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資治通鑑》112:自家人會禍起蕭牆,心腹也會成為心腹之患

作者:由 花言大帥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9-16

自怨自憂是什麼意思啊

《資治通鑑》112:自家人會禍起蕭牆,心腹也會成為心腹之患

學習內容:梅福上書建議削弱外戚,成帝不聽

【原文華譯】前任南昌縣尉、九江人梅福上書說:

“當年高祖接納善言,經常都怕來不及,聽從勸諫,就像轉個圈那麼容易。聽取人的進言,只問意見對不對,不問說話的人有沒有才幹;獎賞人的功勞,只問他有沒有立功,不問他過去的經歷品行。陳平起於亡命之徒,而成為高祖的謀士;韓信起於行伍之間,而拜為上將。所以,天下之士,雲集而歸漢,爭相進獻他們的奇思妙想,智者竭其策,愚者盡其慮,勇者極其氣節,怯夫也勉勵自己效死。合天下之智,並天下之威,所以舉起秦朝,就像舉起一根羽毛,攻取楚國,就像拾起丟在路上的東西。這是高祖無敵於天下的原因。

“孝武皇帝好忠諫,悅至言,封爵不一定只給孝廉茂才,賞賜也不一定要有明顯的軍功(只要諫爭合意,就能得到封賞),所以,天下布衣無不勵志竭精以赴闕庭,毛遂自薦的不可勝數,漢家得賢,在武帝時期為盛。假如孝武皇帝真的能聽他們的建議,則昇平可至。可惜孝武皇帝要快心於征服胡、越,以至於弄得積屍暴骨,所以淮南王劉安乘機謀叛。劉安之所以計慮不成而陰謀洩露,那是因為眾賢集聚於朝廷,他的臣僚,就勢單力薄,不敢跟從他謀反。

“而如今呢,一介小民,都敢窺視國家的間隙,乘機而起,蜀郡發生的事就是這樣。至於山陽亡徒蘇令,蹂躪名都、大郡,求黨羽,索徒從,毫無逃匿之意,這就是輕視大臣,無所畏忌,國家沒有威信,匹夫也敢跟皇上抗衡了!

“士者,國之重器,得士則重,失士則輕。《詩經》說:‘濟濟多士,文王以寧。’(文王的朝廷,人才濟濟一堂,所以國家得以安寧。)廟堂上的國家大事,不是在野的草民所能討論的,(我在從南昌回壽春的路上)擔心自己死在野草之中,屍體和士兵們一起埋葬,所以數次上書求見,都沒有得到批准。我聽說齊桓公的時候,有人要呈獻九九乘法表,這樣的小事,齊桓公也馬上接見,就是希望能鼓勵進言,得到更有價值的建議。

如今我要說的,比九九乘法表更加重要,而陛下已經拒絕了我三次,這是天下之士不能來的原因。當年秦武王喜愛武勇大力士,任鄙就到宮門自薦。秦繆公要稱霸天下,由余就從西戎來投奔。如今皇上要徵求天下之士,那麼,草民有上書求見者,就應該讓尚書去聽取他的話,其言可以採用的,就給他一點俸祿,賞賜他一點綢緞布匹,如此,則天下之士都會疏解怨憤,一吐忠言,好的建議能夠被皇上聽取,則天下事務條理分明,朝廷內外燦然可觀了。

“以四海之廣,士民之多,能言善道的人,一定為數不少!但是,能出口成章,切中時政,又不違背祖宗之法和聖人教訓的俊傑之才就不多了。所以,那些能得到爵祿束帛的,都是天下的磨刀石,高祖用他們來砥礪世人,磨鍊英才。

“孔子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到了秦朝則不然,張著‘誹謗之網’,一言不合,就是誹謗朝廷之罪,這就把漢朝奪取政權道路上的障礙,全部清除了;又好比手持太阿寶劍,但是卻自己拿著劍刃,把劍柄遞給西楚霸王項羽。如果他能拿著劍柄,就算天下反叛,也不敢觸碰他的劍鋒,這正是漢武帝之所以開疆闢土,還能廟號為‘世宗’的緣故。

“如今陛下既不能採納天下之言,還對直言者加以誅戮。那貓頭鷹被殺了,鸞鳳就會遠走高飛;愚蠢魯莽的人被殺了,智慧的人就會退避。之前很多無知小民,上書皇帝,觸犯的都不是什麼很緊急的法令,但是被下廷尉監獄而被治死者甚眾。自從陽朔年間以來,天下人都不敢說話,朝中大臣,更是噤若寒蟬,群臣都順著皇上的意思說,沒有一個能匡正皇上的。何以見得呢?比如咱們在百姓上書中,取一條皇上覺得說得不錯的,交給廷尉,廷尉一定會說:‘這不是小民該說的話,大不敬!’從這一件事,就可見其餘了。

以前的京兆尹王章,資質忠直,敢於在皇上跟前當面諫爭,孝元皇帝擢升他,以砥礪那些無用的官員,矯正扭曲的朝廷;而到了陛下您這裡呢,王章不僅自己被誅戮,妻子兒女也被流放到蠻荒之地。就算王章有罪,罪也只在他一身。他並不是犯了反叛的重罪,要牽連到他的妻子。摧殘正直之士的氣節,封堵諫爭之臣的口舌。群臣都知道這是錯的,但是沒有人敢出言相爭。天下人都以言為戒,這正是國家之大患!

“希望陛下能遵循高祖的軌跡,杜絕亡秦的道路,廢除不急的刑罰,下一道諫言無須避諱的詔書,博覽兼聽,讓疏遠低賤的人,也能上達天聽,讓那些深藏不露的人,也覺得自己無須隱瞞;遠方的人,也能言路暢通;這就是《尚書》形容的‘闢四門,明四目’,四面的大門都開啟,八方的訊息都看盡。過去的已經過去了,但是未來的還可補救。如今外戚侵犯君命,奪去主威,外戚之權,一天比一天隆盛,陛下如果還看不出來,可以看看天象的顯現!建始年間以來,日食、地震、總體來說,三倍於春秋之時,而水災更加頻繁,已經沒法和當年相比,陰盛陽衰,金鐵都自己飛到天上去(柏楊注:《漢書·五行志》載,前二十七年,沛郡鐵官鑄鐵時,鐵化成流星飛去,這是高官當權的象徵),這是什麼情景啊!

漢朝興起以來,社稷三次面臨危機,呂氏、霍氏、上官氏,全是母后孃家。對於皇親最好的照顧,就是保全他們的家族,應該給他們配置賢良之師,教之以忠孝之道。而如今呢,尊寵其位,授以權柄,讓他們驕傲忤逆,以至於夷滅,這是反而失去了親親之道啊!以霍光之賢,尚且不能保全他的子孫,所以權臣一到換代的時候,家族就有危亡之憂。《尚書》說:‘毋若火,始庸庸。’要想不遭大火,就要在它還是小火苗的時候把它撲滅。等到權臣的勢力已經凌駕於君王之上,權柄超過了皇上,那時候就來不及了!”

皇上沒有采納他的話。

【學以致用】

01,經營公司的老闆,多看歷史是極好的。可惜的是,發現身邊很多做企業的朋友都是“忙”的沒時間看書,或者被各種碎片化的資訊分散了精力,沉不下心來看書了

02,一個人的注意力,精力都是有限的,所以,要確保有所建樹,就必須把精力,注意力聚焦起來,比如專注於業務,或者管理,或者其它某個個人認為最重要的恩板塊。 ,

正是因為這樣,必然就會有自己不瞭解的領域,需要旁人提醒。 所以需要老師,需要教練,需要高手為提供參謀意見

03,梅福上書的內容,是很到位的, 放在現在,對於老闆與企業的關係而言,也是有很大的啟發

04,天下為公,天子無私,所有人都一樣,沒有自家人,也沒有心腹之人。就像古代車輪一樣,中心的圓圈是空心的, 只有中心是空的,外面才能撐起來32根木棍,最外圍的圓圈才能滾動起來, 這就是規律。 以前說的,以虛控實,就是這個原理。 用當下領袖的話說就是:我將無我,不負人民。

05,自家人會禍起蕭牆,心腹也會成為心腹之患。古代王朝裡面,要麼就是親戚亂政,要麼就是外戚、宦官亂政,即便上一代帝王遇到過這種困難,下一代帝王繼續犯同樣的毛病。 太陽底下無新事,世上所有的問題,世上都有一個現成的答案,如果當下找不到就去古代(書籍)找,去其它學科領域找,答案早就在那裡,只是你暫時沒有搜尋到而已。

06,站在企業角度,你如果信不過“外人”,權柄交給自己親戚,結果最肆無忌憚貪汙的就是自家親戚,你以為反正肉是爛在鍋裡,而最後會發現鍋也爛了,或者是他把鍋也端走了。 項羽的叔叔項伯不幫自家的侄子,卻幫著劉邦這個外人。 沒有項伯,劉邦以及劉邦的家人早就可能被害了,而項羽是比較信任項伯的。

我們在股權激勵領域,有個很重要的觀點就是:

幹掉最後一個忠誠於老闆個人的人

有些人不大理解這句話,其實原因也在這裡

如果有一些人是你的心腹,最忠誠於你,那麼,你就是區別對待了另外一些人,在防備另外一些人。

所以,一個偉大的企業領袖,一定是我心光明。 基本上沒什麼朋友,也沒什麼私交。 就算有私交,那也跟企業沒有關係的外圍人員,無任何利益鏈條上的關係。

毛教員就是這樣的。 當他成為主席之後,給所有人的待遇都是一樣的,一樣親密,一樣的客觀,沒有特殊對待,保持坦坦蕩蕩

任正非也是這樣的,全世界的人才,只要能為華為做出貢獻,都會給到豐厚的待遇與發展舞臺。

老闆如果有私心,員工是能夠感受到的。 當厲害一點的員工感受到了你的行為,請問他會怎樣做?

要麼不會貢獻太多智慧,要麼就跳槽或單幹

所以,有這個段位的領導者,能夠讓所有人能夠得到發揮,能夠成就大家,帶領大家去創造更好的未來

這個就是事業,大家一起幹出來的,偉大的事業。

這不是大公司,大企業老闆的特有的氣質或段位

而是當年2萬元起家,從代理做起的華為領導人的品質,所以,這跟企業規模沒有關係,跟老闆個人的格局,文化層次有關係。

漢成帝無法理解這些,一心享樂,遇到麻煩事就交給舅舅們去處理,最後國家就被舅舅家(老表王莽)篡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