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卡達世界盃的密碼都藏在這些關鍵詞裡

作者:由 正觀新聞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3-01-22

好嘛的嘛可以組什麼詞

再豪華的晚宴也有賓朋散去的時候,再優美的旋律也有曲終人散的那一刻。最後一天的盧賽爾球場裡,奏響的是最強樂章。它沒有讓人失望,阿根廷捧杯、梅西收穫金球獎、姆巴佩穿上金靴,一場偉大的對決、一個圓滿的結局、一次順利的交接。29天,23個比賽日,64場比賽,這屆最特殊的世界盃,就此走進人們的記憶裡。

冬天

原先烈日炎炎,這一次寒風凜冽;原先是背心褲衩,這一次棉衣棉鞋;原先啤酒烤串,這一次香菸清茶;原先夜市酒吧,這一次獨守客廳。有太多的不一樣,但深夜裡裹著毛毯縮在沙發裡看比賽,體驗著足球帶來的溫暖,特別是暖氣不太好的時候,何嘗不是一種深刻和美好的回憶呢?這屆世界盃很特別,因為冬天;這個冬天很特別,不只因為世界盃。

奢侈

在卡達舉辦的世界盃,肯定奢侈,必須奢侈,也只能奢侈,這是一屆奢侈到空調開得你不得不感冒的世界盃。2290億美元,對於這個世界上的絕大多數人而言,意義僅僅就是個數字。但還是不想用“壕”字,因為這樣會忽略掉卡達人的誠意。如果一定要用2290億和一個進球數來對比,這一定是一筆血虧的生意,但其實它留下的不只是一場充滿人文精神的開幕式、一次次帶有煙花秀的入場式,也不只是一座座現代化的豪華場館,更有無數個有關足球、有關這個小國的傳說。

拉伊卜

這個設計靈感來自於卡達人傳統服飾的吉祥物,是最慷慨熱情的吉祥物,開幕式上,它把每一位前任都請到了現場;它也是最特殊的一個吉祥物,因為和前任比起來,它竟然沒有腿腳。但這並不影響拉伊卜“踢球”,而且靈動。開幕式的那個夜晚,它高高飄揚在空中,足球的快樂被最大限度地輻射。

中國製造

“該來的都來了,除了國足。”世界盃一到,中國足球照例要遭到調侃。從場館建設到周邊產品,從場外通勤保障的車輛到場內國產品牌的爭奇鬥豔。回想2010年的南非,當世界杯的賽場上第一次出現中文廣告牌時給人帶來的驚訝與震撼,現在全世界都已經習慣了中國元素無處不在的世界盃,這是中國品牌在世界盃上狂飆突進的12年,也是中國力量在世界盃上與日俱增的12年。所以,具體到中國足球,千萬別說沒有市場,也千萬別說缺乏商家關注,一切都取決於——你做得是不是足夠好。

974

8座世界盃場館中,它最值一提。這是一座由974個集裝箱拼裝而成的球場,這是世界盃歷史上第一座可拆卸場館,它不僅獨具創意,而且可以重複使用。不等世界盃結束,它就不復存在了,這確實遺憾,但也正因為遺憾,才值得紀念。若干年後,它或許還會異地重生,重新書寫它的傳奇。

表達

首輪比賽,伊朗球員在入場式奏國歌的時候選擇了“閉嘴”;德國隊則在佩戴“OneLove”袖標的行為被禁止之後,也選擇了“閉嘴”來拍賽前合影,這樣萬眾矚目的場合,“閉嘴”卻是最有力的表達。都說讓“足球遠離政治”,其實誰也明白,足球發展到當下,根本不可能完全脫離政治,尤其是世界盃。但事情的另一面是,足球終究是足球,它不可能承載所有,更沒必要憑空加戲。廣為關注的美伊大戰,美國隊員在獲勝之後安慰對手的那一幕,何嘗不是另一種表達?

新規

本屆世界盃是第一次採用一場比賽可以換5個人的新規則,而且到加時賽雙方還可以再增加一個名額。從2個到3個再到5個,換人規則不斷修改的背後,是比賽的強度越來越大,競爭愈發激烈。而這樣的換人規則,也從客觀上增加了出現“超級替補”的可能性,日本的堂安律、西班牙的莫拉塔、德國的菲爾克魯格,都是替補出場也能連場進球。而穆阿尼替補出場44秒第一腳觸球就改寫比分,更是瞬間收穫“神兵”讚譽。有意思的是,穆阿尼能來世界盃本來就是因為恩昆庫的受傷才在最後時刻入選的。替補名額的增加,為主教練排兵佈陣、戰術佈局提供了更大的騰挪空間,而更考驗的還是球隊的板凳深度,和一國足球的人才厚度。

科技

除了已經被普遍運用的VAR之外,本屆世界盃還首次引入了半自動越位識別技術,包括影片裁判在內,一場比賽的裁判組成員就多達12人,為了實現“公平公正公開”,國際足聯可謂不遺餘力。

高科技手段在揭幕戰的第三分鐘就發揮出了威力,厄瓜多前鋒巴倫西亞的進球被準確識別出了越位而判無效。而前三個比賽日的8場比賽中,就出現了5個點球,這一切當然是拜VAR的明察秋毫所賜。但隨著比賽的深入,影片裁判過度搶戲引起了更多重視,甚至反感,直至日本與西班牙比賽中的“1。88毫米懸案”出現,達到了頂峰。

所謂科技改變生活,當然也在改變足球,但反覆的影片回放打斷了比賽,影響了觀感,這讓人不禁會問:當足球已然要精確到毫米來計算,是不是太無趣?世界盃已經結束,但關於科技手段的應用,爭論一定還會繼續。

加班

世界盃開始沒兩天,外界就感受到可一個驚人的變化:超長補時。在人們的印象中,一般超過5分鐘就算是超長補時,但現在,這根本是小兒科。8分鐘、10分鐘,司空見慣,英格蘭和伊朗的比賽,上下半場更是分別補了15分鐘和14分鐘,相當於多打了一個加時賽。超長補時增加了懸念,讓比賽更刺激。沒有超長補時,就沒有伊朗對威爾士時讓人血脈賁張的絕殺,也沒有荷蘭對阿根廷的讀秒絕平;而另一方面,過久的“加班”也讓球員體能透支,增加了受傷的風險,因而也引發了爭議。但由此釋放出的訊號卻是明顯的:別再“臥草”,別再詐傷,總之,你必須真誠。

女裁判

12月2日,E組第三輪德國隊與哥斯大黎加的生死戰,不僅製造了德國隊連續兩屆小組賽出局的歷史性恥辱,也因為幾位女性而載入史冊:39歲的法國女裁判弗拉帕爾和兩位同伴:來自巴西的巴克和來自墨西哥的迪亞斯一起,組成了世界盃歷史上首個女子裁判組,並圓滿完成了執法任務。

本屆世界盃共有6名女裁判入選了執法名單,創造了歷史。男足比賽對抗更激烈、節奏更快,這對女裁判的要求就更高。弗拉帕爾用表現證明了“誰說女子不如男”,也將激勵更多女性在足球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冷門

球隊之間實力懸殊大,使比賽沒懸念,缺乏觀賞性,這是世界盃不斷擴軍最受質疑的地方。首輪比賽,英格蘭6:2伊朗、法國4:1澳大利亞、西班牙7:0哥斯大黎加似乎更印證了這種質疑。

但冷門從來都是足球最具魅力的地方之一,甚至可以說是相比其他運動的最大優勢所在。所謂挑戰者,必須擁有決心、勇氣和謀略,才能讓挑戰更有意義。所以人們也看到了沙特2:1阿根廷,日本擊敗德國、西班牙,韓國戰勝葡萄牙……從來沒有哪一屆世界盃的小組賽這麼跌宕起伏,懸念叢生。直到前兩輪結束,也只有巴西、法國、葡萄牙篤定佔據了16強席位,也只有卡達和加拿大確定被淘汰。所以無論是如願挺進16強的日本、韓國、澳大利亞,還是最終無緣出線的伊朗、沙特,都應該得到尊重和感謝。還有0:0逼平英格蘭製造了“準冷門”的美國,即便慘案的主角哥斯大黎加,他們也一度非常接近16強。

當然,最隆重的掌聲要贈與最大的黑馬摩洛哥,他們創造了自己國家足球的歷史,更創造了非洲足球的歷史,也創造了阿拉伯世界足球的歷史。

告別

每一屆世界盃都會上演告別,但今年的告別潮格外猛烈。小組賽,我們告別了貝爾,33歲的“大聖”已經沒有了當年的速度和爆發力;我們告別了蘇亞雷斯和卡瓦尼,35歲的蘇神,用兩次助攻為烏拉圭贏得了勝利,但還只能流下離別的淚水;我們還告別了諾伊爾和穆勒,他們留下的是人們對德國戰車古老的回憶;還有德布勞內、庫爾圖瓦、阿扎爾和盧卡庫,比利時“黃金一代”不應該在30歲的年紀就這麼老去。

八分之一決賽,我們告別了萊萬、告別了孫興慜,縱然是“世一鋒”,是“亞洲一哥”,個人能力難以彌補整體實力的差距;我們告別了加維、弗蘭·託雷斯、布斯克茨以及恩裡克和他的“傳控足球”;四分之一決賽,內馬爾的離開,讓期待中的南美德比胎死腹中,C羅和葡萄牙的悲劇讓“梅羅爭霸”永遠停在了想象階段;而凱恩、範戴克,都在罰丟點球的巨星名單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到了三、四名決賽,則輪到了魔笛和他的“不老傳奇”。

但告別並不意味著永別,37歲的C羅都已經著眼4年後的美加墨,才29歲的凱恩,30歲的穆勒,31歲的德布勞內未嘗不會捲土重來。

崛起

有人離席,就註定有人出場。當19歲貝林厄姆打進00後的一個世界盃進球的時候,可能還沒人意識到年輕人的來勢會如此迅猛,薩卡、加維、楚阿梅尼、小維阿、穆西亞拉、阿方索·戴維斯、維尼修斯……輪番登場,在沙漠裡掀起的青春風暴,揭開了世界足壇改朝換代的序幕。

直到淘汰賽階段依然有00後橫空出世,頂替了C羅首發位置的拉莫斯上演了本屆世界盃第一個帽子戲法;阿爾瓦雷斯在半決賽獨進兩球,已然成長為梅西身邊的“最強僚機”。對了,千萬不能忘了格瓦迪奧爾,這個年僅20歲的克羅埃西亞中後衛,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絕不只是因為他的面具,雖然半決賽當中曾淪為梅西的陪襯,成為球王不老的背景板,但這段經歷一定是他在邁向“世一衛”途中的重要成長印記。

最強00後,是冠軍隊的24號恩佐·費爾南德斯,這個阿根廷隊的強力後腰,在同墨西哥的比賽中打進第二個進球,在半決賽中為阿爾瓦雷斯送出助攻,在決賽的最後時刻更是擋出了法國隊的絕命殺招,從而延續併成就了阿根廷人的捧杯夢想。

門神

在足球世界的諸神當中,一定要有“門神”的位置,他們不像攻城拔寨的前鋒那麼鮮亮奪目,但卻是球隊走得更遠的保障,卡達世界盃上的門神,留下的是偉岸的群像。

37歲的奧喬亞撲出了萊萬的點球,和梅西打賭而且贏了的什琴斯尼,給人留下的印象遠比萊萬更深——事後在看,撲出的那個點球更是意義非凡,不是他,梅西就會寫下7場比賽連場進球的奇蹟;克羅埃西亞的利瓦科維奇、摩洛哥的布努、阿根廷的埃米利亞諾·馬丁內斯,他們用令人驚歎的神撲護佑球隊闖入四強;還不能忘了法國隊門將洛裡,代表法國隊出場145次,早在四分之一決賽時已經超越了圖拉姆的國家隊出場紀錄,到了決賽,20次的出場紀錄讓他成為世界盃歷史上出場次數最多門將。感嘆一下原紀錄保持者諾伊爾的不幸:如果不是德國隊連續兩屆小組賽出局,他的記錄是可以大大延長的,但這一次提前回家,又在滑雪時摔斷了腿,就只能在電視前眼睜睜看著對手實現超越。

埃米利亞諾·馬丁內斯最終成為他們當中最成功的那一個,他在比賽中神奇的撲救,他在點球大戰中強大的氣場,成為梅西最堅強的後盾,“金手套”,當之無愧。

金靴

法國隊錯失了衛冕,但不妨礙姆巴佩的成功。當大吉魯無所適從,當登貝萊有心無力,甚至連格列茲曼都被束縛住了手腳,依然留在場上的姆巴佩爆發出了驚人的戰鬥力。決賽中上演帽子戲法,這是在1966年之後再沒有過的神蹟,8個進球,這是近20年來世界盃上單屆最多的個人進球數,追平了羅納爾多。4年前還只是錦上添花的少年,現在已然是雪中送炭的中流砥柱。更重要的是他還年輕。不滿24歲的他手握12個世界盃進球,和參加了5屆的梅西也只是差了一個,和克洛澤16個的記錄也並不遙遠。改寫歷史,他有的是時間。

球王

梅西只要在動,紀錄就在動,直到決賽落幕,方才按下了暫停鍵。看看他寫下的這些紀錄:26次世界盃出場,超越了馬特烏斯,世界第一;2314分鐘的出場時間,超越了馬爾蒂尼,世界第一;13個進球8個助攻,參與21個進球,超越了貝利,世界第一;17場世界盃勝利,追平了克洛澤,同樣世界第一。還有兩次金球獎,更是無人能敵,他還是阿根廷國家隊歷史射手王,他的成年隊比賽出場次數已經達到1003場……。所有這些數字和那座金燦燦的獎盃比起來,都顯得蒼白,但也正是所有這些枯燥的數字的累加,成就了冠軍獎盃。35歲的梅西,付出過太多,也等了太久,在捧起冠軍獎盃的那一刻,他終於可以和馬拉多納比肩,他終於可以說:我是球王!

下課

世界盃是個大舞臺,更是一個殘酷的角鬥場。有人風光無限,就一定有人黯然神傷。縱然是7:0的狂勝記錄也改變不了被淘汰的殘酷,被摩洛哥擋在8強門外不到48小時,恩裡克就被西班牙足協宣佈了下課。在他之前已經有迦納主帥阿多、墨西哥主帥馬蒂諾、比利時的馬丁內斯、韓國主帥保羅·本託,隨後還有葡萄牙老帥桑托斯、荷蘭老帥範加爾、巴西主帥蒂特。半決賽還沒開始,下課的主教練已經多達8名,再就業之路已經開啟,著眼於4年後的備戰也已經開始。

聚會

世界盃的魅力不止是在球場內,看臺上一樣是星光燦爛。為阿根廷贏得1978年世界盃冠軍的肯佩斯、法國隊1998年冠軍隊成員德塞利和圖拉姆,20年前為巴西奪冠的“4R”組合成員:羅納爾多、卡洛斯、裡瓦爾多,還有至今仍風度不減的“萬人迷”貝克漢姆……歷屆世界盃都是一次巨星們重溫舊事的大聚會。但今年缺少了兩個最重量級的名字:貝利和馬拉多納,前者一度傳出了病危的訊息,巴西球迷在看臺上用巨幅海報為他祈福;後者已經在兩年前駕鶴西去,但在阿根廷球迷的戰鼓上,從來都是他和梅西並肩站立。所謂傳奇就是,他雖然不在,但他永遠都在。

缺憾

當塞內加爾被英格蘭連灌三球的時候,坐在家中的馬內只能是乾著急;當大吉魯無計可施的時候,本澤馬也同樣有心無力;當巴西隊面對克羅埃西亞的防線無從下手的時候,不知道蒂特有沒有後悔,帶了9名前鋒卻偏偏忘了菲爾米諾。還有總是能錐心奪命的薩拉赫、永遠都是摧枯拉朽般前進的哈蘭德……世界盃縱然是群星璀璨,但終歸還是要有缺憾,但世上哪有最圓滿,也正是有了這些缺憾,才給了人們更多的遐想空間。

悲劇

12月16日,就在全世界球迷期待世界盃決賽上演的時候,收到了令人悲傷的訊息:53歲前南斯拉夫傳奇球星米哈伊洛維奇因白血病離世。他是世界足壇最偉大的任意球大師,他在意甲留下了28個直接任意球破門的紀錄。1998年的法國世界盃,米哈伊洛維奇和斯托伊科維奇等人一起,上演了南斯拉夫足球在世界盃上的“絕唱”,在小組賽同伊朗的比賽中,米哈用他的招牌任意球為球隊贏得了勝利。成長於戰火年代的米哈伊洛維奇,一生都在抗爭,與戰爭、與對手、與病魔,他那出神入化的任意球絕技,成為世界足壇的永恆。

都說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一個會先來臨,世界盃期間,48歲的美國記者格蘭特·瓦爾、44歲的卡達記者哈利德·艾爾米斯拉木先後在工作崗位離世,更早的開賽前夕,65歲的英國記者羅傑·皮爾斯在卡達去世,離退休還有5周的他當時正在準備自己的第八屆世界盃報道。現場報道世界盃,是每一個足球記者的夢想,只是在實現夢想的過程中竟然付出了這麼大的代價,令人唏噓。逝者安息。

夢想

每一屆世界盃到了半決賽、決賽,用詞都和之前不一樣。這一次,前期叫“旅程”,後來叫“夢想”。這真是扎心的名字——起初大家一起踏上同樣的旅程,走著走著,就只有少數人有資格留下來追逐夢想,再後來,只有一個人能夢想成真。但是,再扎心也從來不缺逐夢的人,應了那句話:夢想終歸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享受

最後一個關鍵詞留給自己,和無數像我一樣的人。人生就是一屆又一屆的世界盃,說熱愛太過矯情,說喜歡是發自真心。點燈熬油,就為看球。每一次開啟電視都滿懷期待,每一個進球都怦然心動。與勝者同喜,與敗者同悲,再偶爾買張彩票添點兒刺激——這叫享受。

要感謝有緣讀到這些文字的人,在這個短影片為王的年代,於我於你,都殊為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