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易經》背後的大智慧:凡事要看吉凶,而不是隻看利弊

作者:由 群眾財報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9-30

塞翁說的話告訴我們什麼

文/官場夜聽

在《易經》之中為何預測的是吉凶,而不是利弊?這是因為表面對自己有利的事情未必會有好的結果;表面對自己有弊端的事情未必會出現壞的結果,歸根結底,要告訴大家一個道理就是凡事不能只看表面,而應該考慮周全、眼光長遠,把事物的方方面面都想進去。

《易經》背後的大智慧:凡事要看吉凶,而不是隻看利弊

其實對《易經》中的這個思想在我們初中的課文裡就已經學習過了,這篇文章就叫《塞翁失馬》:

這個故事說的是:塞翁失馬戰國時期有一位老人,名叫塞翁。他養了許多馬,一天馬群中忽然有一匹走失了。鄰居們聽到這事,都來安慰他不必太著急,年齡大了,多注意身體。塞翁見有人勸慰,笑笑說:“丟了一匹馬損失不大,沒準還會帶來福氣。”鄰居聽了塞翁的話,心裡覺得好笑。馬丟了,明明是件壞事,他卻認為也許是好事,顯然是自我安慰而已。可是過了沒幾天,丟馬不僅自動回家,還帶回一匹駿馬。鄰居聽說馬自己回來了,非常佩服塞翁的預見,向塞翁道賀說:“還是您老有遠見,馬不僅沒有丟,還帶回一匹好馬,真是福氣呀。”塞翁聽了鄰人的祝賀,反到一點高興的樣子都沒有,憂慮地說:“白白得了一匹好馬,不一定是什麼福氣,也許惹出什麼麻煩來。”鄰居們以為他故作姿態純屬老年人的狡猾。心裡明明高興,有意不說出來。塞翁有個獨生子,非常喜歡騎馬。他發現帶回來的那匹馬顧盼生姿,身長蹄大,嘶鳴嘹亮,膘悍神駿,一看就知道是匹好馬。他每天都騎馬出遊,心中洋洋得意。一天,他高興得有些過火,打馬飛奔,一個趔趄,從馬背上跌下來,摔斷了腿。鄰居聽說,紛紛來慰問。塞翁說:“沒什麼,腿摔斷了卻保住性命,或許是福氣呢。”鄰居們覺得他又在胡言亂語。他們想不出,摔斷腿會帶來什麼福氣。不久,匈奴兵大舉入侵,青年人被應徵入伍,塞翁的兒子因為摔斷了腿,不能去當兵。入伍的青年都戰死了,唯有塞翁的兒子保全了性命。

《塞翁失馬》透過一個迴圈往復極富戲劇性故事,闡述了禍與福的對立統一關係,揭示了“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的道理。如果單從哲學角度去看,這則寓言啟發人們用發展的眼光辯證地去看問題:身處逆境不消沉,樹立“柳暗花明”的樂觀信念;身處順境不迷醉,保持“死於安樂”的憂患意識。

在一定的條件下,好事和壞事是可以互相轉換的,壞事可以變成好事,好事可以變成壞事。“塞翁失馬”的故事在民間流傳了千百年。無論遇到福還是禍,要調整自己的心態,要超越時間和空間去觀察問題,要考慮到事物有可能出現的極端變化。

現在很多的年輕人內心很浮躁,就是看問題太表面化,說到底還是心智不成熟;心智不成熟的人只能看到表面上的利弊,而不能看到深層次下的吉凶;就拿失敗來說吧,失敗不一定是有害無益的,而看問題表面化的人經歷幾次失敗就會自暴自棄、一蹶不振,這就是因為這種人把失敗看作是有害無益了,按照他們的邏輯是一次不成功,那以後也不可能成功的;而看問題周全的人面對失敗則是越挫越勇,這種人面對失敗會去分析導致失敗的原因,做出調整改變之後繼續出擊;因為在人生的這場遊戲之中,你不戰勝眼前面臨的困難,那面對後面更加艱難的關卡怎麼辦?難道每一次都要靠別人幫扶與好運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