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詩人寫詩名家都說好,和尚卻說有一字不妥,改動後令才子心服口服

作者:由 旭哥電影解說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8-13

一字為師下一句是什麼

我國的詩詞文化博大精深,代代綿延,有很多著名詩人成為後輩的偶像,他們經典永存的詩篇,我們都耳熟能詳。有人說每個中國人的生命深處,都蟄伏著詩意。古代詩人在詩詞創作上精益求精,為了一句話,或一個字,苦思冥想,一絲不苟,才創作出千古流傳的篇章。比如賈島為了一個字來回“推敲”,達到了痴迷的程度。

詩人寫詩名家都說好,和尚卻說有一字不妥,改動後令才子心服口服

歷史上有一個唐代版“一字千金”的故事,說的是王勃的賦詩《滕王閣詩》,詩的最後一句是“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__自流”詩中長江的後面空了一個字,這是王勃故意所為。這首詩寫完後,呈獻給了都督閻大人,王勃就離開了。

我們都知道王勃寫下了光輝燦爛的《滕王閣序》,裡面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成為千古傳唱的名句,而王勃在寫完後,又賦詩《滕王閣詩》一首,都督看完後很喜歡,但最後有一個字空白,不知何意。身邊的文人們給空白處填字,可是都督都不滿意。於是命人把王勃追回來,問個究竟。

詩人寫詩名家都說好,和尚卻說有一字不妥,改動後令才子心服口服

王勃一聽為一個字讓他回去,就故意刁難都督,說一字值千金,閻大人心想這不是要敲詐嗎,可又一想,王勃寫的《滕王閣序》寫得美輪美奐的,可能空的這個字,也一定是精彩之筆,不答應這個字就空著,永遠不解其意,有名氣的大詩人都有點傲嬌,我就不計較那麼多了。於是閻大人放低姿態,親自帶著“千金”去追趕王勃。

詩人寫詩名家都說好,和尚卻說有一字不妥,改動後令才子心服口服

王勃倒也不客氣,接過銀兩後說:我怎麼敢空下一個字呢,此詩一字也不缺啊,眾人不解說,明明是空出一個字啊。王勃笑道“空者,空也!此句是“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

自流”,都督和眾文人聽後恍然大悟,連聲稱妙。閻大人也是佩服有加,笑著說“一字千金,不愧為當世之奇才!”

唐朝還有個詩人名叫王貞白,可能大家對他不太熟悉,但他寫的“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被人們廣為傳誦。王貞白成名後,曾寫了一首詩,文壇名家都說寫得很妙,聽到讚揚王貞白非常得意,到處寫信給文壇好友炫耀自己。我們一起看看令王大才子的得意之作。

詩人寫詩名家都說好,和尚卻說有一字不妥,改動後令才子心服口服

《御溝水》唐代 王貞白

一帶御溝水,綠槐相蔭清。

此波涵帝澤,無處濯塵纓。

鳥道來雖險,龍池到自平。

朝宗本心切,願向急流傾。

和尚貫休是王貞白的朋友,貫休也是一名詩僧,詩寫得很有深度,平時兩人總在一起切磋詩藝。貫休讀完朋友寄來的詩,覺得有一個字用得不太恰當。但回信也沒說什麼。直到兩人在一次宴會上見面,王貞白趁著人多,又在酒宴上朗誦起這首詩,可見他認為自己的這首詩是他的得意之作。讀完後還讓大家給指導一二。別人都是奉承著,只有貫休忍不住直言,說他這首詩有一個字用得不好。

詩人寫詩名家都說好,和尚卻說有一字不妥,改動後令才子心服口服

聽到好友當著這麼多人的面說他用字不當,王貞白脾氣上來了,失態地揚長而去。眾人面面相覷,很是尷尬。而貫休卻說,王貞白是真正的好詩人,現在一時想不通,一會他自己就會回來的。果然,王貞白也覺得自己氣量太小,回來很恭敬地表示了自己的想法,想把詩中的“波”字改成“中”字,貫休聽完,把自己的手掌心展開,原來手心裡也是一個“中”字,兩人不謀而合。王貞白對貫休也是心服口服,這段“一字為師”的佳話也流傳至今。

詩人寫詩名家都說好,和尚卻說有一字不妥,改動後令才子心服口服

縱觀王貞白的這首詩,開篇描寫皇宮前的御溝河道,也就像是護城河。前兩句勾勒出水、槐的景色,很有娟秀氣質。第三句就是貫休提議改的句子,“此波”改成了“此中”,很有禪意,又和後面的“無處”相對應,對仗工整,都說這個字改得妙,有畫龍點睛之筆,被文人很是推崇。

最後四句,也是妙筆生花。引入鳥和龍,都在天上飛翔,一大一小,各有志向,顯得這首詩很有格調。最後的落筆,與開篇相呼應,湍急的河流把畫面帶向遠方,令人意猶未盡。

詩人寫詩名家都說好,和尚卻說有一字不妥,改動後令才子心服口服

這首詩本來就是一首人人稱讚的好詩,王貞白聽從貫休的意見,改動了一個字,就使這首詩更加妙不可言。棋友下棋可以“觀棋不語真君子”;對於詩詞創作,詩人們可毫不含糊,品詩如品茶,王貞白最終虛心接受貫休的建議,說明詩人有一顆真誠豁達的心。體現了文壇詩人們,對文學創作嚴肅認真,精益求精的態度,值得我們現在的人好好學習借鑑。

我是文學漫談,請您和我一起弘揚國學文化,傳播經典智慧,只要每天學習一點就會有所收穫。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文學漫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