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66歲的辛棄疾寫下一詞,全篇三問三答,罵盡南宋統治者的苟且偷安

作者:由 追劇好心情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3-01-27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

化用,唐詩宋詞中經常用到的一種修辭手法,古人在寫文章之前,先要做到的是飽讀詩書,尤其是要熟讀前人的經典作品,能夠將前人的作品巧妙運用到自己的作品中,也是一種非常高的文學造詣。

所謂“化用”,包含了兩層意思:一是“化”,一是“用”,既借用前人的句子又經過自己的藝術改造。如初唐四傑的王勃,就是一個善於化用的奇才。

66歲的辛棄疾寫下一詞,全篇三問三答,罵盡南宋統治者的苟且偷安

《滕王閣序》中的千古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是化用自庾信的《馬射賦》:“落花與芝蓋同飛,楊柳共春旗一色。”“東隅已逝,桑榆非晚”是化用《後漢書》裡的“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裡的千古名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化用自曹植的《贈白馬王彪》“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

不過,王勃化用之前的句子都不是很出名,而經過王勃的一番改造,原本平平無奇的句子卻變得非常出彩,以至於人們都忘記了原句和原作者,只記得王勃改造過後的句子。

66歲的辛棄疾寫下一詞,全篇三問三答,罵盡南宋統治者的苟且偷安

除了王勃這樣成功的改造,還有一種化用,就是原作已經非常經典,經過後人的化用後,再創出一篇千古名篇,比如辛棄疾的《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宋 辛棄疾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66歲的辛棄疾寫下一詞,全篇三問三答,罵盡南宋統治者的苟且偷安

辛棄疾是南宋成就最高的大詞人之一,也是“化用”前人詩句的高手,《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便是一篇成功化用的經典之作,這首詞是辛棄疾66歲做江蘇鎮江知府時寫的。“不盡長江滾滾流”一句出自杜甫晚年的七律名篇《登高》“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辛棄疾只是將“不盡長江滾滾來”的“來”字改成了“流”字,便成功嵌入到了自己的詞作之中。

“生子當如孫仲謀”來源於《三國志》曹操讚歎孫權的原話,《三國志·吳志·吳主傳》:“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須,權與相拒月餘。曹公望權軍,嘆其齊肅,乃退。”裴注:《吳歷》曰:“……權行五六里,回還作鼓吹。公見舟船器仗軍伍整肅,謂然嘆曰:‘生子當如孫仲謀!若劉景升兒子,豚犬耳!”

66歲的辛棄疾寫下一詞,全篇三問三答,罵盡南宋統治者的苟且偷安

建安十八年,曹操率大軍進攻濡須口,孫權與曹操對峙了一個多月。曹操遠遠地看見孫權的舟船軍隊嚴明整肅,不僅感嘆:”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雖然曹操和孫權是對手,但是卻對孫權的英雄氣概是惺惺相惜,就像當初與劉備青梅煮酒,情不自禁地說出“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的感嘆一樣。

辛棄疾在這裡引用杜甫的詩句,是為了寫出歷史的滄桑和朝代的興亡更替,就像滾滾的長江水一樣不停地逝去,引用三國的故事則是為了反襯南宋統治者的無能。

66歲的辛棄疾寫下一詞,全篇三問三答,罵盡南宋統治者的苟且偷安

年紀輕輕的孫權,能夠率領千軍萬馬,做到軍紀嚴明,統一東南,和曹操、劉備三分天下,形成魏、蜀、吳鼎足而立的三國局面,自然是令世人敬仰的少年英雄,也是後世人學習的榜樣。

三國志系統

曹修賢

歷史傳奇

免費閱讀

辛棄疾一生以抗金報國、收復故土為願望,但由於南宋朝廷的畏縮和怯懦,始終壯志難酬。在這首詞中,辛棄疾就是透過讚揚孫權來借古諷今,抒發對南宋統治集團苟且偷安、不求進取的投降路線的抨擊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