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讀書筆記:《佛教的見地與修道》

作者:由 十二點睡覺的攝影師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2-09-12

殺衣縮食生肖是什麼

讀書筆記:《佛教的見地與修道》

序:自我的觀點

為什麼你喜歡某些人而不喜歡其他人?你的政治見解從哪裡來?你為什麼會被某種男子或女子吸引?你怎麼樣取捨孰是孰非?你為什麼覺得自己必須擁有某種汽車或住在某個地方才行?你對於成功、失敗的看法從哪裡來?如果你對自己誠實,就會知道,幾乎沒有一種“你的”想法和感受真正的是你自己的,它們大部分都是那些你無法控制的影響力的結果。

p4

你錯誤地相信自我就是你,而你就是自我。

p6

上篇 正確的見地

第一章 見地

沒有基本的見地,你就不知道現在位於何處,目標是什麼以及如何達到目標

p6

“見地”永遠要依靠持有見地的人。見地是你立足的那個平面,見地是你決定如何看待事物的標準。廣義上來說,見地可分為兩種:傳統性的見地與理論性的見地。

p7

第二章 兩種見地

根據佛陀的教法,一件事物可以從兩種觀點來分析:“它的顯現”以及“它的本性”。

p11

相對真理就是透過濾光鏡的“它的顯現”,絕對真理則是實相沒有透過濾光鏡的“它的本性”。

p12

“我”和“我自己”的這種持續感,既是無明,也是無明的結果。

p13

“無我”表示自我並不是依照我們認定的方式存在著——-瞭解這點並牢記在心是非常重要的,否則,我們就會陷入“自我一直存在,直到成佛,自我才不存在。”

p17

對佛教的一個常見錯誤觀念,便是認為佛教的目標就是要出掉自我,然後佛教真正教導的是,我們沒什麼需要除掉的——-根本無所謂存在或不存在,有的只是我們認為自我存在的幻覺,我們相信並緊抓著這種幻覺,以為它是真的。

p17

依據弟子和他所能領悟的程度,有時候佛陀從相對真理的觀點開示“它的顯現”,其他時候則開示“它的本性”

p20

第三章 自我及自我的見地是錯誤的概念

五蘊,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

p23

通常對於愛的定義是:你深切地關懷對方,慷慨地付出自己的愛。但實際上,愛只是“自我”尋求證明自己的另一種方法。

p24

只有當你不再被這個榨取所有時間,精力和注意力,而且無休止地試圖滿足自己,卻永不滿足的”自我“所奴役的時候,真正的愛才有可能。

p25

第四章 空性

佛法告訴我們:反覆所見的一切,都是透過情緒、習性和二元對立等自我的濾光鏡

p31

”無二“或”無分別“是說明空性的另一種方法

p32

依照佛法,我們從來沒有真正看到任何事物的真相,只看到了自己的成見。

p33

因此不執著於無條件的最小或最大的概念,這樣的人能夠把整個宇宙放在一個原子上,就像我們把茶杯放在桌上一樣容易。

p34

日常生活中,成人也無法看見小孩們奇想的天地,因為成人缺乏赤子之心,無法超越他們所謂的可能和不可能的堅固信仰。

p35

真正的空性覺知一切事物,因為它不受貪、嗔、痴等自我觀點所遮蔽。

p37

空性的意思是:雖然事物並不是天生具有某些特質,但也不是天生就不具備那些特質,這使得事物具有成為任何東西的可能性——-事物並不是那個樣子,但也不是”不是那個樣子“。

p38

第五章 四聖諦

自我經常積極地尋找那些導致痛苦的原因——-在一個本身就是無常還不是實存的系統中,不斷尋求永恆和實存,必然會產生痛苦的結果。痛苦起自於誤解,離開了事物和我們自己的真實本性。

p42

知道自我是不穩定,沒有本質,它本身就是痛苦,是瞭解四聖諦中第一聖諦中第一聖諦的第一步。

p44

避免製造頭痛的第一步,就是不要再用頭去撞牆——-這就是”出離“

p47

第六章 佛性

真正的佛性不是由任何東西所產生的,它不是任何東西的結果,它超越了因和果。

p56

第七章 業力

任何期望得到某種結果所啟動的行為,也就是任何貪、嗔、痴所造成的行為,都會產生業。

p60

第八章 轉世再生

第九章 輪迴與涅槃

習性、經驗、偏執、憤怒和貪慾,這些因緣投射到相對現象的空白銀幕上。

p73

第十章 見與道

下篇 道

第十一章 道的選擇

任何一種修行之道,都可能成為證得果位的障礙

p84

身為我執熾盛的眾生,當別人胃痛的時候,我們認為他應該吃頭疼藥,因為我們頭疼時吃這種藥——我們沒有考慮到每一個人患的可能是完全不同的疾病。

p88

我們可能會試著維持自己的獨立性,以參加法會,會見老師來得到智慧,但卻避免任何誓約——-這種精神小偷的心態,不會帶給你任何成果。

p90

佛教接受下列四種見解,一般認為,這四點就是佛教和其他宗教與哲學的差異。

所有和合者都無常(諸行無常)

所有二元對立汙染的現象都是苦(諸受是苦)

所有現象都沒有本質(諸法無我)

涅槃寂靜,沒有煩惱與二元對立(涅槃寂靜)

一般來說,佛法可以分為三乘:聲聞乘、闢支乘和大乘。

p94

所有乘都有一個目標:讓眾生了悟究竟真理。

p95

小乘最重視個人的解脫,因此儘管有居士戒,而要成為真正認真修行的人,幾乎一定要出家才行。大乘以利益眾生為優先,要不要出家決定於哪一種生活方式能為眾生帶來最大的利益。

p97

有些法門以調伏自心的方法了悟心的本性,有些法門則讓心變得更純真、更明顯;極端的苦行除非用來間接地調煉心性,否則佛教各宗派都不鼓勵。

p98

佛法中的慈,就是希望一切眾生快樂;悲,就是希望一切眾生脫離痛苦。

p100

你一旦開始瞭解自我只是幻覺,就有機會對每一個人生起慈悲和菩提心。

p101

悲心也是治療寂寞的最好方法。寂寞是因為以”自我“為中心,太注意自己而產生;當你努力減少自己的寂寞時,反而更加寂寞,因為你把自己鎖在自己裡面。

p102

第十二章 出離與虔誠

”自我“永遠試著去迎合別人,並希望別人迎合它,把它自己的所求所需都看得很嚴重。其實你要做的事就是稍微偏離”自我“的要求,那即是出離。

p108

隨著世俗生活越來越複雜,精神生活就越來越墮落。

p112

第十三章 善知識

上師最重要的角色就是粉碎並處理你的”自我“,但是你的”自我“精於篡改,可能把上師變成它的裝飾品,就像說:”我是某某人的親近弟子。“

p126

第十四章 心的訓練

沒有受過訓練的心,會讓你陷入各種紊亂中,因為這樣的心容易被激怒,容易起伏、容易受外境影響、容易受操縱、容易因為膚淺的讚美而滿足、容易受到無意義的批評或毫無實質的惡言傷害,它也經常太僵化、太固執,無法接受新鮮的主意。

p130

以這種方式,心創造出一張大網纏住了自己,對不同的事物染上癮頭,使這些事物變成不可或缺——-沒有它們,你就覺得活不下去了。

p133

第十五章 禪修

禪修是訓練心靈最直接、最實用、最簡單的方法之一。

p137

第十六章 止觀

如果你把心比喻乘一個小湖,”止“的狀態就好比是風、落下的小石子、漩渦等所有會形成漣漪的干擾因素都中止了,水面一片平靜。由平靜產生清晰,使你能夠看到湖底的景象、魚以及其他棲息的動物、植物。”觀“就是使湖能顯示它美麗本性的清明,因此”觀“就是洞徹現象本質的智慧。不過要產生”觀“之前,就必須先用”止“調柔才行。

p143

要是在禪修的時候,這些野心讓你很苦惱,試著把它們當成沒有究竟意義、只是夢幻而已,這樣應該能減輕它們對你的控制力。

p146

五種過失

懈怠或對於修”止“不感到喜悅:對治的方法,就是藉由思維修止的利益,激起修止的熱枕

缺乏清明:有時候,即使你很精進,卻因為不明白禪定技巧而缺乏清明

昏沉失念:即使你非常清楚修行的技巧,有的時候心還是非常呆滯,連這些技巧也懶得用,甚至忘記自己正在修什麼

掉舉:有的時候你的心變得太活動,東奔西跑,而需要加以節制,以警覺心、出離心和悲傷心讓這種興奮騷動的情況冷靜下來

沒有善用對治:另一項過患,就是當心受到干擾時,沒有善加對治

事實上,修行專注的目的,並不是真的要集中在某個物體上,而是要你瞭解自己的心有多散亂,而目前你並不知道這一點。

p150

修”觀“的技巧包含分析和專注。首先分析產生焦慮的基本原因,看清自己問題的真正根源。最後你會了解,根源就是無明,而你所有的問題基本上都是來自一個起源:執取一個不存在的自我。

p152

我們之所以不瞭解幻覺為幻,其中一個理由是:這些幻覺以及組織成一套極聰明、極有力的自我欺騙系統。

p161

傾向二元對立的習性逐漸減少,隨之而來的就是菩薩各地的果位;到二元習性完全消失的時候,你就證得了十地菩薩的果位——-超越了這個果位,就是成佛。

p163

第十七章 慈、悲、菩提心以及菩薩道的善巧方便

菩薩道的修行是以幫助其他眾生為基礎,但主要的意圖是摧毀自我,而不是社會服務。

p166

悲心是一種特殊的覺性,如果你能發展這種覺性,就會尊敬所有的眾生,而不只是尊敬人類。

你將能夠欣賞一些像被蚊子叮咬之類的事,其實蚊子並不是想:”哇,多麼好吃的一個人啊!“而叮你只是它們追求快樂的努力;和你的想法相同,它們只是希望能吃到合適足夠的食物。

p168

要成佛必須了悟空性,瞭解一切事物都是幻覺,沒有東西是以它所顯現或被想象的樣子而存在。

p169

第十八章 金剛乘

總而言之,小乘的修行法是以不傷害眾生為基礎;大乘除了不傷害眾生之外,還加上菩提心和利益眾生的願望。

p174

大乘被稱為因乘,因為大乘主要是在教導成佛的因,正見、正定和正行是成佛的根本。

p179

所有的乘都認為:了悟無二本性、了悟一體兩面的本性、了悟究竟與相對真理,是成佛所必需的。

p183

大小乘要你”訓練自心“,而金剛乘則要你”認識自心“

p184

金剛乘認為:因為一切是心,身體也是覺知的產物,而且只要我們能夠操縱對於現象的覺知,就能操縱一切現象,所以,如果能夠改變對於身體的覺知,就能夠操縱或改變我們的身體。如此以來,金剛乘就可能讓行者在此生成佛。

p185

四部密續分成事部密續、行部密續、瑜伽部密續以及無上瑜伽部密續。

p185

首陀羅沒有太多選擇,他們得到什麼就吃什麼;一般而言,對於任何事物都無法太過挑剔——-最高深的教法無上瑜伽部密續,最適合這種心態的人。

p186

金剛乘有些層面的確是容易招人誤解為支援自我的習性,這也可能正是某些金剛乘行者謬行謬見背後的理由。

p187

”沒有偏好“是金剛乘的修行,一旦有了偏好,就有執著與自我——-偏好永遠意味著二元對立。

p190

第十九章 上師、灌頂及象徵

明白自己的神聖,對於我們大部分人來說都非常困難,因為我們都收到自我的迫害與欺騙

p195

透過貪慾、憤恨、嫉妒和所有那些起伏不定的情緒,讓自己感覺真實並且活著。朋友、情人和敵人對我們而言是必要的,因為他們扮演著這些情緒的客體,可以證實我們的存在。

在佛教上,我執與無明是同義詞

p196

灌頂真正的功能是一種助緣,使特定的因能產生特定的果。

p197

第二十章 次第與證悟

成佛就是了悟實相

p202

身體越來越精細的時候,身心之間的分別就越來越少

p207

許多人想象的成佛,意味著要什麼有什麼,擁有想要的一切;除此之外,還能絕頂聰明、豪富蓋世,能看到一切的事物、知道一切的事物。

p209

你的心越細微、越精純,就越有力量,這表示你支配自心的程度越來越大。

p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