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中華文明的歷史使命:為人類開創、傳承終極文化——重疊結構世界

作者:由 心智玩家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3-01-11

囊螢夜讀用了什麼辦法學習

中華文明的歷史使命:為人類開創、傳承終極文化——重疊結構世界

中華文明的歷史使命:為人類開創、傳承終極文化——重疊結構世界

前文回顧:

在前一篇文章《把“視界”拓展到“隱性世界”!訓練戰略、創新思維能力的訣竅》中,我們介紹了在戰略、創新思維訓練中,最為重要的原理:

重疊結構世界

“完整的世界”並不只有我們所能感覺到的現實世界,現實世界僅僅是“完整的世界”中的“顯性世界”部分,在“顯性世界”背後,還存在著一個“隱性世界”,而且“隱性世界”是“完整的世界”的主體。

也就是說,在現實世界中所有一切的主體都在“隱性世界”中,在現實世界中所有一切的運動、變化的動因、動機、動力(系統自動力)也都在“隱性世界”中。

“戰略、創新思維”之所以會比“常規思考方式”更準確、高效、妥善解決問題,就是因為在“戰略、創新思維”中,是用“內在的意識層面”去認識存在於“隱性世界”中的“系統的主體”與“系統自動力”。

而“常規思考方式”是用“最外面的意識層面”,根據已有的經驗、知識,去認識存在於“顯性世界”中的事物表象。

所以,“重疊結構世界”原理,是戰略、創新思維訓練中,最基礎、最重要的第一原理。

但是,相信很多網友都是第一次接觸到

“重疊結構世界”

的概念,所以,需要有個慢慢理解、接受的過程。

所以,我們在之後的兩篇文章中,重點為大家揭示“人類文明程序”與“重疊結構世界”之間的關係,幫助大家理解“重疊結構世界”。

一、傳承、解讀“重疊結構世界”,是東、西方文明存在、發展的原因

2018年,心智玩家在解讀了“源頭甲骨文”的基礎上,用“源頭甲骨文”字義解讀了《郭店楚簡·老子(甲本)》。

解讀完這本書之後,心智玩家發現,我們不僅還原了老子在函谷關留下的《黃帝老子真經》,更為重要的是,透過《黃帝老子真經》,讓我們能夠重新審視:從軒轅黃帝開始,一直延續至今的中華傳統文化,以及重新審視:西方文化的整個文明程序。

經過這樣的審視,延續了幾千年的中華傳統文化呈現出了完全不同的內涵,而且西方文化的整個文明程序也呈現出了完全不同的脈絡。

總體來說,中、西文明並不是各自獨立的發展,而是在中、西文明在開端之初,就存在著一個總體性目標:

傳承、解讀“重疊結構世界”原理,最終,讓普通大眾都能夠認識、理解“重疊結構世界”原理,以及在這個原理下的應用

在這個總體目標下,中、西文明又各自承擔了不同的歷史使命。

中華文明所承擔的歷史使命是:

開創、傳承“重疊結構世界”原理,以及人在“重疊結構世界”中的主要應用——“心智系統轉換”方法。

西方文明所承擔的歷史使命是:

為人類搭建能夠認識“重疊結構世界”的知識背景,以及能夠體驗“重疊結構世界”的技術方法,在此基礎上,讓普通大眾都能夠認識、理解、學習“心智系統轉換”的方法。

我們在這一篇文章中,重點介紹中華文明如何完整自己的歷史使命。

二、重新認識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軒轅黃帝

重新認識軒轅黃帝,軒轅黃帝就不僅僅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而是人類“終極文化”的開創者與“傳承模式”的奠基者。

軒轅黃帝在中華大地上,開創了人類“終極文化”,並且,為了這種“終結文化”能夠在中華大地上一直傳承下去,奠定了“傳承模式”的基礎,下面我們就從目前大家所瞭解的關於軒轅黃帝的大事件來分析:

1、“源頭甲骨文”與人類“終極文化”

人類“終極文化”,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講過,就是

“重疊結構世界”

原理與

“心智系統轉換”

方法。

為了能向後世傳遞這兩種內容,在黃帝時代所創造的“源頭甲骨文”就是用來記載“重疊結構世界”原理與“心智系統轉換”方法的特種圖示。

中華文明的歷史使命:為人類開創、傳承終極文化——重疊結構世界

上圖,左邊的是甲骨文“天”字,右邊的是甲骨文“二”字。

這兩個甲骨文字,在“源頭甲骨文”中,都用來表示“重疊結構世界”的意思。

·

甲骨文“天”字的造字,採用的是上、下結構。

甲骨文“天”字的上半部分是個“方框”圖示,這個“方框”圖示的表面意思是:某種“範圍”,在這裡,表示的意思是:在“重疊結構世界”中的“隱性世界”部分。

甲骨文“天”字的下半部分是個人體正面的圖示,這個人體的四肢向四周伸開。

大家想象一下,如果我們把這個人的四肢向四周無限延展,那麼,這個四肢無限延展的人體所觸及的,不就是我們所感覺到的宇宙空間嗎?因此,這個人體正面的圖示,在這裡表示的意思是:在“重疊結構世界”中的“顯性世界”部分。

在“重疊結構世界”中的“隱性世界”部分,也可以用源頭甲骨文的“一”字來表示,所以,有的甲骨文“天”字上面的“方框”被“一”字替代,現代漢字“天”字的字形直接繼承了源頭甲骨文“天”字的字形。

·

甲骨文“二”字的造字,採用的也是上、下結構。

甲骨文“二”字的上面的“一”用來表示在“重疊結構世界”中的“隱性世界”部分。下面的“一”用來表示在“重疊結構世界”中的“顯性世界”部分。

《郭店楚簡·老子(甲本)》中,所有“重疊結構世界”的關係,都是在這個甲骨文“二”字上展開的。

換個角度來看,《郭店楚簡·老子(甲本)》就是一本“源頭甲骨文”說明書,沒有《郭店楚簡·老子(甲本)》,我們根本無法系統瞭解“源頭甲骨文”的全貌。

心智玩家最早給《黃帝老子真經》起的書名就是《“源頭甲骨文”說明書》。詳細的內容,心智玩家不在這裡展開了,有興趣的讀者請關注即將上傳的專欄《黃帝老子真經》。

有了“源頭甲骨文”,軒轅黃帝就有了把“重疊結構世界”原理與“心智系統轉換”方法傳承下去的基礎。

2、禮制、音樂與人類“終極文化”

·

“禮制”作什麼用?

按照我們現在的觀點來看,禮制、音樂都是用來擺排場的。

但是,軒轅黃帝為中國人創造的“禮制、音樂”並不是為了給人擺排場用的,而是為了讓全民社會在現實生活、工作中練習“心智系統轉換”用的。

“禮制、音樂”是用來練習“心智系統轉換”的,相信很多人都無法理解,這個我們先可以藉助佛教的《戒律》來認識一下“禮制”。

我們在後一篇文章中會講,佛教也屬於西方文明中來解讀中華文明的。

“佛教文化”相對於軒轅黃帝開創的“終極文化”,很像是一個“微縮景觀”,佛教的“廟宇”就是一種微縮的“社會”,佛教的《戒律》就是微縮的《禮制》。

從“源頭甲骨文”造字的“內在邏輯”來看,天地萬物包括人體在內就是一本練習“心智系統轉換”的《無字真經》,“源頭甲骨文”更像是對這本《無字真經》“敲黑板、劃重點”的產物。

所以,在軒轅黃帝的眼裡,整個世界、整個人類社會就是用來讓人練習“心智系統轉換”的,生活、工作就是最好的練習“心智系統轉換”的場景。

但是,人在“橫向意識活動”中,無法練習“心智系統轉換”,必須要有一整套行為規範、心理自控的體系來對人的“橫向意識活動”加以約束、控制,這樣才能讓人恢復“縱向意識活動”,有了“縱向意識活動”的保證,才能順利練習“心智系統轉換”。

這一整套行為規範、心理自控的體系,就是軒轅黃帝《禮制》。

在佛教中,“持戒”遠比“讀經”重要,釋迦摩尼在涅槃前,對弟子們說,將來要“以戒為師”。嚴格的說,只是學佛經而不持戒,根本學會佛法,可見《戒律》在佛教中的重要。

同樣,《禮制》在練習“心智系統轉換”的過程中,也是極其重要的。

相信,大家現在應該明白了軒轅黃帝的《禮制》是做什麼用的了吧。

·

“音樂”作什麼用?

在中、西曆史上,音樂都出現得極其的早,在中國,黃帝時代就出現了音樂;在古希臘,畢達哥拉斯也創造了音樂。

而且,到了近代,西方音樂也重新超越了西方繪畫,在西方藝術中佔據了極其重要的位置。

雖然,現在流行音樂非常的普及,但是,現代人對“音樂與人”的理解,遠沒有黃帝那個時代人們透徹,甚至也不如孔子,孔子聽了一次韶樂,在三個月中吃肉都吃不出肉味。

其實,音樂的演奏與欣賞,是讓人尋找、強化“內在感知”的最有效方法,而強化“內在感知”,則是練習“心智系統轉換”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也就是說,“禮、樂”是可以一起用來練習“心智系統轉換”的,在中國歷史上,“禮、樂”也確實是一種“標配”。

3、黃帝與炎帝、蚩尤的戰爭

黃帝為什麼會對炎帝、蚩尤發動兩場大規模的戰爭?

按照“橫向意識活動”的解釋,是因為各個部落的人口規模不斷髮展,發展到一定的時候,各個部落之間的生存空間產生了擠壓,於是,就有了戰爭。

其實,我們只要把軒轅黃帝那個時代的部落數量、各個部落的分佈位置,以及在各部落中人口規模,放到幅員遼闊、物產豐富的中華大地上,就能發現這種解釋是不成立的。

那麼,軒轅黃帝為什麼要對炎帝、蚩尤發動兩場大規模的戰爭呢?

我們先來看一下軒轅黃帝……

黃帝是一個能夠洞悉“重疊結構世界”的人,並且,練習“心智系統轉換”也練到了最高層次。

這樣一個人,他自然能明白他來到這個世界的使命,所以,在發明了“源頭甲骨文”與“禮、樂”之後,還在自己的部落中廣泛推廣了“心智系統轉換”練習的方法,透過這樣的推廣,黃帝部落中的精英人才輩出,部落的綜合實力也會快速超越其他部落……

人類歷史上,任何一種文化的普及都離不開戰爭的作用,沒有戰爭的催化,任何優秀的文化都不可能被普及。同樣道理,軒轅黃帝所開創的人類“終極文化”,也必定是依靠戰爭去推廣、普及的。

所以,軒轅黃帝與炎帝、蚩尤的戰爭,就是為了統一中華大地、推廣黃帝所開創的人類“終極文化”。一種文化如果要在一個地方傳承數千年,這種文化沒有一定的人口規模來傳承是不行的;這種文化在這些人群中,不一家獨大也是不行的。

所以,戰爭是在當時歷史條件下,最合理、最有效的方法。

黃帝用戰爭統一了中華大地後,“源頭甲骨文”、“禮、樂”才會在中華大地各部落中,推廣、流行起來,因為“源頭甲骨文”有如此崇高的地位,所以,“源頭甲骨文”才會被各部落借鑑,發展成了“安陽甲骨文”那樣的常規文字。

4、“鑄鼎”對黃帝意味著什麼?

我們現在可能再也無法透過考古發掘找到軒轅黃帝鑄的鼎,無法確定“鼎”對於軒轅黃帝的重要意義。

但是,我們把“

黃帝開創人類‘終極文化’,併為了在中華大地上傳承‘終極文化’而打下基礎”

這一概念,放到“黃帝與鑄鼎”的關係中看,我們是不是馬上就能得出這樣的結論:

軒轅黃帝所鑄的鼎上面的內容,“源頭甲骨文”一定是主體。

只有這樣,才能依靠鑄鼎所用的金屬銅的穩定特性,向後世傳遞“重疊結構世界”原理,與“心智系統轉換”方法。

而持有、守護這些鼎,並且,解釋這些“源頭甲骨文”,就是後世天下共主或者天子的權利,也是權威所在。

因此,天下共主或者天子本身也必須是“心智系統轉換”練習中的佼佼者。

這樣,就又牽涉到中華上古歷史中的“禪讓”制度。

5、“禪讓”的意義

用常規的觀念來看“禪讓”,我們會用道德高尚、任人唯賢的觀念來看待那些讓出自己主位的天下共主。

但是,放到“重疊結構世界”、“心智系統轉換”的概念來看,“禪讓”制度又是必然的。

因為,在軒轅黃帝留下的傳承製度中,天下共主不僅是“鼎”的守護者,也是“心智系統轉換”練習的練成者或者是佼佼者,前一任天下共主把位置傳讓的標準,不是以自己血脈為標準,而是,“心智系統轉換”練得好為標準。

這就跟禪宗達摩祖師把衣缽傳給二祖、二祖傳三祖宗,最後五祖傳給六祖是一個道理,誰練到位了、練到家了,就把主位傳給誰。

那麼,後來為什麼又傳給兒子,不禪讓了。

這其中的原因,其實也非常容易理解。在當時的知識背景下,即使擁有“源頭甲骨文”,也無法用常規的文字、語言把其中的內容表述出來。

因為,文字、語言是基於“共同經驗、知識背景”才能溝通的,缺乏“共同經驗、知識背景”,兩個人之間根本無法溝通、交流,所以,“心智系統轉換的”學習,從軒轅黃帝這裡一開始,就不斷呈現一種“遞減”的態勢,到最後,可能只有天下共主的家族中才儲存著學習心智系統轉換的“生態”與環境,這樣,最後只有天下共主的子孫才有條件懂得如何正確練習“心智系統轉換”。

這就和中國歷史上,有過不少“進士”村一樣,某個家族中形成了科舉應試的“生態”與環境,結果,其他地方的人考個科舉都非常的難,而這些個家族的子弟卻非常容易考中,這也是同一個道理。

所以,從“禪讓”到“家天下”不一定是因為自私,而是“心智系統轉換”學習的知識積累、氛圍形成,最後,就保留在了天子的家族中了,而其他地方、其他人則越來越不懂得“心智系統轉換”這回事了。

因此,依然以“練得最好”為標準,主位就很難再離開天子家族了。

6、“黃帝騎龍登天”與“老子騎牛西出函谷關”

黃帝留給的我們最後一件事件,是黃帝鑄好鼎以後,從天上下來一條龍,把黃帝接走了。

一直以來我們都把“黃帝騎龍登天”這個說法看作是神話,但是,自從我們用“源頭甲骨文”解讀了《郭店楚簡·老子(甲本)》以後發現,不管“黃帝騎龍登天”是不是神話,至少在‘黃帝騎龍登天’這個情景中所隱含的內涵,與《郭店楚簡·老子(甲本)》中所描述的內容是完全一致的。

根據《郭店楚簡·老子(甲本)》的描述,在“心智系統轉換”練習練到最高境界以後,在“重疊結構世界”中的三層人體,都能一同迴歸“隱性世界”。

(為什麼“完整的人”在“重疊結構世界”中會有三層人體,請注意閱讀本專欄後續的文章……)

在“黃帝騎龍登天”這一情景中,騎上龍的“黃帝”表示黃帝的“顯性人體”與“隱性人體”,而“龍”,用道家的說法,就是黃帝的“元神本體”,所以,“黃帝騎龍登天”所隱含的意思就是:黃帝的“元神本體”帶著“顯性人體”與“隱性人體”一同迴歸了“隱性世界”。

老子按照“源頭甲骨文”的內涵練習“心智系統轉換”,也練到了最高境界,老子用“騎牛西出函谷關”這一情景,向後世傳達了他的練習結果。

首先,函谷關在今天河南的靈寶,大家看一下地圖就能知道,河南靈寶地處中華大地的中間位置,所以,函谷關以東可以看作是“顯性世界”,以西看作是“隱性世界”。

“西出函谷關”就是“迴歸隱性世界”的意思。

而老子所騎的牛,用來表示“老子的顯性人體”的意思,“牛”字在甲骨文中就表示“天下萬物”的意思,而騎在牛身上的“老子”則表示“老子的隱性人體與元神本體”的意思。

所以,“老子騎牛西出函谷關”所隱含的內涵,也是老子的“元神本體”帶著“顯性人體”與“隱性人體”,一同迴歸到“隱性世界”。

因此,我們可以透過“老子騎牛西出函谷關”的內涵,來認識“黃帝騎龍登天”的內涵,因為二者的前提是相同的——在“源頭甲骨文”的“心智系統轉換”方法中練習,並都練到了最高境界。

三、重新認識中華文明的歷史程序。

我們重新認識中華文明的歷史程序,中華文明的歷史程序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階段。

第一階段是:

從黃帝開創人類“終極文化”開始,到老子、孔子時代。

第二階段是:

從老子、孔子時代一直到清朝滅亡。

第三階段是:

從清朝滅亡一直至今

第一、二階段都屬於傳承人類“終極文化”的階段,而第三階段則屬於解讀、還原“終極文化”的階段。

1、第一階段:從黃帝到老子、孔子

黃帝統一了華夏各部落;在華夏各部落中推行了“禮、樂”這種適合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練習“心智系統轉換”的方法;用鼎記錄了“源頭甲骨文”;並用“禪讓”制度,讓“心智系統轉換”練得最好的人成為華夏大地上的共主。

黃帝為在中華大地上傳承人類“終極文化”奠定下了傳承模式。

黃帝這套傳承模式,看似很完善,卻也存在著先天的缺陷,這套傳承模式先天就存在著“傳承動力遞減”的特點。

也就是在黃帝的時代,這套傳承模式的“傳承動力”最強,但是,離開黃帝的時代越遠,“傳承動力”越弱,最後,接近消失。

到了老子、孔子的時代,就是這種“傳承動力”接近消失的時候。

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是因為“重疊結構世界”與“心智系統轉換”都超越了人類肉體感覺與經驗,而人基本上都使用“橫向意識活動”進行學習,在“橫向意識活動”中,缺乏一定的“共同經驗、知識背景”,那是什麼也學不會的。即使有懂“源頭甲骨文”的人存在,也根本無法用常規的語言、文字進行傳授、學習。

也就是說,軒轅黃帝創造了“源頭甲骨文”,但是,他並沒有創造相關的,能夠讓人透過“橫向意識活動”來理解“源頭甲骨文”的“共同知識背景”。

這種“共同知識背景”黃帝也不可能創造出來,因為這種“共同知識背景”只能在漫長的歷史程序中,慢慢累積起來,只有透過這種不斷的累積、學習,人才有可能理解這種“共同知識背景”。

在人類的歷史上,有過《山洞隱喻》、《齊物論》這樣非常超前的,用常規文字對“重疊結構世界”的論述,但是,這些“知識”與當時人類的“共同知識背景”存在著非常明顯的斷層,所以,站在柏拉圖、莊子的角度,他們對“重疊結構世界”已經進行了非常直白、通俗的描述,但是,依然沒有人能看懂,所謂“看懂的人”,也都是根據自己的“知識背景”所進行的理解,這樣的理解與柏拉圖、莊子的本意根本不是一回事。

因此,在黃帝那個時代,“心智系統轉換”的學習者只能生活在“禮、樂”的規範中,跟著懂得“心智系統轉換”的人,透過觀察、模仿、體會,慢慢感悟。

在中國古代,任何行業的“學徒學習”也都是這種模式,和師父一起生活,然後透過觀察、模仿師父的言行,自己體會、感悟,這樣學個幾年,有一天就突然明白是這麼回事了,這就是入門了。

這樣的學習模式必定造成一種“遞減衰退”的情景:

在社會層面中,“心智系統轉換”的學習優勢,會從全社會遞減到“天下共主”的家族中,這是“禪讓制”消失的客觀原因,於是,天下共主就變成了天子家族。

而到了天子家族中,“心智系統轉換”學習的意義,就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讓家族掌握、擁有“心智系統轉換”知識是“家族擁有天子大位”的必要條件,所以,擁有“心智系統轉換”知識比練習“心智系統轉換”更重要。

而且,在天子家族中,練習“心智系統轉換”的好與壞,也不是承接“天子大位”的必要條件。

所以,“心智系統轉換”的學習,在天子的傳承中,也在不斷的衰退。

到了老子、孔子的時代,在天子的家族中,天子自己盡然完全不懂“心智系統轉換”這回事了,需要設立專門的研究機構,由老子這樣的外來高人進行專門研究。

而在社會層面,原先的“禮、樂”完全變成了擺排場的儀式,人們只知道“禮、樂”很重要,但是,“禮、樂”究竟是幹什麼用的,也基本沒人知道了,所以,聽說有個專門研究古代“禮、樂”的熱血青年孔丘,公開開班教學古代“禮、樂”,結果,就連諸侯國裡的貴族都趨之若鶩地去聽課。

很明顯,到了老子、孔子的時候,黃帝模式的“傳承動力”已經消失殆盡了,需要有一種全新的模式來繼續傳承。

2、第二階段:從老子、孔子到清朝結束

這種新模式一開始,先由老子登場,

·

老子的使命:

老子還原了“源頭甲骨文”中的內涵:“重疊結構世界”原理與“心智系統轉換”方法。

並且,老子按照“心智系統轉換”方法,練成了“心智系統轉換”,還練到了最高境界。

最後,老子用“騎牛西出函谷關”這一情景,告訴後世他已經按照“源頭甲骨文”中的方法,練到了“心智系統轉換”的最高境界。

並在函谷關,給尹喜留下了《黃帝老子真經》,老子就完成了他的歷史使命……

就從目前的研究來看,《郭店楚簡·老子(甲本)》完整地保留了《黃帝老子真經》的內涵。

這裡需要補充一下:

《郭店楚簡·老子(甲本)》完全是用“源頭甲骨文”字義寫成的,所以,與用常規文字寫成的《道德經》完全不是一回事。

《道德經》是後世學者在看不懂“源頭甲骨文”字義的情況下,用通假、衍文、缺字等校注方法,根據當時的理解重新編著的一本書,其內容與《黃帝老子真經》完全不同。

·

孔子的使命:

孔子在完成他的使命過程中,一開始從發掘、傳播上古“禮、樂”入手,但是,孔子自己在學習“禮、樂”的過程中,發現了蘊含在“禮、樂”背後的真正內容。

這部分內容就是:在現實生活、工作中,練習“縱向意識活動”的思維,並運用“縱向意識活動”指導自己的生活、工作,然後,以“縱向意識活動”為基礎,進行“心智系統轉換”練習。

如果大家看過由心智玩家解讀的《黃帝老子真經》,大家一定會發現,孔子的這部分發現與實踐,與《黃帝老子真經》中“心智系統轉換”的練習路徑完全一致。在《黃帝老子真經》中,也是從恢復“縱向意識活動”的理性思維開始。

孔子雖然沒有學過“源頭甲骨文”的文字,但是,在他學習“禮、樂”的過程中,感悟到了“源頭甲骨文”中,“心智系統轉換”的正確練習路徑。

孔子自己以及弟子在練習“心智系統轉換”學有所成之後,都積極尋找為諸侯國國君服務,這一特點與《黃帝老子真經》中的內容,也高度吻合。

在《黃帝老子真經》中,老子在多個章節中都曾提到,學有所成就要為諸侯國君服務,這麼作,第一、是為了“心智系統轉換”練習者自己不斷提升練習環境的難度,這對於練習者的提升有著很大的幫助,第二,對於普及、推廣“心智系統轉換”也有極大的幫助,官位越高,影響面也越廣、越高。

我們參照《黃帝老子真經》來看孔子的踐行,會發現,孔子的作為基本上都符合《黃帝老子真經》中的內容,基本上可以確定,孔子所發掘、推廣的“禮、樂”,就是源自黃帝時代的“禮、樂”——讓人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練習“心智系統轉換”。

換言之,孔子重現了黃帝時代真正的“禮、樂”。

當然,孔子的使命不僅僅是重現黃帝時代的“禮、樂”,孔子還把上古的文獻都重新校注了一遍。

老子與孔子的作用,類似於軒轅黃帝開創了人類“終極文化”。

·

秦始皇的使命:

當老子與孔子重現了軒轅黃帝所開創的“終結文化”以後,軒轅黃帝統一中華大地的偉業,就由秦始皇來再現。

我們現在把秦始皇看得很高,因為他是“始皇帝”,統一了中華大地,但是,放到傳承人類“終極文化”的角度來看,秦始皇只是完成了其中一小部分的作用。

他僅僅是再現了軒轅黃帝統一中華大地的偉業,為傳承人類“終極文化”的第二階段搭建平臺。

秦始皇在傳承人類“終結文化”第二階段的過程中,他的真正價值在於,他開創了“集權制”,廢除了“封建制”,在秦始皇之後,中華大地上就很少有諸侯國了,這對於傳承人類“終極文化”的意義是非凡的。

因為在第一階段,傳承的源頭是軒轅黃帝本人,而黃帝練習“心智系統轉換”已經練到了最高境界,他本人幾乎開創了那個時代的所有文明,並且親自統一了中華大地,因此,就從傳承的“源動力”來說,軒轅黃帝這個源頭的動力是非常強大的。

而到了第二階段,傳承的源頭由老子與孔子共同組成,但是,傳承的主體卻是孔子,孔子練習“心智系統轉換”的程度與軒轅黃帝是無法比的,孔子各方面的人生條件也都無法與軒轅黃帝相比。

所以,這就造成了在第二階段,傳承“源動力”無法於第一階段的傳承“源動力”相比,這怎麼辦呢?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採用“集權制”,利用“集權制”的權威,把孔子重新發掘出來的人類“終極文化”在中華大地上,繼續傳承下去。

·

漢武帝的使命:

漢武帝的使命,其實,就是延續秦始皇沒有完成的使命,利用“集權制”把孔子儒學推向國家高度,這就是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內在緣由。

之後,最長不超過三百年就會有一次王朝更迭,科舉制的出現,以及佛教傳入中國,其實,都是為了讓第二階段的傳承模式從新獲得活力,等待西方文明搭建解讀人類“終極文化”的“知識背景”的歷史使命完成。

第二階段之所以會在清朝這裡結束,只要對比西方文明的程序,就會發現,能夠解讀人類“終極文化”的“知識背景”,在西方出現了,於是,第二階段就該結束了。

3、第三階段:清朝結束到現在

在講第三階段之前,我們再把第一、二個階段做個對比、分析。

第一、二個階段都屬於傳承階段,但是,二者的傳承模式與方式也都不相同。

從政治制度的角度來看,第一階段的傳承模式用的是“封建制度”,第二階段的傳承模式用的是“集權制度”。

而在傳承方式上,第一階段的傳承方式屬於“正傳”,也就是原汁原味的傳承。

但是,“正傳”這種傳承方式到了第二階段就明顯行不通了,

因為老子用“源頭甲骨文”字義寫的《黃帝老子真經》,在老子那個時代,就沒有幾個人能看懂,即使有能看懂的,也只能看懂極少的一些字,所以,才會有之後的通行本《道德經》、馬王堆《德道經》的出現。

同樣,孔子的學說,在孔子去世之後,也馬上就沒有人能完全理解,這種情景,我們在解讀《大學》中就能深深體驗到。

《大學》第一章的內容非常系統、完整,就是一本完整的“心智系統轉換”的教科書,但是,第二章開始,會明顯發現,之後章節的內容完全沒有理解第一章裡的內容。所以,朱熹認為《大學》第一章是“經”源自於孔子,這是很有道理的見解。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要“正傳”是不可能的,那怎麼辦呢?

那就只有“意傳”這一種辦法,就是根據當時的“知識背景”、“社會需要”、“政治正確”,對老子、孔子留下經典加以重新詮釋、註解……

經過這樣的處理,所呈現出來的內容與老子、孔子經典的本意,已經完全不同了。

但是,“意傳”的最大好處是,孔子、老子能夠被從上到國家統治階層,下到黎明百姓廣泛接受。有了這樣社會廣泛接受的基礎,帶來的結果就是,記載老子、孔子所發現的人類“終極文化”的文字得以在兩千多年的歷史中,比較完整地保留下來,這為在世界範圍內奠定了,人們接受這種文化的基礎。

把這點分析清晰以後,我們就可以很清晰地來看第三階段。

因為第二階段所採用傳承方式是“意傳”,所以,在整個第二階段中,人們所認識的老子、孔子,並不是老子、孔子的本來面目,而是被這個歷史階段的人們增加了很多自己的東西。

所以,到了第三階段,一個最為重要的任務就是:“清理”,把在第二階段中,人為新增到老子、孔子身上的“意解”,統統去掉。

所以,清朝一結束,馬上出現的就是“新文化運動”,大批從西方留學回來的“民國大師”全面開始清理自己的民族文化。

這種文化的清理,從清朝結束至今,一直在延續。

隨著西方文明完成了其歷史使命:搭建解讀人類“終結文化”的“知識背景”,對已經傳承了幾千年的人類“終結文化”,也開始了還原的歷程……

四、中華傳統文化中,對“重疊結構世界”的論述

“源頭甲骨文”以及《郭店楚簡·老子(甲本)》是對“重疊結構世界”的直接描述,但是,這樣的描述,並不是用常規文字描述的,那麼,在中華傳統文化中,有沒有用常規文字對“重疊結構世界”進行論述的?除了“心智系統轉換”以外,有沒有其他的基於“重疊結構世界”的應用?

1、《道德經》中對“重疊結構世界”的描述

《郭店楚簡·老子(甲本)》的內容非常系統、完整,而這些內容到了《道德經》中,被打亂散佈在《道德經》的各章節中,所以,我們可以確定《郭店楚簡·老子(甲本)》是原本,《道德經》是後來的編撰本,作者不是老子。

但是,《道德經》的作者並不是一個普通知識精英,也是一個練習“心智系統轉換”有了很高成就的人,只是這個人好像已經不太認識“源頭甲骨文”了。

就從其所增加的內容來看,至少有兩處是非常清晰的,對“重疊結構世界”以及在“重疊結構世界”中的“真正的人”進行了極其詳細的描述。

所以,並不是說認定《郭店楚簡·老子(甲本)》是原本,《道德經》就沒有價值了,其實,剝離後世的那些校注,《道德經》同樣有著極其重要的研究價值。

·

第一處,在《道德經》第四十二章中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道生一”的“道”,在這裡是指完整的“隱性世界”,用呂祖呂洞賓的話來說就是“視天地亦泡影”的“大道”。

“道生一”的“一”是指用來組成“重疊結構世界”的“隱性世界”,這個“隱性世界”只是完整的“隱性世界”中的一小部分。

“道生一”的意思是:

在完整的“隱性世界”中,圈定一個小範圍用來作為建構“重疊結構世界”的“隱性世界”部分。

“一生二”的“二”,重點是“二”下半部分的“一”,這個“一”是指組成“重疊結構世界”的“顯性世界”。

“一生二”的意思是:

在確定了“重疊結構世界”的“隱性世界”部分以後,又根據這部分“隱性世界”創造了與之相重疊的“顯性世界”部分,

“二生三”的“三”,從象形的意思來看,是指在“二”中間的那個“一”,這個“一”是什麼意思?

這個在二中間的“一”的意思,其實,在後一句已經解釋了,“衝氣以為和”,這個“一”指的就是“氣”。

但是,這個“氣”,與我們現在所理解的“精、氣、神”的“氣”不是同一個概念,這個名為“氣”的東西,在這裡類似“粘合劑”的作用,起到把“隱性世界”部分與“顯性世界”部分粘合在一起的作用。

這種類似“粘合劑”東西,在《郭店楚簡·老子(甲本)》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內容,是連線“隱性人體”與“顯性人體”的“能量”。

“二生三”的意思是:

在“隱性世界”與“顯性世界”之間,添加了一種能把二者連線在一起的“能量”以後,完整的“重疊結構世界”就造好了。

“三生萬物”的“三”,在這裡不是指“二”中間的“一”,而是用來表示完整的“重疊結構世界”。

“三生萬物”的意思是:

在“重疊結構世界”中,所有的事物,也都是這種“重疊結構世界”的,既有在隱性世界中的主體部分,也有在顯性世界中的表象部分,在隱性部分與顯性部分之間也都有連線的“能量”。

“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就是對前句“三生萬物”更為詳細的描述。

“萬物”是指在“重疊結構世界”中所有“完整的事物”。

“負陰”的“陰”是指“完整事物”中的“隱性部分”,“負”表示在“完整事物”中的位置,表示“在後面”的意思。

“抱陽”的“陽”是指“完整事物”中的“顯性部分”,“抱”表示在“完整事物”中的位置,表示“在前面”的意思。

“萬物負陰而抱陽”的意思是:

“完整事物”在“重疊結構世界”中的大結構。站在隱性世界的視角看,隱性世界部分在後,而顯性世界部分在前。

“衝氣以為和”

就是在大結構基礎上,對細節的進一步描述,在“完整事物”的大結構中,被注入了一種“能量(氣)”,於是,“完整事物”的隱性部分與顯性部分就連在了一起,構成了“完整的事物”。

·

第二處,在《道德經》第六章中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這一章的內容,是《道德經》的作者對“完整的事物”在“重疊結構世界”中,更為精確的論述。

因為“完整的事物”在“重疊結構世界”中不是隻有二層,而是有三層組成,所以,《道德經》的論述者就借用“母牛生殖器”的結構來論述“最裡面一層生命”的位置。

“穀神”就是指“最裡面一層生命”,“最裡面一層生命”是不會隨著肉體死亡而死亡的,所以是“穀神不死”。

“玄牝”中的“牝”是指“母牛的生殖器”,“玄”字是個“源頭甲骨文”字義,表示“顯性是世界”與“隱性世界”的交界。

所以,“玄牝”表示的意思是一種比喻:一頭“母牛身體”以外表示“顯性世界部分”的意思,這頭“母牛的身體”表示“隱性世界部分”的意思,而母牛的生殖器表示“在隱性世界深處”的意思。

“玄牝之門”表面意思是指“母牛的子宮”,在這裡被用來表示“最裡面一層生命”的位置。

“天地根”的意思是:在“重疊結構世界”中,所有萬物都有“最裡面一層生命”。

等大家看到本專欄的練習部分以後,就會明白,“綿綿若存,用之不勤”說的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心智系統轉換”練習以後,對“最裡面一層生命”的感受。

所以,這一章是對在“重疊結構世界”中的人體更為精確、細緻的描述。

2、孔子與《易經》

如果大家對《道德經》中這兩章內容有所理解,就可以來認識孔子對“重疊結構世界”的論述。

在《易經·繫辭》中,有一句我們大家都熟悉的話: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我們先要搞明白這句中的“形”字的內涵,這個“形”字在這裡的表面意思是純粹的“形狀”的概念,真正意思是“物質”的概念,但是,這個“形狀、物質”只是純概念的,並不是指現實世界中的“形狀、物質”。

在“形”字後面的“上、下”字是用來說明“具體世界”的位置,“上”字表示“隱性世界”的意思,“下”字表示“顯性世界”的意思。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的意思是:

在隱性世界中的“物質”稱為“道”,在顯性世界中的“物質”稱為“器”。

有趣的問題就來了,孔子為什麼要用一個“器”字來表示顯性世界中的“物質”?

我們借用前面《道德經》中的“萬物負陰而抱陽”來理解這個“器”字。

在“重疊結構世界”中,站在“隱性世界”的視角來看,任何“完整的事物”都呈現一種“負陰抱陽”的結構,背靠著隱性世界部分,面對顯性世界部分。

我們現在把觀察的視角調轉一個方向,站到“顯性世界”的視角去看,那麼,任何“完整的事物”是不是都呈現一種“隱性世界部分都隱含在顯性世界部分裡面”的結構?

打個比方:就像是隱性世界部分,被裝在了顯性世界部分中一樣。

所以,這個“器”是裝“道”的容器,意思是“器”是“道”的載體。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這句話,其實與“萬物負陰而抱陽”是同一個意思,只是視角相反而已。

把這句解釋好了,我們再來說一下,《易經》是幹什麼用的。

因為受到本文主題、篇幅的侷限,我們這裡不適合對《易經》的具體內容進行分析,就概要說一下《易經》的原理。

簡要的說,《易經》就是一種方法,讓人能夠透過在“顯性世界”中的一些表現,然後,透過一套演算法,對在“隱性世界”中的“系統”以及“系統自動力”進行預測。

這套演算法本身人人都能用,這就是“起卦”。但是,真正的功夫在“斷卦”,“斷卦”不是人人都能斷對、斷準的。

邵雍曾經說過“學不際天人,不足以謂之學”,這裡的“天人”就是指:意識三個層面中“最裡面一層的意識層面”。也就是說,真正的“斷卦”,不是“最外面一層的意識層面”能“斷”準的,必須運用到“最裡面一層的意識層面”。

而要學會運用“最裡面一層的意識層面”,就涉及到了本專欄討論的,恢復“縱向意識活動”與練習“心智系統轉換”。

所以,《易經》本質上就是基於“重疊結構世界”的應用 。

3、《莊子·齊物論》

從目前的研究來看,《莊子·齊物論》可能是中國歷史上,乃至人類歷史上,唯一一本用常規文字論述“重疊結構世界”的著作。

莊子在《齊物論》中論述了在“重疊結構世界”中的“完整的人”、以及“完整的物”。

莊子在《齊物論》的一開始論述了“心智系統轉換”練習的訣竅:“吾喪我”,之後,又講述了人籟、地籟、天籟之間關係,其實,就是“聲”與“音”之間的關係,人籟、地籟都屬於“聲”,天籟屬於“音”。

“聲”與“音”是重疊存在的,“聲”存在於顯性世界中,而“音”存在於隱性世界中,所以,在人籟、地籟之後都重疊著天籟。

在之後的文中,莊子在“非彼無我”段裡,非常詳細地論述了在“重疊結構世界”中的“完整的人”。又在“物無非彼”段中,非常詳細地論述了在“重疊結構世界”中的“完整的物”。

解讀《莊子·齊物論》需要很大的篇幅,所以,我們以後會在其他的專欄或者文章中,詳細解讀《莊子·齊物論》,在這篇文章中,大家只要知道《莊子·齊物論》的真正內涵就可以了——用常規文字論述“重疊結構世界”的著作。

五、中華傳統文化中,基於“重疊結構世界”的應用

在中華傳統文化中,不僅有對“重疊結構世界”的論述,更有眾多的基於“重疊結構世界”的應用。

除了我們剛才說過的《易經·數術》,我們這裡還要分享兩個大家都熟悉,目前爭議最大的應用:中華傳統醫學、中華傳統武術。

1、中華傳統醫學

中華傳統醫學中的“經絡”、“穴位”、“精、氣、神”這些東西,在西醫解剖學中是找不到的,現在找不到,將來也不可能找到。甚至中華傳統醫學裡的“五臟”概念,與西醫“五臟”的概念也不是一一對應的。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這是因為中華傳統醫學是徹徹底底建立在“重疊結構人體”基礎上的“應用技術”,而西醫是建立在“單一結構人體”基礎上的“應用技術”。

根據“重疊結構世界”原理,在顯性人體上出現的病症,病因都在隱性人體的系統中。

所以,根據這個原理,中華傳統醫學在診治病人的時候,所針對的主體,不是病人的顯性人體,而是病人的隱性人體,“經絡”、“穴位”、“精、氣、神”這些在顯性人體內永遠都找不到的東西,都在人的隱性人體中,即使“五臟”也不是顯性人體內的“五臟”,而是指在隱性人體中的“五臟”。

因為顯性人體與隱性人體是重疊存在,兩邊是對應、同步的,只是兩邊的物理屬性完全不同,所以,用中華傳統醫學所論述的“五臟”概念,與西醫所論述的“五臟”概念完全不同。

那麼,中華傳統醫學如何才能重新恢復生命力?

第一,作為中華傳統中醫大夫,必須重新用“重疊結構世界”的模型,去認識患者“完整的人體”,把診治的主體落在患者的“隱性人體”中。

根據肉體(顯性人體)的病症進行下藥,實質上,都是“西醫化”的中醫,並不是真正的中華傳統醫學。

第二,作為中華傳統中醫大夫,必須學會運用自己“隱性人體”內的感知能力,去感知病人“隱性人體”內的病因,這樣才能真正感知到在患者隱性人體內的治病原因。

而用診斷儀器診斷患者肉體(顯性人體),那是西醫大夫的方法。

第三、作為中華傳統中醫大夫,必須懂得依靠《易經·數術》運用治病的“藥物”,以及用“藥”的劑量。

在《易經·數術》的概念下,這個“藥”的概念也廣義的藥,並不是我們現在所理解的中藥,我們現在所理解的中藥,其實是狹義的藥。

我們現在對“中華傳統中藥”的流失覺得很痛心,其實,一個真正的中華傳統中醫大夫治病時,不會受到已有藥材限制,完全可以運用《易經·數術》,就地取材,找到可以治病的材料,並且,還可以用《易經·數術》確定劑量以及用法。

我們在一些古代藥方中,會看到一些非常“荒謬”的醫案,比如:讓患者抱著一隻大公雞,在特定的時辰、朝特定的方位,跳幾下,病就好了。

這樣的醫案在今天看來,是極其荒謬的,其實,不懂得其中的原理,即使放到古代去看,也是極其荒謬的。但是,我們如果能夠還原這個醫案,當時醫患診斷的情景,也許,就能發現這是一名真正的中華傳統中醫開的藥方。

他用自己的內在感知,感知到患者患病內因,之後,依據《易經·數術》的運算結果,以及應用內在感知能力對運算結果進行感知,最後,就地取材,確定了這樣一種非常奇特又簡單的治療方法。

患者一定是有了治療效果,病好了,於是,患者的治療過程才被記錄了下來。

但是,醫者的感知過程、《易經·數術》的運算過程、對運算結果的感知過程,從患者的角度來看,是不可能知道的,而醫家也不可能記錄下來給別人看。於是,這例醫案就成了非常荒謬的事情。

《易經·數術》的運用,關鍵並不是在運算,而是在運算的基礎上,對“隱性世界”內“系統自動力”的感應,這就是邵雍說的“學不際天人、不可以謂之學”的道理。

所以,真正要把《易經·數術》玩得轉,還得依靠第二條,中醫大夫自己必須能夠運用自己隱性人體中的內在感知能力。

從這三條來看,如果有致力於成為真正中華傳統中醫大夫的人,首先要學會“縱向意識活動”,否則,用“橫向意識活動”只能成為“西醫式”的中醫大夫。

2、中華傳統功夫

真正的中華傳統功夫,不管是被我們稱為“外家”的功夫,還是被我們稱為“內家”的功夫,其實,都是基於“重疊結構世界”的應用。

我們一般從武術的套路、拳法的表現去界定“外家”、“內家”,看上去拳勢剛猛的就是“外家”,看上去動作緩慢的就是“內家”。

這樣區分是不專業的,真正的拳師一定是反對的。

其實,真正的功夫,不管是“外家”還是“內家”,都是在“隱性人體”中練就的功夫,而不是在“顯性人體”上練出來的力量與技巧。

“外家”功夫,必須懂得運用“丹田之氣”,也就是說不管打什麼套路,只要這個拳師在打拳的過程中,運用了“丹田之氣”,他的功夫就屬於“外家”功夫。

比如,一個拳師打的是太極拳的套路,但是,他所用的功夫是“丹田之氣”,那麼,不用管他打的拳是什麼拳,他的功夫就是“外家”功夫。

這個“丹田”以及“丹田之氣”,都不在拳師的顯性人體中,而是在拳師的隱性人體中,而且,真正精通運“丹青之氣”的拳師,也不像我們經常看到的那種“走江湖賣藝劈磚頭”的樣子,也是一種非常平靜、祥和、淡定的姿態。

而“內家”的功夫就必須懂得運用“內勁”,同樣,不管打什麼套路,只要這個拳師在打拳的過程中,運用了“內勁”,他的功夫都屬於“內家”功夫。

比如,一個拳師打的是少林拳的套路,但是,他所用的功夫是“內勁”,那麼,不用管他打的拳是什麼拳,他的功夫就是“內家”功夫。

同樣,這個“內勁”也不是拳師的顯性人體上的力量,而是拳師隱性人體的“力量”。

相信熟悉內家拳的網友,一定聽內家拳師傅說過“骨力”、“陰手打人”的說法,這是在缺乏“重疊結構世界”的知識背景下,內家拳師傅對自己隱性人體的描述。

“骨力”就是“骨頭內的力量”的意思,但是,骨頭內怎麼會有力量呢?這是因為真正的內家拳師傅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內勁”來自於“骨頭很裡面”的那種體驗,所以,就把“內勁”稱為“骨力”,其實,是Ta自己隱性人體上的“力量”,隱性人體上的“力量”與顯性人體上的力量的物理屬性是完全不一樣的。

也有的內家拳師傅比較敏感,能體驗到是自己的“隱性人體”在打拳,所以,就用中華傳統文化的說法,叫做“陰手打人”,也有的能體驗到“內勁”是從“身後”傳過來的。

現在再來說說,現在比較熱門的話題,為什麼中華傳統武術都不能打了?

我們把這一“不能打”現象,放到“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階段”來看,我們現在依然處在“意傳”的第二階段。

真正的“傳統武術”會在傳承過程中,煙花式地出現過那麼幾個天才式人物,照亮整個傳統武術的夜空,但是,一旦這幾個天才過去後,一切都會歸於傳說,後面的練武者都依靠自己的“橫向意識活動”來理解前人天才的論述、傳說。

也就是說,現在真正懂得運用“丹田之氣”、“內勁”進行實戰的人基本沒有了,我們只要觀察一下,現在傳統武術與人挑戰的,都在用顯性人體上的肌肉力量,與現代搏擊運動員進行搏擊,這怎麼可能打得過人家呢?

傳統武術,沒有了隱性人體中的“功夫”,除了捱揍不可能有其他的結果。

最後,這裡要說一下,在古代的某個歷史時期,運用“隱性人體”做事,曾經在中華大地上是非常普遍的事情,最為著名的例子就記載在莊子的“庖丁解牛”的故事中,“

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

”講的就是庖丁在解牛的過程中,應用隱性人體內的內在感知進行解牛。

這樣的應用,其實,並沒有徹底消失,很多形式已經融入了古代中國人的生活方式,比如,不管是哪個行業,入行時都要拜祖師爺,然後,在從業的過程中,師父都會教徒弟“凝神靜氣”、“聚精會神”。

這麼做都在無意中,教人去體會自己的隱性人體以及隱性人體中的內在感知能力。

上面我們所舉的“中醫”與“功夫”兩個例子,是基於社會面廣度的考慮,因為在現實生活中,“中醫”與“功夫”大家能更多的接觸到。

但是,基於“重疊結構世界”的應用,被用到最多的地方,卻是古代的職場,古代的職場其實就為國家服務

從孔子的“從心所欲不逾矩”,到王陽明的“隨感而應無物不照、此心不動隨機而動”,再到曾國藩的“內聖外王”,這些的本質都是訓練隱性人體中“最裡面一層的意識層面”的感知能力。

所以,基於“重疊結構世界”的應用,其實,早已經融入了中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中國人現在非常熱衷的“養生”,真正的“養生”,同樣也是基於“重疊結構世界”的應用。

結語:

這篇文章中,我們透過一系列的分析——軒轅黃帝、中華文明的傳承歷史,以及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對“重疊結構世界”的論述與應用,相信大家一定會對中華文明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中華文明為人類擔負的使命就是:開創、傳承人類“終極文化”,整個中華文明的歷史程序,就是在這個使命的主旋律下展開的……

那麼、西方文明又是如何完整自己使命的呢?

本專欄“下一個要點”預告:西方文明的歷史使命——為了社會大眾能夠認識“重疊結構世界”,搭建“知識背景”與“體驗手段”

如果大家對本專欄感興趣,建議把本專欄收入App的

書架

中。

本專欄可以看做是心智玩家用“源頭甲骨文”字義解讀

《黃帝老子真經》

的延續——透過戰略、創新思維的角度,幫助大家學習

《黃帝老子真經》

中的用“意識影像”思考的方法。

專欄

《黃帝老子真經》

即將在心智玩家的專欄中上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