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跨山越海奔波25載 他為那片片茶山而來

作者:由 人民資訊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2-10-18

跨山越海什麼意思

本文轉自:四川日報

東 西 協 作 山 海 共 情

近日,在廣元市青川縣沙州鎮青坪村看完茶葉加工出來,白堃元一上車就掏出手機打電話給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以下簡稱中茶所)的同事。

“你那裡有篩子嗎?我這邊需要茶葉篩子。”聽到對方說今年篩子已經訂完時,白堃元請對方再想想辦法,“青川你來過的呀,幫幫他們。”

這是82歲的白堃元往返浙江杭州、四川廣元兩地工作日常的一幕。一頭是龍井茶的故鄉,一頭是秦巴山區相對落後的地區,他在兩地奔波了25年,將浙江的茶產業“嫁接”到廣元。25年間,廣元茶產業由小到大、從單一品種到全面開花,實現了跨越式發展。2021年廣元市茶葉綜合產值達55億元,是對口幫扶前的200多倍。

濃濃幫扶情,拳拳感恩心。今年3月,青川“白葉一號”首次大規模採摘,白堃元在開採儀式現場見證扶貧茶長成致富茶,當地也將首次大規模採摘後的第一杯茶敬給白堃元。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燕巧

老專家的驚訝 “茶鄉”竟然無好茶

初見白堃元,他戴著一頂鴨舌帽,帽子下露出幾絲銀髮,面頰清瘦,精神矍鑠,說話帶著江浙口音,講到高興處很喜歡大笑。

汽車從青坪村的山路盤旋下來,就駛入寬闊平坦的縣城快速通道。白堃元望著窗外感慨:“現在交通好太多了。”

前幾日,他從杭州到青川,只用了大半天時間。而在25年前,從杭州到廣元將近2000公里的行程,白堃元要先坐車到上海,再坐火車、大巴,耗時三天兩夜。

1996年,浙江省對口幫扶廣元市。次年,白堃元作為中茶所專家第一次前往浙江省對口幫扶的四川廣元考察。

剛來廣元時,白堃元發現開會時每個人都喝白開水。“我覺得很奇怪,為什麼茶產地的人不喝茶?”等工作人員端上一杯本地茶,白堃元才明白過來,泡出來的茶色就像醬油湯,原來當地竟用炒菜的鍋來炒茶。

廣元古稱“葭萌”,意思是“茶葉生長的地方”,但在1997年全市只有4萬畝茶園,而且品質太低,賣不起價。

“我不相信,一個種茶歷史這麼悠久的地方,會種不出好茶。”白堃元說。他仔細考察了廣元每個縣區,分析研究地理、氣候等條件後發現,青川和旺蒼兩縣山高霧多、降水量較少,尤其土壤的酸性程度非常適合茶葉種植。根據考察結果,當年浙江就與廣元簽訂了一份《對口幫扶、恢復發展廣元地區茶葉產業協議》。

從此,白堃元每年都會在廣元住上一段時間,短則兩三月,長則大半年,在鄉鎮村社、茶園、種植大戶、茶農間奔波,辦輔導班,開講座,從種茶、採茶到加工、包裝各環節技術傾囊相授。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廣元是受災較為嚴重的地區之一,剛開始發展的茶產業再度陷入困境。白堃元在廣元開展茶葉生產培訓班,並編寫培訓手冊,茶產業成為當地震後復興的第一個產業。

“我講課有一些江浙口音,怕農民聽不懂,就編寫了培訓手冊。”每上一次培訓班,白堃元都要更新一次培訓手冊。在白堃元家裡,現在還保留著當時的培訓手冊。

讓他感動的是,儘管當時餘震不斷,但茶農們熱情高漲。“一開始還擔心茶農們不肯來,沒想到第一期就來了100多人,整堂課沒有一位離場。”在他們身上,白堃元看到了廣元茶葉復興的希望。青川、旺蒼兩地之後湧現出一大批種茶專業戶,規模也不斷擴大。

2010年退休後,患有多種疾病的白堃元沒有在杭州安享退休生活,而是選擇繼續幫扶廣元,按往年習慣,“茶忙”時節都來廣元指導。

白老師的心血 “川茶家族”多了個“兄弟”

3月26日,離開青川,白堃元來到旺蒼縣。車行至木門鎮三合村,白堃元降下車窗,直起腰,探頭看著窗外的茶山。

窗外,山上種植的就是有名的黃茶。廣元黃茶,是白堃元帶領中茶所工作人員在廣元引種的茶樹新品種,由於產量稀少,且品種和品質具有不可複製性,這種茶每斤售價近萬元,被譽為“黃金茶”。

“白老師好!”三合村副主任石義良將白堃元引至黃茶園裡,檢視黃茶長勢。看著成壟成行的黃茶園,白堃元叮囑石義良要做好管護和病蟲害防治。

三合村是廣元市最早種黃茶的村,目前全村有2500畝黃茶。而在旺蒼縣,黃茶種植面積已達4。1萬畝,建成全國最大的黃茶生產基地。從2009年試種到建成全國最大黃茶基地,白堃元傾注了10餘年心血。

黃茶產量少、品質好,但怎麼採?怎麼加工?又怎麼規範標準?

為了建立廣元黃茶標準體系,從2017年到2019年,歷時3年,5。7萬餘個數據,白堃元開展栽培、加工、貯藏等方面20餘項試驗,最終形成《廣元黃茶栽培技術規程》《廣元黃茶加工技術規程》2個地方標準和《廣元黃茶》團體標準。

“那時候白老師天不亮就到基地,檢測每個不同時間段黃茶的生長狀態,測試鮮葉含水量等資料。”四川米倉山茶業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人何旭倫是旺蒼早期發展茶產業的帶頭人之一,跟著白堃元學習10餘年。“白天在基地,晚上回來還要採集和檢測加工資料。白老師對資料一絲不苟,每一個數據都要反覆核實。”

在白堃元的努力下,2011年6月,廣元市人民政府與中國茶葉研究所在廣元召開茶·有機·低碳國際學術研討會,來自29個國家和地區的300餘位代表參觀了米倉山茶葉基地和加工廠,對米倉山茶讚不絕口。旺蒼持續舉辦米倉山採茶節和推介會,組織企業參加國內外各類茶葉推介活動。米倉山茶的影響力不斷擴大,最終進入川茶“三山一早”重要地方區域品牌。

如今,龐大的“川茶家族”有了“廣元茶”的一席之地,米倉山茶、廣元黃茶、青川白茶都是其中的優秀代表。

榮譽市民的初心 “就想盡力為他們做點事情”

廣元是白堃元作為科技特派員幫扶最長久的貧困地區。在廣元幫扶25年,白堃元被廣元市、旺蒼縣授予“榮譽市民”。

白堃元是上海人,工作期間卻有三分之二的時間都在農村。他說,“黨員就是為人民服務的。在農村看到農民生活的不易,我就想盡力為他們做點事情。”在浙江農業大學(現浙江大學)讀書期間,白堃元開始接觸農業,去中茶所工作後,白堃元深入農村和農民打交道。“農民很樸實,我對他們有感情,到現在還是這樣。”

在廣元幫扶期間,茶場地處高山,為了方便茶農聽課,白堃元把課堂搬到山頂。條件所限,黑板、課桌、板凳是拼拼湊湊,睡覺則是十幾個人打通鋪,有時早上起來,襪子都被老鼠拖走了。

白堃元對此毫無怨言,“農民自己家裡沒什麼好吃的,但都把家裡最好的東西拿出來招待我。只有幫助他們種出好茶葉,農民日子好過一點,我才心安。”

患難與共的經歷,讓白堃元和農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得知白堃元要來,已經年過六旬的青川仙霧茶廠負責人袁樹先專門理了發歡迎他的到來。當年地震,袁樹先的茶廠曾受重創。得知這一情況,白堃元趕到袁樹先的茶廠,連夜給他規劃廠房、設計圖紙,援建單位浙江省桐鄉市投入資金120多萬元,僅僅3個月就幫助袁樹先建起新的茶廠。如今,仙霧茶廠還入選全國三十座最美茶園。

“沒有很偉大的志向,就是希望把小事做好。”白堃元說自己喜歡實幹,能用技術幫助農民脫貧致富感到很光榮。

有茶企高薪聘請他做技術顧問,卻被他謝絕。他推辭說:“我要常去照管廣元那邊的茶樹,怕沒時間做顧問。”

在白堃元的幫扶下,廣元茶產業也獲得長足發展,成為廣元農業七大特色優勢產業之一。2021年,廣元市茶園面積49。5萬畝,實現茶產量1。61萬噸。

在廣元青川和旺蒼兩縣,遠山鬱鬱蔥蔥的茶樹,是紮在白堃元內心深處的呼喚。看著成片的茶山,白堃元還有期待,“有成績,也有問題,還要繼續努力。”

白堃元計劃今年再在青川辦一期茶產業高階培訓班,目前,他正在為編寫培訓班教材作準備。他說:“年事己高,只好笨鳥先飛。”

主角名片

曾任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副所長,是浙江最年長的科技特派員。幾十年來,透過技術幫扶,白堃元給浙江縉雲、四川廣元等多地帶去了茶葉產業,幫助眾多農民脫貧致富。從1997年的初次遇見,白堃元與廣元結識已有25個年頭。即使退休後,白堃元也未卸下對口幫扶的擔子,曾獲農業農村部離退休幹部先進個人,被廣元市、旺蒼縣授予“榮譽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