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檢討自己的行為

作者:由 工作百味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3-02-03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檢討自己的行為

事件還原

週末,家裡。

“別再玩平板了,休息下眼睛去寫作業。”

看到兒子放下了平板,爸爸回去繼續做事。過了一會,爸爸見兒子在那玩玩具,又提醒了幾次寫作業,兒子回答:“打完這場就去”。

又過了一會,爸爸看到兒子還在那玩玩具,頓時火冒三丈,走過去隨手抓起其中的一個機器人,使勁一擰,機器人的腿斷了。

兒子驚呆了,愣愣的看著爸爸。

爸爸生氣的說:“叫你寫作業叫幾遍了?好好說你不聽是吧?那以後也別玩了。”

兒子委屈的說,“我都說了,打完這場就去的。”

爸爸一聽火更大了,“打完這場是吧,來我來幫你打”。說完又拿起個玩具使勁一扯,同時聽到兒子大叫:“不要啊”。可玩具還是壞了。

這些玩具基本都是爸爸買的,不便宜。爸爸這麼做其實挺心疼,但這讓他更加生氣。“不要是吧,不要叫你怎麼不聽?這都是你自己造成的。”爸爸邊說邊掰斷了第三個玩具,兒子過來阻止,被他用身體擋住了。

“不要啊,不要啊”,兒子無法從爸爸手裡搶救玩具,扯著爸爸的衣服哭喊。

最後兒子戰場上的那幾個主要玩具全都死在了爸爸手裡。兒子也坐到了書桌前,可只是拿著筆坐在那哭,一個字都寫不了。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檢討自己的行為

事件後果:

在爸爸看來,這是在管教兒子,讓他分清事情的輕重,起碼一段時間內他不敢再拿大人的話當“耳旁風”,損失一些玩具也值得。

在孩子看來,家長是自己最親近的人,是能保護自己的人。可就是這樣的人在毀壞自己的玩具,相對於反省對錯,他感受最深的是失去安全感。

結果:經過這次“管教”兒子聽話很多,但這是馴服,不是教育!這種做法不僅拉大了家長與孩子的距離,而且在孩子的心裡埋下了反抗的種子,反抗什麼時候會發生?也許是孩子的青春期,也許是父母老了需要孩子照顧的時候。

事件的根源:

事件中惹怒爸爸的是:多次催促,兒子仍然在玩,沒去寫作業。這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了,所以導致爸爸的“管教”。

都說孩子是家長的鏡子,我們反觀平時家長的做法。

兒子寫完作業,要爸爸檢查簽字,爸爸正在“吃雞”,於是回答“先放那,我打完這局就看”。兒子需要媽媽時,媽媽正在打王者榮耀,也是“打完這局……”,如此言傳身教,也就有了事件中兒子的“打完這場就去”。那麼,到底該管教的是誰?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檢討自己的行為

引發的思考:

現在生活節奏快,各人忙了一天的工作,回家後打打遊戲本沒什麼。但父母是孩子的老師、是榜樣,別以為孩子能聽懂你講的道理,他只是把道理歸結為對與錯、該做和不該做。更別扯教育孩子是學校的事,孩子到底是你的還是學校的?

從孩子的視角他無法完全理解我們所講的那些,所以別埋怨他不能體諒父母的難處,我們不也是為人父母后才知父母的不易嗎?

所以,教育孩子的同時也是在教育自己,孩子該做的和不該做的其實對我們也同樣有效。己不正何以正人?行為教育才是最佳的教育方式,哪怕只是做個樣子。不捨去壞毛病又怎能得到優秀的孩子?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檢討自己的行為

其實要不了多長時間,孩子的判斷能力提升了,有了自己的行為模式和習慣後,他就不再關注你了,你愛幹嘛幹嘛去吧。

如果你非要知道要多久孩子才能這樣“獨立”,當他真正有了自己的偶像就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