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清朝人口大爆炸,從7千萬到4個億,到底是什麼原因?

作者:由 歷史百小生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10-04

康熙見過嘉慶嗎

清朝末年,中山先生在發表演講的時候,總會說一句:“我四萬萬中國同胞”。

這個四萬萬的資料,中山先生到底是從哪裡來的,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我們知道,在清朝末年,我國的人口總數是4個億。

4個億,對於我們現在的14億人口來說,太小兒科了,不值一提。但是,

這個數字,已經創下了2000年來所有王朝中的最高紀錄了

,大唐盛世,疆域遼闊,也不過1億人口。

但是,清朝入關的時候,由於多年戰亂,人口已經降低到5000萬左右,到了康熙時代,人口也不過7000萬左右。

康雍乾三朝,是大清的巔峰時代,到乾隆末期,人口發展到3億,從道光開始,清朝就開始走下坡路了,尤其是清末,農民起義,列強入侵,但是,人口卻沒有下降,反而小幅上漲。

到了清末,竟然上漲到了4億。

一般來說,人口的變化,是和王朝的興衰是成正比的,王朝末年,戰亂不斷,人口就會急劇下降,新王朝建立,社會穩定,經濟發展,人口就會上升。

但是,

清朝卻走出了一個“反比”,王朝末期的人口,居然是最多的,而且,還創下了歷屆王朝的最高紀錄。

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經濟壓力減少,多生有好處

2017年,國家放開二胎,鼓勵大家生孩子,但是,效果不理想,2021年,政策繼續放鬆,允許生三胎了,但是,從目前來看,還是沒有多少人願意生。

究其原因,主要還是養娃成本太大了。

養一個孩子,從出生到大學畢業,沒有幾十萬就下不來,如果“不幸”生個男孩,還有“一套房”在等著你,而這一套房,可是比養大一個孩子的成本還大。

所以說,生與不生,完全取決於“經濟基礎”。不僅僅是現代,古代同樣如此。

清朝人口大爆炸,從7千萬到4個億,到底是什麼原因?

古代養孩子很簡單,有口吃的就行,但是,古代人的“稅賦”壓力很重,一個農民耕種一年,大部分都要上交賦稅,留下來的僅僅夠個口糧,甚至還要倒欠朝廷的。

在雍正之前,清朝的賦稅徵收是按人頭的,家裡的人越多,要交的“賦稅”也越多,這就限制了人們的生育慾望。

有個男孩能傳宗接代就行了,多生一個,就多一個負擔,如果生個男孩還好,最起碼能幹活,如果生個女孩,那就是“賠錢貨”了。

一個國家的強盛與否,人口是一個重要的指標,人口增長,就代表國力強盛,人口增長,也能給國家帶來更多的稅收,兵源。

為了解決人口問題,

1712年,康熙皇帝下旨:“滋生人丁,永不加賦”。就是從1712年後出生的男孩,不用繳納賦稅。

這個政策,大大刺激了老百姓的生育慾望。

同樣是種二畝地,每年的產量是有限的,但是家裡多一個人,就多一份賦稅,勞動時間不變,勞動成果不變,勞動成本卻是直線上升。

如今,有了這個政策,就可以多要幾個男孩,去種更多的地,或者去經商,做手工業,為家裡增加收入。至於養孩子的成本,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相當於是成本不變,利潤翻倍,這種好事,當然搶著去幹。

因此,從康熙開始,清朝的人口就開始出現大幅的增長。

“按人頭收稅”這個制度,在早期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是,隨著土地兼併的不斷進行,大量的土地掌握在了少數的地主階級手中,但是,他手中的土地數量和他家裡的人口是嚴重不成比例的。

即便是手握百畝,千畝,萬畝的大地主,家裡無非也就是幾個孩子,全家人口不會超過10個,一個“富得流油”的地主和一個“一貧如洗”的佃農,每年要上交的賦稅沒有多大差別。

這就會造成兩種後果。

第一,國家會損失很多的稅收。一個大地主,他所創造出來的財富是普通人的千倍,萬倍,但是,這些財富,國家沒有機會徵稅,全部被地主給佔有了。

第二,百姓會越來越窮。一個普通百姓,終其一生都沒有剩餘的財富,更不可能實現什麼階層躍遷。

因此,到了雍正時代,他勇敢的打破了這個規則,提出了“攤丁入畝”。

清朝人口大爆炸,從7千萬到4個億,到底是什麼原因?

所謂“攤丁入畝”,就是改變按人頭收稅的規則,開始按照實際佔有土地的數量徵稅,誰佔有的土地越多,誰交的稅就越多,不管你家裡有幾口人。

這種“經濟壓力”,就從普通百姓轉移到了大地主身上,百姓負擔少了,自然願意多生孩子。在以前,生孩子是負擔,現在,多一個孩子,就多一個勞動力,多一個收入來源。

因此,從雍正到乾隆,清朝人口數量激增,直接突破一億大關,邁入3億。

糧食品種豐富,吃飯問題解決了

在明清之前,人們的主要糧食還是“米麥”,但是,“米麥”算是比較嬌貴的農作物,需要人的精心照顧,一旦碰上天災,可能就絕收了,一旦絕收,那就是饑荒。

在中國的歷史上,人口的減少主要有兩種願意,第一是戰爭,第二就是饑荒。

但是,自從明朝萬曆年間,

原產美洲的農作物,紅薯,土豆,玉米這三寶傳入中國後,饑荒問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

其中紅薯的傳入,頗有一番周折,是靠著“偷渡”,才來到中國。

萬曆年間,有個叫“陳振龍”的秀才,考了多次都沒有考上舉人,心灰意冷之下,就決定下南洋經商去。

在菲律賓,陳振龍見到了一種從來沒見過的農作物,特別好養活,從地裡刨出來就能吃,最主要的是產量大,一畝地能產出6000斤,而在當時的中國,一畝地的小麥產量只有300斤。

這種農作物,就是我們現在的“紅薯”,也叫“番薯”。

這種農作物,其實也不是菲律賓的原廠,他原產於美洲,因為當時菲律賓是西班牙的殖民地,為了解決當地的糧食問題,西班牙把紅薯從美洲帶到了菲律賓。

陳振龍想帶幾顆紅薯苗回去,但是遭到了拒絕,西班牙人不允許。

於是,陳振龍就想了一個辦法,把紅薯苗混在吸水的粗繩子裡,然後買通了碼頭的工作人員,

悄悄的混上了船,最終將這幾顆珍貴的紅薯苗給帶回了中國。

回到中國後,正好碰上當年大旱,而陳振龍種下的紅薯,依然獲得了豐收,大大的紅薯非常誘人。在報告給了衙門後,衙門決定,大力推廣這種農作物。

紅薯這個東西,在缺少糧食的年代,是一種非常好的活命糧食。

清朝人口大爆炸,從7千萬到4個億,到底是什麼原因?

現在的人可能很難理解,為什麼紅薯能夠活命,說實話,我也不是很理解,但是,聽我父親講,在三年自然災害的時候,沒有什麼東西吃,就只能吃紅薯,天天都是紅薯,導致他現在根本就不吃紅薯,因為小時候吃的太多了。

紅薯,土豆,玉米,這三種農作物,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澱粉含量非常高,容易讓人飽肚子,但是,在中華菜譜中,這三個卻很少出現,因為他們做不出什麼花樣,紅薯,只能蒸一蒸,土豆,只能炸薯條,玉米,只能做成粥。

雖然口感一般,但是,它們卻能救命,在糧食減產,發生饑荒的時候,這三種農作物就派上了用場。

清朝在經過康雍乾三朝後,社會趨於穩定,新式農作物被廣泛的種植,因為饑荒至死的人口也少了很多。

新生人口在增加,人口壽命在延長,人口數量自然就上去了。

統計口徑變化,從“戶”到“人”

乾隆時期人口的激增,和統計口徑的變化,也有很大的關係。

以前的人口統計,是以“戶”為單位,康熙初年,統計的全國人口是不到1000萬戶,至於一戶人家有幾口人,不確定,這也導致具體的人口數是不固定的。

雍正時代,統計人口發生變化,是以“丁”為單位,所謂“丁”就是成年男子,這樣女子和兒童就被忽略,也不能真實的反應全國的總人口。

乾隆時代,統計口徑再次發生變化,不再以“戶”和“丁”為單位,而是以“人”為單位,有一個算一個,這就和我們現在的人口普查有點像了。

正是因為統計口徑的變化,讓以前隱藏起來的人口,統統暴露了出來,人口數量也發生了一個大幅的上漲。

這種統計口徑的變化,其實是乾隆耍的一個小聰明,人口數量越大,證明國家越強大,乾隆也是想透過人口數量,向外界炫耀一下,他是一個多麼厲害的皇帝。

雖然清朝的人口,200多年間激增了不少,康熙和雍正也做出了一個有利於百姓的決定,但是,

我們應該明白一個事實,清朝的盛世,僅僅是權貴階層的盛世,普通的底層百姓,生活依然很苦。

英國人馬戈爾尼來中國,原本他是想尋找馬可波羅筆下的東方大國,沒想到,滿眼看到的都是貧窮,他在書中寫道:

遍地都是驚人的貧窮,人們衣衫襤褸,我們扔掉的東西,他們都搶著吃。不管是在舟山,還是在去北京的路上,沒有看到任何人民豐衣足食。房屋通常是泥牆平房,茅草蓋頂。

藏富於國,而不是藏富於民,也許,這就是清朝走向滅亡的原因之一。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歷史百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