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這兩首詞作為豪放派的代表作,蕩氣迴腸,無人出其左右

作者:由 書中清風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2-02-19

蕩氣迴盪氣迴腸什麼意思

大家都知道,詞的風格在宋朝時期大概分為兩類。也就是豪放與婉約。婉約詞以後我們會講到,今天咱們來談談豪放詞。顧名思義,這類詞讀完會讓讀者有蕩氣迴腸之感。豪放詞通常都是表現殺敵報國或慷慨激昂心緒的熱血詞。在古代有這麼兩個人,他們的風格迥異,但都是豪放派的代表領袖,一直以來,難分高下。他倆就是蘇軾與辛棄疾。那究竟是哪兩首詞成就了他們豪放詞代表人物的地位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這兩首詞作為豪放派的代表作,蕩氣迴腸,無人出其左右

先說說蘇軾吧,有人說他詞和他文人的形象很不搭,這種風格都是將軍才涉獵的。如果這麼想的話,那就錯了,蘇軾雖為文人,但報國之志一般人是無法比擬的。這從他多次被貶還是為朝廷效力就可以看出來。雖然是身在京城之外,但也經常牽掛朝廷。某一天,他外出打獵,偶有所感,寫下了一首詞,被無數文人奉為經典。

《江城子·密州出獵 》

宋-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這兩首詞作為豪放派的代表作,蕩氣迴腸,無人出其左右

這首詞的大概意思是這樣的。今日心情激盪,且看我打獵如何。那就施展下我的萬丈豪情吧。左手要牽著黃色的獵狗,右手託著雄鷹。跟隨我一起打獵的將士們也都穿著威嚴卻不失華麗的貂皮,帶著鮮豔的帽子。我帶著上千人的隊伍縱馬長歌,像風一樣席捲平坦的山崗。滿城的人都出來隨我打獵,為了報答這份心意,看我如何射殺猛虎。就像當年的孫權一樣風姿絕世。我雖然有些微醺,但胸襟卻彷彿更加開闊,像火一樣燃燒。即便兩鬢斑白如霜也又怎麼樣。到底什麼時候當今聖上會派人通知我,就像當年漢文帝派遣馮唐去赦免魏尚的罪呢。如果真有那麼一天,我一定用盡我平生的力氣,將那雕弓拉滿,就像月一樣圓。拿著弓箭朝著西北眺望,殺盡敵國的軍隊。

這兩首詞作為豪放派的代表作,蕩氣迴腸,無人出其左右

全詞基調慷慨激昂,從字面意思就可看出作者強烈的報國心情。上闕前五句,表面寫的是作者打獵已經做好了一切準備。實際上是一語雙關,作者將打獵當做戰場。作者渴望能與西夏軍隊酣暢淋漓的大戰一場,以報國恩,將士們衣著整齊,騎著馬就像風一樣征服九山八海般暢快。上千的軍隊在平坦的山崗飛馳,想想就熱血沸騰。六七八句,為了報答大家的打獵相隨,作者決定殺虎。這裡用了一個典故,作者把自己比作孫權,希望能像他一樣征戰沙場。孫權十八便為江東之主,英雄蓋世。難怪作者心生敬佩。同時也表達了作者的豪情已經上升到一定程度,豪放色彩進一步升溫。

這兩首詞作為豪放派的代表作,蕩氣迴腸,無人出其左右

下闋前五句,則更是雄渾莫名。作者喝著烈酒,騎著烈馬,即便雙鬢已敗也阻擋不住那份豪情。接下來運用第二個典故,漢文帝派遣馮唐赦免魏尚。作者當時是貶謫之身,但心憂天下,渴望聖上原諒赦免自己。好讓自己馳騁沙場,誅盡敵寇。最後三句,是全詞的詞眼。也能看出作者的焦急之心,已經迫不及待想要與西夏人交兵。將弓箭拉的如月般無缺,射盡敵軍。到這裡的情緒已經上升到最高點。全詞表達了蘇軾縱酒打獵時,卻心繫國家的愛國之心。也同時能看出他為了殺敵,寧願棄文從武,血濺三尺的豪情。

這兩首詞作為豪放派的代表作,蕩氣迴腸,無人出其左右

接下來說說辛棄疾。我私以為蘇軾的詞渾厚豪放,萬夫莫開,就像是一把霸氣的刀。辛棄疾的詞給我的感覺就像溫軟如玉的劍一樣,平時綻放慵懶光華,但一旦出鞘,則殺意清寒。所以沒在我的心裡,蘇軾是詞中刀皇,辛棄疾是詞中劍帝。那年,作者從前線退下,重歸清閒,某一夜的夢裡,似乎又回到當初。第二天,他將夢境記錄下來,就是接下來的這首詞。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宋-辛棄疾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這兩首詞作為豪放派的代表作,蕩氣迴腸,無人出其左右

從戰場歸來的我,如今無所事事。那些年的寒光鐵衣,出生入死。那些年的肆意衝殺,殺上九天,實在讓人難忘。昨天又一次喝醉,在夢裡,我又回到了當年。挑著燈,看著並擦拭著寶劍。那凜凜寒光有朝一日誓要殺盡敵手。夢中看見了當年的所有營寨。到了吃飯的時間,就令人吹號,將烤牛肉分發給部下。隊裡的兄弟又精通音律的,就為大家表演北疆的節目。似乎又回到了秋天,在戰場上操練兵馬。戰馬像劉備的的盧一樣迅速。開弓的將士們射出的弓箭就像雷龍一般飛了出去,聲音震耳欲聾。夢醒了,我當初那一心報國的志願,想要為國家收復失地的大業。得到那福恩後代的美名,如今卻再也無法實現了,如今已長出白髮,再也無力征戰。

上闕作者按照的是宏觀的角度。夢裡看著過往的一切,看劍,連營,分炙,絃聲,點兵。作者從各個角度向我們介紹當年的軍旅生涯,美好而又條件艱苦。但只要是為了報國,將士們也雖死無怨。八百,五十,作者運用量詞表達了軍隊將士的豪情。有肉一起吃,有樂一起聽。吃飯,娛樂,睡覺,訓練。這一套介紹下來,有多少讀者與作者產生了共鳴。本是美好的畫面,奈何已經過去。

這兩首詞作為豪放派的代表作,蕩氣迴腸,無人出其左右

下闋作者運用微觀的高超寫法,將訓練日常向我們展現而出,給人的感覺,畫面彷彿就在眼前。戰士的馬快的像的盧,弓箭射出如驚龍。管中窺豹可以看出幾千人一起訓練那該是何等的壯觀,震耳欲聾已經是輕的了,有可能真的會聾。戰士們一馬當先,帶起滾滾黃土,弓箭聲如霹靂,殺氣沖天。這就是辛棄疾寫詞的特點,他不會直接寫出來,而是讓人自己品味。所以說,蘇軾豪放在主觀,辛棄疾豪放在客觀。與蘇軾比起來,辛棄疾無疑要細膩的多,也要豐滿的多。就像沙場上的蘭陵王-高長恭。有一股溫柔的鐵血之意。

總之,無論是蘇軾還是辛棄疾,他們都是豪放派的領軍人物。一個一生多次被貶,人生閱歷豐富;一個從屍山血海殺出來的,卻又文采斐然;一個渾厚如刀,一個鋒銳如劍。每一個都是無法複製的奇蹟。但鐵血漢子也有柔情的一面。例如蘇軾的十年生死兩茫茫;辛棄疾的眾裡尋他千百度。如今他們雖然已經不在了,但他們的風骨與氣質依然在詞中可以細細品味。因為他們為詞注入了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