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心理學:如何從精神上徹底“摧毀”一個人?有兩種方法可以試試

作者:由 第一心理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2-02-19

忍饑受餓怎麼讀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所謂殺人誅心,指的是要抹殺某些人的肉體,不如揭露、譴責這個人的動機、思想和用心。因此,想要徹底的“毀掉”一個人,比起傷害其肉體,傷害其精神更為有效。

精神是一箇中性詞語,英文寫作Spirit,精神可以大致分為兩種

,一種是至剛至柔,積極向上的至善精神,另外一種是至強至陰、冷漠陰鬱的至惡精神。前一種精神為感化之意,後一種精神則更多的體現出了教化之意。

就像我們在生活中,只有拔出蛀牙,才能夠種植一口好牙,而牙是人體最堅硬、咬合力最強的部位,就像是惡見邪見根植於人類的精神一般。

心理學:如何從精神上徹底“摧毀”一個人?有兩種方法可以試試

精神打擊長被用於戰爭時期的戰場,以及刑訊方面,甚至在一些生活中的場合,也能夠發洩一些殺人誅心的行為。

要從“精神”層面徹底摧毀一個人,空間隔絕以及絕對排斥是至關重要的關鍵所在。

第一:空間隔絕

空間隔絕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物理隔絕以及精神隔絕。

物理隔絕的概念相對簡單,通常來講就是透過製造長時間的空間上的隔絕,使個體產生孤獨感並深陷其中,最經典且有效的物理隔絕方式就是關禁閉(Isolation)。

心理學:如何從精神上徹底“摧毀”一個人?有兩種方法可以試試

當個體迫切斷與社會上的一切聯絡超過120個小時,也就是5天以上,就能夠明顯地觀察到個體的心理產生失調,甚至會導致個體的語言認知能力直線下降。

即使結束對個體的空間隔絕,其對個體產生的影響也不會輕易褪去,而個體有很大機率會患上心理疾病。

除此之外,還會導致個體會對重新接觸到的事物產生巨大的依賴,心理學家稱之為“依戀戰損”。

著名心理學家喬納森(Johnson)在試驗和觀察總結後,首次得到了“依戀損傷(attachment injury)”的概念。

喬納森指出,在一段親密關係當中,任何一方被破壞,或者是任何一方達不到另一方的期許,就會在另一方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傷害,因此,就產生了“依戀損傷”。

心理學:如何從精神上徹底“摧毀”一個人?有兩種方法可以試試

個體在童年時期與父母之間的關係,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這個人的依戀型別與情況,因此,個體的依戀型別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經典影視作品《肖申克的救贖》中,男主角安迪遭遇禁閉之後,就算是看到曾經看守他的侍衛,

他都覺得對方是自己的就行,這就是受到了空間隔絕的巨大影響。而這種空間隔絕,在刑訊的時候會產生更顯著的效果。

當一個人處於一種與外界完全隔離,對時間沒有正確認知,也無法透過與外界的資訊交換正確地定位自己的時候,這個人的心理機制就會喪失作用,在這個過程中,個體的自我認知會產生偏差,自我認同感也會逐漸消失。

心理學:如何從精神上徹底“摧毀”一個人?有兩種方法可以試試

這樣就解釋了為什麼有些性格開朗的人,在遭受到痛苦的經歷後,就是完全變了一個人。

第二是精神隔絕,簡單來講,精神隔絕就是你認為茫茫人海當中沒有一個人懂你,無論你說什麼,都沒有人能夠給你正確和有效的反饋。

精神隔絕比起物理隔絕具有更強的傷害性,因為人類需要在交往中得到反饋,需要得到他人的認可。

長期遭受精神隔絕的人會產生強烈的無助和不安感,久而久之會形成嚴重的精神疾病,且無法輕易擺脫。

心理學:如何從精神上徹底“摧毀”一個人?有兩種方法可以試試

精神病人與普通人最大的不同就在於,他們的價值觀是不被常人所接受的,即使他們手中掌握的才是真理。

第二:絕對排斥

人類是身體和精神一體的動物,透過對個體身體的傷害,能夠達到對其意志力的目的,是刑訊逼供最常用的方式,

就像我們在諜戰劇中看到的嚴刑拷打,當個體承受巨大的身體傷害時,求生的本能會超過其他任何的需求,包括對於自尊的需求。

法國著名哲學家笛卡爾提出人類的六種原始情緒的概念,也就是驚訝、愛、恨、慾望、歡樂以及悲傷。人類的全部情緒都是由這六種原始情緒組成的複合情緒。

心理學:如何從精神上徹底“摧毀”一個人?有兩種方法可以試試

絕對排斥,指的就是從身體到心理的完全被排斥,不會產生任何情緒

,在生活中像一個沒有靈魂的提線木偶。如果能夠使某人被動的陷入絕對排斥的情況下,就能夠徹底“毀掉”他。

但是正如尼采所說的那樣:“當你在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正在凝視你。”不要做凝視深淵的人。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編輯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