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古代孟子是如何來結交摯友,廣交益友的呢?

作者:由 娛樂周邊秀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6-02

什麼叫天下之友

孟子對萬章說:“在一鄉之中最善良計程車人,這個人能夠與一鄉之中的善良之士為友;在一國之中最善良計程車人,這個人能與一國之中的善良之士為友;人間最善良計程車人,這個人能與人間的善良之士為友。認為與人間的善良之士結交為友還不夠,再進而探究學習古時之人。誦讀古人之詩,閱讀古人之書,卻不知那個人的品德,怎麼能行呢?因此要探究那個人當時的言行。這才是善於交友的做法。”

古代孟子是如何來結交摯友,廣交益友的呢?

交友以賢德,而不以功名富貴,不是為了“互利互惠”。所結交的人是否真朋友,不是在“同甘”的時候,而是在“共苦”的時候;朋友之間,“我”有“甘”,一定要與朋友“同甘”;朋友有“苦”,一定要與朋友“共苦”。所謂交友以賢德,也就是孔子所說的“無友不如己者”,這是“見賢思齊”、“以友輔仁”之道。可是,如果自身不賢德,就不可能得到真朋友。自身不賢德,即使有人前來與之結交為友,所來之人也不可能是君子,而是狐朋狗友之類、爭名逐利之徒、陰險狡詐之人,無益於己,有害於人。

既然“無友不如己者”,那麼,善良計程車人所結交的朋友,必然是更善良之士。所以,在一個鄉里最善良的人士,應該有這一個鄉里的善良之士願意與之結交為朋友;在一個國家裡最善良的人士,應該有一國之中的善良之士願意與之結交為朋友;在天地之間的人類社會最善良的人士,應該有人類社會善良之士願意與之結交為朋友。如果不善,來結交的不會是真朋友;如果善良不夠高,來結交的善良之士就不會太多。善良而達到天下最高,自然會有天下的善良之士願意來結交為友。然而,君子修養善性並非為了得到善士為友,而有善性修養之士可以得到善良之士為友;善良之士,並非能夠得到所有人為友,因為善良之人能夠肯定其善良,邪惡之人雖然未必否定其善良,卻會有可能因為自身的利害而把善士當作仇敵。

古代孟子是如何來結交摯友,廣交益友的呢?

以上所說,是從自身修養而言,自身修養越高,也就會得到越多的善士為友。接下來則是從“交友”而言,其實仍然是自身修養的問題,只不過是換了角度而已。能結交“一鄉之善士”為友,然後能成為“一鄉之善士”;能結交“一國之善士”為友,然後能成為“一國之善士”;能結交“天下之善士”,然後能成為“天下之善士”。所謂“天下之善士”,所指的是當時人間的最善良之人,也可謂德行最高之人,可是,是不是成為“天下之善士”就止步不前了呢?大家都知到“學無止境”,須知,善也無止境,修養也無止境,須知人外終有人、山外終有山、天外終有天。

古代孟子是如何來結交摯友,廣交益友的呢?

“天下之善士”,不滿足於自身的修養,於是,進而學習歷史上的聖賢君子。要與“一鄉之善士”、“一國之善士”、“天下之善士”交友而學,都可以直接見到、聽到,而歷史上的聖賢君子卻不能直接見到、聽到,惟有透過“頌其詩,讀其書”的方式,學習往聖先賢,修養自身。無論是“頌其詩”,還是“讀其書”,都是往聖先賢之言,這叫做“觀其言”。雖然孔子說“不以人廢言”,但是,孔子也說過“不以言取人”,所以,只聽一個人所說的話,難以辨別其善惡,必須要“知其人”。所謂“知其人”,指的是要知曉一個人的品德如何,如何知曉他的品德如何呢?要“論其世”。所謂“論其世”,知的是探究其人當時的言行。為何不說探究他的心性呢?因為他人的心性無法直接看到,只有透過他當時的言行來看。

古代孟子是如何來結交摯友,廣交益友的呢?

所謂“尚友”,“是能進其取友之道”,換句話說,就是“上好的交友正道”。因為君子“以友輔仁”,因此,交友必須以德為先。一個人要提高修養, 也要與歷史上的善士為友,嚮往聖先賢學習。必須避免的是,交友修德是向上的,仁民愛物是向下的。

以上文章出自於百家號作者走在歷史的路中,本人十分致力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也謝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援與厚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