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馬正春:宣 講

作者:由 抖聞快訊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9-22

泥工五行屬什麼

我叫馬正春,今年61歲,湘潭市企業科協聯合會會長,教授級高階工程師,原湖南建工集團三公司總經理助理、副總工程師,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掛職專家。同時,系全國建設工程質量管理專家、湖南省安委會專家庫(第一、二、三屆)資深專家、湖南省首屆應急管理專家、湖南省建築安全技術專家、湖南省建築消防安全技術驗收專家、湖南省環保治理專家等,國家一級建造師培訓骨幹教師、全國建築安全知識培訓骨幹教師。

30多年來整整堅持到現在,我主持及參與完成科研課題24項【其成果技術經國內聯機檢索及省級專家技術鑑定: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填補國內空白11項,有多項成果被列入《中國技術成果大全》、《湖南省建科志》、湘潭市行業標準中;有2項國家科技成果登記發文向全國推廣應用。其中,原國家科委授予“國家科技成果完成者”1項】。已獲得國家專利102項(其中發明專利4項);QC成果35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8項;提案建議42份;省級工法獎11項;國家著作權35項;著編書報20餘冊,論文獎38篇。

自1990年3月開始,我的研發工作正式起航,當時兼任原省建七公司職工教育講師,帶領一支15人的泥工師傅隊伍到原湖南省建築技工學校學習一項新工藝技術,在課堂上楊老師手持一把北方大鏟對著全班學員說:“這把大鏟在2381砌磚過程中,已不適用現代施工的需要,一是砌磚速度太慢,二是操作起來不方便,假若有誰能將它進行一番改造,可獲國家專利。”楊老師的話使我振奮不已,回到單位後,立即思考,上班在想,下班也想,走路也想,上廁所也思考,吃飯時也在思索,睡覺之前還在床鋪邊的地板上用粉筆畫出各式各樣的圖案比較研究,一次中午在食堂排隊買飯之前,自己右手握著調羹,在左手握著飯碗邊上敲打時,突然靈感來了,發現這把調羹的造型和角度完全可以引用到改進製作泥工用的大鏟上來,大鏟角度(弧度)雖然解決了,但大鏟不能砍磚(注:北方砌磚牆是大鏟和刨錛,刨錛是作砍磚用的,操作中兩種工具換來換去,所以重複動作較多)而南方地區砌磚工具叫磚(瓦)刀,該磚(瓦)刀的刀面小,鏟灰量也少,都是鋪“過橋灰”,有時鏟幾次灰漿只能砌一塊磚,增加了泥工彎腰的次數,腰肌勞損嚴重。能否將南方的磚(瓦)刀與北方大鏟二者功能合一,再按調羹形狀的弧度(彎度)來思考,又經反覆畫圖放樣,並找到鍛鐵師傅試做第一把,該師傅說:“做沒問題,但沒有人打大錘”,隨即本人拿著大錘配合他一錘一錘成型後,在301工地試用,泥工師傅反饋意見,總結經驗,先後經過5次使用、改進、打磨、配軟質木柄等,終於成功。

馬正春:宣 講

這種多功能泥工剷刀能一具多用,鏟灰量多,直接鏟灰就直接甩灰,手柄舒適,不卡手,有汗時手掌不滑動,砍磚時無振動力,連續作業能減輕磚(瓦)工的疲勞強度,攜帶方便,使用靈巧,剛性好,成本低。過去砌一塊磚由傳統工藝18個單一動作變成4個複合動作完成。

馬正春:宣 講

透過許多工程專案的實踐運用,泥(瓦)工反映非常好,圓滿解決了國內各地區砌磚工具的差異及砌築工藝的最佳化。並撰寫《淺談2381砌磚法及砌磚現場佈置的改進》榮獲湖南省土木建築學會優秀論文一等獎。主持完成的“建築用多功能剷刀及施工工藝研究”經原懷化市科委組織專家技術鑑定結果:“該套工藝技術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為我國砌築工藝的改進做出了創造性的貢獻”,其中多功能泥工剷刀獲得國家專利(專利號91304075。4)及獲湖南省科技創新銀獎,獲原湖南省建築工程總公司2013年科技進步一等獎獎湖南省科技進步四等獎。同時,在1993年16期《中國技術成果大全》向全國公佈推廣。

馬正春:宣 講

該專利及成果課題研發成功後的第一時間,原集團總公司辦公室主任吳永平於專程趕赴懷化採訪,先後在集團《快報》、《湖南日報》、《長沙晚報》、《湖南經濟報》、《湖南科技報》等多家新聞報道過馬正春創新事蹟。

1994年5月,在施工現場檢查質量安全工作發現油漆班組作業的工作面有起皮脫落現象,隨即與班組長謝明友油漆師傅商量進行油漆膩子灰及油漆配方工藝研究立項申報課題,經過半年時間的反覆除錯應用,一種“801膠基膩子灰及其油漆新工藝”,於同年12月,透過省級技術專家鑑定結果:“該成套工藝技術處於國內領先地位,其中801膠基膩子灰填補國內空白”,申報了發明專利(申請號:95110705。4)並列入全國科技成果推廣;同時榮獲原湖南省建築工程總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湖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另外“801膠基膩子及油漆新工藝施工工法”獲湖南省建設科技進步四等獎;該工藝施工小組被原國家工程建設質量獎審定委會命名為“全國工程建設優秀質量管理小組”。

1995年湖南省國際貿易金融中心大樓,高度150。4米,施工至第八層時突然發現內筒南北向牆有垂直裂縫,縫隙寬約0。1~0。3㎜,最大寬度0。62㎜,縫深10~13㎜,最深的貫穿牆厚。經多次邀請原長沙鐵道學院謝友均副教授、湖南大學黃政宇副教授現場分析和採取對策措施施工,仍然沒有徹底解決。同時,派人赴上海市考察錢江大廈、新世紀大廈及招商局大廈,都出現類似裂縫。上海建築設計主任工程師及大家分析說“高強泵送砼剪力牆長度大於6米,就將產生裂縫,其裂縫寬度、深度無規律,故這類裂縫成為通痛,目前國內尚沒有能解決問題的辦法”。接著,我受公司總工程師金宗濂的指意與該專案經理陳海青、專案總工陳安德一道經反覆設想再分析論證並根據上海招商大廈的剪力牆未設圈樑其裂縫裂到樓板底,因此我們採取對策①在該大樓第十二層、十四層的北向剪力牆1/2高度處加一根與頂部同樣配筋的圈樑;對策②在南向剪力牆將原設計水平鋼筋(二級鋼14@200、二級鋼14@150,現改為二級鋼12@125、二級鋼12@100)配置。同時,將水平鋼筋放到豎向鋼筋外側,組織施工到頂層,沒有產生任何裂縫了,從而解決我國泵送砼剪力牆裂縫治理這一國內技術難題作出了創造(新)性貢獻。該大樓列入原國家建設部“全國首批建築業新技術應用示範工程”和湖南省芙蓉杯獎工程。其中,“運用TQC攻克國內技術難題一一一高強泵送混凝土剪力牆裂縫”獲全國工程建設優秀質量管理小組稱號!

在搞好安全生產工作的同時,我也堅持在業務技能方面狠下功夫。解公司之所急,供公司之所需,就是我們工作的原則和動力。在對專案進行檢查時,我發現專案在施工安全、文明等工作上還沒有系統和全面的教科書,於是我及時向公司領導提議編輯一本企業標準圖集來指導全公司的安全管理,使安全工作能落實到每個工人的具體操作中去,公司領導當即批准。“說幹就幹”,我當即就帶領部門一幫人馬上著手準備。但由於此項工作在建築行業同類研究中尚無借鑑,於是我進行了前期調研,查閱了大量的資料,由於常常在辦公桌前一坐就是到深夜,辦公室的地板上有被椅子壓過的四個明顯的凹痕。常常為了一個技術問題,我輾轉市建設局和湖南建工集團找專家請教。為了精益求精,有時候一個漢字要檢視幾本字典後再確認,用過的稿紙都快有電腦桌高了。終於經過六個多月的日夜奮戰,公司有史以來第一本具有完全自主創新智慧財產權的安全科普著作,也是第一本凝聚公司幾代工程技術人員的施工精華——《建築文明施工安全標準圖集》終於出版發行了,公司施工文明安全管理無章可循的歷史也真正結束了。專家稱:“該圖集填補了建築行業同類研究的一項空白,是建築教學和崗位培訓的實用教材。”建工集團原總工程師陳火炎說:“我看完本圖集樣稿後,本人十分高興。幾年前我就想做這事情,由於種種原因未成,今見此圖集,有如完成了一樁心願,甚願!”

參加湖南省“百萬農民工同上一堂課”安全培訓授課活動中,我首創的“五行”和“建築危險源”對比分析法,給民工上課,效果很好,榮獲原湖南省住建廳優質課三等獎。隨後把該項成果總結制成“防建築傷害屏風式教具”,榮獲國家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並作為全國建設領域農民工學校培訓教具推廣應用。

本人還榮獲“全國建築業科技進步與技術創新先進個人”、“全國科技講比標兵”、“全國書香之家”、“全國五好文明家庭”,榮立湘潭市三等功及嘉獎。

馬正春:宣 講

作為一個科技戰線上的老兵,《人民日報。海外版》這樣報道:“馬正春經過數年艱苦奮鬥,雖沒有驚天動地的英雄壯舉,沒有譁眾取寵的豪言壯語,然而他的事蹟跟他的名字一樣,中華大地印證著他的人生歷程”。其實,我沒有這麼大的貢獻,也沒有這麼大的成績,我只是把自己的職業夢想、工作規劃與企業的實際情況深深地聯絡了起來,因為有了這些理想,才有了我為理想而奮鬥的人生歷程。年過花甲,奮鬥仍不停步,因為前行,讓我的生命更有意義,並且那些堅定的步伐值得回憶!

人對於某種事情的堅持,很多時候是源於一種責任,公司的發展,企業的進步,我們每個人都有一份責任,不能懈怠。

2017年5月湘潭市科協副主席謝盡忠及部長肖洪兵帶著一份湘潭市科協工作聯絡函,專門到湖南省第三工程公司與時任公司黨委書記凌強商量:“請貴公司副總工馬正春出任湘潭市企業科協聯合會會長”,後經公司黨委會、董事會研究決定並同意。於是組建湘潭市企業科協聯合會2017年11月21日成立至今,共組織舉辦“湘潭市創新方法”普(精)培訓班6期500餘人次,目前湘潭隊伍創新方法大賽晉升國賽;“湘潭專利資訊科技推廣與應用”培訓班4期近600人次。組織會員單位參觀交流考察調研新技術、新材料、新裝置、新工藝“四新”6次150餘人次。組織“產學研用"、園區、校企合作、企企聯手,會企融合等形式多樣活動,增強“聯合會”意識,突出平臺共建、資源共享、活動模式創新,組建了“專家資源庫”及“科創中國”、“智匯中國”入注平臺。建立QQ群和微信公眾平臺共享等,深受廣大會員單位的支援和擁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