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高適和友人分別,寫下兩首詩,大部分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作者:由 凱紫的詩詞之美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1-18

識其一不識其二解什麼

多情自古傷離別,歷代文人墨客在和情人、友人、親人分別時,留下了許多纏綿淒冷的贈別詩,讀來令人淚目。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送別詩都是那樣的悲涼,也有不少詩人留下了豪邁大氣的詩篇,就像高適的“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豁達雄健,慷慨激昂,令人叫絕。

這兩句出自他的

《別董大》

,一共有兩首,然而很多人都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

全詩如下:

其一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其二

六翮飄颻私自憐,一離京洛十餘年。

丈夫貧賤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

高適和友人分別,寫下兩首詩,大部分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高適字達夫,和王昌齡、岑參等人齊名,是唐朝最負盛名的邊塞詩人之一,

他出生在大唐最繁華的時代,祖上也曾出過大官,到了他父親那一代已是家道中落。

父親去世後,年少的高適過著窮困潦倒的生活,但他卻有著封侯拜相的凌雲壯志,“舉頭望君門,屈指取公卿。”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他曾多次科考落第,到了四十多歲,仍是一介布衣,天涯漂泊。

這首詩是他和好友董庭蘭久別重逢,又要離別時所寫。

高適和友人分別,寫下兩首詩,大部分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董庭蘭是唐朝著名的琴師,善奏篳篥和七絃琴。

他與很多詩人都交情匪淺,除了高適,李頎也曾為他寫下《聽董大彈胡笳聲》。

他本是吏部尚書房琯的門客,當時房琯受人牽連被貶出京師,董庭蘭也因此離開長安。

那年冬天,高適在河南的睢陽碰上了董庭蘭,他鄉遇故知本是一件令人高興之事,然而天下無不散之宴席,兩人短暫的相聚後,又各奔前程。

為了紀念這次重逢,也為了安慰好友,於是高適便寫下了這兩首詩。

高適和友人分別,寫下兩首詩,大部分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這首詩的其一,入選小學教科書,家喻戶曉。

開頭兩句描寫的是兩人分別的情景,以景寫情,這在送別詩中很常見。

夕陽西沉,天上的烏雲,在殘陽的照射下,顯得昏黃。

凜冽的北風呼呼地颳著,連大雁都開始南遷,天上又下起了鵝毛大雪。

落日黃雲,大雁南飛,雨雪紛紛,這樣的場景顯得十分悲涼,也符合兩人離別的心情。

但是詩人畢竟是豪邁的,最後兩句一掃之前的消沉,反而顯得雄壯豪邁,令人叫絕。

他在安慰好友不要擔心前路沒有知己好友,天下還有誰不認識你呢?

這兩句其實也是詩人想對自己說的,即使身陷囫圇,壯志難酬,他依然毫不氣餒,何等灑脫自信。

而正是他的這種豪邁,使得這兩句在眾多的送別詩中脫穎而出,千古流傳。

高適和友人分別,寫下兩首詩,大部分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也許是因為第一首太過出名,而第二首沒有經典名句,使得很多人根本不知《別董大》原是兩首。

其二講的是兩人離別重逢又離別的場景,突出表現了詩人的困頓不得志。

詩歌開頭兩句將自己比成鳥兒,漂泊無依,自傷自憐,讀來令人心疼。

而接著的兩句說的是兩人相逢本是一件高興之事,卻因詩人拿不出酒錢,而平添了幾許傷感。

只是誰又是甘於貧賤了,誰不想“相逢意氣為君飲”呢?

這樣的壯志未酬,無可奈何,似乎比第一首的豪情壯志,更能直擊人心。

高適和友人分別,寫下兩首詩,大部分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很多人並不喜歡第二首,認為它無法與第一首相提並論。

誠然第二首沒有震撼人心的名言金句,彷彿就是詩人自怨自艾的一種發洩。

然而我卻認為正是因為有了第二首的窮困潦倒、抑鬱不得志,才顯得其一的“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更加豪邁大氣。

他自己都如此狼狽,還反過來安慰好友,這樣的胸襟,這樣的境界,常人難以超越。

不知你更喜歡其一還是其二呢?

- END -

作者:凱紫

看完的讀者,記得給凱哥點個贊哦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