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豆沙粽大肉粽

作者:由 人民資訊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12-09

屈原大夫怎麼讀

■陳茂生

有機會到周邊幾日遊,臨出門老妻關照:端午到了,買點粽子回來。轉身加一句:只要豆沙粽大肉粽。如今的熱點轉移的週期越來越短,有的“網紅”瞬間衝高,來不及端詳尊容便迅疾隕落的不知所蹤。但粽子是個例外,豆沙粽和大肉粽更是長紅不衰的例外之例外。

回程,旅遊大巴在高速公路服務區暫歇,大夥都直奔粽子櫃檯而去,幾乎人手一袋回到車上。有個老阿姨說得很形象:拎點粽子回去,是出去旅遊的“低配”標誌;粽子也沒有買,不好意思講已經出去過了。眾人頻頻額首。

在各古鎮遊覽,也總能瞥得有幾位頭髮略白、風姿仍綽的“粽娘”端坐一隅包粽子,邊上還有個牌子:某大媽肉粽,介紹一段歷史淵源後保證風味傳遞始終如一。而遊客就“零距離”觀賞:一堆醬油浸泡後的醬色糯米、一塊肥肉與碧綠粽葉,在一雙手上下翻飛中變成一個稜角分明的粽子。所以便有如此概括:無粽子不古鎮。

關於粽子起源,說是屈原投江後當地百姓划船前去營救,但屈大夫去意已定眾人只能用江邊蘆葦葉包裹飯糰投入水中以饕蛟龍,讓屈大夫得以平安永生。後人判斷:情急之中投入白米飯糰的機率最大,所以白米粽在相當長時期裡是棕界主流。南北朝時凡有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的粽子都稱“雜粽”。如今讀起來,一不當心會覺得有點難聽。但即便作為販夫走卒用以果腹的“快餐”,若配白糖則味道更佳。由此就誕生風味相得益彰的白米赤豆粽,更為豆沙粽驚豔亮相做好鋪墊。隨端午習俗移至物產富庶的江南才有了大肉粽。只是無論怎麼百“粽”百態、有稜有角,無非都是粽葉大的獨擋一葉;棕葉小的便相互幫襯。這與為人處世有點相似,有積澱有特點有擔當才會“一個好漢三個幫”,老當“傻白甜”時間一久便索然無味了。

包粽子是一項技術活。每逢端午,就有些單位組織年輕白領學習這門技能,結果多是“一半散架一半漏,還有一半一包粥”,徒增點歡樂嬉鬧是真。從精細備料使口味適度,到擇葉而包不破不漏又有稜有角,勁大勁小都不行,要相當緊實才讓吃口更會有嚼勁。各中拿捏僅可意會難於言傳,如此方居世界“非遺”之尊。即便老阿姨們也未必都能遊刃有餘地拿得起放得下。在粽子僅在端午節短暫亮相年代,每逢端午節,家家戶戶都用大鍋浸泡糯米,大木盤清洗粽葉,也顧不上這木盤原本用途是洗澡是洗腳。弄堂裡也有些大媽轉悠,不時探頭詢問“要包粽子嗎?”據說十多年的工錢是每隻一元,而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行情是“夯不浪當”掙幾塊錢罷了。當下多到超市買幾個應景點綴的;勞師動眾自己包,怕只為拍短影片賺流量了。而走街串巷上門包粽子的自然沒了蹤影。

如今的人講究,豆沙粽糖分高就有點敬而遠之,大肉粽就廣受青睞。而那塊肉還必須肥多瘦少且“夾肥夾瘦”,咀嚼時油脂從韌糯的米粒縫隙間滲出,那感覺相當不錯。從膳食進化角度看人類由食草進化到吃肉,而粽子相容芳草之香、脂肪之潤又鹹鮮甜糯,大概就是經千百年而不衰的根源。由此悟得:只有融合了,才會有序迭代持續發展。

拎著一袋大肉粽回家,老妻贊之:味道蠻好。於是精神抖擻準備再“幹”掉一個,老妻隨口“下旨”:每頓最多吃一隻,太油。

本文來源:虹口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