記載的蝦蟆陵,遺憾的是因墓室被盜,沒有重要發現。

蝦蟆陵不等於下馬陵,也不是董仲舒墓。

1、今人所依據的唐代《兩京新記》全書已佚,從明代開始失傳,現在看到的一是分散在各種文獻史籍中的零星記載而拼湊出來的,二是日本金澤文庫藏抄本《兩京新記》卷三殘本(抄本主要內容是寺院和道觀),後人從隻言片語中推測不太靠譜。

剖析“三地之爭”有感而發,獻“天人三策”的“董子”原來葬在這

2、“下馬陵”一詞完全是唐代文學家李肇依據舊傳聞由“蝦蟆陵”編造出來的。蝦蟆陵就是下馬陵的訛傳,目前持這一觀點的人認為:現今關中方言“下馬”讀音就是“蛤蟆”(辭海中認為“蝦”應該讀“蛤”),以此來論證李肇的說法。他們忽略了一點,從唐代到現在一千多年關中方言早已不是古漢語的發音了。

3、漢武帝在董仲舒墓前下馬之事,漢代史書都沒有記載。雖然董仲舒獻策有功,但漢武帝對他有些方面並不欣賞,要不然也不會只讓他去小諸侯國做宰相,所以即使漢武帝真的路過他墓前也不會下馬的。

3、只有帝王墓葬才稱陵,臣子只能叫墓。

4、西安交通大學發現的漢墓為磚砌券頂型,一般認為券頂型磚墓出現在西漢中後期,《漢書。霍光傳》記載:“光薨。賜梓宮、便房、黃腸題湊各一具,樅木外藏槨十五具”。可見,漢宣帝時霍光去世還採用的是“木槨墓”,所以,董仲舒墓不可能有磚砌券頂。

所以“蝦蟆陵”應該不是董仲舒墓。

還有一處“下馬陵”在今和平門蘭州軍區西安和平門幹休所內。

剖析“三地之爭”有感而發,獻“天人三策”的“董子”原來葬在這

這個是明清兩代官吏為了適應形勢的需要而偽造出來的一處歷史遺蹟。明代正德年間全國掀起了尊崇、紀念董仲舒的熱潮,凡是與董仲舒生平有關聯的地方都建起了“董子廟”,比如董仲舒老家的“董廟”、“董子書院”、“董子祠”。

剖析“三地之爭”有感而發,獻“天人三策”的“董子”原來葬在這

明代時期從現今西安南門到和平門這一代緊挨城牆的北邊依次有關中書院、長安縣學、西安府學、文廟、咸寧縣學等,用現在的“大學城”來比喻可能不太恰當,但當時這裡可是陝西最大的文化教育中心。

當時的陝西巡撫在今碑林博物館以東建起了“董子祠”,這下西安也有了“董廟”,嘉靖年間有了董仲舒墓和墓碑,又將此地稱為“下馬陵”。

“蝦蟆陵”(下馬陵)莫名其妙從沙坡搬到了城內。

剖析“三地之爭”有感而發,獻“天人三策”的“董子”原來葬在這

後來支援董仲舒墓在城內下馬陵觀點的學者提出了遷墓說,這一觀點已被西安交大孫民柱老師推翻。遷墓主要有兩種說法:一說,正德年間遷來,這和建祠相吻合,不用考證,不攻自破。二說,唐代遷來,唐代這一片屬於唐禮會院駐地,又先後是高士廉和長寧公主住宅,不可能將墓遷到這來。

城內“下馬陵”只能說是祭祀董仲舒之地。

在今漢武帝茂陵東北,有個村子叫策村,該村大部分姓董,曾出土一通殘碑,是清代董仲舒第四十八代孫的墓誌銘,上面記載著該村一帶為董氏祖塋的史實,在村東南有一墓冢,當地人稱“次冢”據說就是董仲舒長眠之地。而漢代茂陵邑具考證大致就在該村以東、以北的方向,所以按照“年老,以壽終於家”來看似乎這裡就是董仲舒墓。九十年代以來,人們普遍認定“次冢”就是董仲舒墓。

但是,這裡我有幾點不同論斷。

1、隨著近年來茂陵周邊的考古勘探,探明瞭茂陵陵園外城範圍,而“次冢”正在外城內,根據漢代墓葬制度,只有與皇帝有血緣關係或姻親關係的人才能埋在陵園外城以內。

2、從地理位置來看“次冢”比霍去病墓、衛青墓更接近漢武帝陵,董仲舒遠遠比不了出擊匈奴的衛青和霍去病、更沒有二人和漢武帝的姻親關係。

3、《漢書》記載董仲舒是在茂陵家裡去世,但從未提到陪葬茂陵,以他的級別可能還達不到。4、清代出土的墓誌只能證明董氏祖墳是在村子周邊。

剖析“三地之爭”有感而發,獻“天人三策”的“董子”原來葬在這

所以,我個人認為董仲舒墓不是“次冢”,應該是在茂陵邑周邊,但不在茂陵陵園之內。

2016年陝西董氏宗親聯誼會在“次冢”前立碑祭祀,似乎要把這一推論板上釘釘,不知道是為了旅遊效應還是真的尋根問祖心切。而且這個碑立得跟“畢沅”有的一拼,如果這真是董仲舒墓,豈能不知漢代帝陵是朝東的。

要我來說,除非有考古出土的證據證明,否則一切的推論就只能停留在推論階段。

以上只是個人的一點淺薄瞭解。

喜歡就點個贊、加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