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杭州本週依然多雷陣雨天氣 陽光什麼時候回來?

作者:由 人民資訊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8-15

什麼的陣雨

都市快報報道 昨天端午節,一大早,太陽公公就出來加了個班,在連綿的雨水中,“寵”了一下杭州人。不過,陽光只是“曇花一現”,到了下午,雨水又捲土重來了。

接下來幾天,杭州依然多雷陣雨天氣。其中今明兩天多雲到陰,部分地區有陣雨或雷雨;17日和18日陰有陣雨或雷雨,19日和20日,也就是雙休日,目前來看會是多雲到陰、區域性偶有小雨的天氣,這可能是近期天氣相對較好的兩天了。適逢週末,這段日子堆著曬不幹的衣服可以趁機拿出來洗曬了。

氣溫方面,上週全市平均氣溫26。1℃,較常年同期(23。9℃)偏高2。2℃,這周氣溫會先升後降,18日前最高氣溫預計會在31-34℃,其餘時間27-30℃;19日前最低氣溫在24-27℃,其餘時間21-23℃。

需要注意的是,由於最近空氣溼度比較大,人體還是會感覺潮溼悶熱。像昨天早上雖然沒下雨,但大家有沒有發現早上開車出門,還得開啟雨刮器,因為前擋風玻璃上幾秒就能凝出一層水霧,還是凝在外部的那種。所以,最近大家還是要記得關好門窗,以防溼氣入屋。

杭州本週依然多雷陣雨天氣 陽光什麼時候回來?

昨天下午,德清上空突然烏雲翻滾,電閃雷鳴。一陣大雨之後,又恢復平靜。整個過程大約20分鐘。記者 夏陽 攝

杭州今年入梅以來

降水量較歷史同期偏多75%

杭州市氣象臺資料顯示,杭州自6月10日入梅以來,上週已有三天出現了部分大雨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天氣;降水量全市平均89。8毫米,較歷史同期(51。3毫米)偏多75%。

浙江省氣象臺昨天也釋出了一個入梅小結:浙江自6月10日正式入梅以來,我省多分散性強降水天氣,特點是雨強大,但分佈不均勻。資料顯示,入梅以來(截至14日08時)全省平均雨量64毫米,其中紹興103毫米、杭州81毫米、台州77毫米;有47 個縣(市、區)平均雨量超過50毫米,最大為諸暨138毫米;325個鄉鎮(街道)累計雨量超過100毫米,最大為諸暨應店街鎮297毫米。

預計17日前我省仍多分散性強降水,局地有暴雨或大暴雨。需要注意的是,18日-20日全省還會有一次較明顯的降水過程,部分地區有大雨暴雨,局地大暴雨。

氣象部門特別提醒,由於副熱帶高壓不穩定,未來七天梅雨帶南北擺動大,副高北抬南落過程中易觸發短時暴雨、強雷電、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仍需注意防範局地強降水可能引發的小流域山洪、山體滑坡、城鄉積澇等次生災害。

杭州本週依然多雷陣雨天氣 陽光什麼時候回來?

記者 宋贇 攝

遇上暴雨紅色預警

大家要做到“躲”和“防”

來自浙江省預警資訊釋出中心的資料顯示,去年六月份全省共釋出暴雨紅色預警8條,而今年六月份以來我省各地釋出暴雨紅色預警達22條,其中入梅以來就釋出了21條(截至14日17時)。

暴雨紅色預警訊號代表暴雨預警的最高級別,不可輕視。氣象部門釋出預警是有著嚴格的業務規範的。3小時內降雨量將達10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當地氣象部門就會發布暴雨紅色預警訊號。

浙江省氣象臺表示,當氣象部門釋出了暴雨紅色預警訊號,作為公眾,要做到“躲”和“防”。首先是“躲”,不要外出,去地勢較高且安全的室內建築物裡進行躲避;如果在高速上行車,要儘快尋找服務區進行躲避。第二是“防”,最重要的就是預防暴雨引發的各類次生災害,比如小流域山洪、山體滑坡、泥石流、城鄉積澇等,要服從當地政府安排做好人員轉移,其次還要預防溺水、觸電等事故的發生。最後要特別提醒大家的是,臨近暑假出遊高峰,遇暴雨天氣,要暫停一切戶外探險活動。

仙居楊梅大量上市

“五月楊梅已滿林,初疑一顆值千金。”隨著浙江入梅,仙居的東魁楊梅也熟了,正好又趕上端午節,最近妥妥地成了水果攤的“C位擔當”。

昨天去鳳起路菜場買菜,發現市場裡裡外外,到處都是楊梅的身影,仙居的東魁楊梅根據大小不同,價格從25元到35元不等。

如果覺得價格還有點高,那麼可以考慮下寧波、舟山、金華、麗水等地的楊梅,這個時節也大量上市了,價格相比之下,要比仙居的便宜不少。或者再耐心等幾天,楊梅價格就會下來了。

今年上市的楊梅還有一個小花絮。大家有沒有發現,今年快遞來的仙居楊梅居然都住上了“單人間”,一顆顆楊梅被精心包裝在球形排列的塑膠盒之內。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楊梅太嬌貴,稍微磕碰一下就很容易腐壞,所以每年包裝都在升級。

坊間有個著名的段子,你在江浙滬混得好不好,就看5月有沒有人送塘棲枇杷、6月有沒有人送仙居東魁楊梅、7月有沒有人送奉化水蜜桃……所以這兩天,你收到朋友送的仙居東魁楊梅了嗎?

楊梅還能蘸著醬油吃?

除了傳統的楊梅,這兩年市場上還出現了一種白色的楊梅,成熟的果子是乳白色的,最多帶一丟丟粉紅。前幾天,橙友“丟失的羔羊”就曬過這種白楊梅,“第一次見到水晶楊梅,乍一看以為沒熟,不過還挺好吃的。”另一位橙友“amy”說,溫州也有種植這種白楊梅,好吃是好吃,但價格也貴,當地要賣到90元一斤。

查了下資料,發現白楊梅在市場上之所以少見又金貴,一是因為它缺乏花青素,適應性較差,抗逆性較弱,必須精細管理;二是白楊梅容易落果,產量不穩定,第三就是市場接受度的原因了,就像橙友們說的,看起來跟沒熟一樣,不敢隨便買。

最近市場上楊梅多了,也魚龍混雜,如果不小心買到了酸楊梅,又不想浪費,可試試蘸醬油或者泡鹽水吃。對於杭州人來說,楊梅蘸醬油的吃法聽起來好像很不可思議,但對於潮汕人來說,這已經是習以為常的吃法了,而且這裡面還有科學道理。

人有四種基本味覺:酸、甜、苦、鹹(辣是痛覺,不是味覺)。基本味覺中,甜味相當強勢,與其他味道混合後,都不會大幅減少自己的味道,也就是說,加鹽也甜、加酸也甜,加苦也甜。另外,鹹味和酸味在配對時最容易被其他味道影響。所以,當“甜+鹹+酸”混合在一起時,鹹味和酸味的刺激會被大大降低,差不多是“剛好能嚐出來”的水平,但甜味依然能很好地保持下來。也就是說,楊梅蘸醬油,其實是用醬油的鹹味去壓制了楊梅的酸味,使其甜味更突出。當然,泡鹽水也一樣有效果,溫州人就有拌鹽吃楊梅的習慣。

本文來源:杭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