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逆襲成功的草根將軍——馬隆

作者:由 燕過紫禁城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2-02-13

生髮未燥是什麼意思

引子

“儒林異代應知我,只合名山一卷終。”

自古名垂青史的名臣良將,出身雖不相同,但也有規律:

或起於亂世

,奮力一搏,成名千秋,比如漢初三傑、雲臺二十八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或於和平治世,

透過科舉等官方認可的途徑入仕

,把握機遇,成就功業,比如郭子儀、張居正;

或依靠特殊身份/祖上福廕,贏在起跑線上

,並最終成為人生贏家,比如衛青、霍去病、戚繼光。

有一個人,沒碰到風雲際會的亂世,出身平平偏趕上最看重出身的時代,卻最終依靠自信、勇敢於才華,成功逆襲、青史留名,躋身古今閃爍的將星行列。

他就是西晉名將——馬隆。

逆襲成功的草根將軍——馬隆

非名門出身的忠義青年

西晉,雖貴為大一統,卻總被後人詬病。究其原因,除了空前的八王之亂將中國成功帶入數百年的大亂世以外,“生髮未燥,已拜列侯,身未離襁褓,業被冠帶”,只看出身不看才的門閥制度在這時走向巔峰,也是原因之一。

馬隆,就在這樣一個時代,出生于山東東平平陸。

由於《晉書》記載的是重視門第的晉朝,自然特別注意在人物列傳中,不厭其煩地羅列此人的祖、父(甚至更遠)脈絡。而在馬隆列傳中,完全沒有此等語言。對少年馬隆的評價,就八個字:

房玄齡《晉書·馬隆傳》:“少而智勇,好立名節。”

顯然,馬隆絕非名門出身。不過,雖未說明馬隆的出身世系,但晉書還是非常詳細地記述了馬隆成名前的一件事。曹魏時期,兗州刺史令狐愚因牽連王凌之亂,被開棺暴屍三日。謀亂罪大,兗州無人敢為他收屍。馬隆假稱是令狐刺史的門客,用自己的私錢財安葬了令狐愚,還服喪三年。

《晉書·列傳第二十七》:“魏兗州刺史令狐愚坐事伏誅,舉州無敢收者。隆以武吏託稱愚客,以私財殯葬,服喪三年,列植松柏,禮畢乃還,一州以為美談。”

我們不知道馬隆這樣做,是全為忠義,還是有在那個注重名聲的年代,以這樣的“異舉”贏得名聲,從而改變自己命運的成分。

總之,他成功了,“

一州以為美談

”,之後擔任了兗州的武猛從事(刺史下參掌軍事的官僚)。

司馬炎建立西晉後,準備發起統一戰爭,下詔地方州郡舉薦“壯勇秀異才力傑出者”。馬隆被兗州推薦,之後升為

司馬督(六品軍官)

烽火再起可用誰

自東漢建武22年(公元46)年起,遊牧民族不斷向中原內遷,至曹魏、西晉時,胡人已入關中、涇渭流域,而邊境地區也形成了胡漢雜居的複雜局面。朝廷對於這一情況一直非常關注,爭論不斷。不少大臣對於愈發複雜嚴峻的邊境情勢,憂心忡忡。

房玄齡《晉書·傅玄傳》:“ ……苟欲取一時之利,不慮後患,

使鮮卑數萬散居人間,此必危害之勢也。

逆襲成功的草根將軍——馬隆

在這樣的背景下,公元268-269年,河西、隴西大旱,危機隱隱欲現。面對天災不斷、人員混雜的局面,晉廷決定加強對西部邊境的控制,

把原屬雍州的隴右五郡、涼州的金城以及梁州的陰平合併,新設定秦州刺史部,並任命胡烈為秦州刺史。

逆襲成功的草根將軍——馬隆

標紅處為秦州位置

胡烈背景很深,父親是曹魏後期司馬懿麾下名將胡遵,弟弟是西晉名將胡奮。擔任首任秦州刺史後,武將出身的胡烈意圖猛藥去痾,採取高壓措施,

進兵河西鮮卑聚居地,矛盾激化

。西晉不少大臣對此類做法不以為然:

《晉書·阮種傳》:“

受方任者又非其材,或以狙詐,侵侮邊夷,或幹賞淡利,忘加討戮

。”

在天災人禍的夾擊下,本就蠢蠢欲動的河西鮮卑終於爆發,

在首領禿髮樹機能的帶領下

河西鮮卑(鮮卑與羌人的聯合體)於公元270年發動叛亂,胡烈戰死

。之後西晉朝廷派去的石鑑、司馬駿皆鎮壓不力,樹機能逐步壯大,聯合了匈奴、氐、羌等各部胡人共同反晉。

公元271年,兩任涼州刺史牽弘、蘇愉先後被樹機能殺死

,晉廷雖然在277年依靠名將文鴦大敗樹機能,贏得了喘息,但一年後,樹機能捲土重來,

楊欣,成了他刀下第三位涼州刺史

,而此戰之後,

“河西斷絕”,

司馬炎心急如焚。

《晉書·馬隆傳》:“俄而欣為虜所沒,河西斷絕,帝每有西顧之憂,臨朝而嘆曰:‘

誰能為我討此虜通涼州者乎?

’”

正史中,少見對皇帝焦慮如此直白的描寫,可見當時情形之急。而司馬炎面對的,不是群臣的對策,而是“

朝臣莫對

”。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自信

我們可以想象,在那個針掉地上都能聽見聲音的尷尬朝會上,當晉武帝司馬炎聽到一個濃重的山東口音自告奮勇地說:“陛下若能任臣,臣能平之”時,有多麼興奮。

那場記載於史冊的對話,後來演變成司馬炎、馬隆之間精彩而略帶喜感的問答:

司馬炎:

“你要能滅樹機能,幹嘛不用你?說說你想怎麼辦?”(

必能滅賊,何為不任,顧卿方略何如耳。

馬隆:

“您要用我,就要讓我自己決定,不要問、不要管。”(

陛下若能任臣,

當聽臣自任。

司馬炎:

“啥意思?”(

云何?

馬隆:

“我

自己募集3000人,您別管他們從哪來

,我帶著他們往西面去,靠您的神威,秒殺樹機能!”(

請募勇士三千人,無問所從來

,率之鼓行而西,稟陛下威德,醜虜何足滅哉!

馬隆說這話時,看來是充滿自信的,連著死了四個刺史,死馬當活馬醫,司馬炎只能找活馬隆醫了。

於是,馬隆募集了3500人、三年軍資出發了。

這期間有個小插曲,官吏武器庫的主管和馬隆關係不好,一開始只給馬隆一些腐朽了的棍棒對付,馬隆因為不滿還被御史彈劾,只好自己上朝向司馬炎告狀:“

武庫令乃以魏時朽杖見給,不可複用,非陛下使臣滅賊意也。

”,

最終司馬炎滿足了他的願望。

就這樣,馬將軍在完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意氣風發地出發了。

神奇的兵器怪咖

馬將軍就這樣意氣風發地出發了;

馬將軍就這樣杳無音信地消失了。

房玄齡《晉書·馬隆傳》:“自隆之西,音問斷絕,朝廷憂之,或謂已沒。”

然而,馬隆在與朝廷斷絕音訊的時間內,不僅沒有被消滅,反而以“神兵天降”的面貌,出現在樹機能面前。

面對樹機能“或乘險以遏隆前,或設伏以截隆後”的圍追堵截,馬隆既沒強攻,也沒死守,既沒趁夜偷襲,也沒圍點打援,

他啟動了“神兵”程式,開啟了中國曆代名將的一個新領域——以神奇的兵器致勝。

1. 因地制宜的變形金剛車隊

《晉書·馬隆傳》:“

隆依八陣圖作偏箱車,地廣則鹿角車營,路狹則為木屋施於車上,且戰且前,弓矢所及,應弦而倒

。”

只有44個字,卻勾勒出了馬隆這支“變形金剛車隊”之奇。他按照諸葛亮八陣圖製作了偏廂車。所謂偏廂車,就是能夠和鹿砦、拒馬等軍事障礙物組合使用,攻守皆可的裝有防護板的戰車。

馬隆發明的戰車具體什麼樣子,已沒法考證。但是1000多年後的明代,邊將郭登曾經在給皇帝的奏摺中,提到了他仿製古式(很可能是馬隆車),作出的偏廂車的具體形態:

郭登《上偏箱車式疏》:“……模效古制,造為偏廂車。用以防護軍民其車轅長一丈三尺。前後橫轅闊九尺,高七尺五寸。廂用薄板,各留置銃之孔。輪軸如民間二樣輕車,其出則左右兩廂,次第聯絡。前後兩頭轅軫相依,各用鉤鐶,互相牽搭。繃布為幕,舒捲隨宜。每車上插小黃旗以壯軍威。仍載脫卸鹿角二,長一丈三尺。遇止離車十五步外。鉤連為外藩每車用神鎗二人。銅礟一人鎗手二人。強弓一人。牌手二人。長刀二人。通用甲士十人。……”

之後的名將戚繼光、孫承宗都曾製造過偏廂車。

逆襲成功的草根將軍——馬隆

戚繼光款偏廂車

雖然馬隆的偏廂車的模樣我們看不到了,但它的使用方法,史書記載十分明確:在地勢開闊處,偏廂車結合鹿角組成車營;在地勢狹窄處,把木屋安在車上,形成行動的戰鬥堡壘,邊戰鬥邊前進,還可以從車內向沿途的敵人射箭,箭無虛發。

進可攻、退可守,因地制宜、機動性高,效果顯著。

2. 超前而搞笑的磁石陣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戰爭是殘酷的,史書中關於戰爭的具體描寫,往往既讓人熱血沸騰,又使人感到壓抑。

馬隆是例外,他的一個陣法,不僅驚人地超前,而且非常滑稽。

《晉書·馬隆傳》:“

或夾道累磁石,賊負鐵鎧,行不得前

,隆卒悉被犀甲,無所留礙,賊鹹以為神。”

這段描述的大意是:

馬隆在道路兩側,堆積大量的磁石,敵人一身鐵製鎧甲,到了磁石附近就被吸住,動彈不得;而馬隆計程車兵則穿著犀牛皮,一點不受影響。

逆襲成功的草根將軍——馬隆

磁石

我們可以從這段文字中,想象樹機能士兵東倒西歪、如墜夢中的窘境。他們對馬隆“鹹以為神”,也就不足為奇了。

後人讀到馬隆的變形金剛車隊、磁石陣之後,無不拍手稱快;同樣拍手稱快的,還有晉武帝司馬炎

。本來覺得馬隆的3500烏合之眾回家無望的他,在某天夜裡忽然見到了馬隆的來使,聽到這些細節,不禁“撫掌歡笑。”

封馬隆假節、宣威將軍,加赤幢、曲蓋、鼓吹。

在馬隆的神威下,樹機能被殺,敵人們要麼歸附,要麼被殺,“前後誅殺及降附者以萬計。”“……涼州遂平。”於是,歷時9年、導致晉廷損失4名封疆大吏的秦涼之變,平息。

善始善終,名留青史

馬隆一戰功成,為西晉朝廷迎來了邊境的安寧(幾乎是晉廷與胡人最和平的時期),朝廷評議馬隆功績時,有人提出馬隆的將士在招募時都已經加封顯爵了,不應再賞了,衛將軍楊珧跳出來反駁,認為招募時只是為了激勵將士才給了較低的封賞,現在馬隆“全軍獨克,西土獲安”,要以後來的功績再加賞。

司馬炎於是准奏,增加了將士的各級封賞。

太康初年,朝廷認為西平郡(治所在今天青海西寧)荒廢已久,又想到馬隆,任命他為平虜護軍、西平太守。馬隆到當地後,面臨南虜成奚的騷擾,

他命士兵都帶著農具,作出要耕田的樣子,成奚受到麻痺略有鬆懈,被馬隆抓住機會一舉擊破。

馬隆在隴右駐守十餘年,邊境安定、威信很高。當時的略陽(治所載今天的甘肅秦安縣東南)太守嚴舒仗著與權臣楊駿的姻親,詆譭馬隆年老昏聵,覬覦馬隆的西平太守之職。朝廷同意,

新任嚴太守無法擺平當地胡人,羌、氐再次集結,面臨復叛風險,朝廷再次啟用老蔣馬隆,最終馬隆得以在任內逝世。

燕過評

“三奇”良將

縱觀史書 ,馬隆的確是一個另類。

他有三奇:

奇來歷

:古之良將,大多或出於亂世、或發於顯戚、或因襲祖茵,

像馬隆這樣在最重視出身的時期,以低級別官員身份自薦而上,實不多見;

奇性格

:馬隆的性格也是另類。地方父母官獲罪被暴屍時,他是唯一一個不顧安危安葬的忠義之士;邊境有難時,他又是唯一一個敢於承擔責任的朝臣;遇他人刁難,他直接面陳皇帝提要求;

更重要的是他“陛下若能任臣,當聽臣自任”的觀點,自信、勇敢、有擔當,令後人敬佩

奇戰術

:馬隆擊胡的戰術,極其與眾不同。兵家有所謂四派的說法,即以戰略取勝的兵權謀派、以陣法取勝的兵形勢派、以利用客觀環境取勝的兵陰陽派,

和以創新武器裝備和訓練取勝的兵技巧派,馬隆絕對是兵技巧的傑出代表

。他將孔明設計付諸實戰,製造了兼具機動性、靈活性的古代戰車;他更利用敵軍弱點,發明了神奇的磁石陣,令人耳目一新。

明君與時代

我們讚歎馬隆之奇,也應為司馬炎點贊。

朝廷之上,出身普通(連生卒年都沒有載入正史)的馬隆勇敢自薦,

而司馬炎同意“聽之任之”,這是需要勇氣的

;在發放武器、加封賞賜兩件事上,

司馬炎兩次應允有利於馬隆的建議,也是有知人之明的

從對待馬隆的事件上,可以看出司馬炎是具備一位統一天下的開國之君的基本素質的。

逆襲成功的草根將軍——馬隆

晉武帝司馬炎

後世評價大一統王朝,總認為西晉乏善可陳。即便如此,西晉也並非一無是處。馬

隆治邊,特別是擊破樹機能的戰役,絕對是西晉數十年曆史中值得稱道的亮點

。西晉戰事不強,後期又逢八王之亂、胡人入華,名將匱乏,

縱觀西晉歷史,最可堪“良將”的,當屬羊祜、杜預與馬隆。

奇將馬隆,一位在最看重門第的時代逆襲的草根,最終憑藉超人的自信、神奇的才華與寬容的時代,青史留名。

清初思想家李塨,甚至將他與唐代偉大的軍事家李靖相提並論:

李塨《閱史郄視·卷三》:“李藥師破突厥,馬隆討樹機能,皆以正兵,是千古最知兵者。”

時機未來,積蓄才能、等待機會,

時機到來,勇敢擔當、積極作為,

這是逆襲草根馬隆,給我們的一點經驗。

感謝您觀看燕過紫禁城的原創文章。歡迎您關注燕過紫禁城的頭條號,瀏覽更多原創的文史類文章。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