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晶片龍頭中芯國際已是“根正苗紅”,比起華虹有過之而無不及

作者:由 芯知都明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3-02-06

有過之而無不及怎麼接下一句

以目前資訊來看中芯國際(SMIC)已是正而八經的“國企”,是國家晶片發展戰略中的絕對龍頭。下面請跟著小編視角依據公開資訊,逐一分析。

晶片龍頭中芯國際已是“根正苗紅”,比起華虹有過之而無不及

瞭解半導體生產整個流程的同學們應該知道絕大部分設計,材料,裝置,等等晶片製造上游產業的產品最終會彙集到代工廠

,沒有代工廠的使用,驗證,反饋的上游產業就是紙上談兵,發展會及其緩慢。

產品是使用出來的,用的多發現的問題多才能更有效的完善產品的不足,提高效率,進而一步迭代下一款(當然前提你研發出來的東西起碼可以用)。目前國產裝置、材料等離行業主流水平還有一定的差距,下游的代工廠是要賺錢的,不太成熟的產品大陸外Fab是不會幫你驗證(影響生產效率),只能靠政策幫扶下的國內公司來驗證,尤其大環境變了以後中芯、華虹也積極參與其中。

晶片龍頭中芯國際已是“根正苗紅”,比起華虹有過之而無不及

90NM以上成熟製程的裝置材料國產發展的相對可以,被卡的主要是28

nm

及以下的製程的,因美國的制C,國內產業急需要國產替代,28nm以及14nm的部分國產替換還可行,但佔比不大,而這兩個製程範圍內需要驗證的材料、裝置只有中芯和華虹能做。

根據兩家公司的公開財報,截止去年21年底中芯的28nm及以下製程營收已經佔比15%以上,華虹因生產28nm先進製程的子公司上海華力沒有合併上市,只能根據公開新聞中判斷華虹的28nm/14nm的進度整體比中芯晚一兩年左右,

進一步判斷華虹28nm工藝成熟,14nm工藝可用。所以華虹可驗證28nm製程的國產裝置、材料,

結合

上海華力的整體產能

14nm工藝的成熟度應該支撐不住同樣的”新裝置、新材料“的驗證。

晶片龍頭中芯國際已是“根正苗紅”,比起華虹有過之而無不及

那麼28nm以下的國產裝置、材料就只能靠中芯國際來支撐了,另根據今年8月外媒的報道,中芯國際的7nm製程去年就已經批次發貨,雖然代工的產品只是相對簡單一些的礦機,但同樣表明中芯國際的7nm工藝在2021年就達到了可用的程度,我相信一年後的今天中芯國際完全可以生產出來可用的7nm手機晶片,當然良率可能會比較差,成本會高一些。

晶片龍頭中芯國際已是“根正苗紅”,比起華虹有過之而無不及

成本高,良率低是一個大問題,但它解決了一個更大的問題,有和沒有的區別,影響是完全不一樣的。雖然中芯國際的28/14/7nm完全受制與美國,但在熟練掌握這些工藝後和國內裝置、材料廠商合作一點一點的替換”受限“裝置材料並最終實現去美化,要容易不少。

晶片龍頭中芯國際已是“根正苗紅”,比起華虹有過之而無不及

現在不少人認為中芯國際有7nm又能怎樣,還不是不敢為華為代工,小編想說的是現實就是這麼的無奈,國產替換不給力,中芯國際是產業中的重要一環,但就像華為一樣,雖然很強,但也不是萬能的,也有很多命門被拿捏著,中芯能在美國製C的情況下”苟活“發展下去就是勝利。雖然現在不能給華為代工,但不代表在過兩年國產裝置,材料發展起來後有底氣不怕制C時不會給華為代工。

討論了兩家的技術發展我們再來看看中芯國際的股東結構:

晶片龍頭中芯國際已是“根正苗紅”,比起華虹有過之而無不及

第一:

大唐控股佔比 11。24%

中國信科

佔比

0。93%

合計

佔比

:12。17%

中國信科是大唐的母公司,實控人:國W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國新投資有限公司 0。46% 實控人:國W院

國W院控股中芯合計:12.63%

第二:

鑫芯(香港)投資有限公司

佔比

7。88%

國家大基金

佔比

1。63%

合計

佔比

:9。51%

鑫芯負責人吳豐碩,背景國家大基金的,鑫芯是大基金的HK馬甲

國家國家大基金大股東是財Z部

財Z部、國W院是一體的,所以中央直接控制超22%的股份,正而八經的“親兒子”央企。

比華虹都親,華虹還只是上海國企

,當然,大唐系能在回購一部分,把控股比例在提高一下就好了。

晶片龍頭中芯國際已是“根正苗紅”,比起華虹有過之而無不及

所以無論現在的背景,還是技術實力中芯國際都是國家半導體發展戰略中絕對頂樑柱,它將和華虹等國內IDM一起帶著整個上游裝置、材料廠商奮飛,最終實現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崛起。。。

以上資訊均可以公開財報和公開資訊搜尋中找到,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