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為什麼人老了之後,會討人嫌?與這2個特殊原因息息相關

作者:由 心格情感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3-01-12

為什麼老活的不高興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在幼兒園的門口人滿為患,在養老院的門口稀稀疏疏,很多的老年人群總是會被周圍的人厭棄,甚至厭棄的還是自己的子女。

明明自己在年輕的時候對待孩子毫無保留,可為什麼在變老之後,

孩子會如此的不待見自己心理學家的回答很一致,是因為個體在付出能力上逐漸的下降,但是需求卻逐漸的上升。

很多的老年人在年輕時脾氣特別大,性格比較古怪,那個時候能夠自給自足,完全可以養活自己,並不需要他人的陪伴,不需要他人的照顧,因此也沒有讓身邊的人特別的反感。

為什麼人老了之後,會討人嫌?與這2個特殊原因息息相關

可伴隨著年齡逐漸的增長,會失去自理生活的能力,需要兒女的照顧,為什麼人老了之後,會討人嫌?與這2個特殊原因息息相關。

1、身體機能逐漸下降

老人伴隨著年齡逐漸的增長,不可否認身體機能就會慢慢的下降,會出現無法自理生活的情況,而這所有的一切就需要年輕人幫助自己。

可是年輕人有著自己的生活,有著自己的事業,沒有太多的時間去照顧老人,這個問題在年輕時就應該注意,應該堅持鍛鍊,應該注意飲食,提高人體的免疫能力,減少疾病的出現機率,延緩人體衰老。

為什麼人老了之後,會討人嫌?與這2個特殊原因息息相關

但人體衰老這是必不可免的,生老病死這也是大自然的規律,如果會擁有著足夠的付出能力,在生活上就算依賴他人也會被身邊的人理解,可如果進入到老年的狀態,就不應該是依賴他人。

因為無論是資訊上經濟上還是物質上,自己的一個付出能力就已經逐漸的下降,此時儘可能就可以有效避免被人嫌棄。

讓別人喜歡自己,讓自己快樂,這就是一種能力,如果能夠擁有這兩種能力,身邊的人也會慢慢的被感染,成為了一個受人喜歡,然後被人尊重的人。

為什麼人老了之後,會討人嫌?與這2個特殊原因息息相關

2、個人付出能力逐漸的下降

想要修正這種不良的結果,也並非僅僅只是嘴巴上說說,良好的習慣還是應該選擇儘快的培養,在社會上的每一個人都應該逐漸的提升自己的付出能力,在個人的脾氣這一方面許多人不知該如何改善,

不知道從什麼地方改善。實際上一個人的脾氣和性格並沒有什麼好壞之分,一般都是依賴於個體的主觀意識。

一個人的脾氣養成或許和情商比較相似,一般都需要長時間的練習和學習,一個人無論如何都應該擁有長遠的眼光。

無論哪一個年齡階段,無論是什麼性別,如果眼光不長遠,如果格局不大,自然就會一天拘於你身邊的小事。

為什麼人老了之後,會討人嫌?與這2個特殊原因息息相關

如果一直斤斤計較,必然就不可能會讓人喜歡。除此之外在時間這一方面還需要注重於收益的本質,不應該只注重於金錢的收益,還應該瞭解到這些收益背後的一些東西。

整體來看金錢又或者是其他物質,這一方面的利益主要就是生產力,個體就等同於物質的來源,這也是情感的一種來源,如果能夠抓住人心,這必然就等同於可以抓住全世界。那些在生活中總是會被大家喜歡的人,一般都會擁有著良性的互動。

在進入到老年狀態時,有一些人就會固步自封,其實每一個人都可能會有一種惰性,總會習慣於原先的認知方式,然後去看待整個世界,去解決所有的問題。

為什麼人老了之後,會討人嫌?與這2個特殊原因息息相關

這其實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一旦有了一種惰性之後,大家根本就不想要改變,這必然就會導致自己的生活受到影響,特別是進入到年老的階段時,也需要注重於這些細節的問題。

只不過老年人在接受資訊時能力相對比較緩慢,途徑相對比較少,再加上自己身邊一些熟悉的人都已經逐漸的離開已經沒有資訊的來源,所以老年人就容易和社會脫節,有著非常明顯的問題。

這就意味著應該儘快的學習,

需要去吸收一些新的東西,不斷的去修正原先的一些認知方法,在獨自一個人相處時可以選擇多讀書,可以選擇多看電影,可以選擇多讀新聞,都能夠獲得一些不一樣的知識。

為什麼人老了之後,會討人嫌?與這2個特殊原因息息相關

生老病死,這是人之常情,伴隨著年齡的增長,有很多人都會認為自己就應該全部的依賴於孩子,可是對於孩子而言總會有很多的生活壓力,沒有太多的時間去照顧父母。

如果父母一直以來都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這必然就可能會出現更多的一些問題。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編輯 |

生煎包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