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蒲松齡熱衷科考,40餘年未中舉,到70歲還在堅持應試,原因何在?

作者:由 70後大叔講歷史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3-02-05

歲貢生是什麼身份

蒲松齡熱衷科考,40餘年未中舉,到70歲還在堅持應試,原因何在?

蒲松齡19歲中秀才,70歲還在考舉人,其熱衷功名的心氣得有多高。

古代文人、學子的最終夢想是什麼?“學而優則仕”就是學習之餘還有餘力,就去做官。後來的讀書人以此激勵自己刻苦學習,希望將來金榜題名,光宗耀祖。

蒲氏家族也不例外。蒲氏自明代初年,世居淄川城東滿井莊,後改名蒲家莊。

蒲氏雖非名門望族,但族中子弟多讀書,每代人中都有獲取科舉功名的人。蒲松齡的父親蒲槃,年幼時就發奮讀書參加科考,鄉里稱其博學洽聞,但科舉每每不利,不得不棄儒經商,家道逐漸富足起來。

但經過明清之際的戰亂,加上子女眾多,家道很快衰落。但蒲槃對蒲松齡要求甚高,把自己未能實現的理想全部加到幼年的兒子身上,有點現在父母的“望子成龍”。

少年蒲松齡也很爭氣,早早進學,學習優秀,在19歲時應童生試,以縣、府、道三試第一補博士弟子員,成為山東學政施閏章的座下弟子。

蒲松齡熱衷科考,40餘年未中舉,到70歲還在堅持應試,原因何在?

施閏章生性好學,博覽經史,工詩詞古文學。他文意樸而氣靜,詩與宋琬齊名,有“南施北宋”之譽。

但有一樣,他不是整理八經的“科班出身”(這裡所說的科班,就是八股取士),他是在康熙十八年(1679年)朝廷開博學鴻儒科,錄取的翰林院官。

為什麼要特意把蒲松齡老師的身份和做官的經歷拿出來說事呢?這就關係到蒲松齡未來科舉50餘年不中的主要原因。

大家都知道,有個有經驗的好老師,你學習起來會事半功倍,在清朝八股取士的科考制度面前尤為重要,只有親自經歷了科考,把科考的路數研究透了,優秀的學子才有可能脫穎而出金榜題名。

為什麼很多地方上有名的才子,最終名落孫山,吃的最大的虧就是科考路子沒摸透,又一廂情願地自認才高八斗,堅持就會成功,不知變通,最後一事無成。

蒲松齡因施閏章親點的秀才第一而成為其座下弟子,在那時學業上有了座師,是不能隨意改換的,要不就是“欺師滅祖”會被整個士林所不容。

老師擅長的是經史子集、詩詞書畫,在八股文的制藝上沒有絲毫建樹,對學生蒲松齡就無法指導和傳授經驗,這對蒲松齡來說就悲劇了,這在其以後科考路上的重大失誤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蒲松齡48歲時,應鄉試(考舉人),因“越幅”被黜。所謂“越幅”,就是考試違規。

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蒲松齡51歲時,秋應鄉試,再次犯規被黜。

所謂“越幅”,就是考試違規。科舉考試的答卷是有一定格式的,卷面有紅線畫出的橫直格,每頁的行數及每行的字數均有規定,如超越行、格隨意書寫者即為越幅。凡越幅者,即以違式論,試卷貼出,不予錄取。

已經考了20餘年科舉考試,還能犯這種低階錯誤,不得不說沒有一個好老師指導是多麼的可憐又可悲!

蒲松齡熱衷科考,40餘年未中舉,到70歲還在堅持應試,原因何在?

蒲松齡還有一個科舉屢試不中的原因,就是把大把的精力用來寫小說,也就是之後鼎鼎大名的《聊齋志異》。“郢中詩社”的好友張篤慶《和留仙韻》二首,諷刺蒲松齡撰寫神怪故事無益仕途,表明蒲松齡寫小說故事已經影響到他的科舉大業了。

為了養家餬口,蒲松齡一邊應考,一邊充作塾師,掙扎一生,年已72歲的蒲松齡總算拿到了一個“歲貢生”的頭銜。

蒲松齡歲貢生的含金量遠沒有舉人高,歲貢生到底是個什麼“身份”呢?每年從各府、州、縣學中選送優秀生員升入京師國子監就讀,稱為“歲貢生”。

在《蒙朋賜賀》詩中,表露了他當時的心跡:“腐儒也得賓朋賀,歸對妻孥夢亦羞。”這樣的結局,對於已經風燭殘年的蒲松齡而言,已是聊勝於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