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10句哲理老話兒:睫在眼前長不見,道非身外更何求

作者:由 大道知行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8-20

夫道不欲雜什麼意思

10句哲理老話兒:睫在眼前長不見,道非身外更何求

01

睫在眼前長不見,道非身外更何求

此句出自杜牧詩作《登池州九峰樓寄張祜》,全詩為:百感中來不自由,角聲孤起夕陽樓。碧山終日思無盡,芳草何年恨即休?睫在眼前長不見,道非身外更何求。誰人得似張公子,千首詩輕萬戶侯。

唐穆宗長慶年間,白居易為杭州刺史,張祜和徐凝同應貢舉而不分伯仲。白居易遂出題命二人決賽,結果徐凝勝出。會昌五年(845年)秋天,張祜看望出任池州刺史的杜牧,此詩即作於這次會面別後。詩人以此表達對張祜的同情和慰勉。

此詩全篇從同情友人張祜懷才不遇的角度出發,以景抒情,格調蒼涼,興寄深遠,盡顯名士風流。首聯傾瀉滿腔感慨,不能自已,用先抒情後寫景的倒裝句式直抒胸臆。頷聯承上,依舊觀景抒情,用“碧山”“芳草”抒發知己之思與離別之恨。頸聯“睫在眼前長不見,道非身外更何求”,從感喟中抽身而出,轉為安慰張祜只要有真才實學,無須再向別處追求“大道”。尾聯以稱頌友人作結:有誰比得上你張公子呢,把詩歌看得比高官厚祿更重要。

“睫在眼前長不見”,一作“睫在眼前猶不見”,典出《韓非子·喻老》:“智如目也,能見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見其睫。”這揭示了一種現實悖論:一些事物近在眼前,本應關注、重視,卻總被忽略、漠視。這警示我們,如果沒有正確的態度,最接近、最熟悉的東西,也變得一葉障目,難以理解;真正的道理、規律,在每日的身體力行之中,而不在外人如何看待、如何評說。

10句哲理老話兒:睫在眼前長不見,道非身外更何求

02

勝非其難,持之者其難

此句語出《淮南子·道應訓》,意在告訴人們,取得勝利並不是最難的,保持勝利、鞏固成果更艱難。

古人很早就認識到持勝比取勝更難的道理,用“善持勝者,以強為弱”“孜孜淑淑,所以保終”等警句告誡人們:要保持勝利,就要在強大之時也能夠以謙虛的心態看到自己的弱點和不足,要自始至終都保持勤勉惕勵。

其實,持勝之道的奧秘,更多的蘊含在一個“持”字之中。何謂持也?《說文解字》言:持,握也。可以想象一下古代衛士握劍的姿態,小心翼翼、保持不變,這就是持勝者應保持的姿態。

在取得成果之後保持清醒的頭腦非常關鍵。保持成果,需要修養,更考驗意志,晚清名臣曾國藩34歲升任從四品侍講學士,但他仍然謙虛謹慎,將自己的書捨命名為“求闕齋”,還專門寫了一篇《求闕齋記》來提醒自己。他終身嚴於律己、勤於政務,每天必做12條功課,一旦因故沒有完成,必定在日記中對自己嚴加責備,他的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借鑑。

10句哲理老話兒:睫在眼前長不見,道非身外更何求

03

能用眾力,則無敵於天下矣

能用眾智,則無畏於聖人矣

此句出自晉代陳壽《三國志·吳書》。意謂有能力使用眾人的力量,那麼對於天下也就沒有什麼不可戰勝的了;有能力使用眾人的智慧,那麼即便是先賢聖人也沒有什麼害怕的了。這句話原本是說孫權在用人上能廣納賢才、舉賢任能,後多用來形容只要人心齊,充分利用和發揮眾人的智慧和力量,就能戰無不勝、所向無敵。

在古代,許多思想家都深刻認識到團結所帶來的偉大力量。《呂氏春秋》中說:“萬人操弓,共射一招,招無不中”,《淮南子·主術訓》中有:“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以及更為我們所熟知的《孫子兵法》中“上下同欲者勝”等。這裡“上下同欲者勝”雖出現在兵法中,但絕不僅指軍隊內部的上下一心,更是指各方面的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同舟共濟、團結一心,則無往而不勝。

10句哲理老話兒:睫在眼前長不見,道非身外更何求

04

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此句出自《老子·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老子》第四十六章體現了老子的反戰思想。春秋時期,諸侯爭霸,兼併和掠奪的戰爭連年不斷,給社會生產和百姓生活造成了嚴重災難。這是個“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的時代,連懷胎的母馬都要被送上戰場,以致產駒於野外。老子分析了戰爭的起因,認為是上位者貪得無厭、不知足所致——“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意思是,禍患沒有比不知足更為嚴重的了,災難沒有比貪得無厭更為深重的了。為此,他提出“知足常足”的觀點。

老子十分推崇“知足”。他認為“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並稱:“知足者富”。司馬遷在《史記》中則從反面加以強調:“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古往今來,多少貪夫殉財,就是由於不知足、不知止,最終跌入了無可挽救的深淵。

10句哲理老話兒:睫在眼前長不見,道非身外更何求

05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此句出自《孟子·滕文公下》:

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孟子·滕文公下》記載了孟子與縱橫家信徒景春關於“大丈夫”的一段對話。景春問孟子,公孫衍、張儀發起怒來,諸侯們都會害怕;安靜下來,天下就會平安無事。難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嗎?孟子不同意景春的看法,並說出自己心目中的大丈夫:“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朱熹《四書集註》註釋為:“廣居,仁也。正位,禮也。大道,義也。”大丈夫應該住在天下最寬廣的住宅“仁”裡,站在天下最正確的位置“禮”上,走在天下最光明的大道“義”上。

10句哲理老話兒:睫在眼前長不見,道非身外更何求

06

量腹而食,度身而衣

此句出自《墨子·魯問第四十九》:

子墨子謂公尚過曰:“子觀越王之志何若?意越王將聽吾言,用我道,則翟將往,量腹而食,度身而衣,自比於群臣,奚能以封為哉?”

“量腹而食,度身而衣”是墨子對弟子公尚過說的話。意思是說,要根據自己的食量來吃飯,比量自己的身體來穿衣。後者即成語“量體裁衣”的出典。墨子意在告訴人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先考慮一下自己的能力大小,一切從實際情況出發,對自己的行為加以節制,適可而止。

類似的說法還出現在道家著作《文子》中。《文子·守真》稱:“老子曰:夫所謂聖人者,適情而已,量腹而食,度形而衣,節乎己而,貪汙之心無由生也。”文子是老子的弟子,曾問學於子夏和墨子,是一位學無常師者。另外,《淮南子·俶真訓》也有:“夫聖人量腹而食,度形而衣,節於己而已,貪汙之心,奚由生哉?”可見,“量腹而食,度身而衣”的觀點得到了古代聖賢的廣泛共鳴。

10句哲理老話兒:睫在眼前長不見,道非身外更何求

07

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此句摘自程頤《二程遺書·伊川先生語》。

程頤,洛陽伊川人,世稱伊川先生,與其胞兄程顥共創“洛學”,為理學奠定了基礎,世稱“二程”。

關於“學”與“思”的關係,程頤認為:“為學之道,必本于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意思是說正確的學習方法,必須以思考為根本。思考了就能得到真知,不思考就得不到真知。進而他又指出:“不深思則不能造於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不深思就不能掌握道理;不經過深思而得到的知識,即令一時得到了,也容易失掉。此句亦見於《曾國藩家書》,故常被誤認為是曾國藩的經典語句。

“二程”為何將“思”放到如此突出重要的位置?程頤答道:“思所以睿,睿所以聖也。”“思”是達到睿智、聖明的必由之路。

10句哲理老話兒:睫在眼前長不見,道非身外更何求

08

道不欲雜,雜則多,多則擾

此句出自《莊子·內篇·人間世第四》。

《莊子·人間世》闡述了莊子的處世哲學,“人間世”即人間社會,本篇由七節構成。在《人間世》第一節裡,莊子假託孔子、顏回師徒二人的對話,提出“道不欲雜”觀點:“夫道不欲雜,雜則多,多則擾,擾則憂,憂而不救。”“道”作為道家哲學的核心範疇,在經歷了老子的自然本體及宇宙論解讀後,發展到莊子則轉變為對生命本體的追求。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修道不宜心雜,心雜就會多慮,多慮就會自擾,自擾就會招致憂患,憂患降臨也就自身難保。自“道不欲雜”至“憂而不救”,莊子用了一連串頂真句,先後出現了“雜”“多”“擾”“憂”四個頂真詞,層層遞進,環環相扣。

其實,《人間世》中孔子形象並非孔子的本來面目,而是莊子思想的代言人。莊子對“雜”持嚴厲批判態度。事實上,孔子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教習內容為“六藝”,孔門又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四科。孔門弟子三千,賢愚相雜。據《荀子·法行》記載,南郭惠子曾問子貢:“夫子之門,何其雜也?”子貢回答:“君子正身以俟,欲來者不距(拒),欲去者不止。且夫良醫之門多病人,檃栝(yǐn kuò,矯正木材彎曲的器具)之側多枉木,是以雜也。”看來,儒家對“雜”在一定程度上持肯定的態度。

10句哲理老話兒:睫在眼前長不見,道非身外更何求

09

事輟者無功,耕怠者無獲

此句出自桓寬《鹽鐵論·擊之》,全句為:功業有緒,惡勞而不卒,猶耕者倦休而困止也。夫事輟者無功,耕怠者無獲也。大意為:功業靠不斷繼承累積,害怕花力氣而不能堅持,就像種地的人,因為疲勞困乏而停止耕種。做事半途而廢的人不會成功,種地偷懶的人沒有收穫。

《詩經·大雅·蕩》有云:“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意思是說事情往往都有開頭,卻很少能有終結,告誡人們做事要善始善終。而能否善始善終,往往在於自己能否堅持,孔子曾說:“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意思是說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便成山了,如果停止下來,那是我自己要停止的,意在勉勵弟子要自強不息、自警自勵。

世上無論大事小事,最怕的是懈怠。《孟子·盡心上》:“有為者闢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做事好比掘井一樣,掘到六七丈深還未見水,如果這個時候停下來,那就只能掘得一口廢井。要想掘出水來,就得繼續深挖不止。

南宋理學家陸九淵說:“懈怠縱馳,人之通患。”解決懈怠的方法沒有別的,只有做到心胸寬廣,意志堅強,毅力有恆,才能最終有所成。

10句哲理老話兒:睫在眼前長不見,道非身外更何求

10

身之不儉,斷不能

范家

家之不儉,必至於累身

此句出自清代汪輝祖《佐治藥言》。

此句話大致意思是:如果自身不節儉,是不可能起到模範治家作用的;一個家庭若不節儉,則必定會累及自身。

古語有云:“儉則約,約則百善俱興;侈則肆,肆則百惡俱縱。”意思是節儉就會有節制,有節制則百善都會興起來;奢侈就會放肆,放肆則百惡都會爆發出來。古語也有言:“奢靡之始,危亡之漸”。奢侈浪費不僅是消極頹廢的表現,而且是危亡的溫床。“儉節則昌,淫佚則亡”,歷史上很多朝代的覆滅,都與奢靡有關,商紂王酒池肉林,揮霍無度;隋煬帝縱情享樂,昏庸殘暴……凡此種種,教訓不可謂不深刻。而對一家而言,“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

◎本文圖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