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所謂吃一塹長一智,聰明人,同樣的錯誤絕對不會犯第二次!

作者:由 人脈圈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8-14

吃一塹長一智粵語怎麼讀

大家好!歡迎來到知名圈!續上一篇“當你明白自己的價值之後,你的自信心,就不會被恐懼打倒”,小編帶領大家一起繼續走進有關教育、人才乃至整個社會的大圈子!

所謂吃一塹長一智,聰明人,同樣的錯誤絕對不會犯第二次!

有很多東西,我曾經那麼刻苦認真地學過,可現在都忘掉了,真正留在腦子裡的卻沒有什麼用處。還有很多東西,我現在覺得很需要,可是卻從來沒有學過。

——童欣

童欣獲得博士學位的時候,適逢微軟亞洲研究院成立。他知道這裡的圖形學研究小組相當強大,擁有全世界在這個領域中最優秀的人,不禁心馳神往,當即送去應聘簡歷,在一番嚴厲的招聘程式之後,他被微軟接受了。

從那時到現在,5年過去了,童欣在計算機圖形學領域裡已是相當知名的人物。他的研究成果連續不斷地進入“世界圖形學大會”。這個“大會”是全世界計算機圖形學科學家的聖殿,也被人們公認為衡量世界一流水平的試金石。如果一個研究團體的成果被“大會”接受,那麼全世界的研究團體都會承認這是一個世界一流的團體。如果一個科學家的研究成果有一次被這個“大會”接受,就表明他的研究已具有世界水平,如果他的成果能夠連續被“大會”接受,那麼所有人都會認為他是一個世界一流的科學家。童欣的研究成果就具有持續不斷的性質。在過去的三年裡,他每年都有一篇論文在圖形學大會上發表。這些成果讓他擁有世界範圍的影響力,也成了“微軟四少”中的一個。

他的生命的起點是張家口市,在冀北崇山峻嶺間,與世隔絕。當年父親和母親告誡他“不要留在這個城市”,還要他“擺脫閉塞擺脫貧困”。於是他懷著一種強烈的衝動,離開自己的家,去杭州求學,又從杭州來到北京。如今,他和他的家人都在北京定居了。父母對兒子的一切都很滿意,最關心的是他的身體好不好,以及他是不是快樂。

他承認自己很幸運,得到那麼多機會,多年來付出的種種辛苦,全都有了回報。最重要的是,他在工作中感受到樂趣。當然他也有自己的苦惱,比如他總是在心裡想:過去這5年“失敗要比成功多,起碼也是一半對一半”。有時候拼命工作好幾個月,寫出論文,卻被人家拒絕了。一旦發生這樣的事情,他就特別懷疑:“我做的事情到底意義何在?甚至對自己這輩子到底想追求什麼樣的東西,也會迷惑。”

所謂吃一塹長一智,聰明人,同樣的錯誤絕對不會犯第二次!

不過,在一連串大的成功之後,他的心境比原來更平和了。“現在我成功了不會特別欣喜。失敗了也不會特別悲傷。”他慶幸微軟能夠允許他失敗,還慶幸自己“可以不斷從失敗中學到東西。”這是他在學校讀書的時候從沒有過的感覺

和所有最優秀的中國學生一樣,童欣連續讀了20年書——小學、中學、大學、碩士和博士。從7歲讀到27歲。

他出生在“動亂”的年代中。這一代人的童年沒有那麼豐富多彩,不像過去的孩子,有那麼多屬於自己的時間,想玩什麼就玩什麼;也不像現在的孩子,可以學鋼琴學跳舞學繪畫,這一代孩子到了懂事的那一天,就開始“把被四人幫耽誤了的青春補回來”。從小學到大學,他們除了唸書還是念書。“這並不是很好的經歷。”童欣後來這樣說。

他上小學時,就聽到很多年齡稍大些的同學說過類似的話,可惜他還不懂得如何接受別人的教訓,一定要自己親身去體驗。事實上大多數人都是如此,要到自己摔過跟頭之後,才能慢慢悟出一些道理來。

童欣小學和中學的學習成績都不錯,雖然不是第一名,但總是排在前面,所以父母對他很放心,從不過問他的考試。

他對自己的能力相當自信,但他總是說自己“不是什麼天才,至少我周圍有很多人比我聰明。”他總覺得聰明孩子都很貪玩,只是到了快考試的時候才用功。而他從來不敢這麼幹。“我不是這樣的人。”他說,“光憑聰明我是做不好事情的,我還要用一些苦功夫。”

所謂吃一塹長一智,聰明人,同樣的錯誤絕對不會犯第二次!

父親也相信兒子不是天才,但是他知道,聰明人一定是個會用腦子的人。所以他總是把一句話反覆地對兒子說:“幹活要用腦子去幹。”兒子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時候,他就會在旁邊說:“想想怎麼做才能做到最好。”比如有一次削鉛筆,童欣堅持自己動手,他的動作笨拙,鉛筆削得很難看,“就跟狗啃的似的”。這時候父親就會把鉛筆和小刀再次塞到他的手裡,讓他重新開始,還說:“要用腦子去削,不是用手削。”

童欣從小到大,父親把這句話說了無數次,這成了童欣記憶最深的一句話,對他的影響特別大。

他有一個驚人的素質,就是考試時心裡沒有一點負擔,也不緊張。高考之前的複習階段,在很多孩子看來就像是地獄一般,一切正常的生活節奏都被打亂了,弄得一團糟。但是童欣把這件事情看作一種既定程式。自己把每天的時間安排好,到什麼時間就做什麼事情,連“早上買早點”、“在操場上跑步三圈”這樣的事情也一絲不苟。他也從不熬夜加班做習題。每天晚上到9點就睡覺。有時候他發現自己無法像同學們那樣日夜奮戰,不免心裡不安。這時他就會想到父親說過的話,“幹活要用腦子去幹。”

他就是在這樣一種穩定的、按部就班的生活中完成了所有學業,按照老師的要求,把該記熟的課本都熟記在心,把該做的習題都做了好幾遍,然後考上他想要的大學,沒有任何波瀾起伏,也沒有任何意外的事情發生。

只是有一件事情,時間過去越是遙遠,他反而覺得距離越近,那就是他的學生時代。他越來越經常地回想那時的故事,覺得自己得到的教訓比經驗多:“有很多東西,我曾經那麼刻苦那麼認真地學過的,可是現在都忘掉了,真正留在腦子裡面的卻沒有什麼用處。還有很多東西,我現在覺得很需要,可是卻從來沒有學過,因為課本上沒有。也許課本上有,但我那時覺得對考試沒有什麼用處,就沒有好好學。”

於是,有個念頭越來越經常地出現在他的腦海裡:“如果讓我重新上一次學,我會怎麼做?”看上去有點兒像一篇“E學生”的宣言書:

如果有機會重新上學,我會在數學和英語這兩門課多下一些功夫。因為我越來越覺得這兩門課重要,可惜上學的時候不明白這些。

如果有機會重新上學,我就不會像從前那麼賣力地讀死書。我不會僅僅為了分數就拼命去學那些我不感興趣的課程。我可能只讓它及格就夠了。我會騰出更多的時間去學一些課本以外的東西。我會培養自己的興趣。我要讀更多的書。

如果有機會重新上學,我會更自覺地去掌握學習的方法,而不再只是灌輸知識。現在看來,我的知識還是太死。這樣的知識積累得越多,大腦就越是不能進入特別活躍的狀態。我現在才懂得,死記硬背的人聰明一時,尋找方法的人聰明一世。

如果有機會重新上學,我會請老師改變他們的教育方法。他們太重視對與錯,太忽視提出問題。他們讓學生得到了很多知識,但是並沒有讓學生掌握應用知識的方法,也沒有讓學生學會獲取新知識。

如果有機會重新上學,我不會花那麼多時間去背書,因為我已經明白,最重要的不是記憶,而是理解。你對你所學的東西要有一個理解,就像我爸教育我的話,你要用腦子來幹活。用簡單的重複來掌握知識,可能是最笨的方法了。

如果有機會重新上學,我一定會變得更聰明。我爸爸還有一句話,如果你是聰明人的話,看到別人摔一個跟頭,你就不會摔同樣的跟頭。如果你不是很聰明,你可能自己摔一個跟頭,不會再摔第二個。如果你是最笨的人,你下次還要摔同一個跟頭。我已經看到了別人摔的跟斗,也看到了自己摔的跟斗,至少,我不會再摔同樣的跟斗。

喜歡就關注,歡迎您的留言評論!知名圈持續為您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