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何以為家》,震撼心靈的少年原來是真的在演繹自己

作者:由 燚藝yi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4-22

何以為家經典圖片

生活在和平地方的人不知道戰亂的苦。同樣的年齡,或許經歷就是天壤之別。記憶中有一張經典的圖片,右手還在彈著吉他,左手卻要拿起槍。一張圖,拼接的是兩種人生。

《何以為家》,震撼心靈的少年原來是真的在演繹自己

同樣的年齡,身處和平地方,可以肆意享受著父母的愛,彈奏令人愉快的吉他,而身處戰亂的地方,只能肆意的接受不安與恐慌的洗禮,拿起手中的武器保護弱小的自己。

這樣“家”這個字,就被賦予了不同的內涵,它可能不是簡單的有個屋子可以遮風擋雨。家裡的父母的有是怎樣的?一部最近大家熱議的《何以為家》帶你走進一個你所不接觸的時間。

我告了我的父母

“我要告我的父母,他們對我不好”這可能是很多人從小都想過的事情,但很少有人去做。然而12歲的贊恩真的去起訴控告自己的父母,因為他的父母生下了他,卻沒有能夠好好的撫養他 。

《何以為家》,震撼心靈的少年原來是真的在演繹自己

影片在開始的時候,有問贊恩多少歲了,但是沒有人能告訴法官。贊恩的律師說根據醫院的測骨齡贊恩應該大概12歲。沒有人能告訴法官是因為,贊恩是一個黑戶。《何以為家》用12歲男孩的眼光去講述了生活在黎巴嫩的敘利亞難民的全景式呈現。

贊恩的父母生活在這裡,但是他們都沒有戶口,沒有可以證明他們身份的東西,同樣他們的孩子也沒有可以證明自己的東西。他們無法離開,卻也無法在這裡享受應有的權利。他們的孩子可以因為貧窮進監獄,他們可以因為貧窮把孩子嫁個年齡差很多的人。

災難聚集地悲傷的事情不止一個

贊恩的妹妹有了生育能力,無論他怎麼想幫妹妹藏住這件事,都不及父母。父母不顧孩子的意願將女兒嫁給了贊恩打工的小賣鋪的老闆,然而因為未成年懷孕又沒有很好的保護一屍兩命沒有了。昔日最燦爛的笑容卻早早被時光滯留在花季。

《何以為家》,震撼心靈的少年原來是真的在演繹自己

贊恩離家出走,遇到了一個衣索比亞黑人單身母親,為了在這裡生活她拼命的打工攢下留下來的假身份證,雖然她善心的收留的贊恩,然而一次偶然的出去卻再也不能回來。沒有戶口的外鄉人被發現只能進監獄。

《何以為家》,震撼心靈的少年原來是真的在演繹自己

獨自留下贊恩和單身母親兒子,贊恩只好去找認識的人,在路上他遇到一個敘利亞小女孩,她是從逃到這裡來的,而敘利亞的動盪,使得大量的難民湧進了黎巴嫩。然而黎巴嫩的生活並不能讓誰可以安穩過下來,小女孩還要繼續去下一個城市漂泊。

《何以為家》,震撼心靈的少年原來是真的在演繹自己

悲傷的故事總是聚集在一起,你以為你是最慘的,但是還有多少個人也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戰亂帶來的是家破人亡,帶來的是承受這個年齡不該有的成熟。

這不是紀錄片但是確實紀實的

該片於2018年5月17日在戛納電影節首映。在2019年4月29日在中國內地上映。眾所周知,不是商業大片想要被引進,那麼你要能帶來足夠的震撼。《何以為家》帶來的是對父母,對和平與戰亂的思考。

《何以為家》的導演把這部作品定義為紀錄片和小說之間。雖然不是商業大片,但是從孩子的角度去看戰亂與難民的這件事令人震驚,也令人深思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贊恩的父母非常的不富裕,又非常多的孩子,贊恩作為最大的孩子總是要照顧下面的弟弟妹妹們,生活以及如此艱辛,但是父母從未停止過造人行動。

《何以為家》,震撼心靈的少年原來是真的在演繹自己

贊恩因為妹妹被賣掉逃離了家庭,卻在新的城市見證了一個有一個貧困但是一直在努力生活的難民。沒有人不希望自己有一個安心的家,但是他們無處可據,他們隨時可能被驅逐。這部作品最大的反差在於一個聰明而又帥氣的孩子,經歷了一系列苦難卻儘可能的努力想著各種辦法活著。贊恩嘴裡是各種髒話,但是他卻是正直而嚮往學習的。他不知道什麼是法律的,但是有著自己最直觀的好惡。所以當知道妹妹死了,他捅了他覺得做錯的人。

《何以為家》,震撼心靈的少年原來是真的在演繹自己

何曾有人想到這部作品的演員是真實的難民,他們就是把自己的生活演繹出來,最真實的東西,他們是在紀實自己。日復一日的貧民窟生活,只不過從只有自己知道,到被大家看到。男主角贊恩和電影裡的實際背景一樣,唯一的區別是他的父母很愛他。因為這部電影,他們一家搬到了和平的地方,而他也可以上學了。

悲劇不會停止,但是可以減少

一個贊恩去到了和平的地方,還有很多贊恩渴望和平。

一個家庭明白孩子不是生而不養的,但是還有很多家庭不知道。

一個觀眾瞭解到這部作品被震撼,但是還有更多的人不知道,不瞭解這部作品所帶來的震撼。

這部作品只是講述一個這個世界正在發生的事情,我們能改變的很少。但是內心被觸動後,或許你開始珍惜和平,或許你開始關注你的孩子,或許你開始為你未來的孩子而奮鬥。悲劇不會停止,但是我們可以減少悲劇的發生。

重新定義心中“家”,不要何以為家,而要構建真正的“家”。

注:圖片皆來自網路,如有不妥,聯絡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