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你不曾聽過的,翡翠經典傳說故事

作者:由 翡翠快爆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2-07-02

割馬草是什麼意思

親愛的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這一期的翡翠快爆,翡翠經典傳說故事分享。

【割馬草老爺的故事】清末,和順有位尹姓少年,名叫其順,其貌不揚,幼年喪父,家貧如洗,只有母親一人靠為別人語傭,拉扯著四個孩子。尹姓少年七八歲就去割馬草砍柴,賣幾文錢幫助母親維持家用。一日,他將馬草送到一富人家,這家人見其可憐,就讓女兒送點吃的給他。富人家的女兒長得清秀水靈卻又嬌生慣養,嫌棄尹姓少年長得醜陋且又髒又臭,就捂著鼻子隔得好遠就把食物丟過去。尹姓少年看著小姐,愣了下,沒頭沒腦地甩出一句:“以後我定要討你作老婆!”眾人聽了哈哈大笑都說這窮小子在說夢話呢!尹姓少年長到十三四歲,兩手空空跟著馬幫走夷方到了緬甸,他幫人挑水、趕牛,得了工錢就攢起來,等夠了本錢就開始做一些小買賣。因為和當地的土人部落相處很好,他就向他們收購熊膽、麝香等山貨進行販賣。由於他為人忠厚,經營守信譽終於發了大財回家,蓋起大房子,建起“玉順興”,把那富人家的小姐也娶回了家。

【蒸秀才帽子的故事】和順的男人們成年後都要到外面去闖蕩“走夷方”,到國外建功立業。不敢或不想“走夷方”的男人就要被鄉親們恥笑,稱之為“嘎人”:同時他的老婆也要被取笑,認為是拖了男人的後腿。和順有個秀才叫寸品生,想考舉人,卻又屢試不中。老婆勸他“走夷方”,他說“我是有頂子的人”,放不下讀書人的架子,不願意外出闖蕩。有一天,到了吃飯的時間,秀才娘子端出了一個大大的甑子,秀才心裡想今天可有好吃的了。開啟甑子一看,熱氣過後只見甑子裡他的那頂秀才帽子靜靜地躺著,一顆飯粒也沒有。秀才剛想生氣,娘子在旁邊一臉嚴肅地說:“別家的男人走夷方,你每天裡閒遊浪逛無事做。是你是有功名的人,那就靠吃你的頂子過日子好了。”聽了娘子這一句話,秀才寸品生終於走夷方闖蕩建功立業去了。

你不曾聽過的,翡翠經典傳說故事

【吹地灰】和順土話“吹地灰”就是擺地攤的意思。和順人釧注東出身貧寒,沒讀過書,十三四歲挑了一擔草鞋,就跟著馬幫去緬甸謀生。他先做苦工,攢了一點小本錢就“吹地灰”。他靠不怕吃苦,省吃儉用,竟然辦起了“文瑞記商號。在他4個兒子的幫助下,“文瑞記”商號業務迅速擴大到緬甸和雲南多個大城鎮。釧注東四子釧文輝熱心公益事業,多次為家鄉教育事業的發展慷慨解囊。1939年騰衝縣立女子中學創立,他主動捐款3萬元;學校開辦的經費缺口,他也樂於負擔。在李根源提議下,學校以他的名字命名,叫“騰衝文輝女中”。新中國成立後他歷任縣政協委員、縣僑聯常委。他的二兒子成了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三子當上全國人大代表、騰衝縣副縣長。

【白玉祖師】多年前的春秋時期,楚國有一個叫卞和的人。他在山中找到一塊璞石,認為內藏美玉,遂將此璞石獻給楚厲王。厲王讓玉工看,玉工說是塊廢石。厲王視卞和有欺君罪,下令砍斷卞和的左腳。厲王死後,武王即位,卞和又去獻這塊璞石。武王讓玉工看,玉工又說是廢石於是卞和又被砍斷了右腳。武王死後楚文王即位。斷了雙腳的卞和不能再去了,急得抱著玉璞在荊山之下哭了三天三夜,哭得淚水乾涸,雙眼流血,這才感動了楚文王。文王派人問他,卞和說:“我並不是被砍斷雙腳而悲傷,是因為明明是寶玉,硬說是廢石,我明明是老實人,卻被認為是騙子,我是為屈辱感到難受啊!”文王派高明的玉匠解開璞石裡面是晶瑩絢麗的寶玉,文王遂令琢磨成璧。為紀念發現者卞和,賜名“和氏璧”。公元前283年,到了戰國後期,“和氏璧”被趙惠文王得到。秦昭王聽說此事,派人去趙國假意說,願以十五座城來換取這塊璧,“價值連城”的典故即源於此。並因此演義出藺相如“完璧歸趙”的千秋佳話。《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稱:“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在以後的一千六百多年間,歷朝歷次的君主無不垂涎於此寶。“和氏璧”多次易主,每次都伴隨著血腥的殘殺。秦始皇得此璧後,曾命宰相李斯撰文“受命於天,即壽永昌”,刻於璧上,欲世代相傳。但是,五代後唐時,這件稀世珍寶卻突然消失至今仍無蹤影(傳說)。卞和被世人尊為“白玉祖師”,奉為“白玉真人”。卞和逝去已二千餘年,“和氏璧”的故事跨越時源遠流長。

你不曾聽過的,翡翠經典傳說故事

【勐拱翡翠的來歷】民間傳說,太陽神送給女兒個蛋,女兒帶著它們嫁到一個地方,以後這個地方發現了翡翠、寶石、黃金等珠寶。這個地方就是今天的勐拱。中國元、明、清時期,勐拱曾屬中國版圖行政上由騰越管轄。勐拱現屬緬甸克欽素有“玉石之鄉”的美稱,玉石的產區就分佈在霧露河上游兩岸縱橫百餘里的礦區。這裡每個場口所產玉石都有其地域特徵,懂行的玉商只要看到一個原石,即可根據其表皮特徵、色澤認出場口。勐拱城的建立與該地區出產玉石大有關係第一個勐拱土司珊龍帕,在公元1215年受封為土司。傳說他從南拱河(勐拱河別稱)上游,距今勐拱不遠的地方渡河時,無意中在沙灘上發現塊形狀像鼓一樣的藍玉。珊龍帕驚喜之餘,認為是個好兆頭,於是決定在附近修築城池,並起名為勐拱,意思為鼓城從此,那塊玉就作為傳世珍寶由歷代土司儲存。勐拱翡翠歷來受商人達官的青睞,得好玉一件可一夜致富。

【徐霞客騰衝遇“買寶舍人”】明朝很追捧緬甸玉石。據倪蛻《滇小記》所記,當時緬甸寶石“自永昌市之,取利三倍;至京師市之,可取利十倍”。崇禎十二年(公元1639年),徐霞客遊歷雲南,在騰越遇到朝廷派出的“買寶舍人”,可見明代玉石市場之興盛。

【翡翠城供奉白玉祖師】良好的區位優勢使騰衝成為翡翠名城,聰明的騰衝玉商、玉匠,於清乾隆、道光年間組成了“寶貨行”公會,並於道光元年(1821年)捐資建蓋了白玉真人“祖師殿”,原址在城西南明“竇妃”墓側,後毀於戰亂。清光緒七年(1881年),騰衝“寶貨行”公會又於來風寺右側重建“祖師殿”,塑白玉真人像。後來,塑像被毀1993年底,騰衝縣珠寶協會籌資再建“祖師殿”,五年後竣工。

你不曾聽過的,翡翠經典傳說故事

【玉出騰越】陸有“玉出騰越”之說,而臺灣人也稱緬玉為“雲南玉”,這是為什麼呢?查閱史料,在《雲南通志·食貨志》及《滇黔紀遊》中說:“騰衝出碧玉。”乾隆《騰越州志》卷二曰:“蓋大金江內外,萬寶鱗萃皆從騰越進。”夏光南在《中印緬道交通史》中說:“自元代開滇以來,數百年間產於北緬甸之珠寶、玉石、瑪瑙、琥珀之屬因交通發達,愈為內地人所注目,商人採之,轉販各處。雲南地當中介,為重要市場,故購買珠玉者,輒或疑雲南為其原產地,將勐拱玉石視為雲南寶石。”在歷史上勐拱與騰衝有著更深的淵源。緬甸,古中國稱朱波,漢通西南夷謂之撣,唐謂之驃,元謂之緬,敕封為藩屬。早在東漢永元九年(公元97年),撣王雍由調遣重臣奉國珍寶,向東漢皇帝進貢,“得賜金印紫綬”。撣國即現今的緬北勐拱勐密一帶。這說明了所產之珍寶玉石之類,從漢代就作為貢品由騰越進入內地。

【馬老八的銀子變了】清末,施甸西山村人馬某,因在家中排行第八,人稱“馬老八”。他生在緬甸密支那經商,家道殷實,積累無數,至年老體衰,準備告老還鄉時恰有一同鄉到家閒談,說起有人在玉石場挖到一通體見綠的翡翠,瞞過洞主將玉帶到密支那來出售。馬老八年輕時採過玉,對翡翠略知一二,又常聽人講,這種來路不正的玉石往往有利可圖。遂讓貨主帶石來看。貨到後,他越看越愛心想,如此美玉若帶到騰越,必定大有錢賺,也省了回鄉途中攜帶錢物的麻煩便傾其所有,將此石買下。馬老八的玉石帶到騰越後,許多行家皆來品評,被一致看好,此石身價便一日三翻,轟動時,馬老八欣喜若狂,高興得夜不能寐決意肥水不流外人田,自己玩上一把便備下火炮紅綢,請來戲班,只等一刀解漲,便歡歡喜喜做個翡翠老大。豈知,天有不測風雲,玉有無端變化,一線解開是塊跑皮綠,數千銀兩買進,卻只能賣個零頭!看著一生心血就這樣付之東流馬老八氣得大吼幾聲,鮮血噴湧,氣絕身亡。從此,“馬老八的銀子變了”這句俗語便流傳開來。

你不曾聽過的,翡翠經典傳說故事

【“東董”“西董”】騰衝有一句概括富豪的俗語:“‘東董’‘西董’‘彎樓子”。“東董”指董紹洪,“洪盛祥”商號創始人。董紹洪少時家境貧寒,走夷方到緬甸作牛販子,把小小本錢倒貼光,只好到華人商店當學徒。掙了些錢後開辦了“洪盛祥”商號,經營石磺、翡翠、棉紗金銀等,在東南亞、南亞國家享有盛譽。其第四子董珍廷,原名董朝聘,總攬緬印業務。董珍廷二十多歲就進玉石場、寶石場,他認真鑽研珠寶玉石業務,在場上仗義疏財,廣交朋友,曾博得“小孟嘗”的美稱。他包“玉石崗”十多年鑑別玉石好壞的能力強,憑肉眼觀察挖得好玉者,多喜歡賣給他。洪盛祥經營玉石是“買到頭、賣到頭”,即從產地購入,“上莊貨”即由仰光轉香港、上海銷售,獲利成倍,數十年的經營,得利百萬。特別是董紹洪的妻子,在丈夫去世後,靠坐滑竿,東跑昆明,西出加爾各答,總攬“洪盛祥”東臨太平洋、西通印度洋的各個分號,把“洪盛祥”這個跨國大公司管理得井井有條。1930年“洪盛祥”出口石磺14678擔,僅此項獲淨利70萬銀圓。“西董”指董愛庭著名的跨國貿易公司“茂恆”商號最早創始人之一,做翡翠生意發展起來。他回董官村蓋房子時,用馬幫馱回40馱白銀,據說當時堆放在破舊的木樓上,把樓板都壓得嘎嘎響。僅這一次,他給6個兒子各蓋了一個大院,形成佔地20畝的大莊園,莊園的大門坊上懸掛書有“小桃源”的匾額。

親愛的朋友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文章整理不易,希望我的文章對您有所幫助,感謝您這麼有耐心看到這裡,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