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電子的內部結構已曝光!雙縫干涉實驗還恐怖嗎?(上)

作者:由 夢現大師傅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3-02-05

物量守恆定律誰都破壞不了

電子的內部結構已曝光!雙縫干涉實驗還恐怖嗎?(上)

所謂雙縫干涉實驗,是由同一個光源發出的光經過兩道相鄰的狹縫後在後面的顯示屏上出現了干涉條紋,證明了光的波性。而1909年英國物理學家兼數學家傑弗裡。泰勒,調整了發射光源的強度,確保每次最多隻有一個光子透過雙縫。注意啊!這個實驗本來是為了求證光是波還是粒子,結果他們卻直接將光是粒子作為實驗前提,這無疑會對後面實驗結果的解釋產生一種先入為主式的誤導。當然,結果還是產生了干涉條紋,進一步證明光是波。

然而粒子派一方不服,非要想辦法魔改這個實驗來證明光還有粒子性。於是後來1965年,著名的物理學家理查。費曼提出了一個思想實驗並於70年代後期被人做了出來。假設在光子透過狹縫之前用一個探測儀,來觀察光子到底通過了哪條縫。費曼預測干涉圖樣將會徹底消失。他認為微觀粒子具有波動性和粒子性,但無法被同時觀測到。結果令人震驚,不開啟探測儀,就會和原來一樣出現干涉條紋。而一旦開啟探測儀,螢幕上的干涉圖樣徹底消失,只有兩條亮斑。和費曼的預測一模一樣!

後來又改為發射單個電子來透過雙縫,實驗的結果也和光一樣。

電子的內部結構已曝光!雙縫干涉實驗還恐怖嗎?(上)

看到這裡,似乎真的證明了光的粒子性以及電子的波性。甚至有人會覺得這個實驗很恐怖,因為光和電子似乎有了意識,它知道你是否在觀察它,然後做出不同的反應。然而,我想告訴大家的是:你所掌握的資訊量決定了你對事物的認知!大家在網上看到的科普,其實有很多是作者透過不斷的轉述加上自己的理解並添油加醋後得出的結論。實驗的細節和過程一般很少有專門的闡述,可能是因為太過專業怕一般人看不懂。而這樣難免會有一些斷章取義的嫌疑。

實際上,目前早已有權威人士對此給出了相對專業的解釋。主要是因為這個探測儀並不是我們平常用的那種攝像頭,它會產生一個測量的訊號。因為這個訊號也是一種波,測量中勢必會產生干擾,於是就會產生不同的結果。但繼續深究的話,這個干擾具體過程是什麼樣的?目前科學家們似乎還無法解釋。

電子的內部結構已曝光!雙縫干涉實驗還恐怖嗎?(上)

但如今知道了電子的內部結構,就可以給出更進一步的答案了。這是本人基於現有科學基礎和發現,總結出來的一個猜想,僅供參考和啟發。具體可以到我的主頁找一下相關文章和影片,這裡為便於說明只做簡單概括:電子和光都是由同一種介質構成,電子就是高能電磁波的波頭扭曲一百八十度後與波尾無縫連線而形成的一個莫比烏斯環式的閉合自旋波。而這種介質就是將空間進行無限細分後得出的一個最小單位,也就是我新定義的“以太”:不止是電磁波的介質,同時也是構成本宇宙一切物質的基材。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