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學會和自己的負面想法保持距離

作者:由 澎湃新聞客戶端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5-16

念頭和想法一樣嗎

在諮詢中,常常會碰到一些打電話焦慮的來訪者。

比如小A,是一家線下教育機構的年輕英語老師,正在帶一個初一英語的6人小班。公司規定,在教到一半的時候,要給每一個孩子的家長打一個電話,講講孩子學習的情況。

這個工作小A拖了一週又一週,一個月過去了,她還是沒有給家長打電話。

我們拖延某件事,常常是因為做這件事對我們來說,有不好的感受,比如焦慮、恐懼或者煩躁、感覺困難、痛苦。

對於小A而言,給家長打電話會讓她感覺焦慮和緊張。

學會和自己的負面想法保持距離

我問她:對於打電話這事,你會想到什麼?大腦裡有哪一些想法?

她說:我給家長打電話,我會感覺緊張,然後我的講話語速會比較快,語音語調會有變化,家長聽到了,就會想:這個老師也太沒有經驗了,這個老師到底行不行啊?這個老師太沒有自信了!

她擔憂:如果講兩句了,沒法可講了,怎麼辦?這太尷尬了。

除此之外,小A還擔心:如果在辦公室打電話,同事們都會聽到我講電話了,他們會想,怎麼這樣和家長講話,這個話講錯了,不該這樣講啊!

看得出來,小A對打電話這事很焦慮,有很多消極、負面的想法。

在心理諮詢中,無論是打電話焦慮還是接電話焦慮,其實都是屬於社交焦慮的一種。

而社交焦慮的本質是:擔心別人對自己有負面的評價。或者說對他人負面評價的焦慮。

這樣的焦慮,在我們中國其實是非常普遍的。

畢竟,在過去的二三十年,我們的家庭教育中,大多還是以批評、打擊、否定孩子為主。

而我們的文化也是集體主義的文化,要合群,要和大家保持一致,過度在意他人的眼光,生怕自己的“異常”引發他人的議論。

因此,我們的文化和教育常常灌輸給我們的聲音是諸如此類的:你要不要臉,害不害臊啊?你這樣,爸媽太沒有面子了?你知道別人會怎麼說你嗎?你看,別人都在看著你呢?

如果你也有社交焦慮或者打電話焦慮,你可以問問自己,你大腦中關於這件事會有哪一些自動的想法。

我猜,大多都是前文提到的那些負面想法。

享譽國際的接納承諾療法培訓師路斯·哈里斯在《幸福的陷阱》一書寫道,我們的大腦是愛講故事的大腦。

大腦是一臺永不知疲倦的想法制造機,一刻不停地運作,它製造出的想法80%都是消極的。

這個其實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是,我們會受這些想法的控制,然後導致行動受到影響。

就像案例中的小A,她因為自己對於打電話的負面想法,而拖延了工作,又因為拖延產生更多的焦慮和痛苦。

學會和自己的負面想法保持距離

怎麼解決由於負面想法太多而導致的行動錯誤或行動癱瘓的問題呢?

1、接納你的負面想法和念頭,不要與之纏鬥。

很多人會說,我要用積極的想法排除或者替換掉大腦中的那些負面想法和念頭,比如當大腦出現“你不行”的聲音時,不斷告訴自己“你行的,你可以的”,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這樣的方法是會有效,但是非常短暫,一會你可能會發現負面的想法又控制住了你,而且這樣的對抗其實是很消耗能量的一件事。

你真正需要的是去接納大腦中的那些負面的聲音,對其保持正念,如其所說地接納而不對抗。對抗其實是另一種關注,你越對抗,負面的聲音就會因你的過度關注叫得更大聲。

那些消極的想法會在我們的頭腦中來來去去,不死不滅,不要浪費時間去消除它們,而是試著敞開心胸接納它們,仍由它們自生自滅。

試著學會把它們當成窗外車水馬龍的背景音。

2、區分事實和想象,學會和自己的負面想法保持距離,學會從負面想法中脫鉤。

你可以想象自己就是一條魚,那些負面的想法就是魚鉤,一旦你上鉤,你就被它控制了。

我們的想象很多時候並不是事實。就像小A覺得自己打電話會有同事豎著耳朵聽,並會給出負面評價一樣,事實上,同事們都很忙,大家都只是顧著完成自己手頭上的工作,又有多少關注時間會在她身上呢?

社交焦慮或者電話焦慮的人內心中一方面是自卑的不夠自信的,一方面其實又是自戀自我中心的,以為別人會關注自己的一舉一動,可事實並非如此。

他們需要學會區分大腦中的哪些想法僅僅是自己的想法和想象,並非事實,不要不加選擇地去認同它們。

就像一個人站在河岸邊,看著對岸的另一個自己一樣,保持一種理智的距離

很多人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因為他們總是認為自己的想法等同於事實。

學會和自己的負面想法保持距離

3、選擇去關注那些真正對你的現在和未來有益的想法、念頭,並據此採取正確的行動。

很多時候,我們的大腦不僅僅只有消極的想法,也會有一些積極的想法。就像小A關於打電話這件事,她的大腦中也存在這樣積極的想法:儘管去打,同事們其實並不會關注到你。

她需要去關注那些積極的想法,然後清楚地知道,哪一些積極的想法對自己的目標,對自己的未來會更有幫助,然後據此做出積極的選擇。

針對小A擔心自己給家長打電話語速語調會奇怪,會沒有話說導致尷尬等擔憂,我們一起設計了一份打電話的話術,比如開頭要怎麼說,中間則講每一個孩子的學習情況、特點或者需要提高、改進的地方,最後結尾怎麼說。

她先獨自練習幾遍,然後就行動起來,拿起電話打給一位家長。

很多人會說如果有一些想法它是真的,是對的,怎麼辦?

其實我們的想法對與不對並不重要。

我有一個來訪者小B,是個年輕的喜劇演員。最近她加入一個新公司,劇團裡的同事們個個都很有才華,寫出的段子很多都很搞笑,她大腦中的想法經常是:“我寫的段子都沒有大家寫的好笑,我沒有別人那麼有才華和天賦。”

她說這個想法就是對的,是個事實,所以她演出的場次才會比同事們少。

當小B被這些負面的想法控制住的時候,她不想思考,不想創作,甚至不想排練,整個人的行動都變得很消極。

我們可以想象,如果她一直以這樣的行為生活下去,對她的職業發展沒有好處,她自己也很清楚,最後可能會因消極怠工被公司辭退。

小B的大腦中,除了消極的念頭,同時也有積極的念頭:“我如果多寫多學習,不斷努力,我會做的越來越好。”

她需要選擇關注這個積極的想法,並據此行動,因為這個想法對於她的未來和目標是更有益處的,可以幫助她靠近自己想要的生活。

沒有人可以一直保持積極的想法和行動,保持時刻走在對的路上,但是如果當我們的想法和行動偏離自己的目標時,當我們走錯路了,可以藉由覺察和調整自己的選擇,讓自己更早一些迴歸正確的道路,那就是一種極大的進步與智慧。

只要持續這麼做,無論目標有多遠,道路有多曲折,終有一天,我們可以到達夢想的世界。

今日互動

在生活中,其實很多人都有電話焦慮或者恐懼,只要不影響生活,其實都不是問題。你與人交流時,是更喜歡打電話還是發文字呢?你有社交焦慮嗎?歡迎與我分享。

檢視我的更多原創文章可以點選選單欄中的文章目錄

豆瓣、頭條、知乎:meiya

人大應用心理學碩士,二級心理諮詢師,7年心理諮詢經驗,

個案累積超過3000+小時,已出版《慢慢來,一切都來得及》

《認識你真好》等多部暢銷作品

預約諮詢&約稿請發郵件到:luohaiying86@163。com

或新增我的工作微信:meiyang86(新增時請註明理由)

原標題:《學會和自己的負面想法保持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