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什麼是“附生”、“廩生”和“貢生”——瞭解下封建社會科舉制度

作者:由 國內奇聞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7-03

如今安在是什麼意思

有一次聽到一位熟識的朋友說到,他家祖爺爺曾經是晚清時的貢生,在家鄉當地也算是有名望的人。此前我也聽說過“貢生”這個稱呼,只是一直不明白它是什麼意思。對於秀才、舉人和進士,還多少知道一點,可是對貢生,實在弄不明白是指什麼,貢生和秀才、舉人、進士又是什麼關係呢? 近日閱讀唐德剛先生譯註的《胡適口述自傳》,他在對胡適回憶其父親胡傳的部分進行評述時,對清代科舉制度做了比較詳細介紹,才使我對此有了進一步瞭解,並且基本弄明白了“附生”、“廩生”和“貢生”這幾個概念。

什麼是“附生”、“廩生”和“貢生”——瞭解下封建社會科舉制度

為了更進一步瞭解清代以及以前各個朝代科舉制度,我又購買了沈兼士編著的《中國考試製度史》一書,現將讀了這兩本書後對“附生”、“廩生”和“貢生”的認識,歸納敘述如下。 大家都知道的是,科舉考試的功名分為三個等級:秀才、舉人和進士,參加考試要從低到高一步步來。 中國科舉制度興起於隋代,成熟於唐代,以後各個朝代對科舉制度雖然均有所改動,不過大的框架基本上是固定不變的。下邊以清代制度為例說明。 在封建社會里,讀書人要想有所作為,唯一的出路只有一條,那就是透過科舉考試去做官。例如,宋代時,蘇東坡的父親蘇詢,飽讀詩書,既有學識又有思想,可是他年輕時耽誤了,沒有參加過科舉考試,因此一直沒有機會做官。後來他認識到,不做官就沒有施展抱負的機會,所以在中年以後他極力尋找各種機會,試圖走入仕途,一直到了五十多歲才當上一個沒有什麼權力的小芝麻官。因此,他從自己的教訓出發,要他的兩個兒子蘇軾和蘇轍發憤讀書,按部就班參加科舉考試,一定要當官。有一段時間,蘇軾和蘇轍為了準備考試,在京城租房子居住,每日三餐極為簡單,他們自稱吃的是“三白飯”,即白米、白蘿蔔和白鹽,不僅沒有肉,連菜都沒有,艱苦極了。在封建社會里,要做官就必須經過嚴格的考試和選拔,幾乎沒有捷徑可走(皇親國戚例外),再苦再難也得堅持。

什麼是“附生”、“廩生”和“貢生”——瞭解下封建社會科舉制度

讀書人參加考試,第一步是參加他戶籍所在地的“縣考”,及格了再參加高一級的“府考”,又及格了再參加由朝廷派來的“學政”(俗稱“學臺”)主持的“院考”。經過這三次考試,全部通過後被政府授予“生員”,也就是俗稱的“秀才”。 讀書人當上了秀才,並不能就此鬆懈。朝廷為了保持秀才的質量,不至於“三年秀才成白丁”,所以每三年還要對秀才考一次,這叫“歲考”。歲考如果通不過,則秀才的功名就會被取消。歲考時,考試透過的秀才們按照考試成績被分成等級,即附生、增生、廩生和貢生。附生,意思是“縣學附生”或“府學附生”,每三年一次的歲考,附生必須參加。秀才參加歲考,按照成績分為六、七個等級,一、二為優等,三為中等,四、五、六等要受責罰,七等直接革除功名,不再是秀才。附生如果升不到貢生,他一輩子就得不斷的考試,直到老死為止。附生如果考試成績列入一等的,可以升為增生。由增生再考第一名的,可以升為廩生,每年由政府發給“稟糧”。“廩”本是糧倉的意思,這裡,“廩生”就是得到糧食補助的生員。 貢生是經過縣、州、府三級考試選拔出來的優秀份子。清代制度,選拔出來的貢生選送到國子監讀書,“貢”的意思是貢獻出去成了國家人才了,所以叫做“貢生”。在國子監讀書的又叫“監生”。

什麼是“附生”、“廩生”和“貢生”——瞭解下封建社會科舉制度

“拔貢”和“優貢”是清代才設立的。先說拔貢。學政在主持歲考時,每逢“酉年”(每隔十二年)把歲考中兩次獲得優等的貢生舉薦給中央,其中一等的可以任命為七品京官,其餘可以分配到各省做知縣;二等的可以做“教諭”或直隸州的“州判”;三等的可以任“訓導”。教諭和訓導都是教官。胡適的父親胡傳是三級優等貢生,他就做過訓導。他後來沒考中舉人,憑優等貢生也做了一個不大的官。 再說“優貢”。學政三年任期滿時,組織各府、州、縣推薦出的生員,進行一次考試,然後和巡撫一起向朝廷推薦去首都參加“朝考”。這樣選拔的生員是有人數限制的,大省六名,中省四名,小省二名,所以這樣的機會實在難得。 秀才如果還想進一步考舉人,還要參加府一級舉行的“科考”,只有“科考”通過了,他才有資格參加省一級舉行的“鄉試”,鄉試是選拔舉人的考試。 鄉試是由中央組織的考試,每三年一次,每逢“子、卯、午、酉”年份舉行,時間是秋天,因此又被稱為“秋闈”。各省的鄉試由中央派員主持,一般是二人,一為主考,一為副主考。主考和副主考的身份必須是翰林院出身的科甲人員。 胡適的父親胡傳,他參加過的鄉試是江南省(清代江南省包括江蘇和安徽)舉辦的鄉試,地點在南京。江南省鄉試透過的優秀人才人被稱作“江南才子”。江南才子當然不限於長江以南出身的人,蘇北、皖北人也在內。

什麼是“附生”、“廩生”和“貢生”——瞭解下封建社會科舉制度

那些通過了鄉試的人,就是舉人。大家熟知的“范進中舉”的故事中,范進就是考了多年,直到五十多歲才中了舉人。一旦中舉,身份地位立刻大不一樣了。范進中舉前窮苦潦倒,就連他的老丈人,一個屠戶也瞧不起他,可是剛剛中舉,就有地方上的鄉紳之流上門巴結他,給他送錢送物。因為舉人也是可以直接推薦做官的,一旦做了官,權勢地位不可同日而語。 透過鄉試中了舉人計程車子,在鄉試的第二年,即“醜、辰、未、戍”年赴京參加“會試”。被錄取的叫“貢士”,第一名叫“會元”。會試發榜後十天舉行殿試。殿試是由皇帝主持的考試,地點在保和殿。參加殿試的貢士人數固定為三百六十人。 試卷先由十二名“讀卷大臣”評閱,將最好的前十名卷子呈請皇上御覽,由皇上決定最終名次。一甲有三名,第一名叫“狀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一甲的三名叫做“賜進士及第”,立即授職,狀元為“翰林院修撰”,榜眼和探花為“翰林院編修”。 二甲有一百多名,其中第一名叫“傳臚”,二甲授予“賜進士出身”。三甲二百多名,授予“賜同進士出身”。 所有參加殿試的三百六十名貢士,全部授予官職,只是根據考試成績不同授予的官職高低不同罷了,最低的職位是七品知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