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才子誤國,更誤美人,讀《宋詞背後的故事》品詩詞背後的人心

作者:由 安逸若可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8-07

怎不思量除夢

自古才子佳人總能被傳為佳話,但是江山、才子、美人在一起往往必有所失,才子的肩膀只夠擔起自己的理想與熱愛,卻無法承載守護江山與呵護美人的重責。

“裁剪冰綃,輕疊數重,淡著燕脂勻注。”“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

讀趙佶《燕山亭。北行見杏花》如果不和他當時成為金軍階下囚的身份結合起來,很難體會他要表達的無助與淒涼的心境。讀《宋詞背後的故事》讓我們透過人物的性格和遭遇,更加深切地感受作詞人透過詞句所要表達的初衷。

才子誤國,更誤美人,讀《宋詞背後的故事》品詩詞背後的人心

兩位才子君王,同樣滅國毀家

李煜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兒子,初名從嘉。他是南唐的第三位皇帝。趙佶是宋神宗第十一兒子、宋哲宗的弟弟,宋朝第八位皇帝。兩個人有很多相似之處。

按照帝位繼承的順序,怎麼也排不到他們倆來繼承皇位,因此,幼時就沒有受過儲君的培養,兩個人都過著養尊處優,無比肆意的日子。

成年後,國家大任又都毫無懸念地落到他們的頭上。李煜繼位25歲,趙佶19歲,而這時兩人琴、棋、書、畫,縱情山水的性情早已養成。

才子誤國,更誤美人,讀《宋詞背後的故事》品詩詞背後的人心

李煜在北宋建隆二年(961年)繼位。開寶八年(975年)宋軍攻破金陵,李煜被迫投降,隨後被俘至北宋都城汴京(今開封),被宋太祖封為“違命侯”。

李煜生於七月七日,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七月七日這天李煜與內眷共聚,慶祝自己生日之際感慨命運悲涼,作詞《虞美人。春花秋月》一首。宋太宗聞之非常惱怒,於是諸罪並處,賜毒酒將其置死,終年42歲。

李煜死後,其妻小周後不久也與世長辭。從此,南唐江山、這位才子皇帝和他的美人都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趙佶1100年登基,1126年讓位給兒子趙恆,在位25年。靖康二年(1127年)北宋滅亡,徽、欽二宗等一行人被押去金國都城,宋徽宗被金帝封為“昏德公”。

後來,趙佶等人從金國都城又遷到五國城(今黑龍江省依蘭縣)囚禁。被俘期間他受盡折磨,於1135年06死去,終年54歲。

才子誤國,更誤美人,讀《宋詞背後的故事》品詩詞背後的人心

李煜精通書法、繪畫、音律,詩文,可以說在這幾方面的造詣都很高,尤其是他的詞對後世詞壇產生巨大影響。

趙佶自創一種書法字型,被後人稱為“瘦金體”,他愛畫花鳥畫,後自成“院體”。他是古代少有的藝術天才與藝術全才。

為君者不懂治國、齊家、平天下,寫出再美的詩詞,畫出來再美的畫卷,都撫不平家國的傷痛。

李煜被俘後寫下: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文字的愁思改變不了現實的殘酷,階下囚的生活讓他清醒“身是客”的可憐境遇。

趙佶被俘時寫下

“愁苦,問院落淒涼,幾番春暮。” “怎不思量,除夢裡有時曾去。” “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

從詩句裡面

看得見他的愁苦,卻看不見對自己25年皇帝職業生涯的懺悔與醒悟。

才子誤國,更誤美人,讀《宋詞背後的故事》品詩詞背後的人心

文人的多情與無情

趙佶一手造成妻兒、百姓的悲劇,卻沒有一首詞為她們所寫。據說,北宋滅亡時,宋徽宗聽到財寶等都被金軍擄掠毫不在乎,而聽到皇家藏書也被搶走後,才仰天長嘆幾聲。才

子眼裡裝著的是能承載靈魂的文學與藝術,卻忽略了他為君,為夫,為父的責任。

靖康之難時,宋徽宗有封號的妃嬪及女官共有143人,無封號的宮女多達504人。他的兒子有32人,其中有25位活到了成年。他的女兒有34人。靖康之難後,兒子只有趙恆和趙構有記錄,其餘兒子均生死不詳,無實際記載就很可能死於非命。他的女兒和后妃們要麼被折磨致死,要麼過著生不如死的日子。

據記載:

安德帝姬趙金羅,靖康之變後為金之都統完顏闍母所佔,於同年十月二十六日即被折磨死於完顏闍母寨。

容貌最美的茂德帝姬趙福金,靖康之變時才22歲,因為美貌而為金人指名索要,為第一批送入金營者。茂德帝姬先為完顏宗望所佔,又為完顏希尹所佔。第二年,即天會六年八月即被折磨死於完顏希尹寨。

能活下來的帝姬和妃嬪,不是被金人納為妾侍就是被送入洗衣院。這一切的悲劇全因才華橫溢的趙佶而起。

才子誤國,更誤美人,讀《宋詞背後的故事》品詩詞背後的人心

當時與徽、欽二帝一起被帶到金國的后妃、宗室,百官等有數千人,而到達五國城時,隨行男女僅140餘人。流放期間徽宗仍雅好寫詩,卻不曾為慘遭迫害的妻兒寫過隻言片語。

多少的美詞佳句都換不回至親骨肉的卿卿性命。看清詩詞背後的故事,才能認清詩詞價值。生活不是隻有云端的美好,還有應該有家國的柔情。

為君者不思君之事,這是國家的悲哀,百姓的悲哀,也是一個家庭的悲哀。李煜給人民和百姓帶來的災難,遠遠大於給他自己帶來的災難。是他的才華耽誤了他的國家,也耽誤了一群愛他、敬他的美人。江南最古出美女,因為他的原因妻妾們只能背井離鄉異地而居。

蘇軾為什麼被這麼多人讚美和傳頌,就從《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這一句就能看出夫妻二人雖陰陽兩隔,但是丈夫對妻子的思念之情猶在。

男人的才華不應只限於自己的風、雅、頌,還在於正直的品格和脈脈的深情。

才子誤國,更誤美人,讀《宋詞背後的故事》品詩詞背後的人心

有風骨的文人,嚐遍人生坎坷,仍能笑面人生

讀懂了歷史,也就讀懂了人生,讀懂了人生,也就理解文字背後感情。宋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繁盛的一個朝代,在詩詞水平上也到達了空前的高度,因此透過他們的言語,讓後人

品味當時的繁華與滄桑。

李煜的人生值得同情嗎?應該不值吧。因為他的軟弱、糊塗、貪圖享樂覆滅了整個國家。不僅自己成為階下囚,連累妻子兒女和他一起受苦。再多的悔恨也挽不回曾經的過錯與荒唐,他留給後人比名詞佳句更有用的應該是前車之鑑。

我們欣賞蘇軾才華,喜歡他的詩句,豈不知,他能做出這些佳節和他跌宕起伏的一生有著必然的關係。在王安石變法初期,他極力反對變法與舊黨站在一起,當新黨被打壓,舊黨人掌握實權時,他又發現舊黨的弊端,提出反對意見。在官場堅守道義而不會站隊的官員註定被孤立。

才子誤國,更誤美人,讀《宋詞背後的故事》品詩詞背後的人心

不經歷世間的繁雜,很難看清世間的百態。

蘇軾傲人的才華和樂觀性格也時常遭人嫉妒。“烏臺詩案”應該是蘇軾最慘的一次,差點丟了性命,從此他為人處事也低調了許多。

每次被貶蘇軾都能在當地樂得其所,嶺南兩廣被稱為宋朝的蠻荒之地,蘇軾被貶到這裡寫出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的佳句。被貶到黃州做團練副使,甘心墾田墾荒為生計,還自稱自己為東坡居士。

蘇軾六十一歲時再次被貶,這次是去比惠州更遠地方——-儋州,貶官儋州就相當於是被流放,可是蘇軾還能坦然面對:

“寂寂東坡一病翁,白鬚蕭散滿霜風。”

從他的詩句裡面看不出半點的憤怒與抱怨。很少有人能有像蘇軾 “吾心安處是故鄉” 的胸懷。

文人也有文人的風骨,堅強豁達的蘇軾在嚐遍人生坎坷,依然能夠笑面人生,他的人品和文采同樣值得後人尊敬和崇拜。

才子誤國,更誤美人,讀《宋詞背後的故事》品詩詞背後的人心

最後

透過讀《宋詞背後的故事》瞭解一千多年前那些才華橫溢中國人的名詞佳句,透過他們的表達,讓生活在不同時空裡的人們感受他們的所思、所想、所困和所悟,體會他們內心豐富的世界。讓我們回到那跌宕起伏的歷史時期,感受那些韻味悠長、回味無窮的傳統文化。一本好書能帶給我們的不僅是內涵,還有它的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