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抵達文化人格的化境 ——評《風骨:當代學人的追憶與思索》

作者:由 中國青年報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3-01-06

風骨如何解釋

《風骨》以人品和文品為關鍵詞,呈現當代知識分子的心靈史。舒晉瑜透過與29位學人的訪談,聚合生活軌跡、人生思考、文藝創作三個題材域,凝練他們的高潔品性與曠達文風。作者選擇從學養切入,講述當代學人“風骨清舉”的為人、“明朗剛健”的為文,在治學中保持對信念的忠誠、對生活的熱誠、對文學的赤誠,其作品立足中國大地,承繼中國文化和描畫中國氣象。

王運熙詮釋《文心雕龍》風骨論時說道,風為清、顯、明,是鮮明爽朗的思想感情,骨為精、健、峻,是明朗剛健的藝術風格。劉勰理解的文風之清依賴作者的意志、氣質和品格,“作者的思想感情駿發爽朗,就產生作品風貌的清明顯豁的特徵”。(王運熙:《中古文論要義十講》,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風骨》一書的“風骨”蘊含三層含義,首先文品及人品皆是風清骨峻,其次本書寫作也講求去除藻飾,以端直為本、以情真為翼。

抵達文化人格的化境 ——評《風骨:當代學人的追憶與思索》

《風骨》文題直接亮明學人的自我要求或學術要求,舒晉瑜從平等的對話思域中發掘採訪物件寬厚睿智的心靈向度,她的思考呈漾開式圓波節律,層層推進。文章皆以採訪手記開篇,鋪設生活語境,運用他視角(作者)和我視角(學人)相結合的敘事策略,在人物重要經歷的記述中埋設論題。作者扣住“情懷”,特別注重觀察學人對人與世界的感情。例如,我的觀點在人家看來太新潮(周有光);我的生活字典裡沒有投降二字(馬識途);我什麼“主義”都不管(錢穀融);我生下來應該是幹這一行的(任溶溶);我希望織造出一番激越浩蕩的生命氣象(徐懷中);我畢生追求美文(謝冕)。這六篇文章以“我想”為落點,表達個體的生命態度。作者採用順流式敘事行文,巧妙從他視角落筆,折回我視角。不到絕頂永遠不停(許淵衝);像小草,更像戰士(草嬰);即使像螞蟻爬,也要寫下去(宗璞);努力給歷史留份底稿(寧宗一);提倡知識分子的自我啟蒙(丁帆),這類文章實際是逆流式敘事,由其學術貢獻切入,從我視角下沉入他視角。“我”“他”搭建全書框架,具體到人物素描,作者又內嵌一重內視角/外視角的結合,由採訪物件的自審和採訪者的他審,結構每一篇文的筋骨。

舒晉瑜的記述,提供了當代學人的私人記憶和日常記憶,從中彰顯學者一生的淡定與自持,她用豐富例項,破解治學及為人之道。我認為,文中之道的核心在於求真、求實、求美,而求真之器是由律己申發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錢穀融倡導“治學的道理和做人是一致的,首先必須真誠……我什麼主義都不管,就是憑自己的感受,說自己的真心話。……真正的批評家應該說出自己的真實感情,不會因為私人感情不講真話。”吳小如堅守父訓——做學問首先是做人,就是人品要好。謝冕秉承學術自由和思想獨立;張承志堅持知識分子的良心;外號“凶神一號”的蔣子龍,永遠對生活飽含“深情”。

學人以人文關懷再現其所處的時代,從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角度見證且參與一個時代的文學。馮其庸的學術研究依託三證,即文獻記載、地面遺蹟、地下古蹟。溫儒敏恪守恩師王瑤教誨:“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雷達告訴讀者他應是“一個真實的、熱烈的人,一個複雜的、矛盾的人,一個繞繫著文化精神衝突的人,一個心靈在場、注重從體驗出發的人,一個與我的年代的生活和心靈緊緊相連的人。”彭荊風書寫雲南邊疆70年,足跡遍及紅河、怒江、瀾滄江流域;韓少功開發湘地的民俗、風物、語言。鄧友梅建議文學絕不可“隨大流”,作品要有趣且有意。擁有“四駕馬車”的馮驥才,反覆提及他這一代知識分子必備的使命感,“無論是我早期的問題小說、傷痕小說,還是後來的文化小說,都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無論是虛構還是非虛構,即使有一些看起來是歷史小說,實際都和當代社會有密切相關的思考”。

在思想性之外,學人的創作或譯介,皆講究藝術性層面的古雅與抒情。宗璞作品追求“誠”與“雅”,特別指明“雅”源於不厭其煩地改;高莽以文學和繪畫的理念互補,實現與世界的溝通;屠岸不懈追求美,耐心發現美。草嬰要求翻譯家必須對作品人物有共情;許淵衝一生追求詩譯,提倡“三美”,即音美、形美和意美,他會不斷自問:譯文中是否可看見無色的畫、聽見無聲的音樂。

《風骨》透過學人以筆為旗的經歷,提供給讀者的可複製性經驗是什麼?

首先,踐行信念的重要性。書中“文苑名師”透過“想”和“做”的以身作則,抵抗名利的誘惑與牽扯,固守信念。謝冕說“我一輩子只做文學,文學只作了詩歌,詩歌只作了新詩,新詩只作當代詩。也許我的才華可能在別的方面,我對園林、對服裝、對飲食等都有興趣。但幾十年過去了,我只做了一件事。”楊義以學術為第一生命,學術是畢生唯一樂趣和整個事業。馮驥才喜歡“為理想而活著,為理想承擔責任”。

其次,文化自信的必要性。當代學人深切感知中華文化向心力,其學術探索充分論證“自信—他信—互信—共信”的文化自信實踐路徑(張福貴:《人類命運共同體與中國文學文化自信》,《中國社會科學》2022年第5期),明確學術研究需要掌握如何從中國文化出發。寧宗一常說“自己是在古典文學教研室薰陶出來的”;高莽認為中國傳統文化是翻譯的根基;宗璞強調研究外國文學必須時刻關注中國文學;楊義在貫通古今文史的基礎上,思考中華文化的生命力和包容性。馮驥才作為搶救文化遺產的行動者,他解釋投入該事業的原因,“中國文化的那種博大深邃、燦爛輝煌感動了我,文化裡包含的豐富的感情感動了我”。樂黛雲在求學中越發意識到“作為一箇中國學者,做什麼學問都要有中國文化的根基”,她提示後學,研究西方文化過程中,不能“跟著走”“照著走”。許淵衝講述個人自信如何建立的過程。“開始時我也不自信。自信是慢慢來的。我考慮的是,勝過自己,每個人要發揮自己的力量,不到絕頂永遠不停。”

第三,守正創新的可行性。當代學人致力於各自專長領域,延續中華文化的生命,激發中國文化的活力。“大俠”嚴家炎的學術追求是“清源正本,求實出新”;楊義認為“中國文化精神的探尋,須聯絡中華文明共同體的整體性和過程性,須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鬚根植大地,連通地氣。”林非提出“一個國家應該日益提高自己民族的精神和文化水準。一個會思考的民族才會產生大的科學家、思想家、藝術家。”樂黛雲最大願望是“把美好的中國文學帶到世界各地,讓各國人民都能欣賞到優美的中國文化,進而瞭解中國”。小說家李國文近年已將工作重心轉向《酉陽雜俎》註釋,其貢獻正是“唐代博學的小說家與現代博學的小說家的一次強強聯合,一部唐代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全新解讀”。

詩人鄭敏反思自己一生中“我曾不停地更換驛馬”,不斷“和朝陽正午比賽”,終由徜徉天地、不忘初心而獲大自在。舒晉瑜特別摘錄了邵燕祥《散步的人》:“從20世紀走到21世紀,從蹣跚學步到從容漫步,這個在中國散步的人,這個在天地之間散步的人,他,就是我”。在中國,在天地間,閒庭信步,是邵燕祥對個人的概括,也是《風骨》裡所有知識分子的生命寫實。風骨何在?求索不息,人格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