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四書五經名篇鑑賞 :《儒行》

作者:由 古河隨筆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2-02-15

何為篳門閨窬

四書五經名篇鑑賞 :《儒行》

《儒行》,是《禮記》中的第四十一篇。《儒行》透過孔子與魯哀公的對話,從各個方面描述了一個真正儒者的行為是什麼樣子的。

魯哀公問於孔子曰:“夫子之服,其儒服與?”孔子對曰:“丘少居魯,衣逢掖之衣;長居宋,冠章甫之冠。丘聞之也,君子之學也博,其服也鄉。丘不知儒服。”哀公曰:“敢問儒行。”孔子對曰:“遽數之不能終其物,悉數之乃留。更僕,未可終也。”哀公命席。孔子侍,曰:

“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夙夜強學以待問,懷忠信以待舉,力行以待取。其自立有如此者。

“儒有衣冠中,動作慎;其大讓如慢,小讓如偽;大則如威,小則如愧;其難進而易退也,粥粥若無能也。其容貌有如此者。

“儒有居處齊難,其坐起恭敬;言必先信,行必中正;道途不爭險易之利,冬夏不爭陰陽之和;愛其死以有待也,養其身以有為也。其備豫有如此者。

“儒有不寶金玉,而忠信以為寶;不祈土地,立義以為土地;不祈多積,多文以為富;難得而易祿也,易祿而難畜也。非時不見,不亦難得乎?非義不合,不亦難畜乎?先勞而後祿,不亦易祿乎?其近人有如此者。

“儒有委之以貨財,淹之以樂好,見利不虧其義;劫之以眾,沮之以兵,見死不更其守;鷙蟲攫搏,不程勇者;引重鼎,不程其力;往者不悔,來者不豫;過言不再,流言不極;不斷其威,不習其謀。其特立有如此者。

“儒有可親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殺而不可辱也。其居處不淫,其飲食不溽,其過失可微辨而不可面數也。其剛毅有如此者。

“儒有忠信以為甲冑,禮義以為幹櫓;戴仁而行,抱義而處;雖有暴政,不更其所。其自立有如此者。

“儒有一畝之宮,環堵之室,篳門圭窬,蓬戶甕牖;易衣而出〔51〕,並日而食〔52〕;上答之不敢以疑,上不答不敢以諂。其仕有如此者。

“儒有今人與居,古人與稽〔53〕;今世行之,後世以為楷〔54〕;適弗逢世,上弗援,下弗推,讒諂之民有比黨〔55〕而危之者;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奪也;雖危起居,竟信〔56〕其志,猶將不忘百姓之病也。其憂思有如此者。

“儒有博學而不窮,篤行而不倦,幽居〔57〕而不淫,上通〔58〕而不困;禮之以和為貴,忠信之美,優遊之法;舉賢而容眾,毀方而瓦合〔59〕。其寬裕有如此者。

“儒有內稱〔60〕不闢〔61〕親,外舉不闢怨;程〔62〕功積事,推賢而進達之,不望其報,君得其志;苟利國家,不求富貴。其舉賢援能有如此者。

“儒有聞善以相告也,見善以相示也,爵位相先也,患難相死也,久相待也,遠相致〔63〕也。其任舉〔64〕有如此者。

“儒有澡身而浴德,陳言而伏〔65〕,靜〔66〕而正之,上弗知也;粗而翹〔67〕之,又不急為也;不臨深而為高,不加少而為多;世治不輕,世亂不沮〔68〕;同弗與,異弗非也。其特立獨行有如此者。

“儒有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諸侯;慎靜〔69〕而尚寬,強毅以與人〔70〕,博學以知服〔71〕;近文章,砥厲廉隅〔72〕;雖分國,如錙銖〔73〕,不臣不仕。其規為〔74〕有如此者。

“儒有合志同方,營道同術;並立〔75〕則樂,相下〔76〕不厭;久不相見,聞流言不信;其行本方〔77〕立義,同而進〔78〕,不同而退〔79〕。其交友有如此者。

“溫良者,仁之本也。敬慎者,仁之地也。寬裕者,仁之作也。孫接〔80〕者,仁之能也。禮節者,仁之貌也。言談者,仁之文也。歌樂者,仁之和也。分散〔81〕者,仁之施也。儒皆兼此而有之,猶且不敢言仁也。其尊讓有如此者。

“儒有不隕穫〔82〕於賤,不充詘〔83〕於富貴,不慁〔84〕君王,不累〔85〕長上,不閔〔86〕有司,故曰儒。今眾人之命〔87〕儒也妄,常以儒相詬病。”

孔子至舍,哀公館之〔88〕。聞此言也,言加信,行加義:“終沒吾世,不敢以儒為戲。”

〔註釋〕 與:通“歟”。 逢掖之衣:袖子寬大的衣服,為有道藝的人所穿。逢,寬大。掖,袖。 章甫之冠:殷代玄冠。 鄉:和所居地方習俗相同。 留:久。 更:更迭。 僕:侍御。 侍:陪坐。 珍:玉。 待聘:待諸侯聘問。 夙:早。 力行:努力實踐。 中:中正。 大讓:指讓國、讓天下等。 慢:輕忽,指誠心相讓,好似不屑一顧。 小讓:指飲食等小事的謙讓。 大:做大事。 威:畏懼。 粥粥:或作“鬻鬻”,柔弱愚笨的樣子。 齊難:莊肅謹慎。 冬夏不爭陰陽之和:指冬季天寒不爭溫和,夏季天熱不爭涼爽。 積:聚財。 得:羅致。 祿:俸祿。 畜:畜養。 委:贈送。 淹:浸漬。 劫:脅迫。 沮:恐嚇。 鷙蟲:猛鳥,猛獸。 不程勇者:《文選·辨命論》注引作“不程其勇”。程,度量。 不再:不重犯。 不極:不追究其由來。 斷:本或作“繼”。 特立:卓然而立,不同流合汙。 劫:威脅。 迫:逼迫。 淫:侈濫。 溽(rù):豐厚。 面數:當面揭發和指責。 甲冑:鎧甲和頭盔。 幹櫓:幹,盾牌。櫓,小盾牌。 戴:或作“載”。 畝:長、寬各十步。周代以八尺為一步。 宮:牆垣。 環堵:指周長四十尺,或東西南北各一方丈。環,周圍。堵,一堵為四十尺,一說一堵為一方丈。 篳(bì)門:用荊竹編成的門。 圭窬(yú):形似玉圭上尖下方的邊門。窬,通“寶”,門旁小戶,即邊門。 蓬戶:以蓬草蓋屋。 甕牖:如同甕口一樣簡陋的窗子,或以為用破甕口做的窗。〔51〕 易衣而出:指出門時方才換上正裝,平時在家穿短便裝。〔52〕 並日而食:指平日在家一日只吃兩餐或一餐。〔53〕 稽:考究。〔54〕 楷:楷模。〔55〕 比黨:勾結壞人而結為黨羽。〔56〕 信:通“伸”,伸展。〔57〕 幽居:閒居之時。〔58〕 上通:通達為仕,即出仕為官宰。〔59〕 毀方而瓦合:陶瓦本圓形,剖為四分,每分呈方形,四者相合,覆成圓形。喻在涵容中也有分辨之意。〔60〕 稱:稱許,稱譽。〔61〕 闢:通“避”。下“不闢怨”之“闢”與此同。〔62〕 程:考量。〔63〕 致:羅致。〔64〕 舉:稱引。〔65〕 伏:順從,信服。〔66〕 靜:或作“諍”,矯正。〔67〕 翹:舉告。〔68〕 沮:沮喪,頹廢。〔69〕 慎靜:謹飭而不妄動。〔70〕 與人:親和他人。〔71〕 知服:知其所當行。〔72〕 廉隅:有稜角,有志氣。〔73〕 錙銖:比喻非常輕微。錙,八兩為錙。銖,一兩的二十四分之一。〔74〕 規為:規度與作為。〔75〕 並立:聚處。〔76〕 相下:以尊位讓友而己處於其下。〔77〕 方:方正。〔78〕 進:進而相從。〔79〕 退:退而相避。〔80〕 孫接:謙遜地待人接物。孫,通“遜”。〔81〕 分散:分散財物救濟窮人。〔82〕 隕穫:指志向有所墜失。隕,墜落。獲,有所割刈。〔83〕 充詘:志滿意得而失去節制。充,或為“統”。〔84〕 慁:汙辱。〔85〕 累:負累。〔86〕 閔:或作“愍”,或作“文”。使…擔憂。〔87〕 命:命名。〔88〕 館之:指提供給養,加以款待。

〔鑑賞〕孔子周遊列國,欲推行其政治主張而不得,晚年回到魯國。本篇大致為孔子自衛返魯之初,應魯哀公之問,而陳述儒者之為儒者十五個方面的品質或行為特徵。“儒行”之篇名,據鄭玄《三禮目錄》說:“名曰‘儒行’者,以其記有道德者所行也。儒之言優也,柔也,能安人,能服人。又儒者濡也,以先王之道能濡其身。”鄭玄認為“儒”一詞之本義就是以先王之道陶冶、教化自身與百姓。本篇在形式上為孔子與哀公之對話記錄,不過,學者一般以為本篇系由後世儒者假託孔子之言而作。近人章太炎1932年在《與吳觀齋書》中,稱許本篇道:“奮厲志行,兼綜儒俠,莫隆於《儒行》。”“《儒行》所列十五儒,大抵倜儻奇偉之士,東漢士風頗近之。”

本篇以魯哀公就儒服發問開始,大概當時人們普遍對儒者有一種偏見,所謂“今眾人之命儒也妄”,甚至“常以儒相詬病”,所以,孔子在此為了澄清人們對儒者的這種偏見,從正面闡述了儒者之為儒者不在於儒服這些外在特徵,而在於儒者自身的品行。文章提出儒者具有十六個方面的優秀品質:

一、 自立。古人做學問與今人不同,“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論語·憲問》)。儒者無論修德,還是求知,都看做純粹是完善自己的事情,而不是以此博得經濟上的利益與政治上的地位,至於其價值能否為當時社會所認可,則是次要的事情。所以,儒者講的自立不是指在政治、經濟上有一定的地位,而是指自身德性與才智的完善。正是基於這樣一種認識,儒者才能時刻表現出那種寵辱不驚、不知不慍的達觀心態。

二、 容貌。指人們在待人接物時所應有的儀態舉止,儒者不僅在小處極謹於禮,即所謂謹小慎微,而在大處又能放得開,舉重若輕,有豪傑之姿。

三、 備豫。儒者雖不畏死,但又極愛其身,故有“君子不立乎巖牆之下”、“亂邦不入,危邦不居”之語,其目的都在於“養其身以有為也”。

四、 近人。儒者之“有為”一般指出仕以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所以,儒者雖居廟堂之上,“先勞而後祿”,而絕無一毫謀私利之心,所以能近人。

五、 特立。孟子所言大丈夫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與此段言儒者之特立,可為互相印證。

六、 剛毅。儒者既可親可近,又不降志辱身,此其剛毅也。

七、 自立。此處言“自立”與第一段不同,大概前者就儒者對待出仕的態度而言,後者則就儒者平日處世的態度而言,要求儒者懷抱忠信仁義以自處於世。

八、 出仕。君子固窮,故能安貧樂道;在長上面前既有自信,又能保持尊嚴,而不逢迎諂媚。

九、 憂思。儒者憂道不憂食,雖處困厄之中,心中所思所憂惟國惟民而已,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為儒者憂思之心的寫照。

十、 寬裕。古人講的寬裕,不是物質上的寬裕,而是精神上的寬裕。因此,本篇強調儒者不論外在物質條件如何,居仕抑或閒處,都能保持一種優遊、自得的心態。《中庸》雲:“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可謂對本篇所言寬裕的最好註腳。

十一、 舉賢援能。儒者一心為國,故能“內稱不闢親,外舉不闢怨”,惟賢能是舉。

十二、 任舉。儒者遇到升官晉爵的機會就推讓,遇到患難勇於犧牲自己。

十三、 特立獨行。儒者在政治清明的時代不低估自己,在動亂的時代也不放棄自己的操守,隨波逐流;不與主張相同的人結為朋黨,也不對主張不同的人加以誹謗。

十四、 規為。儒者以原則決定進退取捨,如政治黑暗,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諸侯,以道為行為規範。

十五、 交友。儒者交友要以志同道合為基礎,相互信任,相互鼓勵,相互幫助,共同前進。

十六、 尊讓。為仁就要做到溫和,善良,恭敬,寬厚,謙遜,推讓。儒者為仁不已,而不以仁者自居。

總之,儒者要具有“不隕穫於貧賤,不充詘於富貴,不慁君王,不累長上,不閔有司”的品質。在上述這些品質中,有許多看上去是相互矛盾的,但儒者能夠在自己的言語和行動中將它們完美地結合起來,這就是儒家主張的“中道”或“中庸”。因此,這種將諸多品質完美地集合於一身,尤其是將那些看上去相矛盾的品質相互協調,一方面是儒者所追求的目標,另一方面,也是身處幾千年文化傳統中的現代讀書人所應該細心體會與學習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