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判斷一個人是否成熟,看他遭受欺負時的態度,大概就知道了

作者:由 蜜桃心理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3-01-21

長期受欺負會是什麼性格

首卷語:

成熟似乎是每一個人一直努力地方向,每個人從懂事開始就希望自己可以快點長大,快點成熟起來,這樣就能幫助爸爸媽媽一起承擔起家庭的重擔,並且長大後能給心愛的人一個溫暖的家。

但是當我們長大後才發現,成熟並不是一件好事,成年人的世界實在是太複雜了,長大意味著你要獨立的處理事情,意味著一個人能否嫻熟解決問題,恰當地釋放情緒,做出的所有的選擇都要自己承擔後果。

判斷一個人是否成熟,看他遭受欺負時的態度,大概就知道了

那麼成熟到底意味著什麼呢?

意味著你需要給予需要幫助的人幫助,意味著你需要承擔起一個家庭的責任,意味著你不能隨意釋放自己消極的情緒,意味著你要時刻保持冷靜有處理緊急情況的能力。總體來說,

成熟的人會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

判斷一個人是否成熟,看他遭受欺負時的態度,大概就知道了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這樣成熟冷靜的人並不常見,即使是成年人,也有很多不成熟的一面,而這些人的不成熟可能是因為成長的環境,由於父母的過度保護,讓他們沒有一點責任心,或者是自我提升的過程沒有為自己的成熟付出相應的努力。

相反,你會發現有的孩子即使未成年,也有著超乎同齡人的成熟。可能因為從小就有獨立的性格,加之父母的精心培育,這樣的孩子會比其他的孩子遇到事情時更加的成熟穩重。

判斷一個人是否成熟,看他遭受欺負時的態度,大概就知道了

因此,判斷一個人成熟的標誌就是:看他被欺負、受委屈時的反應。

而“欺負”的物件可能是你的同學、同事、家人、陌生人、領導、老師等等所有與你人際交往有關的人。他們可能會造成你肉體上的傷害,也可能會給你造成精神上的傷害。但對於家人來說,他們給你帶來的傷害往往會產生自我欺騙的意識,認為他們是在為我好。

所以針對不同的人群,

處理的方式也不一樣。面對一些無謂的傷害,一定要看清本質,一味地忍讓和報復都不叫成熟,成熟的人會根據不同的情況和目的,做出不一樣的行動。

判斷一個人是否成熟,看他遭受欺負時的態度,大概就知道了

面對校園霸凌

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一些壞孩子,他們經常欺負同學,對任何人都不會心慈手軟,似乎沒有一點人性和道德可言,如果實力相差懸殊,體力上無法與之對抗,那麼暫時滿足對方的要求才是上策,先以保全自己的生命為前提。

最後一定要選擇報警,千萬不能夠放任不管。如果任由他們欺負的話,你會一直是他們的目標,不僅會長期遭受身體上的傷害,還會導致精神崩潰,最終影響到今後的工作和生活。

面對惡人,我們一定要從根本上遏制特們的行為,不能抱有任何的僥倖心理。

惡人不會因為你善良而改變自己,而且他們不會覺得欺負你是一種錯誤的行為方式,這時候成熟的代表就是你所反擊。

判斷一個人是否成熟,看他遭受欺負時的態度,大概就知道了

面對同事,上司或老師

職場生活就像是一個微型的社會,而大家需要在一個“大家庭”裡共處一室,每個人都來自不同的家庭,經歷過不同的事情,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立的意識,自己的想法,所以在相處過程一定會有一些或多或少的摩擦。

所以當我們面臨這種情況時,也需要換一種方式來處理,因為畢竟你們還有要互相幫助的時候,但是也不能對這種行為放任不管,這樣你的工作量會越來越多。

比如,你需要和同事共同完成一項工作,但這個同事認為你是新人,對你的態度不夠尊重,特別散漫,不配合你的工作。或者碰到一個高高在上的領導下,你的職業生涯將會極其的不順利。

判斷一個人是否成熟,看他遭受欺負時的態度,大概就知道了

這種表現也無非是一種欺負人的行為,但跟校園惡霸的欺負不一樣,這種欺負的目的是輕視你的態度而不是攻擊,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與同事大打出手,固然是不明智的的選擇,一定要冷靜分析,明確同時的意圖。

是因為同事本身的性格是這樣的,還是故意為難你的,明確之後再進行反擊,不能讓別人覺得自己好欺負,以後的日子對自己更加為所欲為。

但前提是你要確定這是欺負,而不是自己在尋求幫助。

在現實生活中,這兩個事件的分界線對新人來說,往往是不清楚的,因此,首先更應該提高自己的工作認知水平。

判斷一個人是否成熟,看他遭受欺負時的態度,大概就知道了

面對親人的欺負

所有難處理的關係裡,親人之間是最難以處理的一種關係,畢竟大家流著同樣的血脈,從小生活在同樣的環境裡,有著有著血濃於水的情感,我們要清晰地明白,親人之間的糾葛不是一兩天形成的,這類欺負往往是一場長久之戰。

當他們對你施壓的時候,千萬不要硬碰,一定要遵從人性情感弱點,正面溝通的。表達自己的在真實想法,來改變家人的看法。

判斷一個人是否成熟,看他遭受欺負時的態度,大概就知道了

結束語:

成熟是一個人積極向上的態度,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基礎。如果你能有效的處理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那就意味著你真的成熟了。

作者|姜庸子

編輯|姜庸子

圖片|來源網路

參考資料|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