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賈逵:“通儒”“舌耕”古今事——《洛陽能人譜》(三三)

作者:由 張矢說洛陽人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2-08-23

都尉是啥意思啊

賈逵:“通儒”“舌耕”古今事——《洛陽能人譜》(三三)

通儒,指的是全能型的專家,和現在的度娘差不多。舌耕,指的是教書育人,無需教科書,只憑一張嘴。古今事,這裡指古文經學與天文學的倡導和傳播。滿足上面條件的,東漢人賈逵給出了滿分的答卷。

賈大個兒

是賈逵的外號。賈逵,

東漢經學家、天文學家。在他生活的時代,國家

最高學府

太學

在京城洛陽

,和現在的清北一樣,集聚的都是頂尖的莘莘學子

賈逵在太學

學習期間

,一心撲在

功課

上,不懂人情世故,

不知道學校裡面也是一個小社會,需要自己去經營。他只知道

整天纏著教授問東問西,屬於打破砂鍋問到底那種。下課了,教授夾著教案去吃飯,他追上去拽住人家袖子

老師,這道題咋做?

他身長八尺二寸,現在的

話,有

一米八

對於他的孜孜不倦

老師們

又愛又怕,給他起了個暱稱叫

賈長頭

,意思跟

賈大個兒

差不多,

甚至

調侃

的話

問事不休賈長頭

成了當時太學裡的流行語

那時

還沒有科舉考試,能進太學讀書的,多是各地舉薦的好苗子,或是父輩有官爵、功績的貴族子弟。賈逵出身於官宦世家、書香門第。他的九世祖,是大名鼎鼎的洛陽才子賈誼,給漢文帝的兒子梁懷王當過老師,學問了得。他的曾祖父賈光當過常山太守,後來舉家從洛陽遷到了陝西。他的父親賈徽是經學家,師從劉歆等大儒。

有這樣的深厚傳承護航,賈逵在太學裡如虎添翼,老師們甚至教起他來,也有些吃力。他

性格

內斂

不爭是非

,愛思考,有見解,

團結同學

遵守紀律,愛國愛人民,

是太學裡的

三好學生

釘子戶

進入太學之前的賈逵,雖然

出身名門,他的學習條件可沒常人想象的那麼好。

那時候他

家道中落,

隨老爹到老家,一個偏僻的鄉鎮生活。

《拾遺記》裡說,賈逵

歲時明慧過人,

他異於常人的記憶力讓人吃驚

他的姐姐嫁給了韓瑤,

好幾年沒有生育,兩人去大城市看了專科,甚至吃了很多藥品,各種偏方也都一一驗證,但就是沒有效果。所以姐姐被休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這位小姐姐堅貞、聰明

、賢淑,

喜歡讀書,

一來因為家裡經濟條件有限,二來因為是女人,上學的念頭基本屬於奢靡之事。休閒在家的她天天

抱著小賈逵,每天早晚隔著籬笆偷聽鄰

家孩子

讀書。

奇怪的是,小小的

賈逵

好像聽懂了似的,默默聽著鄰居的讀書聲,不哭不鬧。

待到

10

歲時,他已能背誦《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等六經。姐姐好奇地對他說:

咱家鎮窮,木任啥兒,你也冇上過學,咋著豆會鎮多,你真惡

(洛陽話:咱家貧窮,你又沒上過學,怎麼會這麼多)

賈逵說:

當初姐姐抱著我站在籬笆外聽鄰家孩子讀書,我就記住了。一直到現在都能背得一句不差。

姐姐當然知道,當初家裡經濟一直是入不敷出,根本沒有買作業本和文具的這個開支。

賈逵

剝下庭院中的桑樹皮當作紙張,或者將字寫在門扇或牆壁上

或院子的土地上,他

一面誦讀一面記憶。一年以後,竟把各類經典和史

全都讀了一遍。這個隔籬偷學的旁聽生,竟比在校生成績還優秀。因為表現突出,賈逵進太學也就不足為奇了。

東漢時期,太學興盛。漢明帝劉莊曾親臨太學講學,組織師生辯論賽。全國掀起了儒家經典學習熱潮。就連王宮守衛,都能背誦幾句《孝經》。

這和北大保安張俊成考上北大的事蹟是一樣一樣的。

不少知識分子做官之餘還開班授課,門徒過萬;很多太學生畢業後不肯當官,自願回鄉執教。史學家班固說,當時

四海之內,學校如林,庠序盈門

,毫不誇張。

賈逵

開班講學的事情

,越傳越廣,各地學生慕名而來,有的甚至不遠萬里,向他拜師求教。還有人揹著兒孫遠道而來,在賈逵家附近租房住下,以便求教於他

。現在方興未艾的學區房,還是照抄了當時的考題

賈逵講學,沒有教科書

他全憑記憶,把腦子裡的那些東西複述出來就是完美的一節課。他的低惱(洛陽方言:腦袋的意思)儲存量很大,記憶體大概一個

T

還要多。賈逵講學,不要學費,如果有人過意不去,想給他一些報酬,他就收取一些糧食,以果腹之用

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人數的增多,賈逵的糧倉都被填滿了。

人們

說:

賈逵不是用體力耕田,獲取收成,而是用嘴講授經典史

,用舌頭來耕種啊。

自此,

舌耕

便指以口舌謀生,比如教書、說書等;也用以形容讀書勤奮

,刻苦的行為

賈逵有很多得意門生,比如許慎、崔瑗。漢明帝在位時,他的學術著作得到了朝廷重視,被收藏進洛陽的

國家圖書館

賈逵低惱超強的記憶力和超大的資料庫也在為他的仕途之旅增光添彩

漢武帝

時起,人們對儒家經典的解釋逐漸發展成一門學問

——

經學。西漢末年,經學分為今文、古文兩大學派。東漢開國皇帝

劉秀

廢止古文,倡導今文,賈逵卻一直從事古文經學的研究。他把多年來研究的成果《左傳解詁》、《國語解詁》獻給

漢明帝

,以圖步入仕途,但因當時古文經學沒有地位,倍受到冷落。

當時,讖緯神學的空氣瀰漫朝廷,儒生們以此獲取高官厚祿。賈逵在受到挫折以後也改變態度,把自己的學問與當權者的需要結合起來。他藉故宮殿上落了五彩雀鳥,寫了《神雀頌》一文,博得明帝歡心,被拜為郎

皇帝侍從

,進入蘭臺,與當時的著名學者

班固

共事。

漢章帝

即位,

雅好

文章

。建初元年

(76)

,賈逵奉詔到白虎觀、雲臺為章帝講授《古文尚書》和《左傳》。

在官場混久了,賈逵也並非完全榆木疙瘩一個,也學會了討乖賣巧。他竟然

還將《左傳》與圖讖扯上關係。漢高祖劉邦出身卑賤,並沒有很高貴的家世可供炫耀。後世子孫對此一直耿耿於懷。按照秦漢時流行的五德終始說,漢朝在五行之中位於火。同時,在人們的觀念中,傳說中的帝堯也是火德。但是人們沒有辦法把現實中的漢朝和傳說中的帝堯扯上關係。而《左傳》中有關於春秋時期晉國貴族士會的記載,卻可以附會出劉姓和帝堯的關係。所以賈逵說:

五經家皆無以證圖讖明劉氏為堯後者,而《左氏》獨有名文。

而且,根據《左傳》中所記載的上古帝王世系,也可以證明帝堯和漢朝在五行之中具有相同的性質,都是火德。所以賈逵說:

其所發明,補益實多。

賈逵這一番慷慨陳辭,為劉家皇帝找到了顯赫的祖先,還論證了劉家政權的歷史合法性。漢章帝非常滿意,不僅賞賜賈逵五百匹布和一身衣服,還讓賈逵從《公羊春秋》弟子中選二十名高才生傳授《左傳》。

賈逵治學以訓詁為主,他十分重視用《爾雅》的釋詞方法來註釋經籍。其次,他努力把各家學派觀點綜合起來研究,求同存異,消除門戶之見。他撰寫《尚書三家異同》,綜錄了歐陽、大小夏侯三家的觀點;又撰寫《齊魯韓詩與毛詩異同》一書,綜錄了齊詩、韓詩、魯詩、毛詩四派的觀點;他還註釋了不被當時學者重視的《周禮》一書,寫了《周禮解詁》。建初八年

,漢章帝在賈逵的影響下,詔令諸儒選高才門生教習《左傳》、《穀梁傳》、《古文尚書》、《毛詩》等。促使了不被今文學派承認的古籍開始在社會上流傳。賈逵的這些努力,無疑促進了學術事業的發展,同時他還培養了一批古文經學的研究人員。在中國文化史上佔據重要位置的《說文解字》,就是他的學生

許慎

所作。

賈逵一生著述達百萬字,後世人稱之為

通儒

。另外,他還是一位天文學家。他提出月球執行是不等速的,需要根據實測結果來校正曆法。主張曆法推算應以標誌太陽執行軌道的

黃道

為依據,以

黃道

來計算日月執行。他的論述提出了曆法以太陽迴歸為基準的觀點,表達了陰陽合曆,以陽為主的基本原理。這在當時確是一個傑出的創見。元和元年,賈逵在西漢渾天儀的基礎上製造了黃道銅儀,由此可確定黃道宿度。後來的

張衡

就是根據賈逵的黃道銅儀制造出比較完善的渾天儀。

賈逵治學專心致志,廢寢忘食。他很少替自己的生活著想,也不同權貴來往,致使家中貧寒,病了無錢醫治。漢章帝知道後派

馬防

送錢給他,並對

馬防

說:

此人沒有人情門路,不予接濟就會像

伯夷

、叔齊那樣,非餓死不可。

漢和帝

永元三年,賈逵被提拔為左中郎將,五年後又改任侍中、騎都尉,兼管宮中的圖書典籍。永元十三年,因病去世。

賈逵,

這個

東漢時的

通儒

,經學家,天文學家賈逵賈長頭。在今天來說

妥妥的學者,怎麼得也是一個學術界的大佬。學富五車估計都不能概括,

在那個年代,書寫工具不便,文獻資料稀缺,創作環境簡陋的情況下,能著述百萬言,不僅需要靈光的低惱,還需要健碩的體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