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梁永安:好的愛情就是,我能在你的心裡愛這個世界

作者:由 漫隨知否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2-06-27

奪人之愛什麼意思

愛情面前首先是獨立的人。

梁永安:好的愛情就是,我能在你的心裡愛這個世界

/漫隨

最近發現一個寶藏博主,一口氣看完了他所有的影片,簡直拍案叫絕!

他的影片裡,有一切你想知道的問題:內卷、裸辭、考公、買房、脫單,每一個我們糾結的、難過的、挫敗的問題,他都給了我們回答。

其中最戳心的,是他關於愛情的看法。他說,現在人的分手能力,遠遠大於相愛能力。越是親密關係,越容易在愛情的名義下,釋放出很多自私性。

他還說,真正的愛情,是需要對對方有一種深度的理解,一種很深的價值確認。好的戀愛,是互相解放的過程。

句句箴言,醍醐灌頂。

為什麼在經濟發達的今天,我們的愛情反而出現了問題呢?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想愛卻又不敢愛了呢?

帶著這些問題,我翻開了岸見一郎的

《愛的勇氣》

,並最終找到了答案。

如阿德勒所說,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能力也有權利選擇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只要願意,我們就能迴歸自我,擁抱屬於自己的幸福。

岸見一郎

,是日本有名的心理學家、哲學家,日本阿德勒心理學會認定顧問,同時還為精神科醫院做心理輔導。

《愛的勇氣》是他繼《被討厭的勇氣》《活在當下的勇氣》等

“勇氣系列”之後的又一新作。

這本書主要以阿德勒創立的個人心理學為基礎,透過梳理戀愛和婚姻中的問題,告訴我們應該如何建設親密關係。

一、什麼才是戀愛

很多人把單身的原因歸結為沒有遇到合適的人。但心理學家艾瑞克

·弗洛姆卻說:只要有物件就能談好戀愛的觀點是錯誤的。

如果不改變愛的方式,就算找到合適的人,還是會再次失敗。因為有的人即使能建立關係,也無法長久地維持關係。

因為他們沒有愛的能力,如阿德勒所說,愛情並不像一些心理學家所聲稱的那樣,是一種純粹天生的機能。

愛需要學習,更需要實踐,我們必須學會在親密關係中,愛自己,愛他人。

沒有技巧的愛是無力的,沒有愛的技巧是危險的。愛的能力,並非知識的集合,也不是習慣性的應對方法,而是一種能夠感染到別人的能量。

岸見一郎說,你所愛的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

“無法替代的你”。也就是說,他的存在,能夠填補你的空白。

儘管每個人都是精神獨立的個體,但無法在存在層面完成閉環。為了完成閉環,我們需要他人的支援,同時,我們也在支援著對方。

說到底,戀愛關係是一種更親密的人際關係。

處在戀愛中的兩個人,心理距離比在其他關係中更近,而且隨著關係的持續和深入,兩個人會產生更多的交錯和羈絆。

太過靠近,就會被灼傷。尤其是對方不能理解自己,或者沒有給出同等的迴應時,關係就會失衡,隨之破裂。

如果一段關係中,兩個人的破壞力大於修復力,那這段關係,一定會給雙方造成不可磨滅的傷害。

有的人會在受傷後反省自己,反思事實,然後在痛苦中堅強地成長起來。而有的人,則會重複犯錯,且不覺得自己有錯。

他們戀愛的目的,就是找到那個所謂合適的人。顯然,在這之前,即便一次又一次地承受失敗的痛苦,他們也不會改變。

因為他們有一個很完美的藉口:我本來就是這樣的人,是你選擇的我,所以你要為結果負責。

但《愛的勇氣》裡講,無論發生任何事,能夠愛上一個人,都是因為下定決心去愛。相反,只要決定不再愛,任何事情都無法成為推翻這個決心的理由。

愛不愛,願不願意在關係中做出改變,完全是自己可以決定的事。而這種愛的擔當,並非人人都有。

二、戀愛為什麼會失敗

戀愛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課題,它的成敗意味著我們是否擁有健全的人格,以及能否和這個世界和諧相處。

小時候覺得喜歡是一件很簡單的事,長大了才發現,戀愛和維持關係的能力,並非生來就有。

有的人遲遲不談戀愛,並不是沒有喜歡的人,或者享受單身,而是因為,他們覺得貿然開始一段關係,只會帶來傷害。

與其承受痛苦,不如不要開始。找不到自己喜歡的人,即使找到也會被拒絕,即使在一起也會分手,自卑感是他們迴避愛的原因。

然而事實上,這恰恰是他們為迴避愛而找到的理由。不是做不到,而是不想做。不想承擔戀愛的責任,不想改變自己愛人的方法,更不想委屈自己去妥協。

所以有的人,還未開始,就已經失敗。他們甚至連嘗試的勇氣都沒有。

當然,也有人做好了準備,卻遲遲無法進入關係。或者,好不容易開始一段關係,卻頻繁遭遇失敗。

原因之一是生活方式不同。

《愛的勇氣》裡講到,生活方式是指一個人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以及在面對問題時的解決方式和習慣。

有的人在剛談戀愛時,覺得對方就是自己的命定之人,哪哪都合適。相處久了卻發現,哪哪都是問題。

根本原因是,兩個獨立個體的過往經歷,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一旦自己或者雙方都不願意做出妥協和改變,感情就會破裂。

更嚴重的是,如果覺察不到自己在關係中的問題,那你就會一直對不同的人做同樣的事,在親密關係中反覆失敗。

另一個原因是,沒有建立“共同體感覺”。

在心理學中,阿德勒把關心他人,將其視作夥伴並作出貢獻的行為,稱為

“共同體感覺”。

是否關心他人是考察戀愛關係的關鍵,決定著一段感情能否長久地經營下去。因為在戀愛中,只有關心對方,才能及時提供情緒價值,維持良好的狀態。

如果總是忽視對方,認為對方身上發生的事與自己毫無關係,對對方的所作所為漠不關心,那長此以往,對方就會因為總是得不到反饋而灰心,甚至放棄。

當然,在關心的同時,我們也要用切實的行動去表達自己的愛意。付出一定是雙向的,只有當兩個人都在付出時,才能建立起穩定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如阿德勒所說,雙方根本性的奉獻與索取至關重要。如果你只是希望從對方身上索取,那你並沒有做好進入戀愛的準備,因為別人並不是為了滿足我們的期待而活的。

如果你在付出時,心裡的想法是:我為你做了這麼多,你也要這樣對我。那這就變成了一種為獲得對方的關心而去付出的交易關係。

本質上來說,你並不是很想為對方付出,只是想滿足自己而已。一旦對方覺察到,看清楚,關係也會變得疏遠。

岸見一郎說,世界上有兩件事情無法強制別人付出,那就是尊嚴和愛。如果想被愛,就必須做出努力。

三、如何建設親密關係

艾瑞克

·弗洛姆說:幼稚的愛遵循的原則是“我愛,因為我被愛”,成熟的愛遵循的原則是“我被愛,因為我愛”。

不成熟的愛是“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成熟的愛是“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

想要在愛對方的同時也被對方愛著,本書的作者岸見一郎給了我們四個建議。

一是處於平等的關係。

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都不應該因社會功能的不同而分出高下。做家務和外出工作一樣,都是有價值的事情。

只有當我們認為對方和自己一樣,有同等的權利和義務時,才會產生共鳴,才會真正瞭解彼此的生活,才會為共同的目標而努力。

而無法產生共鳴,堅持用自己的標準看待他人,忽略對方與自己的差異,就會誤解對方,不為理解對方而做出任何努力。

甚至有的人會打著

“為你好”的旗號,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對方,勉強對方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導致對方疲憊不堪,心生退意。

二是要充分交流。

兩個人之間,並非只有愛,就能自動完成順暢的交流。如果雙方都沒有將自己的想法準確地傳達給對方,也沒有理解到對方的想法,就會產生爭吵,導致問題更加嚴重。

有的人在溝通的時候,會採用間接的表達方式,不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而是拐彎抹角,委婉表達,搞得人一頭霧水,卻希望對方能明白自己的意思。

就像網上很流行的段子:如果你愛我,即使我不說,你也會懂。否則,你就是不愛我。聽上去很令人無奈。

還有的人,會採取報復式的交流方式。比如你在向對方傾訴,他卻一直玩手機,你很生氣,然後說:

“如果你現在不想聽我說,那你今天一天都不要和我說話!”

原本可以心平氣和解決的事情,卻因為這樣衝動的一句話,導致自己一天都不開心。對方也會覺得委屈,不理解,最後發展成冷暴力,得不償失。

與交流相對的,是沉默。沉默不會解決任何問題,反而會使本該說清楚的事情變成解不開的結。

很多人覺得沉默會使矛盾降級,會讓人冷靜下來,讓事情毫無波瀾地過去。但事實恰恰相反。

沉默讓情緒不再流動,讓氣氛變得壓抑,讓兩個人小心翼翼地戴上假面,維持表面的和諧。

就像處於平靜期的火山,看起來毫無威脅,然而一旦爆發,摧毀力極強。相比較而言,吵架雖然也會傷害關係,但至少有交流的可能。

所以,當戀愛中出現問題時,一定要找到合適的時機,和對方坦誠相交。有時候一句話就可以說清楚的事情,因為內心的顧慮和猜測,反而破壞了相互的信任。

三是關心對方。

阿德勒認為,伴侶必須關心對方勝過自己,這是戀愛成功的唯一基礎。

而關心對方的前提,是尊敬對方。《愛的勇氣》中講到,尊敬是一種能力,能看到真實的對方,明白對方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如艾瑞克

·弗洛姆所說:我希望被愛的人以他自己的方式,為了自己去成長、去表現,而不是出於服務我的目的。

如果一個人只關心自己,那麼當他對對方的做法不滿意時,就會否定對方的成長,甚至打壓對方,攻擊對方。

另外,《愛的勇氣》中還強調,尊重的出發點,是無論什麼時候,無論發生什麼,我們都能接受真實的對方。即便他不符合我們的期待,也依然要將他當作重要的人交往。

當雙方都接受完整的彼此後,信任感就會建立。

要相信對方有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要自認為對方做不到而一再插手;要相信對方的言行是出於善意,不要惡意去揣測;要相信兩個人有足夠的抗風險能力,不要總是放棄。

這樣,才能在對方需要的時候,及時共情,滿足對方的需求。也能得到想要的回報,加深情感的聯結。

四是建立生命的共時性。

對於

“生命的共時性”,《愛的勇氣》中的解釋是:情侶在同一地點共同享有生命的時間。

岸見一郎說,人們不會因為愛著對方就自動共享生命的時間,而是因為能夠共享同一段時間,才感覺到自己愛上了對方。

只有當

“我”上升為“我們”時,兩個人才會形成共同體,才會經歷更多的共同時刻。

而想要建立起生命的共時性,一個很重要的特質是

“集中力”,即全心全意生活在此時此地。

首先,我們要有獨處的能力。一個能享受獨處的人才能好好享受兩個人共處的時光。

相反,無法獨處,離開對方就會感到不安,這是一種依賴關係,會給人很大的壓力,並不是自立的愛的關係。

其次,我們要活在當下。執著於過去會放慢腳步,太過關注未來會不切實際,兩者都會剝奪我們的注意力,使我們無法很好地面對當下。

岸見一郎講,執著於過去的人其實只要能夠忘記過去發生的事情,或者說只有在能夠忘記過去的時候,才能將精神集中在現在。

在一起的兩個人如果能好好享受當下的時光,關係就一定能維持下去。最好的狀態是,分別後沒有約好下次見面的時間。

總的來說,《愛的勇氣》是一本戀愛寶典。

裡邊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鑑和警醒的建議。

比如,岸見一郎說:戀愛與職場不同,當自己被對方選擇時,我們會因為明白自己是無法替代的人而感到開心。但如果一個人一直透過被選擇來確定自身的價值,就會變得遷就對方,有時會成為一件危險的事。

我們能影響的只有和對方的關係,就算知道對方現在對別人有興趣,我們能改變的也只有和對方的關係。

愛的行為和過程無法佔有,只能經歷。而這份經歷是不斷流動的,是時刻變化的。我們必須為更新愛做出努力。

只有在不斷經歷失敗的過程中瞭解彼此的生活方式,堅定相互平等的意識,共同努力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才能修煉好愛的課題。

好的愛情,一定是我們能在彼此心裡,看見更好的自己。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漫隨知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