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二次降敵侍奉三主卻官運亨通 從黃權的經歷看三國時模糊的忠義觀

作者:由 遼風物語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2-04-03

紫陽書法不輕饒是什麼意思

一部《三國演義》,使得關羽封聖,成為“忠義”的代表。即便是有過投降的小小汙點,那也是“降漢不降曹”的忍辱負重,反而讓其更顯高大。關羽的反面典型就是呂布,“三姓家奴”讓這人中呂布得了千古罵名。

但先不說《三國志》正史,就是《三國演義》也有頗為值得玩味之處。那就是不少次出現過一句話,“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

比如董卓使者李肅勸呂布的場景,

布曰:恨不逢其主耳。肅笑曰: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見機不早,悔之晚矣。”

二次降敵侍奉三主卻官運亨通 從黃權的經歷看三國時模糊的忠義觀

呂布這個反面典型比較極端,因為他最為人詬病的,不是他“擇主而事”而是“擇主而噬”。

就說劉備的五虎上將,馬超,降過曹操,投靠過張魯。趙雲,以前是跟公孫瓚的。黃忠,還射過關羽一箭。三人都算是“擇主而事”改換門庭並沒有“以死盡忠”殉主的。

可見,即便是小說也不能無視時代背景,推崇的忠義也只是一個界限模糊的道德範疇。

在三國時代,雖然推崇忠,卻不是人才人品道德認定的最高標準。比如本文將要介紹的黃權,歷劉璋、劉備、曹魏三個勢力,作為降臣卻最後坐上了僅次於大將軍、驃騎將軍的車騎將軍之位。而且,後世史書,對其多有褒美,而非背主惡評。

史書與演義完全不同的評價

關於黃權,《三國演義》因為以蜀漢為正統的緣故,所以,羅貫中寫了首詩,

“降吳不可卻降曹,忠義安能事兩朝?堪嘆黃權惜一死,紫陽書法不輕饒。"

抨擊黃權的不忠。紫陽書法說的是朱熹的書法,借指史書。

但是,陳壽著《三國志》,卻評價黃權說

,“黃權弘雅思量,以所長,顯名發跡,遇其時也。”

雖然黃權是棄漢投魏,但蜀漢官員楊戲在《季漢輔臣贊》中則說,

“鎮北敏思,籌畫有方,導師禳穢,遂事成章。偏任東隅,末命不祥,哀悲本志,放流殊疆。”

不提黃權變節,而是哀嘆其命不好。

裴松之註解《三國志》時引用東晉人徐進對黃權的評價,

權既忠諫於主,又閉城拒守,得事君之禮。武王下車,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閭,所以大顯忠賢之士,而明示所貴之旨。先主假權將軍,善矣,然猶薄少,未足彰忠義之高節,而大勸為善者之心。

二次降敵侍奉三主卻官運亨通 從黃權的經歷看三國時模糊的忠義觀

可見,黃權在明清時代被批判,而在魏晉時期,書者更關心的是他的才能人品,而非是否忠君。

這自是與當時人的認知有關。畢竟有仁義之稱的劉備更是換地方換得勤。先是公孫瓚,然後是曹操,而後又是袁紹,接著去依附劉表,再後來更是坑了自家親戚的地盤。

事主劉璋 得事君之禮

黃權之名第一次見於史書,正是劉備入蜀之時。

益州本地人出身的黃權為劉璋參贊機要的主薄。當時帶路黨張松勸誘劉璋,請劉備入蜀對付漢中的張魯。

黃權堅決反對,對劉璋說,

“左將軍有驍名,今請到,欲以部曲遇之,則不滿其心,欲以賓客禮待,則一國不容二君。若客有泰山之安,則主有累卵之危。可但閉境,以待河清。”——《三國志·蜀書·黃李呂馬王張傳第十三》

劉璋不僅不聽,還把黃權攆到了廣漢去當了縣令。

就如黃權所料,劉備果然翻臉不認人,不僅賴著不走,而且要吞併益州。

二次降敵侍奉三主卻官運亨通 從黃權的經歷看三國時模糊的忠義觀

張松雖然被殺,可是法正這些東洲集團的帶路黨們卻一個個開城投降,只有黃權堅守廣漢。

“及先主襲取益州,將帥分下郡縣,郡縣望風景附,權閉城堅守,須劉璋稽服,乃詣降先主。”

對此,裴松之讚了已經改換門庭的黃權一句,“權既忠諫於主,又閉城拒守,得事君之禮。”

孔子曰,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這話在三國時期特別有現實意義。就是前面提到的“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

也不需要再矯情,黃權這個良禽就擇了劉備這個主,被任命為假偏將軍,級別和關羽差不多,都是五品官。可見對黃權的重視。一方面當然是看中黃權的才能,還有一方面就是劉備需要安撫一下益州本土派,而黃權就是千金市骨的“骨”。

事主劉備 直言不諱 勇於任事

熟悉益州形勢的黃權,在三年後終於發揮了大作用。

215年,曹操攻漢中。當時劉備麾下的荊州集團並不太瞭解漢中對於益州的重要性。黃權就對劉備說,

“若失漢中,則三巴不振,此為割蜀之股臂也。”

劉備一聽,就命黃權領一支人馬去救援張魯。不過張魯早有降曹之意,沒等黃權的援軍趕到,張魯自己就跑南鄭去投降了。

對於一般中規中矩的官員而言,已經算是被中止任務了。可是黃權卻深知漢中的重要,於是主動出擊,將曹操剛剛任命的幾個太守都打跑了,控制住了蜀中通往漢中的門戶。

二次降敵侍奉三主卻官運亨通 從黃權的經歷看三國時模糊的忠義觀

劉備起大軍與曹操爭奪漢中,黃權立下了汗馬功勞,只不過因為他後來背主,所以《三國演義》隱瞞了他的功績。

不過《三國志》卻記下了,“殺夏侯淵,據漢中,皆權本謀也。”

關羽被殺,荊州被奪,劉備起兵復仇東吳時,就連提出聯吳抗曹戰略的諸葛亮都緘口不言,只有黃權挺身直言,陳說利弊,

“吳人悍戰,又水軍順流,進易退難,臣請為先驅以當寇,陛下宜為後鎮。”

劉備不從,和劉璋一樣,把黃權趕離了身邊,封他為鎮北將軍打發到了江北去防備曹魏,而這也使得黃權再也沒能回到蜀漢,不得不再次改換門庭。

劉備說 “孤負黃權,權不負孤也”

劉備在夷陵被火燒了聯營,大敗而返,而此時曹魏大軍也到江北,失去退路的黃權被曹魏和東吳的大軍堵住了。無奈之下,黃權投降了曹魏。

二次降敵侍奉三主卻官運亨通 從黃權的經歷看三國時模糊的忠義觀

魏文帝曹丕見成建制的蜀軍前來投降,而且領頭的還是蜀漢忠臣,自是十分高興。見面就問黃權,

“君舍逆效順,欲追蹤陳、韓邪?”

黃權直接搖頭,說我可不敢和陳平韓信相提並論,

“臣過受劉主殊遇,降吳不可,還蜀無路,是以歸命。”

絕口不提劉備是逆賊,而且也等於拒絕了曹丕將其作為陳平韓信一類的名臣任用。

曹丕本意也是想把黃權當成“千金市骨”的“骨”,讓蜀漢人馬放心來投,所以也不在乎黃權怎麼想的,就封他為鎮南將軍,還封了侯。

劉備方面知道黃權已經投降曹魏後,相關部門就把黃權一家老小給抓了。劉備知道後,馬上就制止了手下的行為,說,

“孤負黃權,權不負孤也。”

對此,裴松之在註解《三國志》時將劉備與漢武帝做了比較,

“漢武用虛罔之言,滅李陵之家。劉主拒憲司所執。宥黃權之室,二主得失縣邈遠矣。”

而後,蜀漢的投降人士說劉備已經殺了黃權全家,黃權卻不信,曹丕見他一直不為家人發喪,還特意下詔讓他發喪。結果黃權說了,

“臣與劉、葛推誠相信,明臣本志。疑惑未實,請須後問。”

就是說,他知道劉備和諸葛亮一定能理解自己的苦衷,所以那些人說的全是謠言。

事主曹丕 身在曹營心在漢

很有意思的一點,雖然黃權死前為魏國高官,可是陳壽卻將他作為蜀漢臣子寫入了“蜀書”。

曹丕看起來十分看中益州大族出身的黃權的,封他為鎮南將軍,後來還封他益州刺史,遙領益州,其意自明,就是希望黃權能夠為謀奪益州做出應有的貢獻。不只是黃權,對於隨黃權一起投降的蜀漢舊部,曹丕也是封賞有加,

“四十二人皆為列侯,為將軍郎將百餘人。”

二次降敵侍奉三主卻官運亨通 從黃權的經歷看三國時模糊的忠義觀

只是曹丕到底信任不信任他還是兩說,畢竟三國曾有過投降記錄的名人中,于禁就是被他逼死的。也許就像是劉備對待馬超一樣。只是把黃權當成了一面招降納叛的旗幟。

黃權雖然在魏國為官,後來官居一品,史書卻未記載他有何實質貢獻,甚至在劉璋、劉備那裡的耿直諫言也沒有,完全是廟堂裡的一尊木菩薩。

《三國演義》說,徐庶身在曹營心在漢,實則應該是說黃權的。而且,在蜀漢被滅時,黃權的兒子黃崇戰死殉國,替他父親完了忠義。這也應該是史書中沒有批評他為不忠之人的緣故。

三國時代,像黃權這樣身事二主、三主的人很多。一則是有良臣擇明主的習慣,二則也是時人認為這種行徑無可厚非,沒有太激烈的道德批判。

東漢名將馬援早就說過,“當今之世,非但君擇臣,臣亦擇君。”

結論

從黃權事三主而一路平步青雲可以看出,這個時代的忠是相對的,與主君是否值得追隨、與天下大勢也息息相關。

三國時代,忠義的概念很模糊,因為名義的君是漢獻帝,那各路野心昭顯的諸侯再強調忠義就等於是在打自己臉。就說曹操為魏王之後,夏侯惇堅決要求不做漢朝的官做魏國的官,而曹操也允了。這對天下之主的漢獻帝肯定是為不忠,而曹操因為夏侯惇是對自己忠所以才封了他魏國的官。等於是在獎賞這種行為。

究其根本,三國時代是世家門閥主導的時代,不僅掌握著地方大量的土地財富人口,而且能夠影響朝廷的政令。所謂“有千年世家沒有千年王朝”,佔據主導地位的家族的自私性影響了整個社會,使得三國成為一個家大於國、國家觀念淡薄、忠義概念模糊的時代。

曹操即便針對性地頒佈了“唯才是舉”令,想要打破官場被世家壟斷的局面,改變“孝”為“忠”先的傳統思想,但時代慣性制約之下,最後仍不得不傳位於世家門閥推出的繼承人曹丕。

參考資料:《三國志》《後漢書》《魏晉春秋》《九州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