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至樂無聲,陶淵明和他的無弦古琴

作者:由 洛水古琴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7-24

坐忘無我是什麼意思

陶淵明自掛印辭官,辭去彭澤縣令一職之後,便歸隱田園。“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歸隱之後的陶淵明不僅致力於種地養花,還會在茶餘飯後彈彈琴,不過他彈得琴是沒有琴絃的,這件事可不是洛水琴客瞎編,而是有憑有據的。史書《晉書*隱逸列傳》中說他“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張,弦徽不具,每朋酒之會,則撫而和之,曰‘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音!’”。史書這樣的記載還不止一例,《南史》和後來簫統主持編纂的《文選》中的《陶淵明傳》都有明確的記載陶淵明不會彈琴,這些重要的史書記載的並不會是認為杜撰出來的,陶淵明不會彈琴卻經常在酒後彈無絃琴,基本上成了文人們公認的事實。唐朝大詩人李白在《贈臨洺縣令皓弟(時被訟停官)》中寫道“陶令去彭澤,茫然太古心。大音自成曲,但奏無絃琴。”,《贈崔秋浦三首》之二中“崔令學陶令,北窗常晝眠。 抱琴時弄月,取意任無弦。 ”,歐陽修的《夜坐彈琴有感二首呈聖俞》中有“吾愛陶靖節,有琴常自隨。無弦人莫聽,此樂有誰知。”便是引用了陶淵明彈奏無絃琴的典故。

至樂無聲,陶淵明和他的無弦古琴

陶淵明

陶淵明到底是不是不會彈琴則還需從陶淵明自身說起。陶淵明在《與子儼等疏》中寫道:“少學琴書,偶愛閒靜,正卷有得,便欣然忘食”這是一封家信,是寫給自己兒子的,這樣的家書肯定是相當嚴肅認真的。這封信中就說了自己很小的時候就學琴,既然是學過,至於學沒學好不重要,但肯定不至於不會彈琴。“息交遊閒業,臥起弄書琴”“清琴橫床,濁酒半壺”“樂琴書以銷優”這些詩作都可以看出來陶淵明平時肯定是會彈琴的,而且是經常彈琴。

至樂無聲,陶淵明和他的無弦古琴

既然會彈琴,為什麼還要彈沒有琴絃的琴呢?這樣從陶淵明生活的時代背景瞭解,陶淵明是生活在魏晉時期的,那個時候玄學之風盛行,思想深受老子和莊子的影響,陶淵明自然也是如此,彈無絃琴也正是收到了這樣的思想的影響。《老子》中“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之句,老子將構成世間萬物的東西以及世間萬物的規律總結為一個“道”字,“大音希聲”說的就是符合“道”的,完美的音樂是沒有具體的聲音的,那些具體的,人為的創作的音樂能夠被人聆聽到的音樂時有限的,不夠完美的。老子的觀點並不是說聽不見的音樂才是最好的,他是從音樂的最高最理想的美來認識音樂的。另一位道家祖師莊子的與老子的觀點基本相同,莊子說過“至樂無聲”更老子的“大音希聲”無甚差別,也是說順應自然,與物俱化的音樂才是最好的音樂。《莊子*天道》中“知天樂者,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強調的便是“天籟”,是一種坐忘無我,與物同化,與天地同行的精神境界。

至樂無聲,陶淵明和他的無弦古琴

在老莊思想的影響下,陶淵明的彈琴時的境界自然產生了變化,陶淵明本身就是一個熱愛自然的人,在和自然的相處之中,大自然給他的教益比任何聖賢教化都來得多。身處天地廣闊,無聲的自然之中,陶淵明自然會選擇一種同無聲的大自然相同的天籟來回應,無絃琴便正好滿足了自己既能彈琴,又能以無聲迴應自然的需求。彈無絃琴並不是陶淵明不懂琴,不會彈琴,恰恰是陶淵明瞭悟了“大音希聲”的真諦,真正做到了與自然同化,進入到了老莊所說的“道”的境界,這是一種大自在,大樂趣。

至樂無聲,陶淵明和他的無弦古琴

我是洛水琴客,喜歡古琴,喜歡傳統文化,就請用力的點贊轉發加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