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道德經》第五十八章:奇正相對,禍福相倚

作者:由 陽明國學堂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1-07-14

禍福相倚什麼意思

《道德經》第五十八章:奇正相對,禍福相倚

【原文】: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譯文】:

施行寬厚、仁愛、寬鬆、包容的政治,則民風敦厚質樸。施行苛察、重刑、干預過多,則民眾會千方百計地躲避、對抗,從而人心險惡、世道日下。

禍啊!福依傍之地,福啊!禍潛藏之所。它們此起彼伏使人心迷惑,誰知它的根源呢?它是沒有準則、沒有成法的。光明正大又變成了陰謀詭計,行善也經常變為作惡。人們沉迷於物慾,對這個物極必反的道理迷惑不解也為時太久了。

所以有道的人內心剛正而外表柔和,堅守原則而形貌隨和,行為正直而不放肆,執行正直的教化而不過分暴露鋒芒,德行廣泛地施及大眾而不讓人有壓力,不願意炫耀於人。

《道德經》第五十八章:奇正相對,禍福相倚

【感悟】:

我認為老子在第一節講述關於“無為之冶”和“法家之治”的思想之間的區別和效用,是對先秦時期法家思想治國的深刻反思。

1、“悶悶”是建立人性本善的基礎上,這是無為之治。無為而治看似難得糊塗,但不是真糊塗,而是在明白了萬事萬物發展的根本規律後的大度和寬容的胸襟,民風反而保持淳樸、善良和知足。為什麼呢?因為無為之治的政治是簡約的,對社會的強制約束和干預很少,主要依靠人們的自我約束和社會道德輿論互相監督。人們都能自由地生活和創造,即使物質生活並不一定豐富,但精神生活都是極大的富足。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宰,每個人都有真正的尊嚴,人與人之間關係也和諧融洽而不會有防備之心。陽明先生當初在治理南贛時,就是採用無為而治的自治管理思想,僅用一年多時間,把曾經匪患氾濫的地區治理得井井有條、社會安定。

2、“察察”是建立在人性本惡的基礎上,這是典型法家治國。法家認為人人都是潛在的犯罪嫌疑,因而制訂出強大而精細的法律體系,不允許行為、語言甚至思想的絲毫出軌。並採用嚴刑苛罰,民眾反而產生對立懷疑、狡詐多端、憂慮不安,在這樣的管理下只能培養出奴隸或盜賊。

3、老子從治國理政之道的議論引出禍福互相倚伏、正反互相轉化的辯證哲理,表達了對“反者道之動”的玄奧莫測與難以把握認識的感嘆,同時對世人昧於事物變化之理深表感慨。古代有很多關於禍福轉化關係的論述,如:《孟子》上說“是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菜根潭》上說“天欲福人,先以微禍儆之;天欲禍人,先以微福驕之”。我們要從災難磨練人的態度來對待人生中遇到的一切挫折、困難和低谷。“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人生的低谷都是新的起點,真正的禍福轉化之機,是在我們的心中而不在外求。心善則種福,心惡則種禍。但是,像這種禍福迴圈、善惡因緣的道理,有誰能夠徹底看清楚呢?因此,“只問耕耘,不問收穫”,“塞翁失馬,焉知禍福”。我們要堅信人生總是遵循行為作用與反作用,行善積德才是追求永恆的幸福之道。

4、“正”和“奇”、“善”和“妖”是矛盾對立統一的,又是相互轉化的。那二者又如何區分呢?我認為在最廣大時空範圍和國家社會範圍內對所有人有著最大利益的事情就是“正”和“善”,反之,就是“奇”和“妖”。所以《道德經》第五十七章開篇“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5、“聖人之道,為而不爭”。當民眾已失去了正知正見,對人生社會存在著許多的不明或者偏知偏見的時候,就需要聖人的道德在人間的體現和實踐,用正確的價值觀去化育人心。“方”、“廉”、“直”、“光”是“道德”的具體形象。聖人為了化育民心,不會無差別地對所有人提出太高的要求,那會適得其反。聖人以溫厚淳和、春風化雨的教化方式深入人心,透過適當努力就能達到的目標才能讓所有人有信心去臨摹和踐行。

因此,聖人總是遵循“反者道之動”,以和光同塵的格局和境界,以極其富有智慧的方式來引領民眾走向光明。

《道德經》第五十八章:奇正相對,禍福相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