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圓明兩度昆明劫,鶴化千年未忍歸”,民國詞中的圓明園映象

作者:由 北京印跡inBeijing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6-23

豈知灞陵夜獵,猶是舊時將軍;咸陽布衣,非獨思歸王子

自1860年至1900年,圓明園兩次遭受入侵外敵的毀壞。歷盡劫難的圓明園,在民國時期,成了民國詞人文學創作的表現題材。民國詞人將自己遊覽圓明園時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運用多種藝術手法加以表現。這些呈現在民國詞中的圓明園映象,體現了民國詞人對歷史與社會變遷的關注,豐富了詞的情感內涵,具有重要的詞史意義。

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近這座萬園之園湮滅之初,從民國學者的詩詞中感受那無盡的痛惜和更多的思考。

“圓明兩度昆明劫,鶴化千年未忍歸”,民國詞中的圓明園映象

攝影丨yifei-wong,圖片來源:unsplash網站

咸豐十年(1860)8月,英法聯軍攻入北京。10月6日,佔領圓明園。次日起,入侵官兵實施瘋狂的搶劫和破壞。為迫使清政府儘快接受議和條件,英國公使額爾金、英軍統帥格蘭特以清政府曾將英法被俘人員囚禁在圓明園為藉口,命令米啟爾中將於10月18日率領侵略軍三千五百餘人直趨圓明園,縱火焚燒。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圓明園再次遭毀壞。清亡後,圓明園幾乎淪為一片廢墟。

在1860年10月18日圓明園被英法聯軍劫掠、焚燬後,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給一位巴特勒上尉寫了一封信。信中譴責了英法聯軍的這一強盜行徑。今天,這封信已經走進中國中學生的《語文》課本。

當然,針對圓明園所遭遇的這些劫難,中國的文人學者也同樣表示關注與憤慨。如李大釗(1889-1927)於1913年11月1日在《言治》當年第6期上曾發表《圓明園故址》詩兩首。

//

《圓明園故址》詩兩首

李大釗

其一:

圓明兩度昆明劫,

鶴化千年未忍歸。

一曲悲笳吹不盡,

殘灰猶共晚煙飛。

其二:

玉闕瓊樓委碧埃,

獸蹄鳥跡走荒苔。

殘碑沒盡宮人老,

空向蒿萊撥劫灰。

//

與雨果等外國作家不同的是,民國文人學者對外敵毀壞圓明園的憤慨之情,大多是在實地遊覽了圓明園遺址之後透過詩詞作品來表達的。上引李大釗一詩,便有作者自序交代其創作背景:

夕陽影裡,笳鼓聲中,同友人陟高岡,望圓明園故址,只餘破壁頹垣,殘峙於荒煙蔓草間,欷歔憑弔,感慨系之。”

檢閱民國時期文人學者的詩詞作品,不難發現,像李大釗這樣將目光聚焦這歷盡劫難的圓明園者,為數不少。他們在作品中,或描述自己的所見所聞,或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感。於是,在民國詩詞中便呈現出一幅幅各具特色的圓明園映象。

“圓明兩度昆明劫,鶴化千年未忍歸”,民國詞中的圓明園映象

攝影丨yifei-wong,圖片來源:unsplash網站

01 雕欄玉砌今不在,已是朱顏改

//

《卜算子》

王桐齡

殿址埋荒草,

牆根浸綠苔。

傷心滿目是蒿萊,

瓦礫亂成堆。

幾度鑾輿過,

曾經帝后來。

翠華一去不曾回,

空餘野花開。

//

民國詞人以圓明園為表現題材的詞作,就其創作背景看,與李大釗《圓明園故址》詩歌一樣,是在他們親身遊覽圓明園之後所作。據詞序“遊圓明園故址”可知,此詞是詞人遊圓明園故址後所寫。寫作時間為1930年。當時,王桐齡已離開政界而投身北京的高校任教授。此時離1860年英法聯軍第一次毀壞圓明園已有70年,離1900年的庚子之亂已有30年的時光。

詞從眼前景寫起,“殿址”、“牆根”指被毀後的圓明園。這些曾經作為圓明園建築的一部分,如今被“荒草”所埋,被“綠苔”所浸。如此開篇,緊扣詞序所表達的創作意圖。如果說,這兩句是採用特寫鏡頭的表現手法的話,接下來的兩句,則是採用全景的方式來表現眼前圓明園遺址的景象:一眼望去,所見的只是滿地叢生“蒿萊”和雜亂成堆的“瓦礫”,並以“傷心”兩字領起,充分表現了其面對遺址時的心情。

在描寫了眼前之景後,詞人便轉入憶往事的環節。下闋開頭兩句,便是詞人遙想昔日圓明園曾經有過的熱鬧與輝煌:“幾度鑾輿過,曾經帝后來”。這份熱鬧與輝煌來自清朝幾任帝王與圓明園的關係。

圓明園始建於1709年(康熙48年) ,最初是康熙皇帝賜給皇四子胤禛的。1744年雍正即位後,拓展原賜園,並在園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內閣、六部、軍機處諸值房,御以“避喧聽政”。此後,乾隆、嘉慶、道光,直至咸豐,清朝的帝王與皇室都前往圓明園。乾隆年間,每年的元宵節和中秋節前後,皇帝除了頻頻宴會之外,還要在圓明園內舉辦一系列的煙火、燈戲活動。圓明園中另一舉園同慶之事,就是皇帝大壽之慶。如乾隆五十五年(1790) ,為慶祝乾隆帝八十壽辰,在生日前夕,京城裡的鮮豔裝飾物已經從北京的西直門開始佈置,沿著所有通往圓明園大門的道路,延伸出去,直到圓明園大門口。之後,清朝帝國開始走向下坡。乾隆之後的兩位繼承人嘉慶和道光都飽受內部不穩和外來威脅之苦,無可避免地為豪華而歡愉的宮苑生活蒙上了一層陰影。

咸豐十年後,圓明園遭受外敵毀壞,於是便“翠華一去不曾回”。“翠華”,本指天子儀仗中以翠羽為飾的旗幟或車蓋。如《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 “建翠華之旗,樹靈鼉之鼓。”李善注: “翠華,以翠羽為葆也。”後喻指御車或帝王。如唐陳鴻《長恨歌傳》: “潼關不守,翠華南幸。”白居易《長恨歌》: “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餘里。”曾經的繁華,如今煙消雲散。“翠華一去不曾回”,將歷史與現實連貫在一起,與前面兩句工整的對仗句所表現的昔日皇帝與皇后光臨此園的熱鬧與威嚴場面,形成強烈對比。最後一句“空餘野花開”,又回到眼前景象,既是對前一句“翠華一去不曾回”的展開,也與全詞起首所寫之景遙想呼應。至此,詞人遊園時的所思所感,在今昔對比中自然地表現出來。

至於圓明園為何從昔日的“幾度鑾輿過,曾經帝后來”,到今天的“翠華一去不曾回,空餘野花開”的原因,詞人並沒有涉及,而是留給讀者一片空白,由讀者自己去思考。

“圓明兩度昆明劫,鶴化千年未忍歸”,民國詞中的圓明園映象

攝影丨yifei-wong,圖片來源:unsplash網站

02 教人爭不恨,一回眺望一牽腸

//

《臨江仙》( 二首)

顧隨

其一:

眼看重陽又過,難教風日晴和。

晚蟬聲咽抱涼柯。

長天飛雁去,人世奈秋何。

落落眼中吾土,漫漫腳下荒坡。

登臨還見舊山河。

秋高溪水瘦,人少夕陽多。

其二:

散步閒扶短杖,正襟危坐高岡。

一回眺望一牽腸。

數間新草舍,幾段舊宮牆。

何處雞聲斷續,無邊夕照輝煌。

亂山衰草下牛羊。

教人爭不恨,故國太荒涼。

//

1929 年10 月,顧隨從天津女子師範學校調至燕京大學,在國文系任詩選、詞選等課程的教學工作。期間,他遊覽了圓明園故址。並創作了《臨江仙·遊圓明園》二首。

其一,根據首句可知,該詞作於那一年的重陽之後,天氣正與如今相似。“蟬聲”“涼柯”“飛雁”“荒坡”“夕陽”,詞人以一系列詞彙傳遞秋天悲涼色彩的意象,來表現其“登臨還見舊山河”,即遊覽圓明園遺址的心理感受。

相對於第一首,詞人在第二首詞中所表現的情感更加濃烈。詞人以“數間新草舍”與“幾段舊宮牆”作強烈對比,來揭示其“一回眺望一牽腸”的原因,“舊宮牆”即是圓明園故址上殘存的舊物。與這舊宮牆相應的是“亂山衰草下牛羊”的景象。這句詞句,讓人聯想到唐代詩人沈彬《塞下三首》中的詩句:“塞葉聲悲秋欲霜,寒山數點下牛羊”。在鬱鬱蔥蔥的夏天,牛羊隱於樹木豐草之下,是看不見的。而到了秋天,草木凋零,牛羊顯現。因此,這一句,詞人透過自然環境的變化,寫出了內心情緒的變化,並導向詞尾的強烈感慨:“教人爭不恨,故國太荒涼”。

“圓明兩度昆明劫,鶴化千年未忍歸”,民國詞中的圓明園映象

攝影丨yekaterina,圖片來源:unsplash網站

03 烈紅十里,爛紅纓正被風吹起

//

《賀新郎》

顧隨

多少蕭閒意

廢園中、葦塘蕭瑟

鳥聲細碎

微雨輕風都過了

頭上青天如泥

這些事、閒人料理

見說南山曾射虎

算灞陵未短英雄氣

千載下,有誰繼

我如引火燒枯葦

想霎時、飛煙萬丈,烈紅十里

眾鳥紛紛飛散去

火舌直騰空際

製造得、無邊歡喜

驀地回頭高岡上

爛紅纓正被風吹起

槍矗在,斜陽裡

//

除了《臨江仙·遊圓明園》二首外,顧隨還有一首以圓明園為表現物件的《賀新郎》詞,也作於同時。

詞人在詞序中寫道:“秋來寄居西郊,時時散步圓明園廢墟中,蘆葦蕭瑟,彌望皆是,傍晚有人持長矛立高岡上,意其邏者也。”這裡說“秋來”,與《臨江仙》二首中的“眼看重陽又過”等時間背景相同。不過在表現內容上,與《臨江仙》詞則又同中有異。不同之處是,這首詞是詞人有感於一位為圓明園巡邏者而寫。因此,詞中對圓明園淪為廢墟的原因作了較為深刻的反思。當然,這一反思,詞人是借用歷史典故來表達的:“見說南山曾射虎,算灞陵未短英雄氣。”

這裡的“南山射虎”與“灞陵英雄”的主角均為漢代將軍李廣。《史記·李將軍列傳》記載:“李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因復更射之,終不能復入石矣。廣所居郡聞有虎,嘗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騰傷廣,廣亦竟射殺之。”該傳還記載了李廣失官時,曾打獵到灞陵驛亭,卻遭到了醉酒的灞陵尉的欺辱。李廣的上述經歷,常被歷代文人詠懷。北周庾信《哀江南賦》即有“豈知灞陵夜獵,猶是故時將軍”的文字。

顧隨在這首詞中藉此典故,真正要表達的是:“千載下,有誰繼。”也就是以此反思當下圓明園遭遇的原因。其言外之意為,如果在1860 年,或是在1900 年,晚清的軍隊中,有李廣這樣的大將軍在,圓明園或許能免遭受外敵之蹂躪。雖然,這只是文人的主觀願望,但卻表現了對殘酷歷史的傷痛之情。

也許正是由於痛苦無奈,詞人再次忽發奇想:“我如引火燒枯葦。想霎時、飛煙萬丈,烈紅十里。眾鳥紛紛飛散去,火舌直騰空際。製造得、無邊歡喜。”這裡,詞人設想“引火燒枯葦”這一情節,其真實的用意,當是想改變圓明園今日蕭瑟、荒涼的景象。而最後幾句:“驀地回頭高岡上,爛紅纓正被風吹起。槍矗在,斜陽裡。”意在說明,這是一種不可能實現的幻想。這也表現了詞人與眾不同的創作構思,同時,也表現了詞人面對已經淪為廢墟的圓明園時的一種矛盾心態:想要結束其荒涼的現狀,但又無法恢復其昔日的繁華。

“圓明兩度昆明劫,鶴化千年未忍歸”,民國詞中的圓明園映象

攝影丨yekaterina,圖片來源:unsplash網站

民國詞人將經歷滄桑之變的圓明園作為自己詞創作的表現題材,使之成為民國詞中獨有的一種映象。這對於詞的創作歷史來說,是一種新變。

民國詞人們都將圓明園作為一歷史古蹟來詠懷。而對歷史古蹟的詠懷,正是歷代詠史詞的種類之一。對於這類詠懷詞的創作方式和創作宗旨,方回在《瀛奎律髓》卷三中有這樣的概括:“懷古者,見古蹟,思古人。其事無他,興亡賢愚而已。”作為藝術表現的形式之一,其本質就是作者情感的具體體現。民國詞中所呈現的圓明園映象,實際上是民國詞人在回顧晚清至民國曆史變化時的內心感受的一種描述。

從晚清入民國,中國社會經歷了太多的變化。圓明園變化無疑是這一變化的一個縮影。而詞人們在詞中呈現圓明園映象,其真正的用意,顯然已不再侷限於圓明園本身,更主要的是在反思這一變化的原因。詞人借歷史典故,將清代至民國時期的圓明園的盛衰變化,放置在整個歷史長河中,為我們呈現出歷史畫卷中關於圓明園真實而切膚的一角,透過這些詩詞,圓明園罹難不再只是課本上的一點集體記憶,而給我們帶來更多的痛惜和思考。

參考資料

[1]李劍亮。民國詞中的圓明園映象[J]。浙江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3(02):12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