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古代為什麼盛行厚葬?

作者:由 天福壽園小福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3-01-23

孔子提倡厚葬嗎

古代為什麼盛行厚葬?

喪葬文化的發展與遠古時期人們的靈魂信仰觀念息息相關。到夏商時代,敬畏鬼神的思想更為顯著,《禮記·表記》載,“夏道尊命,事鬼神而遠之”。春秋時期,墨子認為:“鬼神之有,豈可疑哉!”,連漢文帝也曾向賈誼詢問“鬼神之本”。正因為人們對靈魂不滅觀念的信仰,所以厚葬之風逐漸盛行,人們認為人去世之後是到了另外一個世界,在死者的世界裡他們還過著類似人間的生活,並且有了禍福人類的神秘力量。因此,人們開始厚葬亡者、事鬼敬神,希望逝去之人的靈魂能夠福佑自己。

儒家孝道思想對後世的厚葬久喪之風也有一定的影響。《論語·學而》:“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禮記·中庸》:“敬其所尊,愛其所親。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從這些論述我們都可以看出儒家對喪葬和喪葬質量的重視。後期,孟子發展了孔子“孝悌為本”的思想,極力倡導以禮厚葬,並主張“君子不以天下儉其親”,要對父母實行厚葬,以盡孝道。

古代為什麼盛行厚葬?

在這裡可以簡單說一下孟子葬母的故事,孟母去世後,孟子派弟子充虞去請匠人制作棺槨,強調棺木一定要用最好的木材,增加其厚度並雕刻精美的紋飾。在喪事完畢後,充虞問孟子:“喪事是不是辦的有些奢侈了?”孟子便回答:“我這樣做不過是為了不讓泥土沾上死者的屍體,難道孝子之心就不可以有這樣一點的滿足嗎?我聽說過:君子不因為天下大事而儉省應該用在父母身上的錢財。”上古時代,周公制定喪葬之禮,治喪禮儀需要與逝者以及治喪者的身份、等級相稱。孟子葬母的規格並未逾越禮制,而是在他能力範圍之內給予母親最好的喪葬配置,以表達他的孝心。

孟子其實對厚葬之風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影響,但孟子提倡的厚葬,並不是毫無節制的鋪張浪費,而是在不違背禮制的前提下,在自己財力和能力允許的範圍內,對母親進行厚葬,他認為厚葬才算合“禮”,盡了孝子之心。這與後世講究排場、奢靡無度的厚葬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