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讀古籍裡的中醫,發現古人醫家道士的養生智慧

作者:由 山上石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2-08-07

鬥而鑄錐念什麼

讀古籍裡的中醫,發現古人醫家道士的養生智慧

2022年的孟夏之夜,當我們安靜地端坐在夜空之下,星光依舊璀璨,從億萬光年之外傳遞過來,遍佈我們的周身,幾千年的先賢們想必也是如此。在這個時候,時間彷彿不再存在,只剩下我們自己,隨著整個銀河系,週而復始的旋轉。而光陰倏歘數千載,自伏羲、神農、黃帝以來,能把我們的心靈連在一起的,可能只有漢字,能讓我們跨越時空對話的,可能也只有這些用漢字書寫下來的書籍。

這些中醫古籍很多陳舊而殘缺,經過很多代人的修改和傳承,散落在世界的各個角落,而更多的已經遺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一去而不返。中醫古籍不僅承載著中華傳統醫藥文化的精髓,也見證了中華五千年文化歷史的變遷。中醫文化也不光是中醫藥文化,它更是包括了地理學、心理學、哲學、養生學,甚至神學等多類學科的知識。

當我們讀這些中醫古籍才會發現,中醫藥文化知識的浩瀚,所以我們將取之一隅而作深入的交流、探討和研究,那就是“養生”,或者說是治未病領域。《黃帝內經》雲: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改變人們對生命和保養生命的認知上,徹底改變人們的飲食和習氣,透過心理調節、運動健身、中國式冥想,以及按摩、導引、刮痧等多種非藥物療愈的方式改變我們自己,是我們更願意不倦努力的方向

很多人會問什麼是中醫,或許一千個人有一千種理解。對於我們而言,中醫是一種精神,是中華文化的精髓,它其實並不是單純的中草藥和配伍,更應該是一種理念,一種人與萬物共存,又萬物為我所用的精神理念,這萬物其實也包括了西醫藥。清代

醫家

張錫純最擅長用西藥與中藥搭配來給人治病,並在民國期間出版了《醫學衷中參西錄》,我想這可能就是中醫與時俱進的最好狀態。中,是一種平衡,不是消滅,而是與之共存。

這就是我們建立這個賬號的初衷,我們會將收集眾多的中醫古籍,汲取裡面的養生知識,進行系統化的整理和編輯,釋出到這個賬號裡面。當然裡面可能會難免出現陰陽、五行、虛實、表裡等中醫專業術語,但我們更願意嘗試用大多數人可以理解的方式進行表述。我們相信我們的表述或者說古籍裡面的觀點並不一定是正確的,但是它會成為我們生活的參考,我們相信這些內容會對現代生活有著巨大的指導和借鑑意義。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們與我們一起在實踐中前行,收穫理更多的中醫養生知識,感受中醫傳統文化的絢爛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