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文史記憶丨湯溪端午習俗

作者:由 浙江日報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12-18

端午節給孃家多少紅包

文史記憶丨湯溪端午習俗

【編者按】“小鄒魯”金華,文化資源豐富、地位獨特。為充分挖掘、展現這一豐富的資源,提升浙中生態廊道的文化內涵,金華市政協文史委聯手市社科聯、市方誌辦、市文物局、市檔案局、市婺文化研究會和金報全媒體中心、金華晚報、浙江新聞客戶端、金華之聲共同推出“文史記憶”,尋找八婺共建共融共享共贏的文化力量。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相傳這一節日是為紀念戰國時楚人屈原,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的強烈反對,他遭讒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初五,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傷不已,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丟進江裡,為怕飯被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箬葉包飯,外纏彩絲髮展成粽子。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追懷華夏民族的高潔情懷,相關的習俗,傳播至華夏各地。

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以圍繞才華橫溢、遺世獨立的楚國大夫屈原而展開,除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等風俗以外,還有其他豐富多彩的民間活動。

各地也有所不同,在金西,原老湯溪縣一帶,還有一些獨特的習俗。

【擔端午】

文史記憶丨湯溪端午習俗

端午節前幾天,是出嫁的女兒回孃家看雙親的日子,送到孃家的禮品是一擔粽子,俗稱“擔端午”。,粽子有大有小丶有甜有鹹。其中幾隻"大粽"為至親之人嘗用,其他"小粽"由孃家分給鄰里朋友,收到粽子後,則以雞蛋或紅包回禮。而孃家的回禮,除了雞蛋和紅包以外,還要送給女兒幾把親手編織的麥杆扇,俗稱"端午扇",寓意"順風順雨",可用於驅蚊蠅丶扇風納涼。在扇中間縫上圓形繡花的布頭叫"扇月",是老媽在油燈下用五彩線,一針一線繡成的,圖案有鴛鴦戲水丶荷蓮映秀丶喜鵲報喜等寓意吉祥納福的繡品。送給女婿是用來擦汗遮體的"白湯布"和做夏衣用的布料等。所在這一切,老湯溪人叫做"搭端午"(方言音),這一"擔"一"搭"洋溢著端午前濃濃的節日氣氛。

【躲端午】

端午這天,大家都不下田地幹農活,稱謂"蛤蟆躲端午",說是這天的太陽特別毒辣,人畜要避之。大家在家也不閒著,就會在弄堂、陰暗的角落撒生石灰,在大門口用石灰淋畫"八卦圖"或撒畫一把"風天戟";在門口燒大麥芒火堆。這些都是用來殺蟲除溼、驅瘟避疫的。每戶人家都會用一些菖蒲艾草插在門前,以前要把菖蒲的頭剪成左右斜面,剪下根部的一段,中間橫著搞一個裂口,把菖蒲插進後洽象一把"寶劍",在端午節,用以驅陰、驅鬼、驅邪,寄託著人們“祈福避邪”的美好願望。

【吃端午】

端午的飲食很豐富,粽子是端午節必備的,幾乎家家都在頭一天,在糯米中放入五花肉丶豌豆丶土豆或栗子肉等各種餡,用箬葉包起,綁上棕櫚葉撕成條丶接成的線。用"兩尺六"大鐵鍋煮上幾個時辰。和其他地方不同的是,湯邑的村民在煮粽子時,都會放入整顆的大蒜和雞蛋同煮。這樣的粽子更香,煮好的大蒜也香軟可口,而且沒有辣味,味道特別好。早晨全家人一起吃"出鍋粽"丶吃雞蛋和蒜頭,其情融融,其意濃濃。而中午的飲食更加豐盛,就是端午中餐要吃“五黃”,就是黃鱔、黃瓜、黃魚、黃花菜(或鹹鴨蛋黃)和雄黃酒(湯溪人多數用黃酒)。說是吃了"五黃",可以降服五毒,蠍子,蛇,蜈蚣,壁虎,蟾蜍,可以驅邪除魔,祛病強身,使人健康長壽。

【玩端午】

文史記憶丨湯溪端午習俗

每逢端午,村裡的小男孩穿上長輩親手縫製"老虎鞋",女孩兒穿石榴花鞋,脖子上掛上用紅布製成小袋子,形似雞心,內裝"茶葉米"的香包,湯溪人叫"雞心袋"。掛在小兒胸前,以驅邪祈福。另外,“雞心”和“記性”諧音,也寓意著掛了雞心袋的小孩,會有好記性,讀書有出息。 古代“午”與“五”通用,縫製時用的是青、白、紅、黑和黃色的五彩線,分別代表木、金、火、水、土,同時分別象徵著東、西、南、北、中,蘊含著五方神力,一針一線,都是滿滿的親情和執愛。而大人們,在端午節,會三五成群去當地的洋埠古鎮看廟會(後稱交流會)。一聲"去洋港大溪看大水"的吆喝,大家馬上就領會到,是要去洋埠趕廟會。

老湯溪的民風習俗,是一本豐富、精美的畫冊。劃酒拳、禮儀、祭祀、民謠,被鄉親們傳承著,在鄉土吟唱,在村莊流傳。一席猜拳劃令流淌的豪情,一種禮儀承載的寄託,一次祭祀彰顯的敬畏,一支民謠唱響的真情,讓鄉村具備了豐富的內涵。土壇陶罐,因為醃製技藝的存在而孕育出了無數的美食;民謠俚曲,因為耕耘勞作的存在而飄散出了久遠的古風;廟會節慶,因為傳統節日的存在而煥發出了火熱的激情;方言傳說,因為教化功能的存在而飄散出了不息的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