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史上最牛的商人,三次散盡萬貫家財,終抱得美人歸

作者:由 小h看歷史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3-01-22

范蠡是怎樣三聚三散的

中國歷史上最成功的商人是誰?是呂不韋?還是范蠡?小編堅定的認為一定是范蠡,原因有二:1、呂不韋是棄商從政,范蠡是棄政從商,就以商人屆的角度來說,肯定范蠡更有魅力;2、這二位大商人的結局就能形成鮮明的對比,呂不韋結局如何?范蠡結局如何?

閒話不多說了,今天小編就給各位看官來說說這位,史上最成功的商人——范蠡(li)。

史上最牛的商人,三次散盡萬貫家財,終抱得美人歸

范蠡從政

范蠡春秋時期楚國人,幼年的經歷與如今眾多商業大佬類似,家境貧寒,窮困潦倒,但是他有“治國平天下”之志,並且滿腹經綸。最終被當地的縣令看中,兩人志同道合、相見恨晚,決定共同做一番事業。於是二人離開楚國,開始了遊說六國的生涯。最初二人到的是吳國,

但是吳國當時有伍子胥、孫武這兩位大佬坐鎮

,范蠡二人很難得到重用,於是二人又轉而投奔實力較弱的越國。越王勾踐正好缺人,就接納了二人。

范蠡二人投奔越國後不久,越國就與吳國發生戰事,越國大敗。越王勾踐採納了范蠡的建議,不惜付出任何代價也要保住自身性命,而吳王沒有聽從伍子胥“今不滅越,後必悔之”的建議,自此歷史的走向開始發生變化。此後,數年內,范蠡輔助越國實力逐漸壯大,更是引出了“臥薪嚐膽”、“美人計”等一系列措施,最終幫助越國完成復仇計劃,滅了吳國。滅了吳國後,范蠡深知越王的性格,決意要歸隱山林,並勸說與自己同時來越國的縣令一同歸隱,但是縣令不聽,最終縣令被越王殺死。這個縣令便是

文種

范蠡從商——三聚三散

史上最牛的商人,三次散盡萬貫家財,終抱得美人歸

一聚一散

范蠡離開越國後,帶著妻子轉而來到齊國,為了自身安全(人怕出名,豬怕壯),他選擇改名換姓為

鴟夷子皮

。最初范蠡並不是職業商人,他還是以農業為主,商業為輔。但即便如此,他還是累計了數萬的家財,成為富甲一方的名流。

而范蠡離開越國時,幾乎放棄了全部的家財而逃,僅數年的時間范蠡再一次富甲一方,這便是所謂的“一聚一散”。

二聚二散

由於范蠡在齊國的名氣越來越大,還是引起了齊國國君的注意。齊王邀請范蠡出任相國,范蠡不好推辭便答應了齊王的邀請。范蠡出任齊國相國期間,齊國也得到了迅速發展,百姓們安居樂業。但是范蠡實在是厭倦了政治生涯,僅當了三年的相國,就再次要求歸隱返鄉。

范蠡辭行前,交還了相印,再次散去萬貫家財,發給窮人,帶著妻子再次歸隱於世。這便是所謂的“二聚二散”。

三聚三散

范蠡離開齊國後,來到定陶。定陶這個地方,在當時被稱為“天下之中”,原因是:定陶是齊、魯、秦、鄭、晉、燕、南、楚、越等諸多國家的交界處。范蠡深知此地是經商的最佳場所,於是選擇定居於此,並完全放棄農業,開始了真正的商人生涯。范蠡在定陶的這段時間,專研商業的發展之路,進而推出了一系列的商業理論,如:根據時節、氣候、民情、風俗等差異調節商品。再如:人棄我取、人取我與、順其自然、待機而動等商業理念。於是僅數年的時間,范蠡再一次富甲一方。

直到年老時,范蠡再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散去了全部的家財,僅留了一些生活費用。這便是所謂的“三聚三散”。

小插曲

史上最牛的商人,三次散盡萬貫家財,終抱得美人歸

相傳有一次,范蠡的二兒子因殺人犯了死罪,范蠡想救二兒子,於是便讓三兒子帶著贖金去救他。但是妻子認為三兒子年幼,不如讓大兒子去更好,而大兒子也以死相逼要代替三兒子去救二兒子。范蠡被逼無奈,只好同意讓大兒子去救二兒子。於是大兒子帶著一車的黃金去賄賂官員,但是卻帶著二兒子的死訊回來了。家人都感到悲哀,唯有范蠡說:“我早已知道次子會被殺,並不是長子不愛次子,而是長子自小跟隨我,知道生活的艱辛,因此不願捨棄錢財。而少子從小嬌生慣養,對於金錢不那麼重視,才能捨棄錢財。”

什麼是心性?什麼是境界?中國商人若是都是這種境界,何愁中國入小康啊。

也正因如此,范蠡被後人稱為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學家,以及“商聖”。

順便一提的是,范蠡那個一直不離不棄的妻子,便是“古代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