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許地山《春桃》

作者:由 芮跡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2-03-29

如何理解取與予

幾千年來,在那套十分嚴密的封建禮教的壓迫下,中國婦女就像大石底下的小草,默默地生長,萎黃,枯死。脆弱沉靜、多愁善感,似乎成了中國婦女先天的氣質;忍辱負重、逆來順受,好像成了中國婦女獨特的性格。但認真考察,情況也並非完全如此。我們民族的歷史上也不乏勇敢剛毅的女性。她們頂住社會的壓力,和命運抗爭,衝破禮教的束縛,頑強地生活。雖然終不能完全擺脫屈辱和痛苦,但總算用汗水和血淚,為自己爭來了稍微像一點人樣的地位。這篇小說的春桃,就是這樣一個讓人敬佩,令人振奮的婦女形象。

春桃本是個財主家的女兒,但兵災匪禍把她拋到了社會的最底層。顛沛流離的經歷,艱難困苦的生活,使她徹底脫掉了脂粉氣,變成了一個剛毅、果斷、堅強、豪爽、大膽、潑辣的勞動婦女。她流浪到北京後,先被薦去給一個西洋婦從當“阿媽”。主人喜歡她,生活上過得去,她本應該心滿意足了。但她卻因為主人吃牛肉,在饅頭上塗牛油,喝茶還要加牛奶,“一陣臊味,聞不慣”,不到兩個月便辭了工。到平常人家去當差,又挨不得罵。她選擇了一個自由自在的職業:撿爛紙換取燈兒。她要用艱苦的勞動換一口痛快飯。這使我們看到了她那不願委屈自己、迎合環境的倔強性格。同時在她身上還有另一種閃光的東西,就是誠摯和善良。她收留下向高,但卻主動承擔最繁重的活計,並絲毫沒有居高臨下的表現,而是對向高實心實意,平等相待。特別是當她原來的男人李茂以一個失去雙腿的叫化子的身分出現在她眼前的時候,她毫不嫌棄,表現出十分感人的品德。剛與柔就是這樣在她身上有機地、協調地統一起來。她的身上集中地體現中國勞動婦女淳樸善良、剛毅堅強的秉性,在嚴峻冷酷的封建壓迫下依舊閃閃發光,永不泯滅。作品透過對這個形象的塑造,反映了那個黑暗的社會、動亂的年代給人民帶來的苦難,表現了勞動人民在水深火熱中艱難掙扎、奮鬥的不息精神,歌頌了他們淳樸善良、仁愛俠義的美德。

這篇小說既充滿了現實主義細節描寫的真實性,又富有浪漫主義的理想色彩。兵荒馬亂的年代,人民的流離失所,春桃的艱難掙扎,李茂的不幸遭遇,都完全符合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舊中國的社會真實。這些描寫都是現實主義的。但春桃敢於那麼大膽地掙脫封建禮教的羅網,無視傳統觀念和習慣勢力的壓力,無疑是一種理想化的結果。正因如此,這篇小說才能擺脫這類題材的悲劇結局的窠白,在濃厚的悲酸中給人一點歡欣的感受。

這篇小說在客觀的描寫中,還時而插進畫龍點睛般的議論,如對束縛婦女的傳統觀念的議論,對中國女性品德特徵的議論等。這些議論本身雖然不無偏頗之處,但在小說中卻起到了深化人物性格特徵和作品主題的作用。

許地山《春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